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多注意19世纪40年代的时代含义,实际上19世纪60年代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就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来说,它比184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
——陈旭麓
中国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
导入:
所谓近代化,指的是资本主义化。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领域上的工业化、商品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 。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开端)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技术
(器物)
制度
思想
文化
洋务:清末指与外国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等事务;亦指模仿外国上述方面的事务。
洋务派: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一些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的开明官员。
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60到90年代,为挽救清王朝统治在洋务派推动下掀起的一场“自强”“求富”运动。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 洋 务 运 动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象耳初级中学 杨润
学习目标:
1、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知道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
2、掌握洋务运动的内容和评价;
3、分析理解洋务运动没有实现“自强”、 “求富”的历史原因。
重点:简述洋务运动的概况
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一、洋务运动兴起
中国
西方
1840 1842
1856 1860
1894 1895
太平天国运动
1851
1864
两次鸦片战争
洋务运动
甲午中日战争
内忧: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者
外患:清政府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均遭战败,
列强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
中英海战
火烧圆明园
太平军
一、洋务运动兴起
1、背景
从以下材料中: 你发现了什么历史现象?
清政府又该如何应对?
1862年,李秀成率大军前往解救天京之围,以炮火轰击湘军:“洋枪洋炮子密如雨,兼有开花炸炮打入营中,惊心动魄。”曾国荃曾不无惭愧地说:“贼之火器精利于我百倍之多...洋枪队多至两万杆。”
——单强《步履蹒跚--洋务运动》
魏源《海国图志》
“洋人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未有之强敌。”
——《李文忠公全集》
材料一:“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 《海国图志》序
材料二: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国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太平军),可以勤远略(外国势力)。
——曾国藩《复陈购买洋船炮折》》
依据材料,概括清朝统治阶级“师夷长技”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对内:镇压农民起义
对外:抗击西方侵略
根本目的:
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
2、根本目的
一、洋务运动兴起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洋
务
派
曾国藩
1811~1872
左宗棠
1812~1885
李鸿章
1823~1901
张之洞
1837~1909
奕?
1833~1898
3、代表人物
道光帝第六子。1861年,奕?慈禧勾结,发动政变。之后,奕?为议政王,总揽清政府内政外交。
领导阶级:
封建地主阶级
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购买外洋船炮进行改造,是“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
西方国家“大炮之精纯,子药之细巧,器械之鲜明…… 实非中国所能及也”。
19世纪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19世纪90年代中期
自强
求富
近代军事企业
近代民用企业
4、时间、口号
一、洋务运动兴起
二、洋务运动的内容
1.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时间:19世纪60年代起
口号:“自强”
代表企业
安庆内军械所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1、兴办:
2、产品:
3、生产方式:
4、管理方式:
政府
武装军队
大机器生产
封建衙门式
安庆内军械所,是清末洋务运动最早官办的新式兵工厂、清政府创办最早的以手工制造近代武器的军工作坊。制造子弹、火药、枪炮。科学家华蘅芳曾在此主持制造中国第一艘轮船。1864年迁南京,改建为金陵内军械所。
安庆内军械所
(曾国藩)
江南制造总局
(李鸿章)
江南制造总局制炮厂
江南制造总局由曾国藩规划,后由李鸿章实际负责,是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规模最大的军工企业。它不断扩充,先后建有十几个分厂,雇用工兵2800人,能够制造枪炮、弹药、轮船、机器,还设有翻译馆、广方言馆等文化教育机构。
江南制造总局炼钢厂
江南制造局生产的后膛钢炮
江南制造总局生产的曼里夏1888直拉式步枪
江南制造总局生产的快利枪
湘军、淮军10万杆前膛枪基本都是江南总局制造。
——夏东元《洋务运动史》
福州船政局
(左宗棠)
福州船政局造船厂
由清末闽浙总督左宗棠创办于1866年,是中国近代最重要的军舰生产基地,李鸿章赞其为"开山之祖"。后在继任船政大臣沈葆祯的苦心经营下,船政成为当时远东最大的造船厂。
二、洋务运动的内容
材料:洋务派办的军事工业,全是官办性质,不但不能自主经营,而且在管理方式上还存在官僚衙门的恶习。以福州船政局为例,局内人员的“薪水工食”竟占了全部经费的80%。
依据材料,表中所列三个企业属于什么性质的企业?
