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1张PPT)
小 组 抢 答 题
活动目标:
1、 了解黄河的地理概况,感受黄河文明,体会 “母亲河”的奉献。
2、 培养学生在综合活动中的团队精神和 积极参与能力。
3、 关注母亲河——黄河现状,了解黄河 忧患,增强保护母亲河、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同学们的爱国情怀。
黄河源头
黄河源头
黄河源头
龙头
九曲回环
起源于青藏高原的 巴颜喀拉山脉北麓,流经黄土高原,流入渤海。
黄河起源于哪里, 中游流经什么高原?流入什么海域?
黄河全长多少,是我国第几大河,流经我国哪几个省、自治区?
黄河全长5464公里, 是中国第二大河,世界第五大河。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 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省区。
请说出黄河上著名的水电站。
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三门峡、小浪底等。
黄河下游由于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又被叫做什么河。
黄河下游游荡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平均高出两岸地面4~5米,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悬河)。
请说出“九曲黄河”名称的来历。
“九曲黄河”指黄河流经的九个省区,而这些省区又由其中的各个渡口而闻名。
请你说出与黄河 有关的成语并解释其意思。
砺山带河:砺,磨刀石。河,指黄河。泰山小得像块磨刀石,黄河细得像条衣带。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河清海晏( yàn ):河,黄河。晏,平静。 指黄河的水清了,大海也平静了。比喻天下太平。 也说海晏河清。
请你说出与黄河 有关的成语并解释其意思。
中流砥柱: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鲤鱼跳龙门:古代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
请你说说成语“泾渭分明”的意思。
泾渭分明: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 流入渭河时,清浊分明,分界清楚而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 分明。
请你说说成语“泾渭分明”中“泾渭”二字与黄河的关系吗?
泾渭分明这个成语,源自一大自然景观。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泾河又是渭河的最大支流,泾河和渭河在古城西安北郊交汇时,由于含沙量不同,呈现出一清一浊,清水浊水同流一河互不相融的奇特景观,形成了一道非常明显的界限,成为关中八景之一而闻名天下。后人就用泾河之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来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也用来比喻人品的清浊,比喻对待同一事物表现出来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请你说出与黄河有关的俗语。
不到黄河心不死, 不见棺材泪不流。
黄河尚有澄清日, 岂可人无得运时。
黄河富宁夏,
最富是吴忠。
请你说出与黄河有关的谚语并解释其意思。
不到黄河心不死: 比喻不达 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 在无路可走的境地不肯死心。
跳进黄河洗不清:比喻很难摆脱关系,避免嫌疑。
说尽黄河只为水:比喻说了多少话,只有一个目的。
请你说出与黄河有关的古诗。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黄河落天走东海,
万里写入胸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请你说出与黄河有关的古诗。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请说说与黄河有关的历史故事。
大禹治黄河,三过家门而不入;曹操在黄河边打败袁绍,最后统一北方;郑国渠; 李闯王渡黄河的故事。
大禹治水
大禹为了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
第一次经过家门时,听到他的妻子因
分娩而在呻吟,还有婴儿的哇哇的哭声。助手劝他进去看看,他怕耽误治水,没有进去;第二次经过家门时,他的儿子正在他妻子的怀中向他招着手,这正是工程紧张的时候,他只是挥手打了下招呼,就走过去了。第三次经过家门时,儿子已长到10多岁了,跑过来使劲把他往家里拉。大禹深情地抚摸着儿子的头,告诉他,水未治平,没空回家,又匆忙离开,没进家门。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被传为美谈,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后来,人们用三过家门而不入来表示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
明朝末年,朝廷腐败,民不聊生。闯王李自成带领农民在陕西米脂起义,要打过黄河去,推翻明王朝的统治。当时正值初冬时分,黄河水还未结冰,而只有河水冻成了坚冰大军才能顺利通过。怎么办呢?闯王日夜焦心,愁得胡须头发在一夜之间全都白了。 第二天一清早,有两人来报:“黄河已经冻得结结实实的了。”闯王大喜,急忙传令三军赶快渡河。到了河边一看,河水还“哗哗”地流得正欢呢,根本就没结冰。可是上面却起了一座宽大的浮桥,船连船,板连板,四平八稳,正适合大军渡河。 闯王纳闷极了,正要下马察看,忽然从河里爬上来两个人,向闯王一抱拳,朗声道:“大王,我们是黄河的船夫。听说您要渡河,为民谋利,所以特地花了一夜工夫搭起这坐浮桥,就请大军上路吧。”闯王感动得热泪盈眶:“我一定不辜负百姓们的厚爱,一定要让大家过上好日子!”说罢,驱马上桥,领兵东去了。 这个故事说明了民心的重要性——得民心者得天下。
李闯王渡黄河的故事
“三过家门而不入”说的是哪位治水 英雄,他用的治水方法是什么?
