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2022年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
1.北京的学生们看到《晨报》上“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国无亡日,愿合四万万众誓死图之”的呼号,踏上了示威抗议之路。而将北京五月四日发生的事件传遍全国,也端赖报章之力。据此可知( )
A.舆论宣传推动了五四运动的进程
B.五四运动是报纸宣传掀起的革命
C.报刊宣传有利于民族进一步觉醒
D.五四运动具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2.1919年3月,北京大学成立了平民教育讲演团。成立之初,讲演团的演讲话题以生活常识和启蒙性的教育居多。两个月后,其讲演的报告涉及到“国民”“国家”“青岛”“爱国”“强权”等话题显著增加。这说明( )
A.民众民主意识显著增强
B.先进的知识分子引领时代变革
C.特殊的历史条件影响时代主题
D.民众普遍接受先进思想
3.1919年以前,《共产党宣言》被零星地介绍到了中国。五四运动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更多地研读《宣言》,逐渐接受其思想主张。1920年,李大钊护送陈独秀离京途中,两人在冰冷的骡车中商定着手按照《宣言》思想,筹备建党事宜。这说明( )
A.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中国革命性质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C.新文化运动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共产党成立
4.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们感到“仅有学界运动,其力实嫌薄弱”“须要找一个共同奋斗的同盟军……于是一部分学生领袖往民间去,跑到工人中去办工人学校,去办工会。”这一转变促进了( )
A.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 B.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C.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 D.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
5.《中国文化转型》载:五四启蒙运动不过几年,即迫于情势而转向救亡运动,其效用自然有限。陈独秀、李大钊很快转向了实用文化层次(政治革命领域),钱玄同、刘半农、胡适等人转向了普及文化层次(教育领域),鲁迅最终也选择了“血与火”的方式,材料表明( )
A.五四运动的主要作用是思想启蒙
B.新文化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C.先进的中国人采用不同方式救国
D.中国革命应由政治领域转向教育领域
6.如表是新文化运动主将陈独秀在五四运动前后思想观点的变化情况。以下变化表明五四运动( )
五四运动前
五四运动后
对帝国主
义的看法
美国总就威尔逊是“现在世界上
的第一好人”,大同盟国际朕
盟)果然成立,那秘密条约,不
正当的借款,过分的军备,强国
的跋息,都不能够存在。
威尔逊的十四条宣言都成了空
话。相信世界上的军国主义(即
帝国主义)和金力主义(即资本
主义),已经造了元穷的罪恶,
现在是应该抛弃的了。
对人民群
众的看法
群众意识,每喜从同,恶德浊流,
情力甚大。非有先觉哲人,力抗
群言,独标异见,则社会莫由进化。
必有一班糊涂的人说皇帝最有用
最贵重,或是说做官的、读书的
最有用最贵重。我以为只有做工
的人最有用最贵重。
A.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B.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C.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阶级基础
D.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发展
7.1919年美国哲学家杜威在上海讲演时倡导:学生自主自治,注重平民教育,实行社会服务,遭到不少教师和官员的消极抵制。1920年英国哲学家罗素在长沙讲演时认为:改革中国政治最好是采用苏俄方法,不宜用西洋民主政治,一时大受欢迎。两人演讲的遭际不同,原因不包括( )
A.杜威学生自治的主张挑战了教师的权威地位
B.罗素的演讲契合了当时中国的思想传播趋势
C.中国外交失败使国人对西方的民主深感失望
D.国人尚未意识到平民教育是救国的当务之急
8.五四运动的爆发给列强尤其是日本极大的震撼。“5月5日的《大阪朝日新闻》发表了《排日学生暴动》等文章;6月7日的报道,更是将中国学生运动称为‘学生义和团’”。这表明五四运动( )
A.体现了盲目的排外意识
B.目标直指日本的侵略行径
