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一)(2课时74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九下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一)(2课时74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01 13:43:13

内容文字预览

(共74张PPT)
九下课外古诗词诵读一
第一课时
定风波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定风波


贬到杭州,他说“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
贬到黄州,他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贬到惠州,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贬到儋(dān)州,他说:“九死南荒吾不悔,兹游奇绝冠平生”。
这段话表现了苏轼怎样的人生态度?
豁达、乐观
新课导入
1.反复朗诵,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
2.从字里行间感受词人的形象,体会苏轼豁达的胸怀。
学习目标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的代表。苏轼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在诗、词、文、书画方面都是开派的人物。他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知人论世
作者简介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1082),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已近三年。在这遭受严重政治迫害后的几年里,苏轼内心当然有忿懑和痛苦的一面,但他却始终能以超人的旷达心态泰
然处之。这首《定风波》就表
现了苏轼当时“泰然处之”的
心境。
背景资料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
苏轼
初步感知
朗读诗歌
fánɡ
yín
xiào
shuí
suō
qiào
xié
xiāo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的三月七日,这时苏轼被贬居黄州(今湖北黄冈)。
在黄州东南三十里处。
雨具先前被拿走了。
词句解析
译文: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思考:小序交代了哪些信息?
时间:
三月七日
地点:
沙湖道中
天气:
先雨后晴
事件:
遇雨
人物:
雨具(拿着雨具的仆人),同行,余。
感觉:
狼狈、不觉
故:
交代写作缘由
小序交代了当时的情景和作词的原因。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高声吟咏长啸。
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
草鞋。
译: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评析:冒雨漫步,抒写徐行的心情。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形容微寒。
此处为方才之意。
指风雨吹打树木的声音。
译: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吧,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评析:酒醒天晴,心境旷达,超然洒脱。
1.词的上下片各写了什么内容?
上片写遇雨的心态和感受;
下片经历风雨后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
合作探究
深入理解
2.首两句有何作用?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yíng)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3.“竹杖芒鞋轻胜马”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
4.“一蓑烟雨任平生”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苏轼为何不躲雨?
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6.下片前3句写什么景象?有何作用?
  
