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课堂提升训练两课时(Word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课堂提升训练两课时(Word版 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8-01 19:45:14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度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堂提升训练
班级
姓名
等级
第三章 天气和与气候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第1课时 气候的地区差异?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测试时间:30分钟
一、选择题
2月,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显示:大范围的蝗灾席卷了东非、中东和南亚等20多个国家。读“蝗灾影响部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题。
1.
气候是蝗灾发生的重要因素,下列表示图中甲地气候类型特点的是(  )
小张去某地区旅游,偶遇一个小男孩向他介绍了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特征。阅读图文材料,完成2—3题。
2.
下列气候资料统计图所表示的气候特征与小男孩的描述相符的
是(  )
3.
影响该地区“一年到头都很热”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读四地气温、降水资料图,完成4—6题。
4.
根据气温变化规律,判断甲、乙、丁三地区均位于(

A.北半球
B.南半球
C.极地地区
D.赤道地区
5.
根据降水季节变化,甲、乙、丙、丁四地中属于冬季多雨型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6.
甲地气候类型名称及主要分布地区,均正确的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西部
B.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沿岸
C.热带雨林气候、赤道附近
D.温带季风气候、亚洲东部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情况,读图,完成7—8题。
7.该地气候特征是(

A.全年气温很高,分为雨旱两季
B.冬季温和夏季高温,分雨旱两季
C.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D.冬季温和少雨,夏季炎热干燥
8.该种气候易产生的气象灾害有(

A.春旱
B.夏旱
C.秋旱
D.冬旱
读世界局部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9—10题。
9.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与其气候类型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地是地中海气候
B.②地是热带草原气候
C.③地是热带雨林气候
D.④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10.关于①②③④四地气候类型分布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B.②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C.③气候分布在中纬度地区的大陆东岸
D.④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下列甲图中①②两城市地处中纬度沿海地区,乙图是①②两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①②两城市所在的国家共同濒临的大洋是(  )
A.印度洋
B.大西洋
C.太平洋
D.北冰洋
12.①②两城市气候相比(  )
A.高温同期,多雨也同期
B.高温不同期,多雨同期
C.高温同期,多雨不同期
D.高温不同期,多雨也不同期
读图,完成13—14题。
13.影响A、B两地降水出现差异的原因是(  )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
C.洋流因素
D.海陆因素
14.关于图中的叙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箭头表示的是暖湿气流
B.A地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
C.B地气候干燥的原因是在背风坡
D.图中地区位于南半球的非洲南部
15.下列关于四地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年降水总量不足2
000
mm
B.乙地分布在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C.丙地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丁地位于南半球,全年温和多雨
二、综合题
16.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A地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月,B地降水最多出现在_____月。
(2)就南、北半球而言,A地在_____半球,B地在_____半球。
(3)A、B两地的气候资料与北京市气候特点相符的是_____地。从A、B两地的降水月份分配看,雨季相对集中的是_____地。
(4)写出A、B两地的气候特点:
A:
;B:

17.
图甲为世界局部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图乙为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乙
(1)把图乙中的序号填在与图甲中A、B、C、D四地气候类型对应的横线上。A____;B____;C____;D____。
(2)①②③④表示的气候类型中,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____,夏季少雨的是____,终年温和湿润的是____。
(3)亚欧大陆分布范围最广气候类型为
气候。
18.
了解一个地区的气候特点,主要是通过当地的最热月平均气温、最冷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大小以及降水量季节分配特点等指标来概括。不同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存在差异。下图是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最热月在7月,最冷月在1月,据此判断该地位于________(选填“南”或“北”)半球。
(2)该地最热月平均气温大约28℃,最冷月平均气温大约-6℃,据此判断该地位于________(温度带)带。
(3)该地降水最多的季节是________季,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
(4)请尝试总结该地的气候特点________,________。该地属于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
19.读下列四幅图,回答问题。
(1)A图所示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这种气候在世界分布最显著的地区是    。?
(2)B图是     气候,此种气候分布在         。?
(3)C图是     气候,此种气候分布面积最大的大洲是     。?
(4)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气候特征的是图     (填字母),该气候在世界上分布最广的大洲是     。?
20.读下图,分析回答问题。
(1)A地的气候是       ,分布面积最大的在     洲。该种气候分布规律是              。?
(2)B地的气候是        ,其气候特征是      。该种气候分布面积最大的洲是     。?
(3)C地的气候是          ,该种气候主要分布在   洲的     部,其中分布面积最大的在    (国家)的东部。该种气候的降水集中在    季节。
2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为    洋,C为     海峡。?
(2)①点的经纬度位置为(    ,    )。?
(3)当①地午日高照,②地处于     (清晨、中午、深夜、黄昏)。?
(4)读甲、乙、丙三地气候资料图,年平均气温最高的是  
    ,简要说明其主要原因是     
     。?
(5)读甲、乙、丙三地气候资料图,选择其中一幅并描述其气候特征: 
   
