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国 鼎 立
第16课
The Three Kingdoms
01
目 录。
CONTENTS.
02
赤 壁 之 战
03
三 国 鼎 立
PART TWO
PART THREE
官 渡 之 战
PART ONE
官 渡 之 战
01
PART ONE
1
曹操崛起
军阀割据混战,导致人民流亡死伤,土地失耕,尤其是黄河流域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生活极度困难。
1.经“光武中兴”到105年,全国人口达5300万,可东汉末年,只剩下760万······
2.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曹操《蒿里行》
1
曹操崛起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1
曹操崛起
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将汉献帝接到许,借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
经济上:采用屯田。组织军队和流亡的民众从事农业生产。
军事上:军事才能出众。在镇压黄巾起义中,不断发展自己的军事力量。
势力逐渐壮大
曹操VS袁绍
水
河
水
濮
水
济
水
鸿
沟
黎阳
(浚县东)
白马
(滑县东南)
白马津
延津
(延津北)
阳武
(原阳东南)
官渡
(中牟东北)
袁军进攻路线
曹军进攻路线
曹军撤退路线
袁军追击路线
袁军十万
曹军三四万
粮
乌巢
(延津东南)
2
官渡之战
夜袭乌巢,烧毁军粮
以 少 胜 多
官渡之战,袁绍拥兵10万,战马万匹,兵力上占有绝对优势。两军在官渡相持时,袁绍的谋士许攸投降曹操,告诉曹操袁军的粮草辎重藏在乌巢。曹操率领精兵偷袭乌巢,烧掉袁军粮草,进而大破袁军。最后袁绍只带领800残兵逃走。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战役。
2
官渡之战
2
官渡之战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时间
200年
地点
官渡
交战双方
曹操VS袁绍
结果
曹操胜利
战争特点
以少胜多
作用
为曹操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3
曹胜袁败的原因
袁绍:
袁绍内部不和,又骄傲轻敌,刚愎自用,不能采纳部属的正确建议,迟疑不决,一再丧失良机。
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将汉献帝接到许,借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
经济上:采用屯田。组织军队和流亡的民众从事农业生产。
军事上:军事才能出众。在镇压黄巾起义中,不断发展自己的军事力量。
重用人才。荀攸、许攸皆是有名的谋士
曹操:
袁 绍
曹 操
官渡之战后的形势
曹操
官渡之战后的形势
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曹操
刘备
孙权
官渡之战后的形势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不已。
--曹操《龟虽寿》
壮心
皇室宗亲,三顾茅庐得诸葛亮的辅佐
继承父兄基业,地理位置优越,政权巩固
赤 壁 之 战
02
PART TWO
三 顾 茅 庐
看图说话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诸葛亮《隆中对》
隆中对策
三分天下
曹操VS孙、刘
襄阳
江陵
乌林
夏口
樊口
柴桑
(襄樊)
(荆州)
(洪湖东北)
赤壁
(赤壁西北)
(九江西南)
(鄂州西)
(汉口一带)
刘备
孙权
曹军进攻方向和驻屯地
刘军退却方向
孙、刘联军驻屯地和进攻方向
曹军败退方向
主要战场
孙、刘联追击方向
水
水
汉
江
1
赤壁之战
以 少 胜 多
1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双方实际交战兵力,孙刘联军最多五万人,曹操有十万到二十万人,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争。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时间
208年
地点
赤壁
交战双方
曹操VS孙刘联军
结果
曹操失败
战争特点
以少胜多
作用
为三国鼎立局面奠定基础
1
赤壁之战
2
曹操失败的原因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类别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时间
200年
208年
地点
官渡
赤壁
作战双方
曹操VS袁绍
曹操VS孙刘联军
特点
以少胜多
以少胜多
结果
曹操胜利
曹操失败
影响
为曹操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为三国鼎立局面奠定基础
2
曹操失败的原因
材料一: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瑜部将黄盖曰:“观曹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三国志》
材料二:亮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此所谓‘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撅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曹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
——《资治通鉴》
材料三:在曹操兵败赤壁中,传统的史学家强调其思想轻敌骄傲。如张作耀《曹操传》说:“曹操其人极易激动,易被胜利冲昏头脑。
2
曹操失败的原因
孙刘联军胜利原因
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采用火攻,战术得当
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曹操失败原因
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
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松懈、轻敌; 战术失误
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而赤壁之战曹操又以多败少。同样是曹操,两次战役中取得的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为什么?你有什么感悟和启示?
分析讨论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骄兵必败!
