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输

文档属性

名称 公输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5-25 12:11: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
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
墨 翟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熟读成诵;积累有关作家作品知识;学习本文运用对话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及两种特殊句式——省略句和宾语前置句。
2、能力目标:学会有感情地诵读;掌握文言翻译的一般性技巧。
3、情感目标:了解墨子的“非攻”思想;联系美英对伊战争,体会和平的重要与宝贵。
孔子
孟子
庄子
荀 子
墨子
《墨 子》
《墨子》一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述墨子言行的辑录。
墨子(约前476—前390)名翟,相传为战国时期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战国初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是墨家的创始人。
  墨子名翟,墨家的创始人,相传原是宋国人,后来长期住在鲁国,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和政治家,也是一位卓有贡献的自然科学家。墨子大约出生在 公元前480年 ,卒于 公元前420年 左右。他出生正逢春秋战国之际,百家争鸣,诸子创说,涌现出许多思想家和科学流派。墨家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学派。
  墨子学派所代表的是小生产者、小私有者中下阶层的利益,主张“兼爱”、“非攻”、“尚贤”、 “节用”等,反映墨家学派革新政治、反对压迫等进步思想。在认识论上,墨子重视生产知识,承认外部物质世界的客观性,强调感性直观是认识的来源和根据。在二千多年前的古代,墨子就具有这些唯物主义倾向的观点,确是难能可贵的。无疑,这也是墨子和他的学派能够在自然科学上做出重大贡献的重要原因。 墨家学派著作的总汇是《墨子》,原共七十一篇,现存五十三篇。
背景介绍: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统治者为了各自的利益,进行了长期的兼并战争,给当时的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
“以攻伐为右”
“民折骨为炊,易子为食”
“兼爱”、“非攻”
春秋战国形势图














你想学好本文吗?请跟我来:
第一步:读准字音;
第二步:读准句读,根据意义正确划分句子节奏, 坚持多读,不读破句;
第三步:走近墨子其人其世界;
第四步:熟读全文后,初步把握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的三个步骤,试着全盘分析课文的内容结构;
第五步:学习第一步骤的内容,记忆重点词语的含义,努力让自己能流畅地翻译此部分内容。
读准字音: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夫子何命焉为 北方有侮臣者
公输盘不说 请说之 胡不见我于王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犀兕麋鹿满之 江汉之鱼鳖 鼋 鼍为天下富
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 以牒为械
荆有长松文梓 楩 楠豫章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
xiè
yǐng
yān

yuè
shuō
xiàn
jīng





biē
yuán
tuó
zhì

dié

pián
nán



qiè
bān
重点理解并记忆加横线的词的意义:
子墨子闻之
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请说之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不可谓智;不可谓仁;不可谓忠;不可谓强;不可谓知类
吾既已言之王矣
胡不见我于王
然,胡不已乎
夫子,先生、老师;对建立了自己学派的人
的尊称