。?
22.
读“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四地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______(填字母),年降水量最少的是______(填字母)。
(2)四地中,夏季气温最低的是______(填字母),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______(填字母)。
(3)图A气候类型主要分布于_______附近,其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气候。
(4)图D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
(5)我国北方地区气候类型对应________地(填字母)。
选择题
1.
答案
C
读图可得,A图所示的是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B图所示的是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C图所示的是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D图所示的是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少雨。与甲地气候类型特点相同的是C。
2.
答案
A
气候资料统计图ABCD分别表示的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其中热带雨林气候符合小男孩的描述。
3.
答案
B
世界上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不同,其中一年到头都很热,是热带气候的特征。热带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纬度低。
4.
答案
A
一年中,北半球气温,通常大陆上7月份最高,1月份最低;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份最低,1月份最高。由图可知,甲、乙、丁三地气温共同特点都是7月份最高,1月份最低,据此可知甲、乙、丁三地都位于北半球,A正确。
5.
答案
D
根据甲、乙、丙、丁四地的降水量柱状图可知,甲地全年降水比较均匀,终年湿润,A错误;乙地夏季多雨,冬季干燥,B错误;丙地终年多雨,C错误;丁地夏季干燥,冬季多雨,D正确。D符合题意。
6.
答案
A
根据甲地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可知,甲地全年降水比较均匀,终年湿润,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在欧洲西部分布最典型。故A符合题意。
7.
答案
C
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类型及其特征。读图可知,该地夏季气温高且降水集中,为季风气候,1月份平均气温在0℃以下,由此得出此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该地气候特征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8.
答案
A
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灾害的成因。我国北方地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夏秋季,春天气温回升快,降水少,容易发生春旱。
9.
答案
B
图中①是热带雨林气候,②是热带草原气候,③是热带沙漠气候,④是地中海气候。
10.
答案
A
①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②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③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地区和大陆的西岸地区;④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周边地区最为典型。
11.
答案
C
从图中可以看出,①城市所在的国家是中国,濒临的大洋是太平洋;②城市所在的国家是澳大利亚,濒临的大洋是印度洋与太平洋。
12.
答案
B
从气温曲线图可知,①城市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②城市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因此①②两城市高温不同期;从降水量柱状图可知,①城市降水集中在5—9月,②城市降水集中在5—8月,因此①②两城市多雨同期。
13—14.
答案
B
D
本题组主要考查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山地东西两侧降水有明显的差异,原因是南北走向的安第斯山脉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西风,使得山地的西侧迎风坡降水多,东侧背风坡降水少。
15.
答案
C
读图可知,甲地年降水总量大于2
000
mm;乙地1月气温高,7月气温低,应位于南半球;丙地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温带季风气候;丁地1月气温低,7月气温高,位于北半球。
二、综合题
16.答案:(1)1
8
(2)南

(3)B
B
(4)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解析:(1)由图可知,A地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B地降水量最多出现在8月。(2)就南、北半球而言,A地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位于南半球;B地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位于北半球。(3)A、B两地的气候资料与北京市气候特点相符的是B地。从A、B两地的降水月份分配看,雨季相对集中的是B地,降水集中在夏季。(4)图中A地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属于地中海气候;B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17.答案:(1)④



