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河南师大附中八年级历史期中试卷(附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河南师大附中八年级历史期中试卷(附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5-25 13:14: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河南师大附中
八年级 历史 期中试卷
选择题。 (每小题1分, 共20分)
1.下列不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是(  )
A.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C.决定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D.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下列史实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②西藏和平解放 ③抗美援朝战争爆发  ④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完成
A. ①②③④B. ①④③②C. ①②④③D. ①③②④
3.“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的所有制转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用各平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则是史无前例的。”“和平方法”指的是(  )
A.实行股份制B.廉价收购C.赎买政策D.无偿没收
4.下列事件引起社会性质变化的有:①鸦片战争  ②辛亥革命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④五四运动  ⑤土地改革  ⑥三大改造完成
A.①②③⑤⑥ B.①④⑤⑥ ∥;(£⑨⑥ D.①(9⑤⑥
5.“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是上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逐运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苏联政府背舞弃义
6.小华爷爷今年80多岁,他经常给小华讲“爷爷过去的事情”。一天,他给小华讲了他经历过的四件事。其中哪一项最不可信? ( )
A.建国初期他们家分得田地和牲口 B.他参加了志愿军A朝作战
C.他把家里做饭用的铁锅捐献出来炼钢 D.1958年他办:…个养猪场,在村璺率先致富
7.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是 ( )
A.政治制度:三大改造完成,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B.政治民主:通过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工业建设:一五计划完成,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D.农业生产:推行分田包产到户,农民生活富裕
8. 1964年的一份报纸信息:兰考、治沙、党的好干部。请你判断他是下列人物中的
A.邓稼先 B.王进喜 C。雷锋 D.焦裕禄
9.文革时国家主席刘少奇遭到批斗,失去人身自由,这说明“文化大革命”时期
A.经济发展缓慢           B.民主与法制被肆意破坏
C.教育科学文化事业遭受严重摧残 D.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拉大
10.“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年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与这幅农家春联中的两次“分田”直接相关的是 (  )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道路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l。“大包予、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是广大农民赞扬什么的歌谣 (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股份制改革 C.私有化改革 D.包工包料
12.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的决议中,属于全新内容的是 ( )
A.实行民主集中制,加强党的集体领导 B.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D.买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13.时代特点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索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按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名字所反映的新中国的历史进程,正确的是 ( )
①马文革 ②刘援朝 ③张跃进 ④王开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14.下列有关我国改革开放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对外开放政策的最早受益地区是上海 B.改革开放首先从城市开始
C。农村改革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村改革的重点是建立经济开放区
15.“毛泽东让我们站起来,邓小平使我们富起来”。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分别是 ( )
A.中共一大 中共七大 B.中共七大 中共十四大
C.中共一大 中共十四大 D.中共七大 中共十五大
16。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文章中指出:“……中国今天远没有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和哪两个事件有关? ( )
A.一五计划的完成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三大改造的完成 中共十二大
C.三大改造的完成 中共十三大 D.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 中共十五大
17.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的下列举措中,推动西藏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是:①完成
民主改革,废除农奴制②修建青藏公路③在西藏建立经济特区④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香港媒体在评论中国收回香港时说:“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这里的“天才创造”是指 ( )
A.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B.尊重历史与现实
C.“一国两制”构想 D.改革开放的实行
19.20世纪90年代初,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 )
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②加强两岸经济交流③推进和平统一祖国大业④两岸直接实现三通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0.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历史人物为促进祖国统一,维护领土完整做出过卓越贡献的有:①林则徐 ②郑成功 ⑧左宗棠 ④邓小平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二、材料解析题(第21题4分,第22题6分,第23题6分,第24题9分,第25题5分,共30分)
21. (4分)建国初期经济形态表;
经济形态 1952年 1956年
全民所有制经济 19,1% 32. 2%
集体所有制经济 1,5% 53. 4%
公私合营经济 0. 7% 7.3%
私营资本主义经济 6. 9% O
个体经济 7l. 8% 7.1%
(1) 1952年和1956年在我国所有制结构中哪种经济成分占的比重最大?
(2)联系课本,想想导致两次所有制变化的最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
22.每个历史人物都是一本厚重的书,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叙写着美丽的篇章。在探
23.(6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在这一探索的过程中,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两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
请回答:
(1)这两次会议分别是在什么时间召开的?(2分)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如何?(3分)
(3)从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事实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1分)
24. (9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安徽风阳县19 80--1982年粮食产量情况:
1980年产粮 5.02亿千克
1981年产粮 6.70亿千克
1982年产粮 7.15亿千克
材料三:要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赋予农民包括离乡农民工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必须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一选自《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请回答:
(1)与材料一有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1分)该事件基本完成的时间是哪一年?(1分)
(2)请你总结一下,建国以来我国对农村进行的四次政策调整。(4分)
(3)材料二中粮食产量的变化是因为实行了哪种经济政策?(1分)这一政策的推行与新中国历史上哪一次会议有关?(1分)
(4)根据材料,请你指出改革开放后在农村实行的土地政策的优点?(1分)
25.(5分)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温家宝总理在谈到台湾和大陆问题时,曾说:“浅浅的海峡,国之大殇,乡之哀愁。”
材料二1984年,邓小平曾跟英国外交大臣杰弗里 豪说:“解决台湾、香港问题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非和平方式,一种是和平方式。非和平方式,或者说武力解决问题,总是不好的。怎么能用和平方式解决问题呢?这必须充分照顾香港和台湾的历史和实际情况。
请回答:(1)请写出历史上曾侵占台湾的两个殖民国家。(2分)
(2)祖国统一是历史的潮流,新时期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1分)
(3)香港、澳门的回归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河南师大附中
八年级历史期中试题参考答案
1~20 ADCCC DDDBD ADBCD CCCAD
21.(4分)(1) 1952年是个体经济;1956年是集体所有制经济。(2分)
(2)土地改革和三大改造。(2分)
22.(6分)①“两弹元勋”——邓稼先(2分)②铁人——王进喜(2分)
③党的好干部——焦裕禄(2分)
23. (6分)(1)中共八大:1956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答出一点1分,共计2分)
能)①它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②它完成了党的思想、政
治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它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③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每点1分,共3分)
(3)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孥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
展生产力;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任意概括出1点即可得1分)
24. (9分)(1)土地改革(1分);1952年(1分)。
(2) 1950--1952年,土地改革:
1953--1956年,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社):
1958--197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
25.(5分)(1)荷兰(1分)日本(1分)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1分)
(3)①港澳自古以来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收回港澳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
②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⑨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的正确。(答出2点,言之有理
即可得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