C.彰显了空前的民族团结
D.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9.青年毛泽东曾著文指出,辛亥革命只是留学生、会党、新军等所为,与“民众的大多数毫没关系”,还算不上是一种“民众的联合”,而五四运动则产生了全国民众“大联合”的动向和趋势。毛泽东旨在( )
A.肯定民众力量 B.批判国内舆论
C.反省辛亥革命 D.推进五四运动
10.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让陈独秀意识到,要“从根本上取消这蔑视公理的强权不可”,“我们不可主张用强力蔑弃公理,却不可不主张用强力拥护公理。我们不主张用强力压人,却不可不主张用强力抵抗被人所压。”“用强力拥护公理”思想旨在( )
A.反思中国的外交失败 B.抗议列强的经济欺凌
C.抨击军阀的黑暗统治 D.唤醒民众的救亡意识
11.据统计,从1919年5月到1920年12月,前后有20批青年学生赴法勤工俭学,总数达到1900人次左右。各省频频举办欢送会和“出国指导讲座”,大型报刊也纷纷报道,掀起了一股赴法勤工俭学的热潮。这表明当时( )
A.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的传播
B.新文化运动促进全民族觉醒
C.五四运动激发青年探求真理
D.向西方学习成为社会的共识
12.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革命的主体是无产阶级,李大钊发表一系列文章指出,“在经济落后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约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故当估量革命动力时,不能不注意到农民是其重要的成分”。这说明李大钊( )
A.纠正了马克思主义失误 B.否定无产阶级主体作用
C.进行了理论中国化探索 D.积极筹建农村党的组织
13.20世纪20年代时,梁启超谴责西方帝国主义和盲目崇拜科学是冲突的根源,并且认为中国重精神的思想可以矫正这种不平衡现象。梁漱溟也宣称应该只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发展本身的长处。二梁都督促国人:“到东方去!”材料反映了二梁“到东方去”的认识是基于( )
A.新文化运动启蒙 B.一战的理性反思
C.马克思主义传播 D.西学东渐的深入
14.五四运动后,全国成立了多个马克思主义社团,如新民学会“以俄国事情急待研究”随发起成立俄罗斯研究会,希望……通过考察、研究,借鉴俄国革命经验来改造中国社会,开辟一个“黄金时代”。这反映了当时( )
A.俄国革命形势十分危急
B.探索救国道路出现新突破
C.学习俄国革命已成共识
D.共产主义小组已广泛建立
15.有学者认为1917年到1921年中国人“改信马克思主义既涉及信仰者对中国现实的认识,也涉及其个人的性格和气质,同时又与其对学说的理解相关。”对“中国现实的认识”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鼓舞
B.亟需对中国的国民性进行改造
C.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近代中国和俄国基本国情相同
16.1945年,边区推广使用的《中学历史课本》讲义对唐太宗评价颇高。但很多教员认为“从人民的立场去看,评价不能只讲一面”“唐太宗出发点是为了巩固统治,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仍被剥削得很厉害”。这反映出( )
A.边区的阶级斗争形势极其严峻
B.讲义作者的立场偏向于国民政府
C.马克思主义理论影响历史教学
D.历史教育服务于抗战形势的需要
17.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激荡下,重觅价值理想和社会改造道路的中国知识分子,以俄国为目标,开始了探求超越西方模式的“最善最美最新最合理性的社会制度”的尝试。这一“尝试”( )
A.由工农无产阶级领导发起
B.符合社会形势发展的要求
C.放弃了民主与科学的大旗
D.仅局限于学术思想的介绍
18.如表所示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纲领变化情况。该表反映出中共( )
会议
时间
革命纲领(节选)
中共一大
1921.7
革令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
中共二大
1922.7
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A.对中国社会性质有了正确认识
B.已经由幼稚走向了成熟
C.主张学习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
D.力图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9.中国革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曲折,不断向前发展。下图能够反映这一结论的是( )