(2)③


(3)温带大陆性
解析:(1)根据图中A、B、C、D四地的位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地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B地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C地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D地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根据图中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①地的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属于地中海气候; ②地的气候特点是全年温和湿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③地的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④地的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2)根据①②③④中的气温曲线的弯曲程度可知,③地气温曲线较为平直,气温年较差最小。根据①②③④中的降水量柱状图可知,夏季少雨的是①。根据①②③④中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终年温和湿润的是②。(3)据图甲可知,亚欧大陆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18.答案:(1)北
(2)北温
(3)夏
(4)夏季高温(炎热)多雨
冬季寒冷少雨(干燥)
温带季风气候
解析:(1)7月份太阳直射点处于北半球,且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北半球接受的太阳辐射较强,7月份北半球陆地平均气温最高;1月份太阳直射点处于南半球,且位于南回归线附近,南半球接受的太阳辐射较强,1月份南半球陆地的平均气温最高。据此判断该地位于北半球。(2)该图显示该地气温年较差较大,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四季变化明显,属于温带地区;7月份气温最高,属于北半球,综上判断位于北温带。(3)由图可知,该地7、8月降水最多,判断为夏季降水最多。(4)由图可知,该地夏季气温高于20℃,降水集中于夏季,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气温低于0℃,降水较少,冬季寒冷干燥,综上该地气候特征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19.答案:(1)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 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2)地中海 南北纬30—40度之间的大陆西岸
(3)温带海洋性 欧洲
(4)D 亚洲
解析:根据图判断气候类型时,先根据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判断温度带,然后根据降水集中的季节、降水总量判断其属于温度带内的哪种气候。比如,A中最低温度在15℃以上,应该是热带气候类型。热带气候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四种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是降水多而且平均;热带草原气候降水集中,降水最多的时候温度会有所降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降水稀少;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和草原相似,但降水过程是突变的。
20.答案:(1)热带雨林气候 南美 分布在赤道附近
(2)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高温少雨 非洲
(3)温带季风气候 亚 东 中国 夏秋
解析:(1)判断气候类型时,首先判断其温度带,比如A在热带。然后逐一分析本温度带的几种气候特点,找出最符合分布特点或者气温降水特点的,比如热带气候中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等气候,A处在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气候,分布面积最大的在南美洲,分布在赤道附近。(2)B地的气候是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少雨,分布面积最大的洲是非洲。(3)C地的气候是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分布面积最大的在中国的东部,温带季风气候的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
21.答案:(1)大西 白令
(2)20°N
40°W
(3)深夜
(4)丙地 由于丙地处低纬度(热带)地区,获得的太阳热量多,终年气温高
(5)(任选其中一幅答题)
甲气候特征是: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降水均匀(或全年温和湿润)
乙气候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丙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海陆分布、经纬网、昼夜交替、气候类型及其特点等地理知识。第(1)题,图中提供了非洲和北美洲,因而可以判断出A大洋为大西洋,B大洲为亚洲,C海峡为北美洲和亚洲之间的白令海峡。第(2)题,①点位于0度经线以西的40度经线上,0度纬线以北的20度纬线上,因而其经纬度位置为(20°N,40°W)。第(3)题,因为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那么①地午日高照时,其对面的②地处于深夜。第(4)题,从甲、乙、丙三地气候资料图可以看出,丙地终年高温,年平均气温最高,主要原因是其处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第(5)题,甲地冬季气温在0℃以上,夏季气温在20℃以下,降水较为均匀,因而其特征为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降水均匀(或全年温和湿润)。乙地冬季气温在0℃以上,夏季气温在20℃以上,降水夏季少、冬季多,因而其特征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丙地气温终年都在20℃以上,降水集中在湿季,降水最多月少于400毫米,因而其特征为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
22.答案:(1)
A
B
(2)
C
D
(3)
赤道
热带雨林
(4)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5)
D
解析:本题考查了气候资料图的判读。读图分析可知:(1)四地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A地,属于全年多雨型,年降水量最少的是B地,属于全年少雨型。(2)四地中,夏季气温最低的是C地,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D地。
(3)图A为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于赤道附近,终年炎热多雨。(4)图D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5)我国北方地区气候类型对应D地,为温带季风气候。2021—2022学年度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堂提升训练
班级
姓名
等级
第三章 天气和与气候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第2课时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气候与人类活动
测试时间:30分钟
一、选择题 
英国冒险家贝尔需要拍摄一部自然景观题材的纪录片,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
贝尔选择在①地拍摄有关茂密雨林的纪录片,下列四图能反映该地气候类型的是(

