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 课题2《化学肥料》-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一单元 课题2《化学肥料》-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3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7-31 23:12: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2 化学肥料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你认识多少化学肥料?
学习目标
1.知道常用化肥的种类、作用、保存及施用时注意事项
2.通过实验探究,初步学会区分氮、磷、钾肥的方法;
3.认识化肥及农药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一、化肥简介
植物生长需要养分,土壤所能提供的养分是有限的,因此要靠施肥来补充。
最初使用的肥料是天然有机肥料:人畜粪便、植物体等沤制的肥料。
随着人们对化学元素与植物生长关系的了解,出现了化学肥料:以化学和物理方法制成的含农作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的肥料。
农作物所必须的营养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等,其中氮、磷、钾需要量较大,因此氮肥、磷肥和钾肥是最主要的化学肥料。
1.氮肥:
(1)化学成分(含氮化合物):尿素[CO(NH2)2]、氨水(NH3·H2O)、铵盐如碳酸氢铵(NH4HCO3)和氯化铵(NH4Cl),以及硝酸盐如硝酸铵(NH4NO3) 和硝酸钠(NaNO3)等。
(2)主要作用:氮是植物体内核酸、蛋白质和叶绿素的组成元素。氮肥能促使植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
农作物缺氮的表现:叶片枯黄
2.磷肥:
(1)化学成分(磷酸盐):磷矿粉[Ca3(PO4)2]、钙镁磷肥(钙和镁的磷酸盐)、过磷酸钙:[Ca(H2PO4)2(磷酸二氢钙)和CaSO4 的混合物]等。
(2)主要作用:磷是植物体内核酸、蛋白质和酶等多种重要化合物的组成元素,磷可促进作物生长,使之穗粒饱满,还可增强抗寒、抗旱能力。
农作物缺磷的表现:生长迟缓、产量降低
3.钾肥:
(1)化学成分:硫酸钾(K2SO4)、氯化钾(KCl)等。
(2)主要作用:钾在植物代谢活跃的器官和组织中分布量较高。钾具有保证各种代谢过程顺利进行、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等功能。
农作物缺钾的表现:叶缘失绿,焦枯、卷缩
4.复合肥:
含两种或两种以上重要营养元素的化肥。如:
磷酸二氢铵(NH4H2PO4)
磷酸氢二铵(NH4)2HPO4
硝酸钾(KNO3)
特点:能同时均匀的供给作物几种养
分,充分发挥营养元素间的相互作用,
有效成分高。
化肥和农药使用的利与弊:
利:化肥和农药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弊:化肥和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会带来很多的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
二、化肥的简易鉴别
探究:初步区分常用的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
{33BA23B1-9221-436E-865A-0063620EA4FD} ①
氮 肥
磷 肥
钾 肥
碳酸氢氨
氯化铵
磷矿粉
过磷酸钙
硫酸钾
氯化钾
外观
白色固体
白色固体
暗灰色固体
灰白色固体
白色固体
白色固体
气味
刺激性气味
无味
无味
无味
无味
无味
溶解性
易溶
易溶
易溶
易溶
易溶
易溶
{33BA23B1-9221-436E-865A-0063620EA4FD} ②
氮 肥
钾 肥
(NH4)2SO4
NH4Cl
K2SO4
KCl
加熟石灰粉末研磨
有氨味
无氨味
总结
看状态: 氨水为液态,其余都是固态
比较颜色:氮肥:白色、磷肥:灰色、钾肥:白色
闻气味:碳酸氢铵有强烈的氨味
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嗅到氨味的是铵态氮肥
铵态氮肥与碱混合加热,都有氨气放出
(NH4)2SO4 + 2NaOH = Na2SO4 + 2NH3↑+ 2H2O
NH4NO3+NaOH = NaNO3+NH3↑+H2O
氨气有刺激性气味,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这些可用于铵态氮肥的检验。
SO42-
NH4+
NH4+
OH-
Na+
Na+
OH-
SO42-
Na+
Na+
SO42-
NH4+ + OH- = NH3↑ + H2O
2
2
2
2
NH3 + H2O = NH3?H2O
氨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否则会失去肥效。
氮 肥
尿酸
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铵
硫酸铵
硝酸铵、氯化铵
氯化铵
硝酸铵
有氨味
无氨味
加硝酸钡溶液
有白色沉淀
无白色沉淀
加硝酸银溶液
有白色沉淀
无白色沉淀
?氮肥的简易鉴别
Ba2++SO42-=BaSO4↓
Ag++Cl-=AgCl↓
CO(NH2)2
小结
化学肥料
化肥简介
合理施用化肥、农药
化肥的简易鉴别
氮肥
磷肥
钾肥
复合肥
利——提高产量
弊——污染环境
外观磷肥
加碱研磨氨态氮肥
氮肥的鉴别
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实验目的】
1.体验固体混合物初步提纯的实验过程。
2.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巩固溶解、过滤操作技能。
【实验用品】
烧杯、玻璃棒、蒸发皿、坩埚钳、酒精灯、漏斗、钥匙、量筒(10mL)、铁架台(带铁圈)、托盘天平、滤纸、火柴。
粗盐。
【实验步骤】
1.分组实验:分工协作,分步操作,记录现象及数据。
(1)溶解
用托盘天平称取5.0g粗盐,用药匙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有10mL水的烧杯里,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观察所得食盐水是否浑浊。称量剩下的粗盐,计算10mL水中约溶解了多少克粗盐
玻璃棒:
搅拌,加速溶解。
{33BA23B1-9221-436E-865A-0063620EA4FD} 称取粗盐/g
剩余粗盐/g
溶解粗盐/g
5.0