“三过家门而不入”,这是大禹治水中发生的故事。 《孟子·滕文公上》载,“禹疏九河……八年于外,三过家门而不入”。
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吸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引流,体现出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 。
请讲讲与黄河有关的神话传说。
鲤鱼跳龙门的故事
有个古老的中国神话故事,说是在滔滔的黄河上,有一道龙门,这道龙门每隔多少年才出现一次。无数的黄河鲤鱼,经过千辛万苦地攀游,聚集在龙门要出现的地方,日日夜夜地等啊,等啊,当龙门一现,它们将拼命一跃,跳过龙门去――成为那翱翔九霄、呼风唤雨的神龙。
这个故事说明了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就教育人们需要通过努力来改变现状。
请你说出曾在黄河流域建都的朝代。
夏——阳城(今河南登封)
商——亳(今河南商丘)殷(安阳)
周——镐京(今陕西西安)
秦——咸阳
西汉——长安(今陕西西安)
东汉——洛阳
魏晋——洛阳
隋唐——长安(今陕西西安)
宋——东京(今河南开封)
请你举出曾在黄河流域发现的古代文明遗址。
“蓝田猿人”“丁村人”“河套人”等旧石器时代 遗址,还有河南仰韶、西安半坡等新石器时代遗址。
请说出黄河流域的著名古战场。
牧野(周—商)、 崤山(晋—秦)、 巨鹿(项羽—秦)、官渡(曹操—袁绍)等古战场。
第一次农民起义: 巨鹿古战场。成语“逐鹿中原”即由此而来。
请说出沿黄各省区著名的石窟。
云冈石窟(山西大同)、龙门石窟(河南龙门)、麦积山石窟(甘肃天水)和敦煌莫高窟号称我国 四大石窟。
《黄河颂》是谁写的词,谁谱的曲?
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
请你说出《黄河大合唱》中的两个乐章。
1.《黄河船夫曲》
2.《黄河颂》
3.《黄河之水天上来》
4.《黄河对口曲》
5.《黄水谣》
6.《黄河怨》
7.《保卫黄河》
8.《怒吼吧!黄河》
黄河上有一个著名的瀑布,请说出它的名称。
壶口瀑布是中国黄河上的著名瀑布,位于山西与陕西之间。滚滚黄水,九曲回荡,一路奔汹,在晋陕峡谷骤然受束,水面由浩瀚的400米,乍缩为宽50米、落差30米的夹岸深沟,疾流直下,涛走云飞,势如巨壶,倒悬倾注,诗曰:“黄河万里出昆仑,奔腾咆哮入壶口。” 其奔腾汹涌的气势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请分别说出“九曲黄河万里沙”、“黄河落天走东海”的下一句及诗题和作者。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刘禹锡
《浪淘沙》
黄河落天走东海,
万里写入胸怀间。
——李白
《赠裴十四》
请说出这幅图片处于黄河哪个位置?
