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李斌
1.了解新闻评论的一般特点、作用。
2.体会新闻评论语言简洁有力、阐述观点鲜明等特点。
3.深刻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其在当代的现实意义。
学习目标
写作背景
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说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近些年来充斥媒体的“中国智造”“中国创造”“中国精造”“工匠精神”,如今成为决策层共识,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显得尤为难得和宝贵。在此背景下,李斌写了这篇文章,发表在2016年4月30日的《人民日报》上。
李斌,1972年生,鼠头者也,曾为“武大郎”(武汉大学新闻系)。工作后当过几个月“农民”(农村组),作为“选调生”,干过一年半“舆论监督”(新华视点室),其余岁月包括今天仍“就业”于政文采访室,从事时政、科技、环保等方面报道。
如有所长,当属科技报道。曾两赴北极(1999年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2004年中国首座北极站记者团成员);1999年至2001年、2004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中,独家或为主的报道占一半以上;
作者简介
和同事一起合作在2000年掀起了“纳米热”和“基因热”;曾率先报道关于青藏高原“臭氧低谷”、克隆大熊猫、中国芯、原子喷泉、人脑记忆“新大陆”等新闻。在科技新闻圈混得长了,被中科院院长路甬祥笑谓“资深记者”。
所谓代表性报道(包括与人合作)有《决战纳米时代》、《“基因食品”质疑》、《技术黑洞探析》、《留学生直接从政调查》《归国创业“小灶”现象分析》、《廉租房调查》等等。编著有《2004科技中国》、《你还是你吗——人类基因组报告》等书。
题目解说
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春秋时代有四书五经六艺之说,后又有独具匠心等成语,可见中华民族历来推崇技艺。新时代的工匠是在近、现代工业文明和文化的洗礼和熏陶中培养起来的专业人才,他们拥有高操的技能、精湛的技艺和过硬的技术,他们是用孜孜不倦和精益求精书写历史记录的人,称之为工匠。曾经,中国企业的无数工匠们用精湛的技艺为国人生活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底色和标签,这就是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内涵就在于精益求精、严谨、专注、坚持、专业。需要培养大批有实力有担当的企业和人才。
就企业而言,要精、专于自己的产品“与服务”,并且要经得起时间与时代的考验。同时,在新时代新形势下,企业要坚持不断追求突破科技创新的勇气和精神,要时刻用新时代工匠精神笃自己的行为和执行力。
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从时代特点和企业打造金字招牌的角度引出“工匠精神”的话题。
第二部分:从工匠精神的时代含义、作用、内涵等方面论述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的必要性。
第三部分:总结全文,提出要立足于个人与时代的关系,践行工匠精神。
1、根据文章前两段内容回答,对于企业来说,为什么工匠精神“足以为成功铺就通天大道”?
工匠精神使企业更符合时代需求;工匠精神使产品更精致,从而经受住用户最挑剔眼光的检验;工匠精神厚植可以使企业气质雍容、活力涌现。
文本研读
2、请简要概括第二段的论述思路。
首先解释匠的含义,接着指出人的职业品质、专业精神的不同,最后指出工匠精神对于企业和国家的意义。
文本研读
3、“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这句话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起到了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第三段讲工匠们对工匠精神的追求,第四段从假设的反面角度来讲工匠精神的内涵,进步提出我们都应该践行工匠精神,使文章论述更为深刻。
文本研读
并非人人都能做到心思巧妙、技术精湛、造诣高深,但我们都应该追求并实践工匠精神,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工匠精神的推崇和倡导。
4、如何理解“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这句话?
