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 角的度量 西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 角的度量 西师大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8-01 11:09: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P43——44例1,p44课堂活动第一、二题,p47练习十一1、2、3题。
教学目标 理解角的意义,知道角的组成、读法和表示方法。
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角的意义。
教学难点 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量角器、活动角。
学生:量角器、活动角。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助趣 助疑 预习 质疑


主动
预习
激趣
导疑 情境引入。
看图,谈话:图上有很多线条,有些线条就组成了一种图形,还记得这位老朋友的名字吗?(角)在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对它有了初步的认识,今天我们要深入地了解这位老朋友。(板书课题:角的意义和度量) 观察,集体交流汇报。

助探 助展 合作 探究 汇报 练习



自主
学习
合作
释疑
交流
分享
引导
点拨 自主学习。
自学课本P43——44,完成填空。
小组内合作讨论完成。
集体汇报交流。
引导点拨。
角的意义及组成。
(1)、出示课件,观察思考:这些角是怎样形成的?抽生口答,师小结。
(2)、请生找出P40主题图上的角的顶点和边。
(3)、师讲解角的表示方法及读法,强调和“<”的区别。
2、认识量角器。
(1)、观察量角器,说说你从量角器上看到了些什么?作好记录,小组交流,集体汇报,课件展示,师讲解量角器的构成。
(2)、认识1°。出示课件,讲解1°的来历。
(3)、在量角器上找0°、30°、45°、60°、90°、180°刻度线,抽生找出,其余学生在自己的量角器上指出。
3、角的度量。
(1)、教师示范度量角的大小,边演示边说方法及注意事项。
(2)、生动手操作,练习量P44例1中的角的大小,师巡视,指名演示,集体订正。
(3)、议一议:怎样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集体汇报,师小结。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讨论交流,集体汇报。
观察,集体汇报。
指名汇报。
小组交流,集体汇报。
观察思考。
指名找出,其余自找。
观察,思考。
独立操作,指名演示,集体订正。

小组交流,集体汇报。

动 总结
运用
拓展
升华 助能 助创 拓展 升华

四、巩固练习。
1、比较角的大小。
2、判断,说明理由。
3、猜一猜角的度数。
4、p44第一题,拿出活动角,讨论: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和什么无关?展示、交流汇报。
5、p44第二题,独立量角,指名演示,说方法,师强调“两重合,一对照”。
五、小结,说收获及注意事项。
六、课堂作业:p47练习十一1、2、3题。
小组交流,集体汇报。
小组交流,集体汇报。
小组交流,指名汇报。
独立操作,小组交流,集体汇报。
独立操作,小组交流,指名演示,集体评议。
指名交流。
独立完成,集体评议。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角的意义和度量

记作:∠1
角: 顶点 边 读作:角1
量角器:半圆 平均分 180份 1份 1度 1°
量角: 两重合 一对照
课后反思 《角的度量》这是单元中的一个重点,它是在学生认识角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也为后面利用量角器画角作准备的。学生学习这个知识常见的问题有二个:一是量角器的摆放,二是利用内外圈的刻度正确读出角的度数,这两个问题其实就是教师在本节课中要处理好的重难点。我们两个班级的学生上课比较活跃,好提问,对新鲜事物有一种探究精神,所以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我拟订了已下三条:1.理解角的意义,知道角的组成、读法和表示方法。2.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理解能力。教学难、重点定为:理解角的意义,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为了突破重难点,落实教学目标,我采取了以下措施,效果较好。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这里我制造了第一个问题冲突,设计了“比眼力”----比较角的大小的小游戏。课前我先让学生画角,并从中选择两组来比较角的大小。这是在课堂上寻找所需教学资源,目的是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第一组角的大小直接就能看出来,第二组是仅靠眼睛看是不易比较的,尤其是还要判断一样大那是多大,不一样大又大了或小了多少。问:“能用过去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吗?”他们认为不能,从而产生学习新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的需求。又通过复习测量长度、质量用什么工具量?怎样测量?计量单位分别是什么?促进学生对知识、方法进行迁移,产生量角的动机,那认识量角工具----量角器、了解角的计量单位、掌握测量方法就水到渠成顺利成章了。
二、引入自学,重视学法指导。
  四年级的学生,其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引入自学,我觉得对他们来说很有必要,当然学生自学能力并不是一日就能练成的,这需要长期的积累和锻炼,更需要教师耐心的进行学法指导。本节课中关于角的相关知识,我就放手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本,并做学法指导----划出重点词句,做标记等。然后提问:“通过自学,你了解到了哪些知识?”,汇报落实:“角的计量单位是 “度”, 用符号 ‘ °’ 表示”;“ 把半圆分成 180 等份, 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 1 度, 记作 1°”。这一过程中学生积极性较高,汇报时人人都有成就感,这样处理既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又使学生获得独立学习的机会,提高了自学能了。
三、顺逆结合,促进思维发展。
  本节课的设计从总体上来说,我采取了“顺逆结合,纵横联系”的方法,这样处理减缓了知识的坡度,学生掌握起来也较容易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量角器上读角和找角。在教学认识量角器中,我重点放在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上,分以下三个层次来学习的:(1)读角:在量角器上出示下列角(40°、60°、90°、120°),问学生这是多少度的角,你是怎么读出来的?目的是让学生重视0刻度线。(2)读一个刻度上没有标数的角(125°)。此题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注意,不仅要会读有标上刻度数的角,而且要会读没有标刻度数的角,要认真地看清楚量角器上的刻度,才能正确地读出量角器上的角。(3)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并指出它的顶点和它的两条边,想一想有没有其它的方法。学生有了以上读角的经验,再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就容易了,课堂上学生的表现也证实了这点。
  (二)读角和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学生有了以上在量角器上读角和找大小不同角的经验,用尝试的方法来探求量角的方法就切实可行。课堂上有的学生会量但说不出来,有的说的不完整,也有学生量的方法讲得也很顺畅,总的来说,学生大体上能知道两重回一看数的步骤。
  从学生的作业反馈情况来看,本课的教学目标基本上得到了落实,但还是有一少部分学生没有能够掌握正确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的方法和技能。经过反思,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准备不充分,本课需要学生使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数,课前布置学生购买量角器时,没有强调量角器的质量、规格等要求,课后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所使用的量角器不规范,这些不规范的量角器对学生测量角的度数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二是考虑不周全,对于少部分学生而言,量角的过程仍还是有一定的难度:顶点和中心重合简单,而要把零刻度线和角的一边同时重合,另一边在刻度内却非易事,内外刻度要分清更是困难。如果步骤改为先把零刻度线和角的一边重合,再通过平移使顶点和中心重合,这样操作过程可能会简单些,学生也更容易掌握。
“三·六”生命课堂
教 学 设 计
科目: 数 学
年级: 四 年 级
姓名: 阮 建 中

叙永县水尾镇中心校
2015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