黄河源位于青海的腹地。河源一为扎曲,二为约古宗列曲,三是卡日曲。扎曲一年之中大部分时间干涸,而卡日曲最长是以五个泉眼开始的,流域面积也最大,在旱季也不干涸,其那扎胧查河是黄河的正源 。
请背诵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完成下列有关水的成语: 波( )壮阔 一( )千里
( )然大波 百 ( )归海
( )清海晏
翻江( )海 ( )流勇退
澜
泻
轩
川
河
倒
急
山东省
请在我的描述中抢答出这是黄河流域的哪个省? 1)它是黄河下游的一个省;
2)它有着悠久的文化,孔子在这里诞生;
3)高高的泰山就耸立在这里,黄河也在这里入海。
拯 救 母 亲 河
水土流失
干枯的河床
黄河忧思录
2、干旱之灾
请根据你查找的资料,说说黄河的现状。
长期以来,黄河存在着洪水威胁、水土流失和泥沙淤积等严重问题。近年来,又出现了缺水断流加剧和水污染严重等新 问题。黄河断流使沿黄地区水资源出现供需失衡,工农业生产、城市生活、生态环境用水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对沿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并增加了下游防洪的隐患。
形成的原因
水文上看,黄河断流属于水量季节性变化。但实质上,断流是人类对水资源用量超过其自然限度,是人类需求与脆弱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反映。
用水量剧增是黄河断流的根本原因黄河流域的大部分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特别是90年代以来,降雨、径流偏少,人均和亩均水量都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干旱是黄河断流的自然原因。
黄河流域的工农业生产快速发展,用水量剧增。黄河水有90%用于农业灌溉,引黄灌溉面积由建国初期的80万公顷增加到1994年的731万公顷。全流域用于农业、工业和生活的用水量逐年增加:1949年为74亿立方米,50年代为124亿立方米,90年代增加到296亿立方米。目前黄河径流的开发利用率已超出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的50%,超过国内其他江河和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利用水平。可见,用水量剧增是黄河断流的根本原因。
应采取的措施
缓解黄河断流的基本对策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a.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和保护,实行全河道水量统一调度。
b.坚持节水方针,发展节水型农业,建立节水型产业;
c.加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d.加快南水北调进程。
防治污染问题的宣传
我建议:
1.树立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道德观,认识到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2.我们要号召大家共同保护生态,保护母亲河;
3.写关于“保护母亲河”的号召性文章。
保护母亲河倡议书
了解了黄河的现状让我想了很多……
在今天,母亲河关系着我们的兴旺繁荣,关系着我们的全面发展。我们既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又要珍惜环境,更好地发展;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让母亲河清水长流,宁夏大地青山永驻,这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保护母亲河,时不我待;保护母亲河,人人有责;保护母亲河,就是保护中华文明,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保护我们自己,保护子孙万代。
母亲河,是我们生生不息的载体,在水的世界和绿色的地球上,我们享受着母亲河的恩赐。但是,社会的发展,使我们赖以生存的母亲河不断遭受污染,随岁月流逝而愈见沧桑、日渐失色。今天的黄河泥沙沉积,污染严重,频繁断流,昔日的天际之水变成了苍白的裸石和干涸的黄沙土,听不见那震天的涛声,看不见那一泻千里的浩瀚。保护母亲河就是保护水资源、就是保护绿色、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
从远古的大禹治水,到人民治理黄河大半个世纪的今天,中国人朝夕相处与这条大河。无论是与洪涝旱灾的抗争,还是灌溉航运,我们的先辈曾进行过种种不懈的努力,他们失败的痛楚,他们成功的喜悦,都如不落的星辰,在浩瀚的天空闪耀,成为后来治黄人的路标……
1946年,中国共产党开始领导人民治理黄河,揭开了黄河历史新的篇章。黄河洪水得到初步控制,除创造了50余年伏秋大汛不决口的历史奇迹。
治理开发黄河的现实要求是除害兴利,根本目的是开发利用和保护黄河,适应自然,实现与自然生态的平衡与和谐。由于黄河受到了大大污染,现在只能用一首顺口溜来描述黄河流域的污染状况: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人畜受害.这首顺口溜说明我国水污染太严重了。
人们啊!我们要保护黄河,我们不能这样长期下去了,如果再这样下去,不止生态受到了污染,人类也会受到伤害. 因此,我倡议,全社会迅速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好,在"保护母亲河"主题活动中,掀起保护母亲河活动的热潮,积极参加清洁母亲河、保护母亲河的行列中去,为水更清、地更绿、天更蓝的优美环境作贡献。母亲河,是我们生生不息的地方,在水的世界和绿色的地球上,我们享受着母亲河的恩赐。
黄河的治理,近期主要是加强和改善现有防洪体系,充分发挥现有工程的作用通过多种途径减缓黄河下游河床的淤积,逐步变地上河为地下河,是治黄的长远目标。水土保持是治理黄河的基本措施,再加以水库拦沙、蓄水调节水沙运行过程及增水冲沙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使黄河下游河床变淤为冲,从而实现根治的目标。相继兴建小浪底、龙门等库容在100亿立方米以上的水库,估计可使黄河下游河床40—50年内不增加淤积。配合温孟滩、龙门至潼关间的滩地积淤,减淤年限还可延长。
说说治理黄河的办法。
展示一下你小组制作的保护黄河公益广告。
1.九曲黄河一份情, 两岸绿林四季清。
2.不到长城非好汉,不护黄河非传人。
3.长江黄河两大江,犹如人类父母亲。
4.保护母亲河,就是珍爱自己的生命。
保护黄河
1.黄河是我们的母亲,让我们植树造林,节约用水,一同保护我们的黄河母亲。
2.母亲河的每一滴泪,都是我们心中的 每一个小小的悔——保护母亲河,刻不容缓!
