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随堂测试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12.0分)
已知一个分子的质量为,一个分子的质量为设两分子中的硫原子和氧原子分别相同,若以一个氧原子质量的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的相对分子质量个分子中所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
A.
B.
C.
D.
下表列出了几种原子中的粒子数:
原子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氢
1
0
1
碳
6
6
6
氧
8
8
8
钾
19
20
19
分析表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B.
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
原子只有质子和电子构成
D.
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某元素的阳离子的核外有23个电子,核内有30个中子,则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和相对原子质量分别是?
?
?
A.
23?
53
B.
26?
30
C.
26?
56
D.
23?
46
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
二氧化碳
B.
水
C.
金刚石
D.
氯化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B.
相同的原子无法构成不同的分子
C.
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说明汞原子体积变大
D.
原子呈电中性是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
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
A.
、的化学性质相似
B.
所示的粒子符号为Na
C.
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D.
中x可能为8
如图是两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
和的核外电子层数不同
B.
易得到6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
C.
表示原子
D.
表示阴离子
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
?
A.
核内中子数
B.
核内质子数
C.
最外层电子数
D.
核外电子数
已知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为mkg,一个钼原子的质量为8mkg,则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96
B.
72
C.
48
D.
36
如图是某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
B.
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
C.
该原子属于金属原子
D.
该原子易得电子形成阴离子
下列关于原子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带正电荷
B.
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带负电荷
C.
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非常小
D.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下列微粒中,不显电性的一组是
A.
质子、中子、电子
B.
原子核、原子、分子
C.
中子、电子、原子
D.
中子、原子、分子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如图为钠原子和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氯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填“得到”或“失去”一个电子。
钠原子和氯原子相同的是??????????填序号。
质子数
电子数
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
三、科普短文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阅读短文,解决文中提出的问题
我国航天事业的里程碑
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它围绕地球运行的轨道为一椭圆。“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成为世界航天大国。
1990?年?4?月?7?日,我国用长征?3?号火箭首次成功发射了“亚洲一号“同步卫星”这表明了我国航天事业又迈上了新台阶。
探测月壤是探月工程的主要任务之一,因为月壤中蕴藏着丰富的“氦”。中国探月计划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说“月球上的氦?在土壤里约有?100?万吨?万吨之多,可供人类上万年的能源需求”。请回答:
下列有关“氦”、“氦”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编号。
A.它们互为同位素?
它们都属氦元素的原子?
它们的质子数与核电荷数相等
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氦”是一种安全高效而又清洁无污染的核聚变材料,其发生的“核聚变”是化学反应吗?______
选填“是”或“不是”。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图1为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利用该元素组成的单质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该元素原子的元素符号为______,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易______电子;
图2所示装置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用红磷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若红磷的量不足其它操作正常,所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如上图3是实验室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请写出该反应的实验现象______;实验中在瓶底放少量水的原因是______。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情景提供】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以为原子是不可分的,直到1887年,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荷的电子后,才引起人们对原子结构模型的探索。
【提出问题】电子带负电荷,原子不带电荷,说明原子内存在着带正电荷的部分,它们是均匀分布还是集中分布的呢
【进行实验】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实验做法如图所示:
放射源:放射性物质放出粒子带正电荷,质量是电子质量的7000倍。
金箔:作为靶子,厚度,重叠了3000层左右的原子。
荧光屏:粒子打在上面发出闪光。
显微镜:通过显微镜观察闪光,且通过360度转动可观察不同角度粒子的到达情况。
【收集证据】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粒子的偏转超过,有的甚至几乎达到,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猜想与假设】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释与结论】
若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粒子就??????????填“会”或“不会”发生大角度散射。
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金箔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
?
?
?
?
?
??。
A.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
?
?
?
?
?
?
?
