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2频率分布直方图_课件1(1)-湘教版数学必修5(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2.3.2频率分布直方图_课件1(1)-湘教版数学必修5(29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61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8-01 09:56: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标要求】
1.理解用样本分布估计总体分布的方法.
2.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数据茎叶图.
3.能够利用图形解决实际问题.
用样本分布估计总体分布
1.频率:当样本容量是n的观测数据中,有ni个 yi时,我们称fi= 是yi出现的频率,简称为 .
2.制作频率分布表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将排列后的数据进行分段,相等的数据必须分在同一段内.每段中的数据被称为一组数据.分段的多少应当适中,分段过多或过少数据过于分散或集中,不利于看出数据的特征和规律.
yi的频率
第二步:决定各段的长短.在许多情况下,为了方便,除去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可以把其它各段的长度取作相同.
第三步:绘制频率分布表的第一列.
第四步:计算每段内数据的个数ni,填入表格的第二列.
第五步:计算数据落在第一段的频率fi,填入表格的第三列.
第六步: 将第2列,第3列之和填入最后一行.
3.频率分布直方图
将观测数据按照制作频率分布表的方法进行分段,计算出数据落在各段的频率fi,将各段的端点画在直角坐标系中的 .用fi作为 ,就得到了由相连接的长方形构成的图形,把得到的图形称为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简称直方图.
横坐标上
纵坐标的高
4.频率分布折线图
连接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上端的 ,就得到频率分布折线图.
5.数据的茎叶图和双茎叶图
当数据有两位有效数字时,用中间的数字表示 位数,即第一个有效数字,两边的数字表示 位数,即第二位有效数字,它的中间部分像植物的茎,两边部分像植物的茎上长出来的叶子,通常把这样的图叫茎叶图.
在同一个茎叶图中还可以表现两组数据的分布情况,这样做有利于 .称表示两组数据的茎叶图为双茎叶图.
中点
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