3.黄河母亲在哭泣,中华儿女齐心救 “母亲”。
4.请不要让我们的母亲河再受污染,保护她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
保护黄河
5.污染地球,就是污染我们的生命;污染黄河,就是污染我们的血液。
6.万里黄河在咆哮,祖国母亲泪满面, 风吹雨淋黄土坡,水土流失愈严重。
炎黄子孙同携手,积极保护多绿化, 亿兆一心爱黄河,共同建设好家园。
说说你心目中的黄河应该是怎样的?
我们期待:
赤地变青山,
黄河流碧水。
作文:下列题目任选一个
1、我心目中的黄河
以“我心中的黄河”为话题, 表达你对黄河的感情。 要求:题目自拟,题材不限,写出你真实的看法。
我心中的黄河
我心中的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母亲,您认得我吗?或许您不认得我,因为我不是在您的身边长大的。我知道您在离我很远很远的北方,而我生长在南方。从小,我就只能幻想着您的容貌,聆听着您的故事。即使是现在,也依然如此。
最早的时候,是地理老师告诉我,您在中国的北方。他说您好长好长,九曲连环,像个很大的“几”字。那时候我不知道您到底有多长,只觉得应该是量也量不完的。老师还说,您像一个巨人一样出现在亚洲平原,有着健美的体魄,强壮的臂膀。于是我经常会想,躺在您的臂弯里该是多舒服的啊。我还知道您的皮肤是和我一样的黄色,甚至更黄,看上去很健康。就这样,您美丽的容颜第一次被我记住了。
后来,历史老师又告诉我,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在五六十万年前,您就已经开始养育儿女了。是您用自己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最早的中华儿女。让他们代代相传,也让中华民族的古文明流芳百世。从此,我知道自己是真正的炎黄子孙,是您的女儿。
懂事了以后,奶奶告诉我,您是个英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屏障。曾经,您为了保护儿女,用自己的身躯,抵挡了多少次入侵。您是个伟大的母亲,更是个勇敢的英雄。于是,在您的带领下,您英雄的儿女们也和您一样,勇敢坚强。奶奶还说,那些黄色的泥沙里,更多的是您和您的儿女们的鲜血,你们融为一体,血脉相连。你们就是这样,在那段艰苦岁月中,保卫着这片广阔的土地,这片属于我们的蓝天。
再后来,诗人和艺术家们告诉了我。你一切的一切。“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无数诗篇,无数乐章,无数画面,无数镜头,展现出您非同凡响的磅礴气势和您身上那些依然历历在目的历史画卷。
母亲,我知道您现在正微笑地注视着这片中华大地上的您所有的儿女。不知道您看见了我没有?虽然至今,我们还未曾相逢,但是,当我低头看见我们脚踩同一片土地。抬头看见我们头顶同一片蓝天的时候。我就能感觉到,我的根,扎在您这里;我的血,在您这里沸腾。
母亲,请让我再叫您一声母亲,即使我们还未曾相逢,您永远会在我心中……
梦里,我来到了您面前,呼唤着您的名字,然后跟着您一起,向着朝阳的方向,飞奔……
心系黄河
站在黄河边,望着滔滔巨浪,自己仿佛立刻变为一朵浪花,魂魄融入黄河的肌体之中。此时,细细品味黄河,它那如巨龙般的躯体拱成的“几”字形的脊梁,仿佛正向人们昭示着黄河的博大与精深。那千百年来涌流不息的巨浪滋养了无数的黎民百姓,也滋养了中华民族震惊世界的东方文化。那滔滔的河水,茫茫的雾霭,粗犷的号子,既是历史的写照,又是心灵的回应。站在黄河的中流砥柱上,浩浩河风吹过,我仿佛被黄河托起,于是,任何困苦、任何烦恼都被抛向山谷。
