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7课 君主集权的强化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7课 君主集权的强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5-25 08:38: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9张PPT)
《饥民图说》是明朝官员杨东明根据自己的见闻编辑而成的一本图书,它描述了1593年河南大水灾之后灾民饥寒交迫,只能靠剥树皮、掘草根度日的悲惨情形。
《饥民图说》
明末农民战争形势图
明朝后期,政治黑暗,土地兼并极其严重。加之水旱灾害不断,农民生活困苦不堪。1628年,农民起义首先在灾害最为严重的陕北爆发。之后,农民起义军迅速发展壮大,并聚集成两大主力,分别由李自成、张献忠率领。1640年,李自成进军河南,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受到城乡人民的热烈拥护。1643年,李自成在襄阳称新顺王,同年占领西安。1644年初,农民军建立政权,国号大顺。紧接着,李自成率军向北京进军,沿途宣称“三年不征,一民不杀”、“平买平卖”等主张,受到人民的热烈欢迎。1644年二月,起义军渡过黄河后,兵分两路,向明王朝发动最后攻击。三月十七日,李自成率军进抵北京城下,十九日,农民军攻入北京,推翻王朝270多年的统治。
李自成是明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他是陕西米脂人,家境贫寒,小时候曾为地主牧羊。明末农民战争爆发后,李自成参加了起义队伍。他武艺出众,善于骑射,又有胆略,号称闯将。1636年,起义军领袖高迎祥被俘牺牲,李自成称闯王。1640年,李自成率领起义军进入河南,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受到城乡人民的拥护,起义队伍迅速壮大。1643年,李自成占领西安,第二年初,建立政权,国号大顺,年号永昌。1644年三月,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推翻明王朝的腐朽统治。四月,李自成率兵与吴三桂军队及清军大战于山海关,农民起义军失利,李自成率农民军辗转撤退到湖北,在湖北通县九宫山遭地主武装袭击,壮烈牺牲,时年39岁。他的部众继续抗清斗争,坚持了20年。
闯王李自成的画像
山海关
山海关又叫榆关,在今天河北秦皇岛市东北,它是明长城的东部起点,更是北京与东北交通要道的重要关口,有“天下第一关”之称。1644年4月,驻守山海关的明朝将领吴三桂投降清朝。李自成亲自率兵同吴三桂以及清军在山海关大战三天,因寡不敌众,被迫撤退。不久,清军尾追起义军到北京,李自成只得率军向陕西方向撤退。
清兵入关之前,努尔哈赤第十四子多尔衮多次想方设法并用高官后禄招降吴三桂,均未成功。可见,吴三桂还是有民族骨气的。当然,这也许与其家人在京城充当“人质”和其忠君思想有一定关系。
《平寇志》写道:“三桂乃报使于自成,卷甲入朝。”可以知道,吴三桂在南有刚刚建立的大顺政权,北有精兵十万,虎视耽耽的满清的情况下,他已经决定了接受大顺政权的招降。
然而,:“三桂乃翻然复走山海,拥兵自守,使人乞师,共击贼也。”
吴三桂率军到达卢龙时,得知其父其家人被大顺政权关押看管。而且大顺政权的文武将臣在京城胡作非为,腐朽程度不亚于明亡前夕的状况。
在这样情况下,吴三桂返回山海关,但是并没有立即向满清求援。

吴三桂在山海关只有四条路选择。第一条,降清;第二条,降大顺。这已经是不可能;第三条,继续效忠朱明王朝,这是已是丧家之犬的南明小朝廷;第四条,拥兵自重,抵抗南北敌军。
满清如日中天,大有一统中国之势。南明小朝廷不仅力量小,而且腐朽。而自己抵抗南北敌军,显然是不可能。他只有降清。
第17课 君主集权的强化
满族服饰
1、统一女真各部,
1616年建立后金。
2、反明,夺取辽东70多城
3、迁都沈阳,改称盛京。
一、努尔哈赤的功绩
4. 创建八旗制度
女真人
草原猎狼
女真来源于唐代的黑水靺鞨。其中建州女真原以渔猎为生,应常与汉人接触,接受了汉族先进的生产技术,并经常由明朝输入铁制的生产工具、耕牛等,因此,已经有了相当发达的农业。
议政王大臣会议:努尔哈赤创建八旗制度时命令八大旗主(亦称“贝勒”、“铁帽子王”)共议国政,后又设八臣以辅佐之,称“议政大臣”,与“铁帽子王”共同议政,这就是“议政王大臣会议”
沈阳故宫的大政殿和“十王亭”
沈阳故宫大政殿
清朝满八旗盔甲复员图
努尔哈赤为增强女真军队战斗力,创建了“八旗制度”。所有女真男子平时生产,战时参加战斗,按照军事需要来组织管理整个民族。
八旗制度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正式创立,初建时设四旗:黄旗、白旗、红旗、蓝旗。1614年因“归服益广”将四旗改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并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合称八旗,统率满、蒙、汉族军队。规定每300人为一牛录,设牛录额一人,五牛录为一甲喇(队),设甲喇额真(参领)一人,五甲喇为一固山,设固山额真(都统、旗主)一人,副职一人,称为左右梅勒额真(副都统)。
皇太极
2、改女真族名为满洲
3、 1636年称帝改国号为清
二、皇太极的主要历史活动
1.采取措施,增强国力
1644年,清军入关,迁都北京
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
1616年——后金
1636年——清朝
1644年——北京
想一想:
努尔哈赤同宋元时期的哪几位少数民族首领有哪些相似之处?