自主探究
1.将数据的样本进行分组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 从样本中的一个个数字中很难直接看出样本所包含的信息,通过分组,并计算其频率,目的是通过描述样本数据分布的特征,从而估计总体的分布情况.
2.同样一组数据,如果组距不同,得到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也会不同,不同的形状给人以不同的印象,那么这种印象会影响我们对总体的判断吗?
答案 对同一组数据分析时,要选好组距和组数,不同的组距与组数对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预习测评
1.下列关于频率分布直方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直方图的高表示某数的频率
B.直方图的高表示该组上的个体在样本中出现的频率
C.直方图的高表示取该组上的个体在样本中出现的频数与组距的积
D.直方图的高表示取该组上的个体在样本中出现的频率与组距的比值
解析 小矩形的高表示所在组的频率/组距.
答案 D
2.观察新生婴儿的体重,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新生婴儿的体重在[2700,3000]的频率为(  ).
A.0.001 B.0.01
C.0.003 D.0.3
答案 D
3.一个容量为32的样本,已知某组样本的频率为0.125,则该组样本的频数为(  ).
A.2 B.4 C.6 D.8
答案 B
4.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分成若干组,已知某组的频数和频率分别是30和0.25,则n=________.
答案 120
要点阐释
1.频数分布图(表)和频率分布图(表)的区别和联系
初中我们曾经学过的频数分布图(表)能使我们清楚地知道数据分布在各个小组的个数;而现在学习的频率分布图(表)则是从各个小组数据在样本容量中所占比例大小的角度,来表示数据分布的规律,它可以使我们看到整个样本数据的频率分布.
2.作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步骤
(1)求极差,即一组数据中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
(2)决定组距与组数.将数据分组时,组数应力求合适,以使数据的分布规律能较清楚地呈现出来.这时应注意:①一般样本容量越大,所分组数越多;②为方便起见,组距的选择应力求“取整”;③当样本容量不超过100时,按照数据的多少,通常分成5~12组.
(3)将数据分组;
3.几种表示频率分布的方法的优点与不足
(1)频率分布表在数量表示上比较确切,但不够直观、形象,分析数据分布的总体态势时不太方便.
(2)频率分布直方图能够很容易地表示大量数据,非常直观地表明分布的形状,使我们能够看到在频率分布表中看不清楚的数据模式.例如,从教材中调查100位居民的月均用水量的问题所示的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居民月均用水量的分布是“山峰”状的,而且是“单峰”的,另外还有一定的对称性.这说明,大部分居民的月均用水量集中在一个中间值附近,只有少数居民的月均用水量很多或很少.但是从频率分布直方图本身得不出原始的数据内容,也就是说,把数据表示成频率分布直方图后,原有的具体数据信息就被抹掉了.
(3)频率折线图的优点是它反映了数据的变化趋势.
(4)用茎叶图刻画数据有两个优点:一是所有的信息都可以从这个茎叶图中得到.二是茎叶图便于记录和表示数据,能够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但当样本数据较多或数据位数较多时,茎叶图就显得不太方便了.
典例剖析
题型一 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
【例1】 美国历届总统中,就任时年纪最小的是罗斯福,他于1901年就任,当时年仅42岁;就任时年纪最大的是里根,他于1981年就任,当时69岁.下面按时间顺序(从1789年的华盛顿到2009年的奥巴马,共44任)给出了历届美国总统就任时的年龄:
57,61,57,57,58,57,61,54,68,51,49,64,50,48,65,52,56,46,54,49,51,47,55,55,54,42,51,56,55,51,54,51,60,62,43,55,56,61,52,69,64,46,54,48
(1)将数据进行适当的分组,并画出相应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和频率分布折线图.
(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历届美国总统就任时年龄的分布情况.
解 (1)以4为组距,列表如下:
分组
频数累计
频数
频率
[41.5,45.5)
2
0.045 5
[45.5,49.5)
7
0.159 1
[49.5,53.5)
8
0.181 8
[53.5,57.5)
16
0.363 6
[57.5,61.5)
5
0.113 6
[61.5,65.5)
4
0.090 9
[65.5,69.5]
2
0.045 5
合计
44
1.00
(2)从频率分布表中可以看出,将近60%的美国总统就任时的年龄在50岁至60岁之间,45岁以下以及65岁以上就任的总统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小.
方法点评 在解答本题的过程中,易出现如下错误:将直方图中的纵轴标做频率,这一点一定要注意与条形图的区别.
1.为了了解高一学生的体能情况,某校抽取部分学生进行一分钟跳绳次数测试,将所得数据整理后,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图中从左到右各小长方形面积之比为2∶4∶17∶15∶9∶3,第二小组频数为12.
(1)第二小组的频率是多少?样本容量是多少?
(2)若次数在110以上(含110次)为达标,试估计该学校全体高一学生的达标率是多少?
题型二 数据茎叶图
【例2】 某赛季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每场得分情况如下:
甲的得分:12,15,24,25,31,31,36,37,36,39,44,49,50.
乙的得分:8,13,14,16,23,26,28,33,38,39,51,9,17.
(1)用茎叶图表示上面的数据.
(2)根据你所画的茎叶图,分析甲、乙运动员的得分情况.
解 (1)如图所示的茎叶图中,中间的数字表示两位运动员得分的十位数,两边的数字分别表示两个人各场比赛得分的个位数.
(2)从茎叶图上可以看出:
甲运动员的得分比较集中在茎为3的一行,且大致关于这一行对称,中位数是36;
乙运动员的得分主要分散在四行,中位数是23.
所以甲运动员的发挥比较稳定,总体得分情况比乙运动员好.
方法点评 特别注意的是频率分布直方图适用于样本容量较大的数据,而茎叶图适用于样本容量较小的一组数据.
2.有关部门从甲、乙两个城市所有的自动售货机中分别抽取了16台,记录了上午8∶00~11∶00间各自的销售情况(单位:元).
画出茎叶图,分析两城市自动售货机的销售情况.

18
10
43
5
30
10
22
6
27
25
58
14
18
30
41
8

22
31
32
42
20
27
48
23
38
43
12
34
18
10
34
23
解 茎叶图,如图所示.
根据茎叶图(如图)对两城市自动售货机进行比较,从茎叶图上可以看出:
甲城市自动售货机的销售量除去有一个特殊销售量58元外,其中位数是20;
乙城市自动售货机的销售量没有特殊销售量,其中位数是29.
因此乙城市自动售货机销售量比较稳定.
误区警示 茎叶图的制作错误
【例3】 某中学高一(2)班甲、乙两名同学自入高中以来每场数学考试成绩情况如下:
甲同学得分:95,81,75,91,86,89,71,65,76,88,94,110;
乙同学得分:83,86,93,99,88,103,98,114,98,79,101,107.
画出两人数学成绩的茎叶图,并根据茎叶图对两人的成绩进行比较.
[错解] 
错因分析 在绘制茎叶图时,重复出现的数据应重复记录,不能遗漏.
[正解] 甲、乙两人数学成绩的茎叶图如图所示.从这个茎叶图上可以看出,乙同学的得分情况是大致对称的,中位数是98;甲同学的得分情况除一个特殊得分外,也大致对称,中位数是87.因此乙同学发挥较稳定,总体得分情况比甲同学好.
课堂总结
1.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分布折线图、茎叶图把样本数据以图表的形式直观地表示出来.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息,可以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从而发现和研究总体的分布规律.
2.用样本估计总体是研究统计问题的一个基本思想方法,根据抽样方法抽取样本,样本容量越大,组距越小,对总体的频率分布估计的就越准确.
3.列样本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时,首先根据样本数据确定极差,然后合理分组.理解频数、频率、组距及直方图中小长方形的含义,明确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的作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