5.上片连续用了“莫听”“何妨”“谁怕”“任”等词语,表达了词人什么感情?
写出了词人面对自然风雨时的从容的心态,也写出了他面对人生风雨时的旷达和乐观,进而言之,这便是面对苦难时一种可贵的超脱精神。
下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7.“山头斜照却相迎”句中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试简析其表达效果。
拟人。把斜阳当作人来写,表现了词人经历风雨之后,感受到了斜阳给他带来的雨后无限喜悦之情。
8.“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句饱含人生哲理,应如何理解?
此句是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
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
“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置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
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主题思想
词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沉着:再大的穿林打叶声,都打不乱一个人既有的步伐,只要你视风雨为无物,照样吟啸徐行。
豪迈:竹杖芒鞋不可惧怕,只要你以之为乐,一样可以轻胜过马。
随遇而安:料峭春风冷,山头斜照暖。气候不定,人生不定,祸福难晓,不如听其自然。
通达:也无风雨也无晴。阴晴可以等同,盛衰荣辱,又何足挂齿?利害得失可以一并泯灭……
人物形象
雨中东坡——笑对人生风雨的达观的人。
雨后东坡——看破人生晴雨的智者。
词人是一个吟啸徐行、拄着拐杖、
穿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难、
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形象。
1.以小见大。
词中记叙的只是出游时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但从中却表达了作者洒脱、旷达的人生态度。
2.一语双关。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表层含义是回头看狂风大作,骤雨肆虐的情形,现在一切都归于平静;其深层含义是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苦难都会成为过去。这是一语双关的手法,以曲笔抒发情感。
3.虚实结合。
4.寓情于景。
写作手法
1.《定风波》中写作者遇到突如其来的风雨,顶风冲雨,从容前行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2.《定风波》中描绘了这样一个有趣而又充满哲理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写景中传达出人生的哲理:寒冷中有温暖,逆境中有希望,忧患中有喜悦。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3.结合这首词,展开合理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上阕内容所展示的画面。
词人穿着草鞋,拄着竹杖,出游遇雨,却一点也不惊慌,悠闲地漫步在风雨中,把那“穿林打叶”的风雨声当作音乐,一边吟咏长啸,一边思索人生。
随堂小测
4.这首词作者以风趣幽默的笔调,写出途中遇雨的所感所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表现了词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小序写苏轼被贬黄州时偕友出游的情形以及创作此词的背景。
B.“竹杖”句写词人视竹杖草鞋轻捷胜过骑马,反映其平静悠闲的心态。
C.“山头”句写了雨过天晴的景象,衬托出词人此时沮丧、郁闷的心情。
D.全词因自然现象,寓心中情,谈人生哲理,语言诙谐幽默,意蕴深刻。
C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陈与义
1.能够把握词的内容,赏析词的语言。
2.能够体会词人深沉的思想感情。
学习目标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宋代杰出诗人。以诗著名,号为“诗俊”。原属江西诗派。宋室南渡后,诗风有了明显转变,由描写个人生活情趣转而抒发爱国思想,由清新明净趋向沉郁悲壮。其词意境与诗相近,有清婉奇丽的特点,而豪放处又接近苏轼。有《简斋集》《无住词》等。
知人论世
作者简介
陈与义于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中上舍甲科进士,当上文林郎,授职开德府教授,此后曾遭谪贬。
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入汴京,北宋灭亡。靖康之难后,宋室南渡,词人也因之开始了流亡生涯,自陈留南迁避难,经湖北、湖南、广东、福建,饱受国破家亡的痛苦,历经颠沛流离。
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夏,陈与义抵达南宋首都绍兴。改任中书舍人,兼掌内制,拜吏部侍郎。而南宋朝廷在南迁之后,仅能自立。
这首词写在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或六年。他在南宋都城临安回想起青壮年时在洛阳与友人诗酒交游的情景,不禁感叹今昔巨变,写下了这首词。
背景资料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宋·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初步感知
朗读诗歌
jīng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在洛阳城南十里。
月光随着流水悄悄地消逝。
诗词解读
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下片
上片
时间
地点
事件
译文:回忆当年在午桥畅饮,在座的都是英雄豪杰。月光映在河面,随水悄悄流逝,在杏花的淡淡影子里,吹起竹笛直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二十多年来的经历(包括北宋亡国的大变乱)。
总是心战胆跳。
渔歌在夜半响起。
译文:二十多年的岁月仿佛一场春梦,我虽身在,回首往昔却胆战心惊。百无聊赖中登上小阁楼观看新雨初晴的景致。古往今来多少历史事迹,都让渔人在半夜里当歌来唱。
“午桥桥上饮”
“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1.请梳理这首词的思路。
上阕以“忆”字领起,申发题中的“忆洛中旧游”之意(“点
题”亦可),回忆当年豪酣欢乐的生活画面;下阕折回现实,叙“闲登小阁”时所见所闻,抒发二十多年无限国事沧桑之感。
合作探究
2.哪一字统领上片内容?词人在上片具体回忆了哪些内容?




