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1.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改变了侵华策略。下列各项与这种改变有直接关系的是
( )
①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 ②国民政府积极抗日 ③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 ④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日军进攻的重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皖南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发表了“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题词。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
A.认定国共合作实际上已经破裂
B.决定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屠杀政策
C.要独立自主地担负起反抗日本侵略的责任
D.坚持抗战,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出战前致信将士们:“只要敌人来犯,兄即到河东与弟等共同去牺牲。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决不半点改变。”张自忠将军是在哪场战役中壮烈殉国的
( )
A.台儿庄战役
B.枣宜会战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
4.从下图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战
以来从军学生题名”拓片
海外华侨支援抗战的汇款单
八路军战士保存的拥军鞋
《五龄童抗日漫画》
A.抗战时期艺术创作成果辉煌
B.抗日战争是中国全民族的抗战
C.学生参军改变了抗日部队的结构
D.国际援助是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
5.“我们的大会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开会的:中国人民在其对于日本侵略者作了……坚决的英勇的不屈不挠的奋斗,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和自我牺牲之后,出现了这样的新局面……中国人民配合同盟国打败日本侵略者的时机,已经迫近了。”材料中的“我们的大会”指的是
( )
A.中共一大
B.国民党一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七大
6.1945年8月20日出版的《时代》周刊,没有像往常一样安排一个封面人物,而是放上了一幅图像:通体白底,中央一个太阳,红的如血,上面画上了一个浓黑的大叉。与图像相关的事件是
( )
A.日军攻占南京
B.台儿庄大捷
C.百团大战取得阶段性胜利
D.日本战败投降
7.1945年8月14日上午,日本最高首脑举行御前会议,讨论是否无条件投降的问题。日本天皇裕仁考虑国内外形势,表示如果继续战争,“无论国体或是国家的将来都会消失,就是母子都会丢掉”,决定发出停战诏书。裕仁天皇所说的国外形势,不包括
( )
A.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
B.苏联对日宣战
C.中国抗日军民的大反攻
D.日本军民无心恋战
8.2021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6周年。毛泽东曾经说过,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把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打得团结起来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抗日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抗日战争维护了世界和平
C.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
D.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9.右面是一幅关于抗日战争的漫画。对此漫画所表达的主题,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日本法西斯势力不堪一击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C.抗日力量占据绝对优势
D.日本侵略势力为战争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10.1943年,中国政府先后与美国、英国签署新条约,取消了近代以来美、英在华的许多特权,随后荷兰、比利时等国相继放弃在中国的不平等权益。这说明
( )
A.抗日战争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反法西斯同盟取得了战争主动权
C.中国取得了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D.美、英等国建立了公正的国际秩序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对付长期的作战,当将以前对华处理办法明确修改……目前最重要的是在其内部进行基本工作——恢复治安……治安地区大体包括从包头连接黄河下游、新黄河、庐州、芜湖、杭州一线以东的地区……为了迅速达到治安的目的,当固定地配备相当的兵力……除上述以外的占领地区,则作为作战地区……根据敌我形势而配备的兵力,要限制在必要的最少限度内……亲日政权的扶植,特别是有关亲日政权的统一,其主要目标是使之逐步稳健地发展。
——摘自1938年12月日本陆军省、参谋本部
《昭和十三年秋以后对华处理办法》
(1)分析材料一,归纳日本对华作战方针政策与战争初期阶段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不得摘抄材料原句)
材料二 现我最高统帅,已严令18集团军及新四军概于(民国)三十年一月底以前遵照前令撤至冀察鲁北及晋北之一部……(如中共)置军纪国法于不顾,是即有意破坏抗战……中央必能以极周密之处置与严正之方式执行军纪……我各级党部团结各宣传机关……以泛指口吻影射中共违反军令军纪之行为,督促政府严肃军纪。
——国民党中央给《上海报》的密令
(1940年10月)
(2)根据材料二,指出国民政府蓄意制造皖南事变的表现及其目的。
材料三 ……兹奉电示,限期北移。德等考虑再三,认为遵行命令与俯顺舆情,仍请中央兼筹并顾。对于江南正规部队,德等正拟苦心说服,劝其顾全大局,遵令北移。
——朱德、彭德怀等复何应钦电文
(1940年11月9日)
(3)从材料三看,中国共产党对“北移”存有顾虑,为什么还要让部队“遵令北移”?
教师详解详析
【课后训练达标】
1.C 2.D
3.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故选B。
4.B 5.D 6.D 7.D 8.C
9.B [解析]
本题考查识图和分析理解能力。漫画所表现的内容是军民团结一致组成的抗战力量“碾压”日本侵略者。因此,它所表达的主题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10.A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战场成为抵御日本法西斯的主要战场,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与美国、英国结成反法西斯同盟,共同抗击法西斯的侵略。中国的抗日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所以1943年西方国家才取消了它们在中国的许多特权。故选A。
11.(1)变化:由速决战改为长期作战;集中兵力进攻中国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扶植傀儡政权。
(2)表现:制订武力消灭新四军的计划;事先制造舆论。目的:削弱(遏制)中国共产党势力的发展。
(3)顾全抗战大局,作出让步,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