A. B.
C. D.
20.在1922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杭州西湖会议上,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要求中共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但是,“大多数与会者反对马林的提议,认为国民党是资产阶级政党,中共党员加入进去,与资产阶级混合,会丧失党的独立性”。材料说明当时( )
A.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间的关系十分紧张
B.共产党对当时国民党性质缺乏理性的认识
C.资产阶级已经不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动力
D.共产国际对当时中国时局的判断严重错误
21.1922年6月《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中》指出:为了完成中国共产党在目前最迫切的任务,中国共产党主张同国民党等革命党派以及其他革命团体,建立民主主义联合战线。这表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 )
A.确立与国民党合作的方针
B.深化了对中国国情的认识
C.注重掌握国民革命领导权
D.系统地阐述革命动力问题
22.1929年4月,红四军第四军政治部在江西南部于都发布了134条标语,主要包括“针对国民党以及帝国主义、共产党和红军的性质及任务、目前时局、共产青年团和青年妇女以及商人和工人利益等等”。这些标语的发布( )
A.有利于土地革命斗争顺利开展
B.壮大了反抗日本法西斯的力量
C.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达到高潮
D.揭开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序幕
23.如表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有地农户(占全部农村人口45%)的土地占有情况。这反映了当时( )
成分
占有亩数
占人口百分比
占地百分比
有地人口
农村人口
(一)贫农
(二)中农
(三)富农
(四)中小地主
(五)大地主
1﹣10
10﹣30
30﹣50
50﹣100
100以上
44
24
18
9
5
19.8
10.8
8.1
4.05
2.25
6
13
19
19
43
A.封建生产关系仍占据主要地位
B.农民对土地和地主的依赖性减弱
C.拥有土地者成为国民革命对象
D.国民大革命导致土地集中较严重
24.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共两党都认为,妇女缠足是受到男人、礼教等的压迫。国共关系破裂后,该观念在国民党的话语体系中逐渐淡出,而共产党则继续高举反封建的旗帜开展反缠足运动。这反映出( )
A.国共两党关系受制于社会性质变化
B.新文化运动对国共两党的影响不同
C.国民党与封建势力相互勾结反对放足
D.中共坚持革命理想与现实政治的统一
25.如图为近代中国某一战争的形势图(局部)。这一战争( )
A.表明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B.行动上实践了新三民主义思想理论
C.成为敌后根据地抗战中的光辉典范
D.推翻了南京国民党政权的专制统治
26.1926年8月,国民政府重申,北伐各军设立党代表,党代表原则上由文人和中共代表担任。党代表的任免权归属于以蒋介石为部长的军人部,而总党代表汪精卫不再拥有任免权。同时规定各军命令需党代表和军事长官同时签署,方才有效。这一举措( )
A.使国共两党革命目标完全趋向一致
B.缓和了国民党内各派势力的矛盾
C.削弱了国民党在国民革命中的影响
D.破坏了国民革命的党派合作基础
27.孙中山早期的民族主义强调“驱除鞑虏,恢复中华”。1924年《国家建设?民族主义》中则提出要结合四万万人成一个坚固的民族,用民族精神来救国。这一转变( )
A.突显了反帝反封的斗争目标
B.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开展
C.反映了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
D.体现了其民族平等的观念
28.1926年1月召开的国民党二大,通过了《规定最高租额及最低谷价》的决议,对地租做 了一定的限制。同年10月举行的国民党中央与各省区代表联席会议,又通过了国民党政纲决议案,以“减轻佃农佃租百分之二十五”为国民党政纲。这些决议( )
A.改变了土地制所有权的归属
B.有利于国民革命的蓬勃发展
C.贯彻了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D.满足了农民阶级的迫切要求
29.如图是某一时期我国某银行发行的一元面值纸币。这一发行货币的举措( )
A.巩固了苏维埃的政权 B.维护了江浙金融稳定
C.保障抗日战争的胜利 D.抵制了美国经济侵略
30.1928年7月,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王正廷提出了“在不顾及过去及过去不平等的条约、协定与惯例的前提下,运用大胆而强烈的手段,在革命精神与群众运动的强大支持下,在胁迫性或半胁迫性的情况下,以达到我国外交谈判的目的”的“革命外交”策略。这表明( )
A.国民革命推动了群众爱国运动蓬勃发展
B.国民政府独立自主的民族意识有所增强
C.西方列强对华的外交政策已经发生质变
D.世界范围内涌现出一股民族自决的潮流
二、材料阅读
31.武汉作为中国的中部重镇,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904年商部开始劝办商会至1910年辛亥前夕,湖北省共设立商会24个。工商业者在拥护政府“振兴工商”政策的同时,强烈反对政府的害商行为,要求“速开国会”、分享政权。商会参与了收回利权抵制美货、地方自治、国会请愿等维护自身利益的民主运动,还出面维护公共利益,促进社会教育变革。
﹣﹣摘编自王春雷《辛亥革命前夕武汉工商业的早期现代化》