2.
贝尔打算在北回归线附近拍摄“绿水青山”纪录片,他发现②地与③地的景观差异很大。主要因为③地(

A.冬季风带来大风大雪
B.夏季风带来暖湿气流
C.海拔高度较低
D.人类文明历史悠久
3.
读“地形雨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
B.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
C.迎风坡和背风坡植被没有差异
D.B地比A地气温低,主要原因是降水多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日穿衣指数分布图,读图回答4—5题。
4.该图所示的日期,最不可能是(  )
A.4月20日
B.5月1日
C.7月20日
D.10月31日
5.造成全国穿衣指数如上图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差异
B.地势高低
C.海陆位置
D.风俗习惯
6.下图反映的是我国东部某山地的地形剖面图。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常常到甲、乙两地避暑的原因是(  )
A.甲地气温高,乙地空气湿润
B.甲地气温低,乙地有海洋对气温的调节
C.甲地可以观雪景,乙地适宜阳光浴
D.甲地可以眺望大海,乙地可以观赏日出
7.放寒假的时候,小明去了辽宁沈阳滑雪,小丽去了海南岛领略了海岛风情。下图是他们拍摄的两张照片。你认为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地形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地势
读南极东方站图,完成下题。
8.南极地区气候寒冷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较高
B.海拔较高
C.距海较近
D.人类活动少
9.下列漫画反映的大气环境问题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酸雨
C.臭氧层空洞
D.雾霾
小实验:在两只烧瓶里分别充满CO2和空气,塞紧带有温度计和胶头滴管的橡皮塞。再把两只烧瓶放在红外线下照射,观察温度升高的情况(下图所示)。结论:两瓶在相同光线照射下,装CO2的温度较邻瓶高,最大可达4℃。据此完成10—11题。
10.该实验模拟的是(  )
A.全球变暖
B.酸雨污染
C.大气污染
D.臭氧层破坏
11.大气中CO2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
①大量燃烧矿物能源
②火山喷发
③过度发展核电
④过度砍伐森林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2.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下列“小事”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
A.提倡步行,骑自行车
B.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C.赠送礼物时豪华包装
D.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13.下列漫画最能反映全球气候变化的是(  )
14.造成我国冬季南方比北方气温高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因素
B.纬度因素
C.地势高低
D.季风
读下面邮票:山下森林茂盛,山顶白雪皑皑,回答下题。
15.此图反映了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升高1
000米,气温约下降(  )
A.0.6℃
B.6℃
C.10℃
D.0.1℃
16.暑假期间,亳州的小玲一家三口到庐山旅游,她发现山上气温比山下低,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经度差异
B.纬度差异
C.海拔差异
D.海陆差异
17.
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而同纬度的北京气候却比较湿润,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经度位置不同
B.
海陆位置不同
C.
纬度位置不同
D.
地形不同
18.
对于下面两种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
甲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B.
乙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C.
甲乙两地都位于南半球
D.
中国分布有气候类型乙
19.
下图为北半球亚热带地区大陆东西两侧两地降水量逐月累积曲线图,①②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
 )
A.
①温带季风气候、②温带大陆性气候
B.
①亚热带季风气候、②地中海气候
C.
①地中海气候、②温带海洋性气候
D.
①地中海气候、②亚热带季风气候
20.冬季,亚欧大陆东岸的气候比同纬度该大陆的西岸寒冷干燥,这是因为(  )
A.亚欧大陆东岸吹西北季风
B.亚欧大陆西岸有高大的地形阻挡冷空气
C.亚欧大陆东岸吹东南季风
D.亚欧大陆西岸主要是高原地形
二、综合题
21.读亚欧大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造成AB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造成CD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EF两地中,   
(填字母)
地植被类型更为丰富,原因是: 
。?
(2)最能体现“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话描述的地点是:   ,原因是: 
 。(前一空填字母)?
22.赣北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对龙潭村进行野外考察,获取并整理出相关资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探究。
  材料一 龙潭村耕地面积2
020亩,山林面积8
962亩,人口3
568人,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口610人,人均年收入约19
700元。
  材料二 新平镇气候资料。
  材料三 新平镇(部分)等高线图。
考察时,同学们了解到龙潭村附近河段夏季多洪涝灾害。请你帮忙探究原因。
有村民建议,将图中甲地的林地开垦为耕地。你是否赞成,请说明理由。
23.
我们在《动物世界》栏目中经常看到非洲热带草原上的动物每年周期性大规模迁徙的壮观景象。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纬度位置看,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地球五带中的 
 。
(2)由图可知,非洲气候的分布具有 
 的特点,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3)当甲地进入雨季时,草原上的动物为追逐水源和食物,向 
 (北半球或南半球)迁徙,尼罗河进入 
 