赤壁之战
曹操惨败---无力南下
孙权---巩固江南
刘备---巩固与发展
三方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
统一条件不成熟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奠定了基础
三 国 鼎 立
03
PART THREE
公元220年,病逝于洛阳,享年66岁,谥号“武王”
“曹操死,三国始。”
1
三国鼎立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
赤壁之战前形势示意图
三国鼎立形势图
分 裂
统一北方
三国鼎立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1
三国鼎立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
赤壁之战前形势示意图
三国鼎立形势图
分 裂
统一北方
三国鼎立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1
三国鼎立
洛阳 220年
魏220年 曹丕 洛阳
蜀221年 刘备 成都
吴222年 孙权 建业
曹丕 220年 洛阳
刘备 221年 成都
请说出图中三国的名称、建国时间、建国者和都城。
孙权 222年 建业
魏
蜀
吴
魏
蜀
吴
魏
蜀
吴
三国致富秘籍
假如你是魏蜀吴三国的新闻发言人,请你介绍本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新闻发布会
2
三国的经济发展
(1)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翻车
农业强国
(2)蜀汉: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2
三国的经济发展
丝绸大国
蜀锦
(3)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
2
三国的经济发展
造船王国
开发江南,
造船业发达,远航夷洲
230年,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这是大陆与台湾联系的最早记录。同时也说明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
三国的经济发展
这个时期在大量的消极现象掩盖下,存在着积极的因素,国家的分裂为新的统一规模准备了条件,民族间的斗争为新的民族关系的协调准备了条件。
——何兹全:《中国通史(第五卷)·中古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上册)》
为西晋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材料一:
多 少
从东汉末年到三国,你认为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呢?
是否有利于生产发展与社会进步
是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安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判断标准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实现了较大范围的局部统一,有利于社会的安定与发展,而且三国都注重发展经济,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因此是历史的进步。
东汉末年 三国时期
1.群雄并起 三大军事集团
政权林立 魏蜀吴政权
2.经济衰微 经济恢复发展
3.人口锐减 人口增多
历史的进步
乱
治
军阀混战 曹操崛起
渴望统一
为西晋统
一全国奠
定基础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群雄斗智 决战赤壁
局部统一
鼎足天下 三国分立
★ 你 眼中的曹操
思维拓展
奸
雄
英
雄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龟虽寿》
曹操说:……设使国家无有孤,
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让县自明本志令》
曹操眼中的曹操
说曹操是白脸奸臣,书上这么写,剧里
这么演,老百姓这么说,那是封建正统
观念制造的冤案……这个案要翻……
——毛泽东
……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
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
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鲁迅
名人眼中的曹操
宁可我负天下人,勿教天下人负我。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百姓眼中的曹操
老师眼中的曹操
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戎马一生,善用人才,统一北方,对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符合人民的愿望,这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一面。
当然,曹操的性格也有另一面,即凶残、奸诈、刚愎自用、多疑。
一分为二、客观公正
看其是否对当时的社会有贡献
200年
208年
220年
221年
229年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魏国
建立
蜀国
建立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标志着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
课堂小结
吴国
建立
时间轴线
中国历史进程中,要么统一,要么走向统一。
中国历史长河中,分裂是插曲,统一是主流。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三国演义》第一回
课堂小结
三国鼎立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魏、蜀、吴
袁绍、曹操、孙权、刘备
200年、208年 、220年、221年、 222年
②两大战役:
①一种局面:
③三国鼎立:
④四个人物:
⑤五个时间:
当堂练习
1.曹军以少胜多,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 )
A.巨鹿之战?????????? ? ???B.长平之战???????
C.官渡之战???????????? ?? D.赤壁之战
C
当堂练习
2.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重要战役是( ??)
A.赤壁之战????????????? ?B.长平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A
当堂练习
3.下列事件不是发生在三国鼎立时期的有(? ??)
①官渡之战 ②卫温到达夷洲 ③赤壁之战 ④孙权称王
A.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
D
当堂练习
4.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哪一项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 )
A.战乱频繁,破坏了社会经济
B.三国鼎立,加剧了国家的分裂
C.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D.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创造了条件
D
刘备题
孙权题
袁绍题
曹操题
决战三国之巅
判断下题的正误,正确填T,错误填F。
曹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人物。
【曹操题】
(F)
A
【刘备题】
B
C
A的建立者是?
B的都城在?
C的国号是?
曹丕
成都
吴
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的战役是:
A、赤壁之战 B、城濮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A)
【孙权题】
【袁绍题】
恭喜你!不战而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