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同步测试卷(一)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单元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同步测试卷(一)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 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8-01 07:56: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测试卷(一)
一.选择题(共11小题,满分22分,每小题2分)
1.(★)“珍惜资源、爱护环境”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相关做法错误的是(

A.我国稀土金属储量世界第一,可以任意开发利用
B.研发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避免因直接焚烧而造成大气污染
C.利用二氧化碳捕捉技术,减少因二氧化碳引起的“温室效应”
D.改造城市排水管网,实现雨水和生活污水的分流处理与利用
2.(★★)探测表明火星大气95%是二氧化碳,其余为少量的氮气、氢气,还存在过液态水。根据以上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火星上钢铁容易生锈
B.火星上温室效应显著
C.火星上一定存在生命
D.火星与地球大气成分相同
3.(★)下列关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和铁丝生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铁丝生锈是缓慢氧化
C.铁丝燃烧的产物是四氧化三铁
D.铁丝生锈是物理变化
4.(★★)如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观察铁制品锈蚀的实验装置。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一段时间后,铁丝会由下向上出现锈蚀现象
②一段时间后,水面处铁丝锈蚀严重
③一段时间后,塑料瓶会变膨胀,因为铁生锈要放热
④一段时间后,塑料瓶会变瘪,因为铁生锈与空气有关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5.(★★)如图,通过实验探究铁钉锈蚀的条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甲、乙、丙三处比较,生锈最明显的地方是丙
B.①②中使用煮沸的蒸馏水,目的是除去水中的氧气
C.②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隔绝空气,③中氯化钙的作用是作干燥剂
D.①②③对比实验,得出结论: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与空气、水直接接触
6.(★)在下列情况下,埋在地下的铸铁管道腐蚀最慢的是(

A.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B.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
C.在潮湿、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D.在潮湿、疏松、透气的酸性土壤中
7.(★)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A.钢的含碳量比生铁的含碳量高
B.防止金属锈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D.铝制品不需要涂保护层来防腐蚀,因为常温下铝不与氧气反应
8.(★)下列措施中,不能防止金属制品锈蚀的是(

A.在表面刷漆
B.在表面涂油
C.在表面镀铬
D.用湿布擦拭
9.(★★)如图是探究铁锈蚀条件的装置。调节L端与R端的液面高度一致,塞紧木塞,一周后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b管中铁钉一样会锈蚀
B.L端液面比R端液面低
C.该实验能说明铁锈蚀与空气、水都有关
D.若将a管中的水改为食盐水能加快铁的锈蚀
10.(★)下列有关金属及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A.常温下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
B.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C.生铁和不锈钢都是金属材料
D.铝片表面易生成致密的氧化膜
11.(★)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一周后发现铁钉锈蚀最严重的位置是(

A.a处
B.b处
C.c处
D.三处同样严重
二.填空题(共1小题,满分7分,每空1分)
12.(★★)铝、铜、铁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金属。请回答有关问题:
(1)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铝制品要比铁更耐腐蚀的原因是 
 。
(2)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的导热性的是 
 (填序号),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 
 。
A.铁制炒菜锅
B.铜制电缆
C.铝制易拉罐
D.不锈钢餐刀
(3)铜和铁一样也容易生锈,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和 
(填化学式)共同作用的结果。为防止金属制品锈蚀,通常采取的措施是
 
