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堂小测
2.2汽化和液化
1.被太阳晒热的自行车坐垫,用湿抹布擦一下就很快凉了下来,主要原因是(?? )
A.水的比热容大 B.液化放热 C.蒸发吸热 D.液化吸热
2.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的沸腾是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 B.水沸腾时出现大量的“白气”是水蒸气
C.水的温度必须达到时,水才会沸腾 D.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仍需吸收热量
3.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的让馒头变熟
B.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
C.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
D.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
4.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这是由于氯乙烷( )
A.汽化放热 B.汽化吸热
C.液化放热 D.液化吸热
5.以下关于蒸发与沸腾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要吸热,所以都有降温致冷作用 ??? B.都是将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
C.都需要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D.都在液体的表面发生
6.某同学在研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时,选用两块完全相同的玻璃片,分别在玻璃片滴一滴水,放在同一张实验桌上,如图所示,可知该同学主要研究蒸 发快慢与以下哪种因素的关系( )
A.液体的温度
B.液体的种类
C.液体的表面积
D.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速
7.生活中常用碗炖食物,如图所示。碗与锅底不接触,当锅里水沸腾后碗中的汤( )
A.同时沸腾了 B.稍后也沸腾了
C.温度不会达到沸点,不会沸腾 D.温度能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
8.如图所示,在两个相同的试管甲和乙中分别装入质量和初温相同的冷水,然后将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直接通入试管甲的水中,水蒸气在甲中几乎全部液化,待甲中的水面上升一段高度后,停止通入水蒸气,测出此时甲中水的温度为t。以下能验证水蒸气液化放热的操作是( )
A.测出乙中的水温并与t比较
B.测出烧瓶中的水温并与t比较
C.将烧瓶内开水倒入乙中直至与甲中水面相平,摇匀后测出乙中水温并与t比较
D.将另一杯热水倒入乙中直至与甲中水面相平,摇匀后测出乙中水温并与t比较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被太阳晒热的自行车坐垫温度很高,用湿抹布擦一下,坐垫表面会留下一些水,这些水将很快蒸发,同时吸收热量,所以坐垫就很快凉了下来。故选:C。
2.答案:D
解析:A. 水的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故A错误;B. 水沸腾时出现大量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错误.C. 水沸腾的条件是到达沸点,持续吸热,故C错误;D. 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需要不断吸收热量,故D正确.故选D.
3.答案:C
解析:水沸腾后,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所以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保持不变,故选项C符合题意为答案.选项A、B、D错误.
4.答案:B
解析:当液态的氯乙烷喷出遇到温度较高的皮肤时,液态的氯乙烷会迅速汽化为气态,吸收大量的热,使人体受伤部位的温度降低,从而暂时失去痛感。
5.答案:B
解析:都要吸热,都是将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蒸发有降温制冷作用,选B
6.答案:C
解析:将两滴水分别滴在相同的玻璃片上,并放至同一张实验桌上,则表明水的温度和水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是相同的,图中表现的是两滴水的表面积不同,可知研究的是液体蒸发快慢 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
7.答案:D
解析:开始锅与碗中的水都会吸热升温,但当锅中的水达到沸点时吸热会沸腾起来,但温度不再升高。此时碗中的水也会达到沸点,但由于碗中的水与锅中水的温度相同,所以不能继续吸热,所以碗中的水不会沸腾。故选:D。
8.答案:C
解析: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在甲试管中遇冷由气态变为液态,发生液化,水蒸气液化要放出热量;水蒸气液化时放出的热量被甲试管中的水吸收,水的温度升高,将烧瓶内开水倒入乙中直至与甲中水面相平. 摇匀后测出乙中水温并与t比较,t高于乙中的水温.得出水蒸气液化放热。因为另一杯开水温度不一定与烧瓶中开水温度相同,所以此法不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