阿保机(契丹),阿骨打(女真金),元昊(西夏),铁木真(蒙古国)
他们统一了本民族各部;建立本民族政权;推动本民族发展;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都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问题探究:
清朝初年,为强化君主集权,在政治方面、思想文化方面都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
二、君主集权的强化
1、政治上:设立军机处
皇帝
内阁和六部
议政王大臣会议
军机处
乾清宫
军机处
军机处值房
皇帝
军机大臣
中央各部
地方官员
政令传达途径示意图:
雍正帝时,为了筹备镇压西北准噶尔贵族的叛乱,又于1726年(雍正四年)在户部内设立军机房,在宫内的隆宗门内办公,1729年(雍正七年)正式改为军机处。军机处由皇帝选派亲信的满汉大臣共同组成,开始只是一个暂设的军事行政机构,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处理全国军政大事的常设核心机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不过,军机处的裁决权完全出于皇帝,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赵翼:《檐曝杂记》卷1)。军机处设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徒具虚名,至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被乾隆帝明令撤销。内阁也形同虚设。
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康熙帝在1677年(康熙十六年)在宫内设置南书房,又名南斋,抽调自己亲信的翰林官入房办事,替他起草重要的上谕或传达谕旨。这个机要班子的设立,实际上削弱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内阁的权限,许多重大政务不再交付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许多重要的谕旨也不再交付内阁草拟了。
军机处,清雍正七年(1729年),清军在西北与准噶尔蒙古激战,为及时处理军报,始设军机房,清乾隆即位后,改称总理处,三年(1738年)始名军机处。设军机大臣,军机章京,无定额,均为兼职。军机大臣由皇帝亲信的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兼任。中经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直至宣统三年(1911年)皇族内阁成立后裁撤,历时170余年。军机处职能原为承命拟旨,参与军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军机处已不再是单纯的军事机构,逐渐演变为清代全国政令的策源地和统治中心,其地位远高于国家行政中枢的内阁。
  清朝时规定,其它人员不得靠近军机处,皇帝与军机大臣议事时无关人员不得在旁。宫内人路过军机处时,都是快步走过。
军机处的工作:
  1、发折;奏事处将官员奏折下发军机处。
  2、接折:军机章京将奏折送军机大臣阅。
  3、见面;军机大臣将奏折送皇帝处请旨。
  4、述旨:将皇帝旨意拟成谕旨再交皇帝御览
  5、过硃:皇帝硃笔改定奏折。
  6、交发:将谕旨下发有关衙门实施。
  7:开面:谕旨以年月日为序抄录备案。
  8、交折:将原奏折交内奏事处。
  9、月折:将奏折复本每月一编。
  10、随手:将谕旨、奏折重点二季一编。
  11、封柜:将月折、随手档收柜题封。
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1)上文什么意思?军机大臣有实权吗?
(2)军机处是谁设立的?有什么意义?
雍正时。 军机处的设立取代了议政王大臣会议,标志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加强 。
史料阅读
军机处的设立
A、目的:加强君主专制
B、雍正帝时设立
乾隆帝时,彻底取代议政王大臣会议。
C、军机处的设立,标志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你同意他们谁的说法?并说出你的理由。
设立军机处,官员们什么都得听皇上的,他们的政治责任感和创造精神都没有了,一点好处也没有。
军机处的设立,提高了办事效率,有好处。
走上辩论台
2、思想上:大兴文字狱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最残酷
清朝文字狱事例:
“一把心肠论浊清”——胡中藻案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 明 史 案》
浙江富户庄廷龙修订前人遗著,取名《明史》。书中叙述清朝入关前的史实,使用明朝年号,并且保留了一些明朝将领抗击后金的事迹,触怒了康熙帝。参加编写、刻印和销售这部书的70多人全部处死。此前,庄廷龙已死。清政府下令挖开他的坟墓,劈棺戮尸。李令晰为《明史》作过序,被处死。明史案受株连的江南名士达200 多人。
维 止





查嗣庭案
查嗣庭是雍正时的礼部侍郎,他在江南主持科举考试时,出了一道考题“维民所止”。这本是《大学》中的一句话,却被清政府说是“维”“止”去了字头,是要砍雍正的头。查嗣庭飞来横祸,被押入狱,死在狱中。雍正命人把他戮尸示众,其家属也被流放边远地区。
严酷荒唐的文字狱
株连族人祸及师友
因诗“一把心肠论浊清”被指为侮辱清朝。
胡中藻案
数十人,其子碎尸枭首
反对清朝统治
吕留良案
300多人
同情前明政权,使用南明年号。
戴名世《南山集》案
70--120
有攻击清朝统治者的语句,还使用南明的年号
庄廷龙《明史》案
株连人数
事由
案名
徐骏案
因诗“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被指为侮辱清朝。
考题:”维民所止”被指有辱圣上
斩首
抄家,死于 狱中
查嗣庭案
事件
秦朝
焚书坑儒
西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明朝
八股取士
清朝
文字狱
朝代
自秦朝到清朝,统治者是如何加强思想控制的?