(2)过滤【提示:一贴、二低、三靠】
仔细观察滤纸上剩余物及滤液的颜色,如滤液仍浑浊,应再过滤一次。如果两次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应如何检查实验装置并找出原因?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
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处,漏斗长端紧靠烧杯内壁
玻璃棒:
引流,防止液体飞溅。
一贴
二低
三靠
(3)蒸发(蒸发结晶:蒸发溶剂,食盐以晶体的形式析出。)
把所得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用酒精灯加热。
1、蒸发皿放在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
2、蒸发皿里的液体以不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为宜;
3、加热时用玻璃棒不停的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4、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注意:停止加热后,不要把蒸发皿立即放在桌上 ,应用坩埚钳夹住放到石棉网上面!
(4)计算产率
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纸上,称量后,回收到教师指定的容器中。将提纯后的氯化钠与粗盐作比较,并计算精盐的产率。
{33BA23B1-9221-436E-865A-0063620EA4FD} 溶解粗盐/g
精盐/g
精盐产率/%
2
0.2
10
【问题交流】
1 .能否采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使盐溶液浓缩?
不能,因为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2.有的小组得出的精盐产率大于理论值,有的小组得出的精盐产率小于理论值,他们造成这些情况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1)造成产率过高的可能原因:滤纸有破损或滤液液面高于滤纸边缘;量取水时仰视量筒读数等。
(2)造成产率降低的可能原因:溶解搅拌时液滴溅出;溶解时加入的粗盐过多,未完全溶解;过滤时,液体洒出或未洗涤玻璃棒、烧杯而使NaCl损失;蒸发时没有及时搅拌或停止加热太晚,造成液滴飞溅等。
3.有的小组过滤后滤液浑浊的可能原因有哪些?他们应如何进行下步操作?
过滤后滤液浑浊的原因:(1)过滤时滤纸破损。(2)倾倒液体时,液面超过滤纸边缘。
应对措施:重新过滤一次。若仍然浑浊,则检查并更换过滤器,重新实验。
4.考虑粗盐的来源,你判断这样提纯的盐是否为纯净物,并设计实验验证你的判断
不是纯净物,其中还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
?如何除去食盐(NaCl)中的CaCl2、MgCl2、Na2SO4
Na+
SO42-
Na+
Ca2+
Mg2+
Cl-
Cl-
Cl-
思路:将溶液中的Ca2+ 、Mg2+ 、SO42-全部除去,且不引入新的离子
Ca2+ + CO32-= CaCO3↓
Mg2+ + 2OH-= Mg(OH)2↓
Ba2+ + SO42-= BaSO4↓
已知
加过量Na2CO3溶液
加过量NaOH溶液
加过量BaCl2溶液
已知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NaOH + HCl = NaCl + H2O
BaCl2 + Na2CO3 = BaCO3↓ + 2NaCl
{33BA23B1-9221-436E-865A-0063620EA4FD}
OH-
NO3-
Cl-
SO42-
CO32-
H+