依据材料,要维系这类企业的发展,清政府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官办的军事工业
扩大财政来源,解决资金问题
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臣拟遴派绅商,在上海购买机器.设局仿造布匹,冀稍分洋商之利。
——李鸿章《试办织布局折》(1882年)
李鸿章
2. 创办近代民用企业
时间:19世纪70年代起
口号:“求富”
代表企业
二、洋务运动的内容
开平煤矿
轮船招商局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
1、兴办:
2、产品:
3、生产方式:
官督商办、官商合办
绝大部分投入市场
大机器生产
汉阳铁厂——中国近代最早的官办钢铁企业,1890年诞生,也是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从此,中国钢铁工业蹒跚起步,被西方视为中国觉醒的标志。
轮船招商局——清末最早设立的大型轮船航运企业,也是清政府经营的第一家近代民用企业。
开平矿务局外景
开平矿物局股票
1878年6月26日,李鸿章、唐延枢在直隶(今河北)唐山开平镇创办的开平矿务局。1881年正式投产。雇工3000人,当年产煤3600余吨,到1898年增至73万吨。主要供应洋务派所办企业及北洋海军,也大量销售市场,获利甚厚。
湖北织布局是1888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广州筹设官办织布局。1889年张调任湖广总督,机器等设备运到武昌。1892年建成开工。有布机一千张,纱锭三万枚,雇用工人约二千五百名,产品在市场上销售很快,获利甚厚。能织原色布,斜纹布,花布等,畅销湖北、湖南、四川等省,还远销海外。
二、洋务运动的内容
1、19世纪60年代起——发展军事工业以“自强”
时间
举办者
企业名称
企业在当时的特点
1861年
曾国藩
安庆内军械所
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军事工业
1865年
李鸿章
曾国藩
江南制造总局
是当时规模最大的军事工业
1866年
左宗棠
福州船政局
远东第一大造船厂
2、19世纪70年代起——发展民用工业以“求富”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轮船招商局
1872年
李鸿章
中国近代第一个轮船公司
开平煤矿
1878年
李鸿章
汉阳铁厂
1890年
张之洞
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钢铁厂
湖北织布局
1888年
张之洞
材料:福州船政局是当时远东第一大船厂。它起初聘请洋匠,但洋匠受雇期间,狭技居奇,唯利是图。
依据材料,洋务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又遇到了什么问题?
技术人才紧缺
二、洋务运动的内容
3、发展近代教育——办学校、育人才
福州(马尾)船政学堂
京师同文馆
——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
福州船政学堂
——中国第一所近代海军学校
中国留美幼童——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
兴办新式学校、设立翻译馆及派遣留学生
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
1862年成立京师同文馆。学员学习汉文外,主要学习外文。聘有外籍教师任教。陆续开设英文馆、俄文馆、德文馆和东文(日文)馆。只招收13、14岁以下八旗子弟,后又招收15—25岁的满汉学员。1867年时增设算学、化学、万国公法、医学生理、天文、物理、外国史地等。毕业生大多任清政府译员、外交官员和其他洋务机构官员。
京师同文馆1879年列出的课程计划
二、洋务运动的内容
4. 建立新式海陆军
(1)组建新式陆军:从19世纪60年代起,组建新式洋枪队,采用西式操练兵。
(1)组建新式陆军:从19世纪60年代起,组建新式洋枪队,采用西式操练兵。
中亚浩罕国将领阿古柏占据新疆部分地区
俄国出兵侵占伊犁
西北
塞防危机
日本侵占琉球
改为冲绳县
美国侵略台湾
日本侵略台湾
东南
海防危机
(2)、加强西北塞防
光绪四年,69岁的左宗棠抬棺出征。
先北后南
缓进急战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
二、洋务运动的内容
4. 建立新式海陆军
(3)筹建新式海军
北洋海军
旅顺
威海卫
福州海军
南洋海军
北洋舰队规模最大
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
1885年,清政府在台湾设行省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舰队名称
总吨位
布防基地
北洋舰队
41200
大沽、旅顺、威海、营口、烟台
南洋舰队
19000
江苏、浙江海面及长江口
福建水师
9700
厦门、马尾
停泊在旅顺港内的北洋水师军舰
威海卫北洋水师舰队
南北洋会操时停在旅顺东澳内外的南北洋军舰
北洋舰队主力战舰——定远舰
北洋舰队主力战舰致远舰
1895年2月17日,甲午中日战争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洋务运动失败。
原因 :①顽固派的阻挠,外部势力的挤压
②不改变清朝封建专制统治,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单纯引进技 术而不变革封建制度( 根本原因 )
③经营管理存在很多弊端.