(汛期或枯水期)。
(4)图中A与B的过渡地带荒漠化严重,自然原因是 
 。
选择题
1.
答案
A
①地位于赤道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选项中的A表示的是热带雨林气候,符合①地气候。
2.
答案
B
图中的②地是热带沙漠气候,植被以荒漠为主,③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两地自然景观差异大,是因为③地属于季风气候,夏季风带来暖湿气流。
3.
答案
A
读图可知,该图表示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叫地形雨。图中南坡为迎风坡,暖湿气流被抬升、遇冷、凝结,降水多;北坡为背风坡,降水少。迎风坡和背风坡植被差异明显;B地比A地气温低,主要原因是海拔高。
4—5.
答案
C
A
图示穿衣指数说明我国北方地区气温较低,南方地区气温较高,南北温差较大,而我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气温相差不大,所以选项中最不可能的日期是7月20日。造成全国穿衣指数如图分布的主要原因是纬度差异。
6.
答案
B
夏季到甲地避暑,是因为甲地海拔高,气温低;夏季到乙地避暑,是因为乙地濒临海洋,海洋对气温的调节作用强,气温较低。
7.
答案
C
本题考查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沈阳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因此冬季气温低,适合滑雪。海南岛位于热带地区,气温高,所以是一片阳光沙滩景象。
8.
答案
A
南极地区气候寒冷的主要原因是纬度高,太阳光线斜射,再加上地势高,加剧了南极酷寒的程度。
9.
答案
C
图中信息显示的各种现象均与紫外线有关,对紫外线有阻隔作用的是臭氧层。
10.
答案
A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加剧,全球变暖,该实验模拟的是全球变暖,故A选项正确。
11.
答案
D
一方面大量燃烧矿物能源是造成二氧化碳含量增多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人们过度砍伐森林,光合作用减少也造成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12.
答案
C
提倡步行,骑自行车;随手关灯,节约用电;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符合低碳理念。赠送礼物时豪华包装,不符合低碳理念。
13.
答案
D
本题主要考查全球气候变化的知识。图中A反映的是草场超载的问题,B反映了人类乱砍滥伐的问题,C反映的是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D漫画“地球出汗了”是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结果。
14.
答案
B
我国南方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获得的太阳光热多;北方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小,获得的太阳光热少。
15.
答案
B
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海拔每升高1
000米,气温约下降6℃。
16.
答案
C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气温的因素。A项中气温在经度影响下没有变化规律;B项中受纬度因素的影响,纬度越高气温越低;C项中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海拔越高气温越低;D项中受海陆因素的影响,沿海地区一日或一年中气温变化幅度小,内陆地区一日或一年中气温变化幅度大。
17.
答案
B
本题考查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而同纬度的北京则比较湿润,是因为新疆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离海远,又受到周围高大山脉的阻挡,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小;而北京离海近,受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明显,比较湿润。
18.
答案
B
由图可知,甲是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乙是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欧洲西部;甲乙两地都位于北半球;甲、乙两种气候在中国都没有分布。
19.
答案
B
读图,根据降水量逐月累积曲线,与①地相比,②地冬季降水多,是地中海气候;①地夏季降水多且降水季节差异大,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20.
答案
A
冬季,亚欧大陆东岸的气候比同纬度该大陆的西岸寒冷干燥,这是因为亚欧大陆东岸吹西北季风,加剧了寒冷。
二、综合题
21.答案:(1)纬度因素 海陆因素 E 迎风坡降水多,利于植被生长
(2)D 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A地的纬度比较低,气温高,B地位于高纬度,气温低。C地位于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D地位于中纬度内陆地区,降水少。E地位于沿海地区的迎风坡,降水多,F地位于背风坡,降水少。“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话反映的是一天中昼夜温差大,据图判断D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
22.答案:(1)夏季降水量大,多暴雨;河道弯曲;地势低洼(平坦),排水不畅。
(2)(任答一种即可)
赞成。龙潭村(人均耕地少),开垦山林能增加耕地面积;甲地(坡度较缓),适合建造梯田;甲地位于阳坡,光照强,位于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劳动力较多,经济收入较高,具备开垦耕地的劳动力、资金等条件。(任答两点即可)
不赞成。当地降水量大、集中性强、多暴雨,甲地为山坡,开垦耕地会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洪涝灾害;甲地发展林果业经济的环境效益更明显。(任答两点即可)
解析:这是一道开放性很强的题目,特别是第(2)题。第(1)题,洪涝灾害的成因主要有:①降水量和降水强度,降水大而集中;②排水系统,河道弯曲,水流不畅;③地形地势,地形平坦,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第(2)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是否可以开垦为耕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①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等;②社会因素,包括劳动力、资金、技术、市场、政策等。
23.答案
(1)热带
(2)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
热带草原气候
(3)南半球
枯水期(4)全年高温,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或全年高温,降水量分干、湿两季等(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
:(1)从纬度位置看,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地球五带中的热带。(2)由图可知,非洲气候的分布具有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的特点,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3)甲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当甲地进入雨季时,是北半球的冬季,此时草原上的动物为追逐水源和食物,向南半球迁徙,尼罗河进入枯水期。(4)图中A热带沙漠气候与B热带草原气候的过渡地带荒漠化严重,自然原因是:全年高温,降水稀少,蒸发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