同“悦”,高兴
解释
在;足够
聪明
对人亲善,
友爱
忠诚,尽忠
坚强
明白事理
既然这样;停止
已经
为什么;引见;给
重点语句理解:
夫子何命焉为
请献十金
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
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
义不杀少而杀众
胡不已乎
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胡不见我于王
宋何罪之有
先生您有什么见教呢
请允许我奉送给您十金
我坚持合宜的道德情理,坚决不杀人
先生墨子站起身来,拜了两拜
宋国有什么罪呢
杀害自己缺少的民众而争夺自己并不缺少的土地
自己说是讲道义,懂得不去杀少数人,如今却要去杀众多的人
为什么不停止制造云梯呢
不行,我已经对楚王说过这件事了
为什么不向楚王引见我呢
部分内容翻译:
公输盘给楚国制造云梯这种器械,制成后,要用它去攻打宋国。先生墨子听到这个消息,就从鲁国动身,走了十天十夜到达郢都,会见公输盘。
公输盘说:“先生有什么指教呢?”
墨子说:“北方有人欺侮我,我希望借重您的力量杀掉他。”
公输盘不高兴。
先生墨子说:“请允许我奉送给您十金。”
公输盘说:“我是个讲道义的人,绝不 能平白无故杀人。”
先生墨子站起身来,拜了两拜,说:“请让我解释这件事。我在北方听说您造了云梯,要用它攻打宋国。宋国有什么罪呢?楚国有的是土地,缺少的是民众,如今却去牺牲自己缺少的民众而争夺自己并不缺少的土地,这不能说是聪明之举;宋国没有罪却去攻打它,这不能说是友爱的行为;你懂得这个道理,却不据理力争,这不能说你对楚王尽忠;你去力争了,却没有结果,这不能说你是一个坚强的人。自己说讲道义,懂得不去杀少数人,如今却要去杀众多的人,这不能说你是明白事理的人。”
部分内容翻译
重点理解并记忆加横线词语的含义:
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
舍其梁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
此为何若人
方五千里
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华丽的车子;破车子;偷
舍弃,丢掉;锦绣衣裳;
粗布短袄
好饭好菜;粗劣食物
怎样
方圆
如同,好象
我;认为;是;以上行为;一样
虽是这样;替;造
重点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
舍其梁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
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抛掉自己彩饰的车子,看到邻居有破车子便想去偷
放着自己的锦绣衣裳不穿,看见邻居有粗布短袄就想去偷
抛掉自己的好饭好菜不吃,看见邻居有糟糠这样粗劣的食物便想去偷
必为有窃疾矣
这个人一定犯有偷窃的毛病了
这就好像华丽的车子同破旧的车子相比
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
楚国有云梦泽,犀牛麋鹿到处都是
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
宋国,是大家所说的没有野鸡、兔子、鲫鱼的地方
我认为您派人攻打宋国,是同这个害偷窃病的人一样
虽是这样,但是公输盘给我造好了云梯,我一定要打下宋国
部分内容翻译
先生墨子拜见了楚王,说:“现在这里有个人,抛掉自己华丽的车子,看到邻人有破车子便想去偷;抛掉自己的锦绣衣裳,看见邻人有粗布短袄就想去偷;抛掉自己的好饭好菜不吃,看见邻人有糟糠这样粗劣的食物便想去偷。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楚王说:“这个人一定患了偷窃的毛病了。”
先生墨子说:“楚国的土地,方圆五千里,宋国的土地,方圆只有五百里,这就好像华丽的车子和破车子相比。楚国有云梦泽,那里满是犀牛、麋鹿之类,长江、汉水里的鱼、鳖、鼋、鼍多得天下无比,宋国就像人们说的那样,是个连野鸡、兔子、鲫鱼都没有的地方,这就好像好饭好菜和糟糠相比。楚国有松、梓、楩、楠、樟这些名贵的木材,宋国却没有什么大树,这就好像锦绣衣裳和粗布短袄相比。我认为大王派人攻打宋国,正是和这个害偷窃病的人一样。”
部分内容翻译
重点理解并记忆下列加横线词的意思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吾知所以距子矣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楚王问其故
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虽杀臣,不能绝也
公输盘诎,而曰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城墙;木片
多次;巧妙的战术;同“拒”,抵挡
用完;同“御”,抵挡
同“屈”,折服;可是
用什么办法
用意、原因
入侵
即使;我;杀尽
部分内容翻译
于是,楚王召见公输盘。先生墨子解下衣带在地上围个圈儿作为城墙,用木片作为守城的器械。公输盘多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战术,先生墨子多次抵挡了回去。公输盘攻城的办法都用完了,先生墨子守城的办法还绰绰有余。
公输盘折服了,但还说:“我知道用什么办法对付您了,我不说。”
先生墨子也说:“我知道你要用什么办法对付我,我也不说。”
楚王问他们说这些话的用意。
部分内容翻译
先生墨子说:“公输先生的意思,不过想杀死我。杀了我,宋国就守不住了,就可以破城而入了。但是我的学生禽滑厘等三百人,已经拿着我的守城器械,在宋国城墙上等待楚国入侵了。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保卫宋国的人啊。”
楚王说:“好啦,我不攻打宋国了。”
1、夫子何命焉为? 2、公输盘不说
3、吾义固不杀人。 4、宋何罪之有?
5、吾既已言之王矣。 6、胡不见我于王?
7、子墨子解带为城 8、子墨子九距之
9、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10、吾知子之所以距子矣
11、楚王问其故 12、虽杀臣,不能绝也。
13、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14、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15、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方五千里
犀麋鹿鱼鼋等
长松文梓楠等
方五百里
无长木
无雉兔鲋鱼
文轩
锦绣
粱肉
敝舆
短褐
糠糟

