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7290012446000第五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西方新航路开辟与中国开通的“海上丝绸之路”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改变了世界贸易的格局 B.刺激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 D.加速了殖民扩张的进程
2.阅读下表材料,可以比较出长城和大运河的共同点是
A.抵御了匈奴侵扰 B.削弱诸侯国势力
C.促进了南北交流 D.有利于巩固统一
3.“蒸汽和新的工具机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工场手工业时代的迟缓的发展进程变成了生产中的真正的狂飙时期。”下列出现在“狂飙时期”的历史现象应是
A.英国人霍金斯第一次将黑奴贩卖给西班牙
B.英国第一艘商用汽船成功横渡大西洋
C.最早的托拉斯组织美孚石油宣告成立
D.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4.京杭大运河经过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和浙江等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沿线是中国最富庶的农业区之一,经济很发达。由此可知,京杭大运河的开凿
A.满足了隋炀帝奢侈的愿望 B.加快了中国经济的转型
C.加强了中国南北经济交流 D.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5.2019年12月28日,被称为“最难修地铁”的济南地铁三号线开通,这预示着济南地铁时代的又一个新阶段的到来。中国的第一条城市地铁开通于
A.“一五”计划时期 B.十年探索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新时期
6.中国高铁技术的快速发展世界瞩目。下列对中国高速铁路迅速发展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有
①坚持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吸收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成果
②努力自主创新,抢占市场先机
③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企业竞争力、生命力
④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激发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2017年5月5日,中国首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线民用飞机C919首飞成功,中国“大飞机梦”终于得以实现。近代以来,无数科学家为了发展航空航天事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代价,其中标志着飞机时代开始的是
A.冯如制成中国首架飞机 B.“飞行者1号”成功升空
C.北京至天津航线的开通 D.旧金山至洛杉矶航线的开通
8.“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的汽车工业是以载货车为主,对轿车缺乏应有的重视,这使得我国的轿车工业技术水平长期处于极为幼稚的状态。”但有人认为其实当时的汽车工业结构是与当时我国的国情基本适应的。与之适应的国情主要是
A.我国汽车工业技术落后 B.我国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C.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 D.我国基本是一个农业国家
9.发现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乌鲁克文化泥板上的象形文字——车,距今约有5500年的历史。在这一地区还发现了描绘在彩陶钵上的双轮车图形及黏土制车模型,距今都在5000年左右。这一发现
A.说明中国的牛车是从两河流域传来的 B.有力证明了两河流域文明发明了轮车
C.说明车是古代主要交通工具和军事装备 D.证明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10.郑和为说服明仁宗朱高炽保留宝船队时说:“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危矣。我国船队战无不胜,可用之扩大经商,制服异域,使其不敢觊觎南洋也……”材料说明了
A.郑和主张与他国经商 B.郑和主张下西洋
C.郑和有海洋主权意识 D.郑和说服了明仁宗
11.1908年,福特T型车面世时,每辆售价是850美元;到1916年,每辆价格降至350美元,而到1925年只卖到240美元一辆。导致福特T型车价格下降的原因是
A.资本家的购买力降低了 B.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
C.技术与管理方式的革新 D.苏联汽车工业的竞争
12.1986年12月,中国第一个自行车生产集团——“永久”自行车集团成立。拥有一辆“永久”牌自行车是当时年青人的梦想,也成为那一代人抹不去的记忆。这一现象说明
A.科技革命推动企业发展 B.改革开放影响人民生活方式
C.思想解放推动国企改革 D.现代企业制度促进经济发展
13.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所开辟的新航线将“海上丝绸之路”从区域性的海上航线延伸为全球性的交通网络。此后,欧洲人逐渐掌握了海上航线的主导权,改变了传统“海上丝绸之路”以和平贸易为基调的特性。这反映出
A.统一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B.新航路开辟推动了资本主义扩张
C.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加强 D.中国丧失了在对外贸易上的优势
14.1949年1月,中共中央明确指出,“1949年及1950年,我们应当争取组成一支能够使用的空军”;1951年8月,重工业部提出了“3—5年由修理走向制造”的航空工业发展方案。提出该发展方案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航空工业是零基础 B.我国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外形势
C.培养航空人才需要时间 D.新中国初期工业农业基础薄弱
15.2017年7月,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全线贯通,一桥飞架三地,碧海终成通途,粤港澳大湾区半小时经济圈成形。在政府的主导下,大桥建造历时9年,在技术、装备、科研等领域多有突破,创造了多个世界之最。该大桥的建造
①是“一国两制”实践的新模式 ②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深化
③说明我国桥梁建设水平世界领先 ④大大便利了人们的生活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④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95年,浙江宁波绅商最先创办了对外海商轮局和永安商轮局,得以航行沿海和内河。此后,福建、广东、广西、上海、苏州、杭州、镇江,湖北、湖南以及山东、天津吉林等地商轮公司或轮船局相继开办,据统计,到1900年,各地先后开业的小轮船运输业约100家,轮船约有440般,总吨约10000余吨。
——《中国近代航运业之演进》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航运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发展的原因。
材料二 20世纪后,内河小轮船发展,铁路火车出现,内地交通也日渐进步,有很多乡僻士商,未出门之前对西学新说不明所以,因而思想保守,眼界封闭,后来由于出门远行,坐了轮船、火年,见了城市景象,头脑开始开通,思想由此趋新,…自从有了轮船,往返于通商城市的商人们乘坐轮船数千里指日可到,商贾贩运往返其问视以为常,再也不必像以往那一去三年不得回家而使家人忍受久盼不归之苦了,如上海轮船通航后,有竹枝词题咏商人妇与夫暂作别离的感受:“生小家临黄浦滨,行年老小嫁商人,妾身惯设风波险,郞欲趁船大火轮,”
——摘编自李长莉《近代交通进步的社会文化效应对国人的生活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交通发展带来的影响。
参考答案
1.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与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都促进了各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故C项正确;中国开通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官方主导下的对外贸易,没有起到A、B、D三项的作用,故排除。
