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鸡叫咯咯》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母鸡叫咯咯》是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音乐实验教材第三册第四单元“咯咯哒”中一首活泼有趣的德国民歌,2/4拍,由再现的两段体构成。是一首趣味性很浓,便于表演的儿童歌曲。
歌曲的节奏规整,旋律巧妙地运用了同音反复、小跳、重复和变化重复等手法模仿了母鸡下蛋时的啼叫声,形象、有趣。歌词译配也很有特点,生动地描绘出母鸡下蛋时“脖子伸伸、两翼扑扑”的高兴样子。歌曲只有六度,也只用了六个音,易记易唱,是一首深得学生喜爱的外国民歌。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喜欢集体活动、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喜欢听故事等等,根据学生的性格爱好特点,本课围绕“童话故事”这个主题,通过聆听、分辨、模仿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去体验感受音乐、表现歌曲,并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体验实践,增强了学生对音乐世界的探索兴趣。
由于音乐的独特性决定了音乐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的特殊性,要想获得高效的音乐课堂,体验式教学显然是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基于这种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紧紧抓住音乐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主线,调动学生一切能调动的感官(包括耳朵、眼睛、身体等)来感受音乐。从而在整个音乐教学环节里,使学生始终沉浸在富有童趣的音乐情境和音乐幻想之中,润物无声地加强了学生对速度、力度、节奏、情绪等音乐要素的理解,同时,使“热爱大自然,保护小动物”的意识深入到孩子们的心田。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听、唱、编创等形式感受歌曲《母鸡叫咯咯》的形象,从而进行相关的德育渗透和思想教育。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不同形式的音乐活动,体验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增强音乐兴趣,提高对音乐的探索欲和理解能力。
3.知识与技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母鸡叫咯咯》。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会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难点:能大胆自信地自编动作演唱歌曲,表现出喜悦的情绪。
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及教学课件,节奏卡片、手风琴、响板、双响筒、串铃等。
教学过程
导入部分
师生问好
律动体验:老师以农场管理员的身份做自我介绍,并改编《母鸡叫咯咯》的歌词介绍农场,带动学生律动。
教师:很高兴今天能给我们二( )班同学来上课,不过我今天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一个超大农场的主人,农场里养了很多可爱的小动物,欢迎你们来到我的农场。那就和我一起去逛逛吧!教师边弹奏边唱:我的农场动物多,有小鸭,有小白鹅,天天跳舞和唱歌,大家好快乐!小羊小羊踢踢腿,小猪小猪扭一扭,天天跳舞和唱歌,大家好快乐!
教师:你们喜欢我的动物吗?那就和我一起来吧!教师播放《母鸡叫咯咯》伴奏,边唱边律动。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初步感受歌曲。
新歌教学部分
找母鸡
教师:管理我的农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还好我有我的魔法咒语,只要我奏出咒语,所有小动物都听我的,你相信吗?生回答。
教师:快看那边有一只羊,我让他们集合,请仔细看,认真听!
教师弹奏“3 3 3 3|3 5 5|”两遍。
教师:怎么样啊?小羊小羊怎么叫?生:咩。
3、教师:鸭宝宝与妈妈走散了,伤心的哭起来。别着急,我又有咒语,教师弹
奏“3 3 3 3|3 5 5|”,播放幻灯片(小鸭子慢慢找到妈妈了。)
4、听辨、模唱“咒语旋律“3 3 3 3|3 5 5|”。
教师:怎么样?小鸭子找到了妈妈。小鸭小鸭怎么叫?生:嘎 嘎。
那你想不想来唱唱咒语旋律?幻灯片出示“3 3 3 3|3 5 5|”。
教师用柯尔文手势范唱,引导学生学唱咒语旋律“3 3 3 3|3 5 5|”。
教师:第一遍:加上你的微笑来;第二遍,加上你的动作来。
5、教师:那边有一只母鸡,我们让它跳起舞来,好吗?(幻灯片)母鸡慢慢走了
教师弹琴,学生唱谱。学生再次加上柯尔文手势唱,“3 3 3 3|3 5 5|”。
整体感受歌曲,猜猜母鸡去干什么了?