溶、挥
溶、挥

溶、挥
NH4+
NH3?H2O



(NH4)2CO3
K+
KOH



K2CO3
Na+
NaOH



Na2CO3
Ba2+
Ba(OH)2


BaSO4

Ca2+
Ca(OH)2




Mg2+





Al3+




——
Mn2+





Zn2+





Fe2+





Fe3+




——
Cu2+




——
Ag+
——

AgCl


阴离子
阳离子
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
钾钠铵
钾钠钡钙铵
钾钠铵盐均可溶
硝酸盐类也相同
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硫酸盐不溶硫酸钡
碳酸盐只溶钾钠铵
所有酸类均可溶
要问碱类溶多少,钾钠钡钙铵中找
综上所述,过量的Na2CO3和NaOH都可以用稀盐酸除去,而过量的BaCl2只能用过量的Na2CO3溶液除去。
所以BaCl2溶液和Na2CO3溶液的加入顺序就被限定了,即:先加过量的BaCl2溶液,再加过量的Na2CO3溶液。
Na+
SO42-
Na+
Ca2+
Mg2+
Cl-
Cl-
Cl-
溶解
加过量BaCl2溶液
加过量Na2CO3溶液
加稀盐酸至pH=7
加过量的NaOH溶液
溶解
加过量BaCl2溶液
加过量Na2CO3溶液
加过量的NaOH溶液
加稀盐酸,至溶液pH=7
初中
高中
Na+、Cl-、Ca2+、Mg2+、SO42-
NaCl、CaCl2、MgCl2、Na2SO4
NaCl、CaCl2、MgCl2、BaCl2
NaCl、MgCl2、Na2CO3
BaCl2+Na2SO4=BaSO4↓+2NaCl
NaCl、Na2CO3、NaOH
NaCl
Na+、Cl-、Ca2+、Mg2+、Ba2+
Na+、Cl-、Mg2+、CO32-
Na+、Cl-、CO32-、OH-
Na+、Cl-
Na2CO3+CaCl2 =CaCO3↓+2NaCl
2NaOH+MgCl2 =Mg(OH)2↓+2NaCl
NaOH+HCl=H2O+NaCl
2HCl+Na2CO3=2NaCl+H2O+CO2↑
Na2CO3+BaCl2 =BaCO3↓+2NaCl
?探究NaOH溶液变质的程度
猜想1:没有变质
猜想2:部分变质
猜想3:全部变质
已知:
2NaOH + CO2 = Na2CO3 +H2O
初中
高中
NaOH
Na2CO3
NaOH、Na2CO3
Na+、OH-
Na+、OH-、CO32-
Na+、CO32-
思路:
猜想2和猜想3有相同之处,均含有CO32-,可以先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CO32-;然后把溶液中CO32-除去,再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OH-。
待测溶液
猜想2和猜想3成立
猜想1成立
步骤①加过量CaCl2溶液
步骤②取上层清液加MgCl2溶液或测pH
猜想3成立
猜想2成立
无白色沉淀
猜想1:没有变质
猜想2:部分变质
猜想3:全部变质
NaOH
NaOH、Na2CO3
Na2CO3
有白色沉淀
CaCl2+Na2CO3=CaCO3↓+2NaCl
MgCl2+2NaOH=Mg(OH)2↓+2NaCl
无白色沉淀
有白色沉淀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