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第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第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2-05-24 22:3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等腰三角形
教学内容 第 2 课时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目的要求 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运用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并记住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难点: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运用,间洁的逻辑推理
一.核心知识展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①等腰三角形两腰相当 ②等边对等角 ③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低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线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 ④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底边上的中线是对称轴二 核心要点解读.⑴“等边对等角”适应于同一个三角形中,在不同三角形中不能用.⑵“三线合一”指的是底边上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互相重合,对于腰上的高,中线,角平分线,则不一定成立⑶等腰三角形中角,没指出是底角还是顶角时,若是锐角,应分两种情况讨论;若是钝角或直角,则它一定是顶角,但注意三内角之和是180°.⑷等腰三角形中 的边若没指出是腰还是底边,应分两种情况讨论,但要用三边关系来检验两种情况是否成立.⑸等腰三角形中顶角与底角的关系:顶角=180-2倍的底角,底角=(180°-顶角)/2三.题型方法探究例1.⑴若一个等腰三角形有一个内角等于80,那么另外两个内角分别是 ;若一个等腰三角形有一个内角等于100,那么另外两个内角分别为 ⑵ 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则顶角的度数为 ⑶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0,一边长6,其它两边的长为 ⑷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6,一边长3,其它两边的长为 点拨:注意分两种情况讨论例2.⑴如图(1),房屋的顶角∠BAC=100,过屋顶A的立柱AD⊥BC,屋檐AB=AC,求∠B, ∠C, ∠BAD, ∠CAD的度数。⑵如图(2)已知在△ABC中,BC=AC, ∠B=2∠C,AD是角平分线,则图中共有 个等腰三角形,分别为 例3.如图△ABC中,AB=AC,点P、Q分别在AB、AC上,且BC=CP=PQ=AQ,求∠A.分析:(1)我们知道∠B=∠ACB,若能知道∠A与∠B,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 就可以求出∠A。 (2) 我们再来找∠1与∠A的关系,就知道∠2与∠A的关系,再找∠3与∠A的关系。因为∠3与∠B,就能知道∠A与∠B了(3)所以可假设∠A=X, ∠1=∠2=2X, ∠ACB= ∠B=∠3=3X,∠A+∠B+∠ACB=180°,可得X+3X+3X=180°可求X,即∠A.例4.如图在△ABC中,∠ABC=50°, ∠ACB =80°,延长CB至D,使BD=BA,延长BC至E,使CE=CA,连结AD、AE. 求∠D、∠E、∠DAE的度数. 点拨:(1)观察∠ABC与∠D的关系,可求∠D。 (2)观察∠ACB与∠E的关系,可求∠E (3)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求∠DAE的度数.例5. 如图△ABC中,AB=AC,点D.E在BC边上,且AD=AE,试问BD与CE相等吗?为什么 点拨:①观察图中有几个等腰三角形 ②它们有什么公共部分?(顶点和底边) ③你能作出一条什么重要线段是它们共有的? ④这条线段有什么重要性质?(注意:三线合一的运用) ⑤你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吗 练习:如图,AB=AC,AE平分∠DAC,那么AE‖BC吗?为什么?四.小结:我们进一步熟悉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且会利用它进行推理。五.作业:课本P99 第4题 P102 第 7题
教学小结 学校查阅
备课小组:七年级数学组 主备教师: 何卫华 授课教师:
上课时间:2012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班
A
B
C
D
A
B
C
D
(1)
(2)
A
B
C
P
Q
1
3
2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