文本研读
本段主要运用了引用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如引用“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运用了排比,有力地论述了工匠精神的丰富内涵,工匠精神不只包含炉火纯青的技术,还包括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等,其更深藏着生命哲学、人生信念等。
5、本文虽是一篇新闻评论,但是不乏文采,试以第四段为例赏析。
文本研读
(1)敬业。爱岗敬业是从业者基于对职业的敬畏和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认认真真、尽职尽责的职业精神状态。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传统,敬业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2)求精。精益求精就是指已经做得很好了,还要求做得更好。能基业长青的企业,无不是精益求精才获得成功的。
6、本文论述的是工匠精神,结合文本,联系实际谈谈工匠精神的具体内涵有哪些。
文本研读
(3)专注。专注就是内心笃实而着眼于细节的耐心、执着、坚持的精神,这是一切大国工匠所必须具备的精神特质。
(4)创新。“工匠精神”还包括追求突破、追求革新的创新内蕴。古往今来,热衷于创新和发明的工匠们一直是世界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2015年3月5日,李克强在全国两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宏大计划,中国要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最终实现制造业强国的目标。
7、本文中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结合文本说明好处。
①引证法。在本文中,作者多处引用,如引用企业家的话,具体地说明了工匠精神对企业的重要意义;引用了鲁迅的诗句,对工匠精神的时代意义进行深入论证。
②对比论证。如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从对比中突出了工匠精神的力量大,有力地证明了观点。
文本研读
写作特点
1.立场坚定、观点鲜明
本文在开篇就提出了工匠精神备受推崇,全篇以“工匠精神在当代具有重大作”这一主要观点展开,在论述过程中也以论述工匠精神的重要作用、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坚守工匠精神的意义为中心,立场坚定、观点鲜明。
2.有的放矢、直面现实
本文立足于现实,除了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之外,主要针对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两个问题展开,“在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现代社会,传统社会所孕育的工匠精神是否还有坚守的必要?”“如果有,我们应该怎样践行?”在论述过程中,文章与现实问题充分结合,靶向精准、鞭辟入里,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3.语言精美、情感充沛
文章中引用了《说文》中的话来解释“匠”的含义,以及一些经典语句,如鲁迅作品中的话等等,还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排比、对偶,使表达更加丰富、形象,句式工整,还增强了情感表现力。
这篇新闻评论围绕“工匠精神”展开,通过事实论证、道理论证等方式加以论述。在论述的过程中,作者采用由浅入深、逐层剖析的方式阐述“工匠精神”的内涵,正反面论证相结合,观点鲜明、逻辑合理、思辨性强。通过对本文思路的把握,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本文从不同角度辩证地论述了“工匠精神”的深刻而又丰富的内涵和这种精神对企业、国家、民族的重大意义。
中心思想
1.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作为中学生,我们不能养尊处优,而应该履行义务,肩负起时代————的责任。(赋予/付与)
②旧社会,有些知识分子很————那种岩居穴处、超然物外的隐逸生活。(推崇/崇尚)
③这样的————被融入衣服的设计当中,无论是表面上或者是灵气上。(内含/内涵)
④面对气势磅薄逶迤连绵的石海,人们会情不自禁地问:这些————的石林是从哪里来的啊?(巧夺天工/鬼斧神工)
小试牛刀
赋予
推崇
内涵
鬼斧神工
2.新闻点评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请点评下面一则新闻。
要求:见解独到,是非分明,不少于30字。
2月14日,在长沙世界之窗,拍到了惊人一幕:一名年轻女游客在同伴的帮助下爬上毛主席雕像,并骑在雕像的肩膀上拍照。19日,网友“沉默的麻雀”在某论坛上发出题为“一个可耻的中国人”的帖子,该帖点击率已飙升至15000余人次,同时,全国各地的网站纷纷转载该帖。该女子的行为引来网友的一片讨伐之声。有人甚至提出要“人肉搜索”出这个“脑残”。从论坛发布的两张图片看,这名骑上雕像的女孩年龄在20岁左右,与她同行的一名男孩帮助她爬上雕像,另外两名女孩则拿出手机为地拍照。
与毛主席雕像合影,是对伟人的尊重,但骑在上面就有伤大雅甚至有些龌龊,这位时尚少女完全是出于“到此一游”的动机才做了这样的惊人之举,但却肤浅得很,无知得很。这样的行为是不文明的行为,但也希望网友不要遵循“文革”遗风将此现象政治化,愤而斥之为“脑残”,去“人肉搜索”置其于死地而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