教师:母鸡呢?这么关键的时刻,它怎么跑了呢?我得给他打个电话。喂。母鸡吗?你去哪里了?哦,有急事?让我们听一首歌猜猜你去哪里了?
教师:同学们听到了吗?同学们,你们听到了吗?我们听一首歌,猜猜母鸡去到哪里?
教师播放歌曲。
听辨“咒语旋律”在歌曲中出现了几次?
教师:有谁听出来了?请你告诉我,母鸡去到哪里了?
学生说。
教师:难怪我的咒语在歌曲中都不起作用了,那我的咒语在歌曲中出现了几次呢?学生说。
(1)再听,教师唱旋律。
师:别着急啊,我们再来听一次,如果你听到咒语旋律,请用你的动作表示出来!学生听到后用柯尔文手势唱,“3 3 3 3|3 5 5|”。
教师播放伴奏,唱旋律。
(2)师:有几个同学已经找到了,我们一起来唱唱好吗?带上你的笑容。
师生一起唱,找出咒语旋律。教师唱时候,只唱咒语旋律“3 3 3 3|3 5 5|”。学生回答几次。(3次)
出示课题。
教师:三次咒语都没有把母鸡留住,看来它真的是下蛋了。它下了一个大蛋。
教师出示蛋,说母鸡母鸡怎么叫?教师打开蛋,出示课题《母鸡叫咯咯》,(板书课题)学生美美的读一遍课题。
设计意图:听故事,通过聆听、模唱、律动等活动熟悉歌曲旋律,培养学生感受旋律重复与变化的音乐辨别能力。
扮母鸡
出示歌曲主要节奏型,学生用“咯”朗读。
师:我们家的母鸡可爱聊天了,看看它们聊些什么?教师在黑板上出示节奏。
教师:这个你会吗?咯咯咯,我们用“咯”轻轻的来一次。咯咯咯,我们一起来。
x x x x| x x x|
x x x | x x x |
师:太棒了!这个有个小尾巴,你会吗?有几拍?2拍
x x x x | x - |
随教师打响板读节奏。
师:我们家的母鸡下了好多的蛋,它们是这样聊天的,我们一起来!
教师打响板完整的把3条节奏用“咯”读一遍。
分组扮演角色熟悉节奏。
教师:母鸡下了什么蛋?生答。教师:你们说它的心情会怎么样?生答:好开心,骄傲的。
师:那你们能不能带着开心的心情聊聊天?教师分组,比比看,哪一组母鸡聊得最开心?
学生分组,自由结合,分别练习用“咯”读3条节奏。
师:哪一组来聊最开心?我觉得你们来聊得都不错,有些同学不仅有表情还带上了动作,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轻轻地模唱一遍歌曲,好吗?
随音乐用“咯”模唱整曲。
教师用“咯”模唱一遍。
师:骄傲的母鸡在哪里呢?请坐直了!大声的唱出来,我们这一遍用“咕”模唱。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扮演角色感受歌曲,学习歌曲主要节奏类型,为学生学唱歌曲以及编创环节做铺垫。
唱母鸡
师:我就是喜欢你们用这么轻巧的声音来唱,这母鸡除了用这么轻巧的声音呢,还用了什么动作来表达它下蛋的喜悦呢?
播放歌曲,学生聆听并感受,找出表现母鸡报喜动作的乐句。
教师:这次我向请同学们学生闭上眼睛,仔细来聆听,歌曲中有什么动作?
教师播放原唱。
师:有几个同学听得好认真啊!有什么动作?生说:脖子伸伸,两翼扑扑。师:谁能来表演?生表演。
引导学生编创动作学唱第三乐句,解决歌曲难点。
(1)师:我们家的母鸡下了好多的蛋,你能读出它这么骄傲的心情吗?教师课件出示第三乐句“脖子伸伸,两翼扑扑,向人报喜添快乐!”学生齐读。
(2)教师突出强弱规律,有感情范读。
师:还行,但是还不够骄傲,我们家的母鸡它是这样聊天的。教师师范朗读第三乐句“脖子伸伸,两翼扑扑,向人报喜添快乐!”请你再来一次!