3.“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描绘一幅怎样的画面?“长沟流月去无声”还有怎样的象征意味?
碧空的月光随着流水静悄悄地消失了,明月的清辉照射在杏花枝上所撒落下来的稀疏花影,与花影下吹奏出来的悠扬笛声,组成一幅富有空间感的恬静、清婉、奇丽的画面。
长沟流月去无声,让人联想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还有
时间流逝,年华不再的象征意味。
4.“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内容简要分析。
①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
②借杏花疏影、景色幽香的静景
和伴着清韵悠远的笛声欢歌到天
明的动景。
③描写了作者当年在良辰美景中与朋友一起借着酒兴尽情戏闹的游乐情形。
5.结合这首词的写作背景,说说“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是什么意思?
作者经历了国破家亡,战事连连之后,曾在一起吟诗饮酒的豪杰们如今散落各方,九死一生,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痛油然而生,残酷的现实和往昔的一切形成鲜明的对照,很自然会有一场恶梦的感触。
6.“闲登小阁”为何不按照标题写成“夜登小阁”?“闲”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提示:结合“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等词句及写作背景理解。
从洛阳旧游到如今偏居江南之“闲”,感慨国事的盛衰兴亡;从昔日与英豪交往到如今此身独在之“闲”,感慨个人知交零落;从二十多年的转瞬即逝到夜登小阁之“闲”,感慨时光飞逝而功业无成。
7.“闲登小阁看新晴”,有人将“看”改为“弄”,你认为哪个字更为妥帖?
“看”字用得好,“看”前与“闲”字呼应,后与“新晴”搭配,从视觉角度写出月色的牵人眼目,以淡语写哀,表达出闲极无聊、无处排遣愁绪,只能将心绪寄托在观看月色之上的无奈之情。“看”写出闲来无处安放心绪时的无所适从,更突出“闲”极无聊的处境。
“弄”字用得好,“弄”有“赏玩、抚弄”的意思,紧承“闲”字,以乐事写哀,从视觉、心理等多个角度写出百无聊赖、感情无处寄托、愁绪无处排遣的无可奈何之情。“弄”字借“新晴”呼应上阕“长沟流月”,将现实与往事联系起来,情感表达更为复杂,内涵更为丰富。
8.“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是什么意思?这一句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意思:古往今来的大事已经转瞬即逝了,只有把它们编成歌儿的渔夫,还在那半夜三更里低声歌唱。
情感:词人把国家兴亡、人生穷通
的大感慨,付之于渔唱,表达了自
己内心寂寞悲凉的情绪。
这首词上片叙事,回忆了往昔与朋友宴饮聚会的欢乐场景;下片抒情,抒发了词人对国家盛衰兴亡,个人知交零落,时光飞逝而又功业无成的感慨。全词直抒胸臆,表情达意真切感人,通过上下两片的今昔对比,萌生对家国和人生的惊叹与感慨,韵味深远绵长。
本词小结
1.《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把国家兴亡和人生的感慨都托之于渔唱,表达作者内心寂寞悲凉的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
古今多少事
渔唱起三更
2.《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作者以饱蘸着久历艰难和劫后余生的血泪的笔触,概括国家和个人的激剧变化的情况,写下的感慨深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十余年如一梦
此身虽在堪惊
3.《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组成一幅富有空间感的恬静、清婉、奇丽的画面,将充满闲情雅兴的生活情景真实地反映了出来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杏花疏影里
吹笛到天明
随堂小测
4.这首词的上下片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分别是
_____和
_____,全词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记叙和议论(抒情)
对国家沦陷的悲痛和漂泊四方的寂寞。
5.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是宋代词人陈与义晚年追忆洛中朋友和旧游而作的。此词直抒胸臆,表情达意真切感人。
B.这首词的上片写词人在往昔岁月中沉湎于午桥宴饮,流连于洛城繁华,昼夜游乐,豪情不再。
C.下片中“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一句表现了词人对世事沧桑的感喟:经历国破家亡的流离之苦,看破尔虞我诈的宦海沉浮……
D.“古今多少事,渔唱起更”一句将古今悲慨、国恨家愁,都融入“渔唱”之中。将沉挚的悲感化为旷达的襟怀。
【解析】D.此诗作者在最后表达的是消极和无奈,“旷达”没有。
第二课时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浣溪沙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古诗中诗人常借月亮表达情感,你知道月亮在这些诗中的寓意吗?
新课导入
以月圆比喻人团圆,望月怀远,象征思念,包括思念家人、思念故乡。《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
用“月”烘托边塞雄浑壮阔的意境,蕴含戍边人的思念、孤独与悲愁。《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借永恒的月,可表达对人生的短暂与渺小的感叹、悲伤与无奈。《把酒问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王昌龄
李白
王维
月亮可以营造宁静清幽的意境,表达诗人平和的心境。《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了解《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的内容及语言特色。
2.学习并掌握赏析诗句的方法和步骤。
3.感悟“感时伤怀”诗的特点。
学习目标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江西提点刑狱,湖南、湖北转运使,湖南、江西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均未被采纳。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感情。有《稼轩长短句》存世。
知人论世
作者简介
据词题可知,此词当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中秋夜,为赠友之作。当时辛弃疾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治所建康即今江苏省南京市。这时作者南归已整整十二年了。十二年中,为了收复中原,作者曾多次上书,力主抗金。
起初始终坚持投降路线的宋高宗赵构传位于其族侄赵昚(shèn)(孝宗),一时之间,南宋朝野弥漫着准备抗战的气氛。但经“符离之败”,“隆兴和议”,事实证明赵昚也是畏敌如虎的投降派。乾道元年(1165年),作者上赵昚《美芹十论》;乾道六年(1170年),上宰相虞允文《九议》,七年之内,连同另两篇,四次奏议,慷慨激昂,反复陈说恢复之事,但始终冷落一旁,未被采纳。在阴暗的政治环境中,作者只能以诗词来抒发自己的心愿。
背景资料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zhuó
héng