NO
NO
NO

墨子止楚攻宋,可分为三个步骤:
(1)以义相责攻宋行为,使公输盘理屈词穷,
(2)以智相责攻宋行为,使楚王理屈词穷;
(3)模拟攻守,击败公输盘,以技相搏,促使楚王放弃攻宋。
结构图示


见公输
墨子:闻警赴楚
公输:义不杀人
墨子:义不杀少
以义相责
见楚王
楚王:必有窃疾
墨子:王吏攻宋
与此类同
以智相责
见公输
公输:九设械尽
墨子:九距有余
持器待寇
以技相搏








文言现象梳理
一词多义

子墨子闻之
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yuè)
请说之

胡不已乎
吾既已言之王矣
先生。
您。
高兴。
解释。
停止。
已经。
不可谓知类(事理)
为与此同类(类 )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这样)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但是),


胡不见我于王
于是见公输盘

虽然
虽杀臣
引见。
召见。
即使这样。
即使。
通假字
子墨子九距之。
已持臣守圉之器。
公输盘诎。
“距”通“拒”,抵挡。
“圉”通“御”,抵抗。
“诎”通“屈”,折服。
虚词

替。
语气词。
造。
作为。
是。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夫子何命焉为?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子墨子解带为城。
必为有窃疾矣

助词,的。
代词,这。
提宾的标志,不译。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用来。
认为。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请说之
宋何罪之有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将以攻宋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文言句式:
1、夫子何命焉为 (疑问句) 译:先生(有)什么见教呢?
2、 宋何罪之有 (倒装句) 译:宋国有什么罪过呢
巩 固 练 习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出发、动身

坚持合宜的道德情理
本来
解释
停止
⑴起于鲁( )
⑵愿借子杀之( )
⑶吾义固不杀人( )
( )
⑷请说之( )
⑸胡不已乎( )
引见
木片
通“御”,抵挡
通“拒”,抗拒
即使
⑹胡不见我于王( )
⑺以牒为械( )
⑻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
⑼吾知所以距子矣( )
⑽虽杀臣( )
A.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B.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C.必为有窃疾矣。
D.子墨子解带为城。
A
下面各句中“为”字的用法与例句加点的“为”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⒈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⒉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⒊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楚国土地有余而人民不足。
坚持合宜的道德、情理,不杀一个人,却去杀更多的人,不能说是明白事理。
我认为大王派遣将官去攻打宋国,正和那患偷窃病的人是同一类型的。
把握下列各句的语气,体会人物的心理
见课后练习
从墨子的言行分析,墨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⑴墨子听说公输盘为楚国造云梯要攻打宋国,不远千里,走了十天十夜到楚国的国都来说服公输盘,表现墨子不畏艰辛,反对不正义的战争的“非攻”思想。
⑵墨子折服公输盘和楚王的巧妙、锋利的言辞,表现墨子是个出色的思想家和政治活动家,具有机灵、雄辩的口才。
⑶墨子冒着生命危险只身深入敌国,说服公输盘和楚王。表现墨子为了阻止一场不正义的战争,不怕牺牲的勇敢精神。
⑷墨子九距公输盘攻城之机变,说明墨子有勇有谋。
⒈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和它的解释。
⑴子墨子九距之。
⑵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⑶公输盘诎,而曰:
距通“拒”,抗拒
圉通“御”,抵挡
诎通“屈”,折服
请你总结
《公输》通过墨子(  )的故事,生动地叙述了墨子为实现自己的(  )主张,所表现出的(  )和( )的精神,同时也暴露了公输盘和楚王( ),从而说明只有把( )和( )结合起来,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其野心。
墨子最终制止了这场战争,他采用( )的办法,从道义上谴责楚攻宋之不义,他善用( ),层层说理,在说理中运用大量( )句,增强了说服力。
止楚攻宋
“非攻”
艰苦实践
顽强斗争
阴险狡诈
道义
实力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比喻
排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