(3)学生再次读。
教师:我们一起唱一唱这一句,好吗?请挺直!
(4)教师伴奏,慢慢唱第三乐句。
(5)师:母鸡的速度加快了。提高速度,一起来唱。
(6)男女声分开唱。
师:男生同学来一次!女生同学来一次!
(7)用动作来表现。师:真好听!每一个同学能不能想一个属于你的下蛋动作,试一试,好吗?
教师伴奏“脖子伸伸,两翼扑扑,向人报喜添快乐!”,学生唱。
师生合作演唱表现歌曲。
师:真开爱!我也想加入你们!你们就唱歌曲的这一句,其它的我来唱,好吗?唱的时候,顺带把你们的骄傲的感觉露出来,顺带把你们的动作亮出来。
师生合作。学生只唱一句。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鼓励学生编创动作,主动探索,体验歌曲第三乐句的情绪。
演母鸡
师:多棒啊!真厉害!让我们完整的把歌曲唱一遍!哎呦,母鸡要去下蛋了!
引导学生在音乐活动中体验“速度”与情绪。
教师速度放慢伴奏,学生轻声唱。
师:请听这个!教师加快速度伴奏,弹奏出跳跃旋律。
教师:通过两遍的演唱,你们觉得哪一遍更适合母鸡的心情?
生答。(第二遍)
教师:为什么?速度上怎么了?(快乐一点)要唱出这种骄傲的心情,是用连贯的声音还是跳跃的声音呢?(跳跃的声音)谁能唱一唱?
引导学生唱出跳跃的声音。
教师:那跳跃到底是一种什么感觉呢?伸出你的一只手。
通过“母鸡啄米”和“母鸡散步”进行比较,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会用弹性、轻快地声音来演唱歌曲。课件出示完整歌曲。
教师弹嘴皮声音——“1 2 3 4 5 6 7”,伸出左手,“1 7 6 5 4 3 2 1”伸出右手。右手在左手上似啄米动作。
师:“大鸡小鸡来啄米,我们来唱歌,唱出你的跳跃来,还有弹性!”我们一起小声的跳起来唱一次。
播放伴奏,师生共同演唱。
鼓励学生模仿母鸡形态演唱歌曲,巧用“贴蛋”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并理解
拍的强弱规律。
教师:这个是几拍子?2拍子。(教师出示小鸡啄米动作)师:作曲家可不是随便模仿曲子,他在模仿母鸡的形态。谁来能学学母鸡走走路?
学生模仿母鸡走路。及时鼓励。
引导学生体验并模仿母鸡下蛋处理歌曲的力度变化,进一步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师:看到了吗?母鸡都有一个往前探的动作,就是这首歌。教师边唱边做动作。
教师:自己感受一下!所以呢,歌曲要唱出每个小节的强拍。教师边说边在黑板上的节奏上贴出“鸡蛋强拍”。
学生起立,带着感觉体验强弱,表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教学认知规律,引导学生自主歌唱与表现,并体验歌曲的音乐要素。
三、拓展部分。
教师:太棒了!可是我一点也高兴不起来。我想邀请你们一起来管理我的农场,因为我的农场现在的动物已经很多很多了,小动物们特别希望你们去看望它们,你们想去么?
1、师介绍一些简单的打击乐器,并示范演奏。
2、学生选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分组轮流表演,相互评价,相互学习。
四、总结与评价。
1、学生谈收获。
师:“今天,你们在农场里玩的开心吗?你的收获是什么?”?
生:“开心!”?
2、老师对学生的表现及时评价与鼓励。
师:整个农场的小动物都到齐了,它们个个热情好客,礼貌待人,让我们度过了一个快乐的早晨。我们的旅行就要结束了,启程之前你想跟小动物们说点儿什么?(教师引导学生要关爱小动物,教育学生要礼貌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