三、客观评价洋务运动
材料一:洋务派办民用工业,为了解决资金问题,采取“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的方式,吸收私人资本。这“商股”部分即是民族资本主义因素。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企业的利润更吸引一批官僚、地主、商人,直接投资于近代民用工业,终于使中国有了一点先进的生产能力。
(1)客观上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材料二: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尽占”,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白银一千三百多万两,美国旗昌行因不堪赔累,被招商局收购。湖北织布官局开织后,江汉关进口洋布每年减少十万多匹。中国资本能挫败洋商,这在当时曾被视为“创见之事”。
(2)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四、客观评价洋务运动
三、客观评价洋务运动
材料三:在“幼童赴美留学计划”的推动下。赴美、赴欧、赴日的学生日见其多,兴起了一股“留学热”。留学教育的出现,一扫旧教育体制的腐朽陈旧,改变了一些传统的教育内容,部分废除了旧教育体制的封建等级,择优选派人才出国,是中国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迈出的重要一步。
(3)培养了一批近代新式人才
材料四:甲午战争的隆隆炮声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材料五: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4)只学习西方的技术,不变革腐朽的封建制度
(5)主观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王朝统治,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三、洋务运动的评价
军事工业近代化
民用企业近代化
交通近代化
教育近代化
性质: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兴办近代民用工业
建立新式海陆军
发展近代教育
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清军的战斗力
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历史积极性
内容
根本目的
维护和巩固清朝的统治
历史局限性
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评 价
性质: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小结
结合现实,谈谈洋务运动的哪些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今天借鉴和吸取?
1.中国现代化需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但必须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打破外国对高、精、尖技术的垄断。
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国际接轨。防止办事官员贪污腐败,中饱私囊。
3.经济体制的变革要与政治体制、思想文化的变革相协调,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4.在以市场为主导的同时,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思考
1.奕?在奏折中提到:要抵抗外国侵略,“探源之策,在于自强”。洋务派在“求富”口号下创办的工业有( )
A.轮船招商局 B.安庆内军械所
C.江南制造总局 D.福州船政局
2.标志着洋务运动“自强求富”愿望破产的是 ( )
A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B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
C 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
D 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发展
A
B
随堂练习
3.曾国藩等人以“自强”为口号兴办了近代军事工业。为此,我们把他们称为( )
A.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
B.启动中国近代化的洋务派
C.兴办企业的民族资本家
D.推翻清政府统治的革命派
B
4.洋务派倡导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 维护封建经济 B 发展资本主义
C 维护封建统治 D 抵抗外国侵略
C
随堂练习
5.下列关于洋务运动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
B.其办的企业具有资本主义的性质
C.其办的新式学堂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 D.洋务运动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D
6.洋务派曾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你如何评价这种看法?
洋务派认为中国的武器与西方相比,万不能及,这是正确的。西方的洋枪洋炮军舰等近代武器装备确实比中国军队使用的大刀弓箭长矛进步。
但洋务派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是完全错误的。中国的封建政治军事制度极端腐朽,已走向穷途末路。而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军事制度正处在上升时期,远在中国之上。
随堂练习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