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一单元3.2《哦,香雪》(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一单元3.2《哦,香雪》(共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03 07:52: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3.2
哦,香雪
第一单元
铁凝
1、理解小说折射出的时代信息。
2、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理解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3、学习文中主人公香雪的淳朴、自尊、执着与坚毅的品质。
学习目标
作者介绍
铁凝,1957年生,当代著名作家,河北赵县人。现任中共十九届中央委员,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主要著作:《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麦秸垛》、《哦,香雪》、《孕妇和牛》以及散文、电影文学剧本等百余篇(部),总计300余万字。
散文集《女人的白夜》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哦,香雪》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春片最高奖。电影《红衣少女》获1985年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优秀故事片奖。部分作品译成英、法、德、日、俄、丹麦、西班牙等文字。亦有小说在香港和台湾出版。
现任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铁凝文集》。20世纪80年代初,正值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封闭已久的国门一下子打开了,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人们尘封的心灵中萌动着对现代文明的向往,他们渴望走出闭塞,走出传统,走向外面的新世界。本文以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台儿沟为叙述和抒情背景,用清新婉丽的文笔,赋予了生活严肃的思考,表现了山村少女对新世界、新生活的炽热追求,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中走出来,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和喜悦。
文章结构
全文可分为五个部分:
一、引子:火车开进了小山村
二、开端:姑娘们欢乐的时刻(向往文明)
三、发展:香雪渴望有铅笔盒(渴望知识)
四、高潮:香雪换回铅笔盒(自尊自爱)
五、结局:香雪深夜归
思考讨论
1、文章第一段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前一句是条件复句,夸张地描写外界的人难以发现台儿沟,后一句也用夸张的手法描写台儿沟的人无意走出这大山,从不同的角度突出了台儿沟的闭塞。“火车”“铁轨”是现代文明的象征,“一心一意”“默默地接受”,写出台儿沟人们安于贫穷和落后,保守麻木的特点。
思考讨论
2、“不久,这条线正式营运,人们挤在村口,看见那绿色的长龙一路呼啸,挟带着来自山外的陌生、新鲜的清风,擦着台儿沟贫弱的脊背匆匆而过。”分析这句话的含意。
“来自山外的陌生、新鲜的清风”象征现代文明,“擦着台儿沟贫弱的脊背匆匆而过”象征现代文明与台儿沟擦肩而过,这句话描写了台儿沟人们眼睁睁看着火车从台儿沟通过却不能享受它带来的好处时的惋惜和无奈,为下文描写火车在台儿沟停留一分钟做反衬。
思考讨论
3、是啊,它有什么理由在台儿沟站脚呢?台儿沟有人要出远门吗?山外有人来台儿沟探亲访友吗?还是这里有石油储存,有金矿埋藏?台儿沟,无论从哪方面讲,都不具备挽住火车在它身边留步的力量。”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反复、拟人的手法,强调火车不在台儿沟停留的坚决态度,接着连用三个问句申明不能停车的理由,造成一种不容置疑的气势。与下文火车鬼使神差般地在这里停留一分钟进行对比,收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
思考讨论
4、描写姑娘们在火车到来之前精心打扮自己,有什么作用?
姑娘们在火车到来之前精心打扮自己,侧面表现了姑娘们生活环境的艰苦,反映了台儿沟的贫穷、闭塞。同时表现了姑娘们爱美的天性,衬托出姑娘们对现代文明的渴望。
思考讨论
5、姑娘们问“北京话”问题的情节,有什么作用?

刻画了姑娘们天真、活泼、好奇的性格;②
突出表现了姑娘们对新事物强烈的兴趣;③
使作品结构紧凑,人物突出,主题鲜明;④
从中看出现代化的城市和落后的山村这样“两个世界”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反映了姑娘们对现代化生活的无限向往。
思考讨论
6、描写火车开走之后台儿沟姑娘们相互打趣逗乐的几段文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塑造了不同的人物形象:凤娇说话大胆直率,为下文描写她对“北京话”非同一般的感情做铺垫。香雪寡言少语,性格文静腼腆,内心世界极其丰富。“那个姑娘”虽没名字,但泼辣活泼的性格也跃然纸上。
思考讨论
7、写香雪对小木盒态度的变化,有什么作用?
通过描写香雪对小木盒态度的变化来表现她思想观念的变化,香雪原本同父辈一样坚守贫穷,现在开始感到羞涩。小木盒“有几分羞涩地畏缩在桌角上”,用拟人的手法写物,而实际也是写人,写出了香雪羞涩自卑的状态。
思考讨论
8、“火车停了,发出一阵沉重的叹息,像是在抱怨台儿沟的寒冷。今天,它对台儿沟表现了少有的冷漠:车窗全部紧闭着,旅客在昏黄的灯光下喝茶、看报,没有人向窗外瞥一眼。”有什么作用?
与上文形成对照,笔锋陡然一转,热火朝天的气氛突然变凉,火车“对台儿沟表现了少有的冷漠”。这个句子使故事情节出现曲折,从前文“一分钟”的热火朝天的场面转入下文的冷冷清清的场面,为香雪登上火车换自动铅笔盒埋下伏笔。
思考讨论
9、记叙香雪小时候的经历,有什么作用?
这里通过香雪的回忆,将换铅笔盒与换芝麻糖进行对比,揭示了铅笔盒的象征意义。香雪换回的不是只供一时享受的芝麻糖,而是一只万能的宝盒,是一只能使台儿沟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宝盒,它象征了科学知识,象征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新观念。
思考讨论
10、文章结尾描写山鸣谷应的热烈场面,有什么作用?