逝者如斯夫!昔日的一切已经作古,只有滚滚的黄河依然激浪千重,汹涌奔腾。时空更迭,流年奔逝,黄河在岁月的嬗变中匆匆奔流,它跨越了多少沟沟坎坎,终于走进了一个星火四射的梦境。发电站星罗棋布,两岸绿树成荫房成行,到处五谷丰登,欢歌笑语。惟一不变的,是黄河那一泻千里、势不可挡的气势,是黄河那坚贞不屈、矢志不渝的信念,这就是中华民族亘古绝世、生生不息的铁脊梁——国之魂!
第一次知道黄河是在“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的庄严歌声里,从那以后,心中便升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激情。从此,便有一条黄龙在心中奔腾不息。
带着寻根的意识,我后来逐渐认识了黄河。它从巴颜喀拉山北麓皑皑雪山中发源,流经黄土高原,绕过99道弯,最终归入蔚蓝宁静的渤海湾。它蕴藏母亲河几千年来不息的信念,用深沉凝重的黄色乳汁哺育了一个坚忍不屈的民族,孕育了世界引以为自豪的华夏文明。几度夕阳红,几经雷雨电,古老的黄河啊,记录了中华民族血泪斑斑的历史,目睹了中华儿女怒吼奔腾、不屈不挠的铮铮铁骨。
今天,它继续见证着新中国和改革开放的新生活,记录着这片古老土地的巨大变化和曲折坎坷。我站在它的岸边,心潮激荡,一个信念在心头升起:我们一定要让黄河看到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让黄河趋利避害,以更加崭新的容颜,在神州大地上奔腾、放歌!
作业:下列题目任选一个
2、总结一下参加本次活动的收获,把它写成文字,题目自拟。
参考题目:《母亲河不再哭泣》
《爱我黄河,爱我中华》
《我家旁边有条河》
《由黄河断流想到的……》
母亲河抒怀
偶尔上网,见到一张黄河的图片,只惊鸿一瞥,就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
面对着震撼人心的长流,我突然想到那使它淙淙不息的源头,想要追溯那古老沉封的历史。对,没错,黄河,它就是中华民族历史最好的见证人。自古以来人们就在这富庶的土地上生息。日出日落,看着黄河两岸的炊烟袅袅升起又落下;日出日落,看着黄河两岸星星灯火点亮又熄灭。从古至今,历史之潮如黄河之水,奔腾不息,就像无人料到华夏儿女是从一个部落里出来的,我也未曾想到黄河的源头仅一衣带水宽。可到了中、下游却汇成了人人望之兴叹的黄河。
子期说:“洋洋兮若江河!”不知使伯牙、子期相知的江河是不是这条黄河,我宁愿相信是。因为黄河奔腾的气势中融入了中华的文化,从那不竭的流水中,我们寻到了文化的起始,我们是从那儿出来的。正因为黄河是我们的源泉,所以,我们的文化也如黄河水般博大而又精深,它包容了我们。突然间,我纳罕,它如何能负载如此厚重的文化?猛然惊醒,它是黄河呀,它就是文化,又如何无法承载住它自己呢?
冬天来临,黄河被冰封了,它凝结了,不再流动,沉默地匍匐在大地上。终于,它有时间停下来了,它曾经呼啸九州,在黄土高原上驰骋,留下伤痕似的沟壑,然后带着黄沙离去。破冰了,河水推着还未化的冰凌,冲向黄土高原……
黄河,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发源地,中华民族的血脉,愿母亲河长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