(写一条)。
(4)切割铁板时用硫酸铜溶液在铁板上画线可留下红色的印迹。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满分11分,每空1分)
13.(★★)据统计,每年由于锈蚀而直接损失的钢铁材料约占年产钢铁量的四分之一,对于铁生锈的原因,可以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1)A中盛放的是浓硫酸,其作用是 
 。
(2)一段时间后观察,只有C中铁片表面生锈,B、D中铁片依然光亮。该实验现象说明铁生锈主要与 
 有关。
(3)根据实验结论联系生活实际,请你写出一种预防铁栏杆生锈的方法 
 。
14.(★★)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
(1)为了检验铁生锈的条件,进行了如上图(略去其中的夹持装置)所示三个对比实验。一段时间后,甲中铁丝发生锈蚀且试管中液面上升,乙和丙中均无明显变化。由此得出铁丝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丝与 
 、 
 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2)铁制品在下列情况:①潮湿空气中,②部分浸入食盐水中,③干燥的空气中,最易生锈的是 
 (填序号,下同),不易生锈的是 
 。
(3)在“南海一号”打捞出来的文物中,铁器锈迹斑斑,残存很少,而“金龙纹手镯”光彩夺目,完好无损。这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金的
 (填“强”或“弱”)。
(4)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5)列举一种常用的防止铁生锈的措施 
 。
(6)为了验证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除了选择用砂纸打磨干净的铁钉外,还需要选择的一种溶液是 
 溶液。
参考答案
金属资源和保护(一)
一、选择题
1.【答案】A
【解析】A.我国稀土金属储量世界第一,但是要合理开发,不开任意开采,浪费资源,故错误;
B.农作物秸秆直接焚烧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所以要研发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避免因直接焚烧而造成大气污染,故正确;
C.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所以利用二氧化碳捕捉技术,可减少因二氧化碳引起的“温室效应”,故正确;
D.改造城市排水管网,实现雨水和生活污水的分流处理与利用,有利于防止水体污染与水的综合利用,故正确。
2.【答案】B
【解析】A、火星上钢铁不容易生锈,因为火星上没有氧气。故A推断不正确。
B、火星上温室效应显著,因为火星大气中95%是二氧化碳,故B推断正确。
C、有液态水存在过的证据并不能说明火星上一定存在生命,故C推断不正确。
D、火星与地球大气成分相差很大,故D推断不正确。
3.【答案】D
【解析】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正确;
B.铁丝生锈是铁与氧气发生的缓慢氧化反应,故正确;
C.铁丝燃烧生成物为四氧化三铁,故正确;
D.铁生锈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4.【答案】B
【解析】在水面处的铁丝与水和氧气充分接触,最先生锈,由于铁生锈需要消耗氧气,导致瓶内的气压减小,故一段时间后塑料瓶会变瘪。
5.【答案】A
【解析】A.铁与氧气、水共存时最易生锈,所以①中甲、乙、丙三处比较,生锈最明显的地方是乙,故错误;
B.①②中使用煮沸的蒸馏水,目的是除去水中的氧气,故正确;
C.②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隔绝空气,③中氯化钙的作用是作干燥剂,故正确;
D.①中的铁钉与氧气、水同时接触发生了锈蚀;②是的铁钉只与水接触没有锈蚀;③中的铁钉只与氧气接触没有锈蚀。①②③对比实验,得出结论: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与空气、水直接接触,故正确。
6.【答案】A
【解析】A.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铸铁管道不能与氧气、水分能充分接触,生锈速度最慢。
B.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铸铁管道能与氧气、水分能充分接触,生锈速度较快。
C.在潮湿、致密的土壤中,由于缺乏氧气,铁制品的生锈速率较慢。
D.在呈酸性的潮湿、疏松的土壤中,铸铁管道能与酸性物质反应,同时能与氧气、水分同时接触,生锈速度最快。
7.【答案】B
【解析】A.钢的含碳量为0.03%~2%之间,而生铁的含碳量在2%~4.3%之间,故错误;
B.防止金属锈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故正确;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故错误;
D.铝制品不需要涂保护层来防腐蚀,因为常温下铝能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故错误。
8.【答案】D
【解析】A、在表面刷漆,能隔绝氧气和水,能防止金属制品锈蚀,故选项错误。
B、在表面涂油,能隔绝氧气和水,能防止金属制品锈蚀,故选项错误。
C、在表面镀铬,能隔绝氧气和水,能防止金属制品锈蚀,故选项错误。
D、用湿布擦拭,金属制品能与氧气、水分充分接触,不能防止金属制品锈蚀,故选项正确。
9.【答案】D
【解析】A、b管中铁钉不与水接触,所以不会锈蚀,故A错误;
B、因为a中的氧气减少,压强也减小,从而导致L端液面高于R端液面高,故B错误;
C、该实验说明铁锈蚀与水有关,故C错误;
D、若将a管中的水改为食盐水能加快铁的锈蚀,故D正确。
10.【答案】A
【解析】A、不是常温下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常温下汞是液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生铁和不锈钢都是铁的合金,都是金属材料,故选项说法正确。
D、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铝片表面易生成致密的氧化膜,故选项说法正确。
11.【答案】B
【解析】铁与氧气和水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b处铁钉最容易与氧气、水同时接触,是一周后发现铁钉锈蚀最严重的位置。
二、填空题
12.【答案】(1)金属
铝制品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是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对里面的铝起到保护作用
(2)A
B
(3)CO2
在表面刷漆
(4)Fe+CuSO4=Cu+FeSO4
【解析】(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五种元素是:氧、硅、铝、铁、钙,所以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故铝制品比铁更耐腐蚀;故填:金属;铝制品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是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对里面的铝起到保护作用;
(2)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用来制作炊具;故填:A;铜的导电性好,可以用来作电缆。
(3)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碱式碳酸铜中含有碳元素,所以铜生锈时一定有含有碳元素的物质参加,空气中含碳的物质是二氧化碳,所以铜生锈是铜与氧气、水、二氧化碳共同作用的结果,为防止金属制品锈蚀,通常采取的措施是在表面刷漆,故填:CO2;在表面刷漆;
(4)铁能够和硫酸铜反应产生硫酸亚铁和铜;故反应的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故填:Fe+CuSO4=Cu+FeSO4。
三、实验探究题
13.【答案】(1)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汽
水和氧气
刷漆
【解析】(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A中盛放的是浓硫酸,其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汽,故填: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汽。
(2)一段时间后观察,只有C中铁片表面生锈,B、D中铁片依然光亮,B中铁不与水接触,D中铁不与氧气接触,该实验现象说明铁生锈主要与水和氧气有关,故填:水和氧气。
(3)要预防铁栏杆生锈可以采用刷漆的方法,故填:刷漆。
14.【答案】(1)水
氧气
(2)②

(3)强
(4)3Fe+2O2Fe3O4
(5)保持表面干燥、涂保护膜、制成合金
(6)硫酸铜
【解析】(1)铁在与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故填:水,氧气;
(2)铁在与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氯化钠能加速铁的锈蚀,故部分浸入食盐中最易生锈,在干燥的空气中最不易生锈,故填:②,③;
(3)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金的活动性强,故填:强;
(4)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故填:3Fe+2O2Fe3O4;
(5)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当铁与水、氧气隔绝时不容易生锈,所以保持表面干燥、涂油漆可以使铁制品与水和氧气隔绝或加工成耐腐蚀的合金等;故填:保持表面干燥、涂保护膜、制成合金;
(6)验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以采用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的方法,采用铁钉,则取用铜的盐溶液,可以是硫酸铜溶液,故填:硫酸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