2.D
【详解】
修筑长城是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国家统一,故D项正确;A项只是长城的作用,故排除;秦朝和隋唐时期没有诸侯割据,故排除B项;C项只是大运河的作用,故排除。
3.B
【详解】
材料“蒸汽和新的工具机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大工业”,反映了以蒸汽机为动力,实行机器大生产,因此造成“狂飙时期”的历史事件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出现了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汽船,故B项正确;1562年,英国人霍金斯第一次贩卖黑奴给西班牙殖民者,是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前的黑奴贸易,故A项错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出现了垄断组织,美孚石油是最早的托拉斯组织,故C项错误;1957年,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故D项错误。
4.C
【详解】
京杭大运河沟通了南北五大水系,沿线经济发达,有助于加强中国南北经济交流,C正确;题干内容与满足了隋炀帝奢侈的愿望无关,排除A;隋唐时期的经济并未发生转型,排除B;京杭大运河主要涉及的国内贸易,而非对外贸易,排除D。
5.C
【详解】
中国的第一条城市地铁开通于1969年的北京,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C项正确;A项是1953—1957年,B项是1956—1966年,D项是1978年以后,故排除。
6.D
【详解】
中国高速铁路迅速发展主要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积极吸收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成果有关,故①正确;同时中国通过不断科技创新,抢占了市场的先机,故②正确;21世纪初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故③正确;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不断改革促进了职工积极性,导致高铁建设的热情高涨,故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排除ABC。
7.B
【详解】
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的“飞行者1号”成功升空,标志着飞机时代开始,故选B项;ACD项不符合题意。
8.C
【详解】
轿车生产滞后主要是基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较低的国情考虑,也就是需求不足,故C项正确;ABD项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
9.B
【详解】
乌鲁克文化泥板和描绘在彩陶钵上的双轮车图形及黏土制车模型属于考古资料,属于第一手史料,可以证明两河流域文明发明了轮车,B项正确;ACD无法从材料中得到证实,排除。故选B。
10.C
【详解】
根据材料“不可置海洋于不顾”“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危矣”“制服异域,使其不敢觊觎南洋也”可知,郑和主张维护南海权益,说明他有海洋主权意识,C正确;AB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C。
11.C
【详解】
技术与管理方式的革新使得T型车的生产成本下降,因此T型车的价格下降,C项正确;A项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排除;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新式交通工具是汽车和飞机,飞机在当时还不足以对汽车造成冲击,排除B项;D项明显不符合史实,苏联刚刚建立,工业基础还比较薄弱,排除。
12.B
【详解】
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中国,第一个自行车生产集团已经成立,年青人希望出行不再步行或乘坐公交,梦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名牌自行车,说明改革开放影响人民生活方式,B项正确;科技革命推动企业发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A项错误;材料并不涉及思想解放与国企改革的关系,C项错误;直到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才开始尝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D项错误。
13.B
【详解】
由材料可知,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交通发展,交通的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的扩张,B项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统一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A项排除;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题干未涉及到中国在对外贸易上的变化,排除D。
14.B
【详解】
本题考查中国航空业的发展。解题关键是根据材料中时间信息联系当时国情。长期战争严重破坏了经济社会,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经济的恢复需要一段时间;1951年,我国在进行抗美援朝战争。这些决定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提出“由修理走向制造”的航空工业发展方案,B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1950年我国第一家航空公司已成立;C项并非主要原因;D项不够全面,排除。
15.A
【详解】
我国在香港、澳门实行“一国两制”,港珠澳大桥密切了港澳与内地的联系,是对“一国两制”新模式的探索和实践,①正确;珠海是我国第一批特区之一,大湾区积累了丰富的改革开放经验,大桥的建造,整合了内地与港澳的资源,有利于更好地改革开放,②正确;虽然大桥创造了多个世界之最,但不能据此得出我国桥梁建设水平世界领先,③错误;半小时经济圈成形,便利了人们的经济生活来往,④正确。故选A项,排除BCD。
16.(1)特点:私营商轮局相继开办;商轮局兼营沿海和内河业务;商轮运输公司逐渐增加;轮船数量和吨位增加。
原因:洋务民用企业的诱导;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
(2)影响:加速了区域间的商品交流;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便利了人口的流动;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方便紧急救援。
【详解】
(1)第一问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航运业发展的特点,据“浙江宁波绅商最先创办了对外海商轮局和永安商轮局.得以航行沿海和内河”可得出商轮局兼营沿海和内河业务,据“福建、广东、广西、上海、苏州、杭州、镇江,湖北、湖南以及山东、天津吉林等地商轮公司或轮船局相继开办”可得出私营商轮局相继开办,据“到1900年,各地先后开业的小轮船运输业约100家,轮船约有440般,总吨约10000余吨”可得出轮船数量和吨位增加。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其原因有: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运动开展,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等近代民用企业,起到了诱导作用;19世纪末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甲午战后张謇等人提出实业救国思想;近代交通运输工具如轮船等逐渐传入中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交通发展带来的影响,据“……后来由于出门远行,坐了轮船、火年,见了城市景象,头脑开始开通,思想由此趋新”可得出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据“自从有了轮船,往返于通商城市的商人们乘坐轮船数千里指日可到,商贾贩运往返其问视以为常”可得出加速了区域间的商品交流,便利了人口的流动,再结合所学知识,近代交通发展推动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有利于推动城市化进程,也带动了与交通运输相关产业的发展,并且方便了人们的出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