作者用拟人和双关的手法描写了一个山鸣谷应的热烈场面。此处的香雪已成为现代文明的勇敢的追求者的象征,姑娘们的欢呼和群山的回音,一方面暗示了山里人对香雪行为的赞美,一方面也预示着台儿沟人们的觉醒,将走出大山的束缚,向现代文明一步步迈进。?
写作特点
1、语言清新灵动,用词精练传神;
2、富有诗意的抒情化描写;这部作品人物少,情节也不复杂,它的主要魅力就在于用诗一样的语言、散文化的笔法、精彩的生活细节写活了山村女孩纯真、率直、清丽的情怀。
3、精巧的构思与细腻的心理描写。
总结
这是一篇抒情意味浓厚的散文短篇小说,其特点就在于纯净的诗情与隽永的意境。散文体小说不重在情节上下功夫,而是写人,写人的内心世界,写人高尚的道德情操的美好。小说把农村女孩的善良之心和温暖情怀转化为一种抒情诗的意境,情景交融,如诗如画,意境优美,韵味萦回。“生发以情,贯穿以情,旨在谈情,意在动情。”
课后练习
1.仿照画线的句子,以“青春”为对象,在横线上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修辞,想象合理,与整体语意和谐一致。
青春之于人,缘于唯一,方显弥足珍贵。不论你是卑微如小草,还是巍峨如高山,你的青春也难以永驻,更难以二度。所以,聪明的你,请珍惜青春吧。青春是雨后彩虹,虽艳丽夺目,但转瞬即逝;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你能珍视青春,尊重你的竞争对手,善待你身边所有的人,正视人生路途上的坎坎坷坷,挖掘你的智慧和毅力,精心设计你的人生远景,无愧于你的当下,我相信,你的青春已经被延长了,虽然在你,并无知觉。
课后练习
答案:①青春是清晨露珠,虽晶莹剔透,但瞬间蒸发;②青春是海上怒潮,虽波涛滚滚,但顷刻即退;③青春是月夜昙花,虽美丽素雅,但瞬时凋谢
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答题时,要参照画线的例句“青春是雨后彩虹,虽艳丽夺目,但转瞬即逝”,以“青春”为对象,使用比喻修辞进行仿写,注意所仿写的句子要与整体语意和谐一致,歌颂青春的美好,描述其短暂。
课后练习
2.下面是“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的会徽,请写出除文字、字母以外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20个字。
课后练习
答案:会徽以汉字“创”为主体图形,五只大鹏盘旋簇拥着飞向上空,每只造型又恰似字母“C”。大鹏表现出青年学子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代表青年学子对创业的积极参与之情;字母“C”,则传达出“创新、创意、创造、创业、创青春”的内涵。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和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题干指出这是“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的会徽,故分析构图要素和说明图形寓意时,要紧紧围绕“创青春”“大学生”“创业”这几个关键词进行联想、想象。很明显,整个图形的主体形似“创”字,直接扣住了主题内容。而“创”字则由五只展翅高飞的大鹏有序排列组合而成,大鹏簇拥着飞向上空,表现出青年学子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代表青年学子对创业的积极参与之情。同时,每只大鹏的造型又恰似字母“C”,传达出“创新、创意、创造、创业、创青春”的内涵。
课后练习
3.某校拟请著名作家铁凝来学校做报告,下面是铁凝老师的简介,请根据这一简介,把下面的主持人的开场白补充完整,补充的内容不超过70字。
铁凝,当代女作家。祖籍河北赵县,1957年9月生于北京。父亲是著名画家铁扬,母亲是声乐教授。铁凝为长女。1975年高中毕业后到河北博野农村插队,1979年起在河北保定地区文联《花山》编辑部任小说编辑。自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发表文学作品300余万字。1982年发表的短篇小说《哦,香雪》表现了农村少女的纯朴可亲和对现代文明的向往。该作品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之后,其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它真实描写了一个少女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和纯真美好的品格。之后,其短篇小说《六月的话题》发表于《山花》,并被改编为电视剧。1984年铁凝调入河北省文联任专业作家,1996年先后当选为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2006年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主持人:各位老师、同学,下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一个名叫“我的文学梦”的报告会,我们非常荣幸地请到了著名作家铁凝老师。请先允许我为大家简要地介绍一下铁凝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请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欢迎铁凝老师!
课后练习
答案:铁凝老师出身文艺世家,从1975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至今已发表作品300余万字。她的作品多次获得国家大奖。2006年,她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解析:解答这类题,需要对所给材料划分层次,明确其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对于本题来说,家庭背景、发表作品情况、获奖情况、担任职务情况要说清楚,语言表达要得体、连贯。
课后练习
4.阅读下面这段论述性文字,选出能更好地完成其论证的一项(

人类学家坚定地断言:文化仅当是独立的而非依赖的,才能有所发展。也就是说,只有当来自其外部的压力被来自其内部的首创精神取代的时候,它才能有所发展。换句话说,只有民族文化才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动力,外来文化可以提供有价值的建议,但是,任何把外来文化的观点强加给民族文化的做法,都会威胁民族文化的独立和发展。同样,如果我们把每一所单独的学校都视为一种独立的文化的话,那么,教育进步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
A.每个学校要依靠独立于外来压力的内部首创精神来发展。
B.某些学校要依靠他们全体员工和学生的创造力来发展。
C.学校管理人员必须随着学校发展的进程而调整自己的首创精神。
D.外来的各种有利或有害的因素必须被阻止参与学校的发展。
课后练习
答案:A
解析:材料运用了类比论证,以“文化发展的动力”来类推“教育进步的关键”。材料论述:文化只有独立并由内部首创精神取代外部压力时才能发展。材料把独立的学校类比为独立的文化,那么学校的发展就和文化的发展类似,即学校只有在独立并由内部首创精神取代外部压力时才能发展。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