第2节 欧 姆 定 律
1.欧姆定律: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_______,跟导体的电阻成____________。?
(2)公式:I=,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单位分别是:
U—________;R—________;I—________。?
2.变形公式:
(1)求电压:U=________________;?
(2)求电阻:R=________________。?
(满分:20分)
1.(欧姆定律的理解·2分)由欧姆定律I=可得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小
B.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C.导体的电阻大小等于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
D.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其大小由电压和电流共同决定
2.(欧姆定律的应用——求电流·2分)实验室中某小灯泡的电阻为10 Ω,加在其两端的电压为2 V时,流过它的电流是 ( )
A.20 A B.0.2 A C.12 A D.5 A
3.(欧姆定律的应用——求电阻·4分)当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 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1.2 A,导体电阻为________;如果导体两端电压变为0时,电阻为________。 ?
4.(欧姆定律的应用——求电压·2分)一般情况通过人体中的电流如果超过30 mA就会造成生命危险,如果某人在身体潮湿的情况下,双手间的电阻约为800 Ω,则对这个人的安全电压应该是不高于________V。 ?
5.(欧姆定律的应用·2分)张阳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时,用记录的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所示的U-I图象。根据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a导体的电阻为0.1 Ω
B.b导体的电阻比a导体的电阻大
C.b导体的电阻随电压的升高而变大
D.当a导体两端电压为1 V时,通过a的电流为0.1 A
6.(欧姆定律的应用·4分)如图是小灯泡L和电阻R中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电阻R的阻值为________Ω;若将它们并联接在电压为3 V的电源两端,电路中的总电流为________A。?
7.(欧姆定律的应用·4分)如图所示,R1=20 Ω,R2=30 Ω,当S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3 A。当S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多少?
答案解析
【教材梳理】
1.(1)正比 反比 (2)V Ω A
2.(1)IR (2)
【基础自测】
1.C 2.B
3.【解析】由I=可得,导体的电阻:R===5 Ω;因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所以,当导体两端电压变为0 V时,导体的电阻仍为5 Ω不变。
答案:5 Ω 5 Ω
4.【解析】已知电流I为30毫安即0.03 A,电阻R为800 Ω。利用欧姆定律即可求得此时人的安全电压:U=IR=0.03 A×800 Ω=24 V。
答案:24
5.D
6.【解析】小灯泡L和电阻R并联接在电压为3 V的电源两端时,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它们两端的电压UL=UR=3 V,由图象可知,通过它们的电流分别为IL=0.3 A,IR=0.15 A,由I=可得,电阻R的阻值:R===20 Ω,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电路中的总电流:I=IL+IR=
0.3 A+0.15 A=0.45 A。
答案:20 0.45
7.解:当S断开时,仅电阻R1被接通,电流表示数为0.3 A,所以通过电阻R1的电流是0.3 A,因此电阻R1两端的电压是U1=I1R1=0.3 A×20 Ω=6 V;闭合开关S后,两电阻并联,所以U2=U1=6 V;通过电阻R2的电流是I2===0.2 A,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即干路电流是I=I1+I2=0.3 A+0.2 A=0.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