B.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三个过程,通过粒子散射实验,你认为原子结构为以下的??????????。
A.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
B.正负电荷均匀分布
C.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质量集中在核上
通过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历史过程,你对科学的发展有哪些感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答一条即可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已知一个X原子的质量为,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又知X原子中的质子数比中子数少4。
求: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结果保留整数。
原子的电子数。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对原子质量计算方法的理解与掌握,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的能力。
【解答】
1个氧原子的质量为:;
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1个硫原子的质量为:;
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所以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故选:B。??
2.【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原子中各微粒之间的关系,此题是一道信息给予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图表的数据对选项进行分析,难度容易。
【解答】
A、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如氢原子,故A错误;
B、氢原子核内无中子,故B错误;
C、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绝大多数原子都含有中子,故C错误;
D、由信息可知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故D正确。
故选:D。??
3.【答案】C
【解析】略
4.【答案】D
【解析】解:A、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B、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C、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D、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故选D。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答案】A
【解析】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A正确相同的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例如氧原子可以构成氧分子和臭氧分子,故B错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说明汞原子间间隔变大,故C错原子呈电中性是因为原子中质子带的正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故D错。
6.【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和联系;掌握核外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和得失电子的规律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A、因为微粒的化学性质和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所以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化学性质相似,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故化学性质不会相似,故A错误;
B、由于微粒的质子数是11,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是钠离子,符号为:,故B错误;
C、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得到电子,故C错误;
D、当为氯离子时,x为8,故D正确。
故选:D。??
7.【答案】B
【解析】核外有2个电子层,核外有3个电子层,和的核外电子层数不同,A正确最外层有2个电子,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B不正确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质子数,表示原子,C正确核外电子数大于核内质子数,带负电,表示阴离子,D正确。
8.【答案】C
【解析】略
9.【答案】A
【解析】解:已知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为mkg,一个钼原子的质量为8mkg,则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故选:A。
根据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答案】C
【解析】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图中,故A说法正确;该原子的核外有4个电子层,故B说法正确;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大于4,属于非金属原子,故C说法不正确;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大于4,该原子易得电子形成阴离子,故D说法正确。
11.【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原子核,熟悉掌握原子、原子核的知识,属于基础性题,原子核一般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氢原子核除外,其体积很小,居于原子的中心,带有正电荷。
【解答】
A、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故A说法正确;
B、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带正电荷,故B说法错误;
C、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相对很小;故C说法正确;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12.【答案】D
【解析】分子、原子、中子不显电性,质子、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13.【答案】17
失去
【解析】略
14.【答案】D?
?不是
【解析】解:同位素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氦3和氦4属于同位素,它们都属氦元素的原子;它们的质子数与核电荷数相同,都是2;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2,化学性质相似;故填:D;
化学反应时原子不变,所以核聚变不是化学变化;故填:不是。
根据元素的概念与原子结构来分析;
根据是否生成新物质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原子结构、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难度稍大。
15.【答案】P
?
得到
?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
偏小
?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了黑色固体物质,放出了大量的热
?
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解析】解: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5,元素符号为P;最外层电子数是5个,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易得电子。
图2所示装置中,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发生反应的表达式文字或化学式为: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实验原理: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压强减小,烧杯中水倒吸到集气瓶。若红磷的量不足,氧气没有耗尽,瓶内气压变化不大,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五分之一。
如图3,在实验室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反应的实验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了黑色固体物质,放出了大量的热;实验中在瓶底放少量水的原因是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答案:
;得到;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偏小。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了黑色固体物质,放出了大量的热;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即核电荷数,该元素的核电荷数为15,为磷元素。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的注意事项分析;
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注意事项分析回答。
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
16.【答案】不会
原子核
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粒子就不会发生大角度散射。
原子中“很小的结构”指的是原子核。
绝大多数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故B正确。
通过粒子散射实验,得出的是原子结构是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故C正确。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或科学发展的道路是曲折而漫长的或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有它的局限性等,答案合理即可。
17.【答案】
【解析】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等于一个该原子的实际质量与一个碳12原子实际质量的的比值,因此X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设该原子的质子数为x,则其中子数为,故有,解得,又因为原子中电子数质子数,所以该原子的电子数为26。
第2页,共3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