suō
chónɡ
zhuǎn
初步感知
朗读诗歌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中秋圆月
嫦娥
暗示时光的流逝
诗词解读
词牌名
词题
译文:一轮缓缓移动的秋月洒下万里金波,就像那刚磨亮的铜镜又飞上了天廓。我举起酒杯问那月中的嫦娥:怎么办呢?白发日增,好像故意欺负我。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月中的桂树婀娜婆娑
译文:我要乘风飞上万里长空,俯视祖国的大好山河。还要砍去月中摇曳的桂树枝柯,人们说,这将使月亮洒下人间的光辉更多。
2.诗人为什么问嫦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合作探究
深入理解
1.赏析“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中秋圆月皎洁似金波,升高后逐渐变得像重磨过的镜子一般明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以金波四射的转轮比月之圆,以重新磨光的飞镜喻月之新,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明月的光辉,抒发作者对月的情怀。
作者在中秋之夜,对月抒怀,很自然地想到与月有关的神话传说:月宫的桂树和吃了不死之药飞入月宫的嫦娥,借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阴暗的政治现实的矛盾。
辛弃疾一心想要北上收复失地,但残酷的现实使他的理想不能实现。
想到功业无成、白发已多,作者怎能不对着皎洁的月光,迸发出摧心裂肝的一问:“被白发,欺人奈何?”这一句有力地展示了英雄怀才不遇的内心矛盾,表达出诗人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作者这里所说的挡住月光的“桂婆娑”,指带给人民黑暗的婆娑“桂影”,它不仅包括南宋朝廷内外的投降势力,也包括金人的势力。
3.词中的“桂婆娑”隐喻什么?为什么诗人要“斫去桂婆娑”?
4.“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运用了想象,象征(或比喻,托物言志)的手法。作者幻想飞入月宫,砍去枝叶婆娑的桂树,洒向人间的月光更多;形象、委婉地表达了作者要扫清朝廷一切投降势力,把光明带给人民的报国理想和坚定信念。
5.去除象征手法,仿照下片形式,还原诗人的真实想法,根据你的理解,仿写下片。
原文
仿写
乘风好去,
挥师北下,
长空万里
__________
直下看山河。
__________
斫去桂婆娑,
__________
人道是,
__________
清光更多。
__________
驱除鞑虏,
收复我北国。
铲除投降派,
人道是,
光明祥和。
6.作者是如何通过浪漫主义手法抒写自己的情感的?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作者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在词中展开了奇妙的想象:以金波四射的转轮比月之圆,以重新磨光的飞镜喻月之新,更想到了举杯邀嫦娥,向她求教如何对付白发的欺侮,还想到了乘风直上万里长空,俯瞰大好河山,再飞奔月宫,砍去婆娑的桂树,让清光洒满人间。
解析:浪漫主义手法的具体体现形式有想象、夸张、比喻等。结合对词句大意的理解,找出采用了想象、夸张、比喻手法的词句,结合词句内容具体分析想象了怎样的场景,是怎样运用比喻或夸张修辞的。
这首词,运用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通过古代的神话传说,强烈地表现出诗人对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表达了诗人反对
妥协投降、立志收复中原
的政治理想。
主题思想
2.词中有对“白发欺人”的感叹,有“俯瞰山河”“斫去桂树”的宏愿,请对其寓意作简要分析。
(1)“白发欺人”的感叹,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功业难成的愤懑。(2)“俯瞰山河”表达了对故国家园的萦念。(3)“斫去桂树”表现了坚定的报国理想:扫清朝廷的妥协投降力量,驱除入侵中原的外敌势力,把光明带到人间。
随堂小测
1.《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中表达作者因岁月流逝、功业无成而生的愁思与抑郁,也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与痛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3.下列对这首词作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开篇破题,写中秋圆月皎洁似金波,升高后逐渐变得像重新磨过的铜镜般明亮。
B.作者举杯赏月,由月亮联想到月中仙女,向嫦娥劝酒提问,浪漫而有意趣。
C.下片中作者想乘风直上长空,俯瞰壮丽山河,内心充满了激昂乐观的豪情壮志。
D.结句展现了作者奇特的想象:要飞奔月宫,砍去婆娑的桂树,让清光洒满人间。
E.作为豪放派词人,作者在本词中运用象征等手法托物言志,浪漫主义风格明显。
BC B.“向嫦娥劝酒”理解有误,作者只是“举起酒杯问那月中的嫦娥”。C.“内心充满了激昂乐观的豪情壮志”概括不当,应为“对故国家园的萦念”。
浣溪沙
纳兰性德
?
纳兰性德是清朝初年词人,面对深秋远远的边塞
,发出了怎样的感叹?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感受词人的情怀。
新课导入
1.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
2.准确把握诗歌主旨。
3.掌握词义,体会作者通过超现实的艺术境界,想象解决现实的苦闷的情感。
学习目标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纳兰成德,因避讳改名性德,字容若,号楞伽(lénɡ
jiā)山人。清代满族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词集有《侧帽集》《饮水词》。康熙二十一年(1682)八月,他受命赴梭龙(黑龙江流域)巡边,十二月还京。此篇大约作于此行中。
知人论世
作者简介
康熙二十一年(1682)八月,纳兰性德奉命与副都统郎谈等赴觇(chān)梭(suō)龙打虎山巡查边境,十二月返京。这首词大约作于这一时期。这首词抒发了奉使出塞的凄惘之情。
写作背景
诗词吟诵
浣溪沙
纳兰性德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
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古今/幽恨/几时平!
初步感知
huàn
pàn
sài
shù