努尔哈赤自立汗,时间1616年。
皇太极改称满,建立清朝是贡献。
八旗子弟巧入关,时间1644年。
雍正帝,军机处,君主专制来集权。
康雍乾,文字狱,禁锢思想阻发展。
历史小歌谣
课堂练习
1.清朝的第一位皇帝是( )
  A .努尔哈赤 B.皇太极
  C.福临 D.玄烨
2.军机处创设于( )
  A.顺治时期  B.康熙时期
 C.雍正时期  D.乾隆时期
B
C
课堂练习
3.清朝大兴文字狱,主要是哪几个皇帝时
期( )
  A.顺治皇帝  B.康熙皇帝
  C.乾隆皇帝  D.雍正皇帝
4.清朝统治者为了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所采取的措施是( )
  A.大兴文字狱   B.设立军机处
  C.设立议政王大臣会议 D.设立锦衣卫
BCD
AB
清朝初年,是如何加强君主集权统治的?
1、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2、从思想上控制知识分子,大兴文字狱, 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对巩固国家统一,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加强对人民的控制、镇压,扼杀思想的进步,阻碍科学文化的发展,这些表明封建制度已日益腐朽和渐趋衰落,中国也恰恰是从明清时期开始落后于西方。
强化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我国的统一
专制统治钳制人们的思想,阻碍社会进步
动手操作
请将下列清朝皇帝正确排序
努尔哈赤
皇太极
顺治
康熙
雍正
乾隆
道光
嘉庆
咸丰
同治
光绪
宣统
努尔哈赤
皇太极
顺治
康熙
雍正
乾隆
道光
嘉庆
咸丰
同治
光绪
宣统
顺治帝
顺治帝是皇太极的第九子,1643年,年仅五岁的顺治继承皇位。他在叔父多尔衮的辅助下,完成祖父和父亲的梦想,打进了北京城。这大约是顺治帝17、18岁时的肖像画,现藏于东京东洋文库
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代皇帝。满族,爱新觉罗氏。清太宗皇太极第九子,母孝庄文皇后。年号顺治,习称顺治帝。在位十八年。崇德八年(明崇祯十六年,1643)八月,年仅六岁的福临在沈阳继帝位,由济尔哈朗、多尔衮辅政。顺治元年(1644)四月,多尔衮统兵入关,进占北京。九月,福临由济尔哈朗护送至京,诏告天下,君临全国。福临名为皇帝,而大权完全落到多尔衮手里。七年十二月,多尔衮在喀喇城(今河北滦平东)围猎时死去。八年正月,福临宣布亲政。
康熙皇帝像
(清圣祖)
清圣祖玄烨(1654~1722) 清入关后第二代皇帝。姓爱新觉罗氏。顺治帝福临第三子。母佟佳氏,汉军部统佟图赖之女。顺治十一年(1654)三月十八生于景仁宫。十八年,福临去世,以八岁孩稚继承皇位。改次年为康熙元年(1662)。二年二月,生母去世,由祖母博尔济特氏(孝庄文皇后)抚育。他自幼苦读,好学不倦,身体强健,骑射娴熟。十四岁亲政,在位六十一年,一生勤奋治国,是清代颇有作为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封建君主。
雍正皇帝像
雍正帝是清朝第五代皇帝,他在位十三年间(1722年—1735年),继续康熙帝发展社会经济的措施。如实行“摊丁入亩”的赋役制度,强调粮食生产,注意兴修水利等,清朝的社会经济也由此得以继续发展。
乾隆皇帝像(清高宗)
清高宗弘历(1711~1799) 清朝入关后第六代皇帝。满族,爱新觉罗氏,为清世宗胤禛第四子。雍正十一年(1733),封和硕宝亲王,十三年八月即位,年号乾隆,习称乾隆帝。在位六十年。嘉庆元年(1796),传位第十五子颙琰(嘉庆),自为太上皇帝,仍掌军国大政,直至去世,实际统治六十四年,是中国历史上掌权时间最长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