lěi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那边。
谓北风的吼声使马嘶声也听不到了。
何以为情。此处意谓面对如此深秋野塞又是怎样的情怀呢!
诗词解读
译文:我向着那高耸入云的方向前进,北风呼啸,淹没了战马的嘶鸣声,深秋远远的边塞,使人不禁情伤!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边防驻军的营垒。戍,保卫。
关塞上的城堡。
诗词解读
译文:一抹晚烟袅袅升起,在这边地的城堡上显得尤其荒凉。夕阳西下,斜斜地照射在山海关城头的旗杆上。古往今来胸中的怨恨何时能平!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起句点明此行之目的地,很容易让人想起纳兰的“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的词句。
活动探究
活动一:美句我来赏
边地北风,从来都音声肃杀,听了这肃杀之声,只会使人愁绪纷乱,心情悲伤。而纳兰在此处云“北风吹断马嘶声”,听闻如此强劲,如此凛冽的北风,作者心境若何,可想而知,难怪他会感慨“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以简古疏墨之笔勾勒了一幅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风光侧面。晚烟一抹,袅然升起,飘荡于天际,营垒荒凉而萧瑟;时至黄昏,落日半斜,没于旗杆,而关城依旧。
词中寥廓的意境不禁让人想起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及范仲淹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古今幽恨几时平!”
极写出塞远行的清苦和古今幽恨,既不同于遣戍关外的流人凄楚哀苦的呻吟,又不是卫边士卒万里怀乡之浩叹,而是纳兰对浩渺的宇宙、纷繁的人生以及无常的
世事的独特感悟,虽可能囿于一己,
然而其情不胜真诚,其感不胜拳挚。
读纳兰性德的词,

看到了
(意象),
感受到
(画面)。
组内讨论分析:
1.词中有哪些意象?
2.尝试描述词中的画面。(描述是在翻译的
基础上,添加合理的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生动
地呈现一幅画面、一个场景。)
3.归纳本词的主旨。
活动二:美词我来绘
远塞的意象
云山
北风
嘶马
深秋
晚烟
戍垒
斜日
关城


我向着那高耸入云的方向前进,北风呼啸,淹没了战马的嘶鸣声。深秋远远的边塞,使人不禁情伤。
一抹晚烟袅袅升起,在这边地的城堡上显得尤其荒凉。夕阳西下,斜斜地照射在山海关城头的旗杆上。古往今来胸中的怨恨何时能平?
这首词抒发了奉使出塞的凄惘之情。
全篇除结句外皆出之以景语,描绘了深秋远寒、荒烟落照的凄凉之景,而景中又无处不含悠悠苍凉的今昔之感,可谓景情交融。最后“古今幽恨几时平”,则点明主旨。
主旨探究
3.赏析“北风吹断马嘶声”一句的表达效果。
4.谈谈你对这首词末句“古今幽恨几时平”的理解。
随堂小测
1.身向云山那畔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词中寥廓的意境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及范仲淹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有相同意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抹晚烟荒戍垒
半竿斜日旧关城
北风吹断马嘶声
深秋远塞若为情
“北风”言明时节为秋,亦称“秋声”。“吹断”二字写尽了北国秋冬之险恶。
这是这首词的主旨句,抒发了出塞远行的“幽恨”之情,是纳兰对浩渺的宇宙、纷繁的人生以及无常的世事的独特感悟。
5.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身向云山那畔行”,起句点明此行之目的地,很容易联想起同是纳兰的“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B.“北风吹断马嘶声。”“北风”言明时节为秋,亦称“秋声”。由此句作者感慨“深秋远塞若为情”。
C.“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以简古疏墨之笔正面勾勒了一幅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风光图。寥廓的意境不禁让人想起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及范仲淹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D.“古今幽恨几时平”,极写出塞远行的清苦和古今幽恨,既不同于遣戍关外的流人凄楚哀苦的呻吟,又不是卫边士卒万里怀乡之浩叹,而是纳兰对浩渺的宇宙,纷繁的人生以及无常的世事的独特感悟,虽可能囿于一己,然而其情不胜真诚,其感不胜拳挚。
C
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