材料二 在近代中 国的大变局中,武汉成为世界聚焦的大都市。1926 年底,革命浪潮从珠江席卷到长江中游。轰动世界的大革命在这里进入高潮,继而大革命在这里彻底失败,继而土地革命又从这里开始。
﹣﹣摘编自田子渝《武汉曾是赤都》
材料三 1957年10月 15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开辟了我国南北交通和桥梁建设的新历史。中国从来没有完全用自己的力量建设座规模巨大的铁路桥梁。三年来,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得到国家大力支持,又得到苏联专家的无私援助,工程技术人员选择了最合理的线路和桥式。全部工程用自己的材料由自己的人力来建设,因此,这个工程也将是我国一座最好的桥梁建设学校,将为我国培养出一批桥梁建设人才。
﹣﹣摘自《人民 日报》社论《努力修好武汉长江大桥》(1954年2月6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湖北商会建立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轰动世界的大革命”能够在武汉进入“高潮”的历史条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武汉长江大桥建成的有利因素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32.中国的道路自信源于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成功实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历经艰难探索出了革命新道路,但是在一段时间里并没有被党中央认可和重视,反而遭到中央的点名批评。1930年6月9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主张城市中心论的李立三就点名批评了毛泽东。他说:“在全国军事会议中发现了妨碍红军发展的两种障碍:一是苏维埃区域的保守观念,一是红军狭隘的游击战略。最明显的是四军毛泽东同志,他有整个的路线,他的路线完全与中央不同。”
﹣﹣刘宝东《从城市到乡村﹣﹣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及意义》
材料二:毛泽东发现农民们可以动员起来,甚至能够夺取城市,但是不能够同国民军打仗。因此,毛找到了信心,认为中共是能够生存和发展下去的,只要在一个地区内有人力和粮食支持战斗,发展自己的武装力量。1931年以毛为主席的“江西苏维埃共和国”就成了这一努力的榜样。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大革命失败后,关于中国革命的道路党内出现了怎样的不同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支撑各自观点的主要依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为实现“生存和发展”实践举措,简评其对中国近代革命的深远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简析中国革命道路成功的深层次原因。
33.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壮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征开始后,国民党动用《中央日报》等一切宣传机器,几乎天天登载“围剿”红军的消息。红军四渡赤水转战川黔滇边时,该报从1月到3月陆续有报道,如称“黔北之匪,自被击溃后,成股逃窜者不足万人,余均小部”“匪子弹用尽,患病亦多,实无战斗力量与勇气”“沿途伤病饿疲倒毙之匪,遍地皆是”。
在国统区,还有一大批民营报刊,也对红军长征情况有所反映。如红军强渡乌江,《国民公报》发表《朱毛残部只剩两三万人,由乌江强渡北窜》,称“朱毛残部,由瓮安乌江上游强渡,向湄潭遵义北窜,一部仍由石阡余(庆)强渡北窜,据俘获匪称,沿途伤亡颇众,逃亡尤多,现剩二三万人”。
﹣﹣摘编自黎余《国统区对红军长征的报道》
材料二 1936年2月,董健吾受宋庆龄的派遣,到达陕北瓦窑堡。他聆听了博古、林伯渠、王稼祥等人有关红军长征的战略决策和重要意义,以及长征见闻和事迹的介绍,还得到不少珍贵的资料。后来他编写了《红军二万五千里西引记》一文,在国统区报纸上发表。该文从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写起,介绍了红军决定实行战略转移的决策过程,叙述了红一方面军长征中经历的主要战斗、事件以及行军路线。随文还附有红方面军长征路线图、红军第一军团“西引”中经过地点及里程一览表以及“毛泽东像”和“红军在江西所发建设公债券”图片。
﹣﹣摘编自黎余《国统区对红军长征的报道》
材料三《红军二万五千里西引记》以充满激情的文笔描述红军不畏艰难险阻的英雄事迹。例如,7月初在从卓克基翻阅雪山向毛儿盖进军途中,红一军团第2师第6团迷失方向,断粮四日,冻饿而死者达三分辶一。后来红军主力得到第6团救援电报,派运输队星夜赴援。这些僵卧在冰雪中的红军,闻救星到,都跳跃起来。他们得到了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兴奋,寒冷不怕了,爬山也有劲了。
﹣﹣摘编自刘统《新发现的一篇介绍长征的珍贵文献﹣<红军二万五千里西引记>》
(1)依据材料一,指出国统区报纸对于红军长征报道的特点及原因。
(2)依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红军二万五千里西引记》对于红军长征的报道与材料有何不同?
(3)依据材料,评析关于红军长征不同报道的史料价值。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选题
1.【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五四运动,要求学生结合五四运动的过程和特点来分析。
【解答】A.从材料可以看出,报刊宣传了五四运动时期的要求,推动了五四运动在全国的发展,体现了舆论宣传推动五四运动进程的特点。
B.五四运动并不是由于报纸宣传掀起的革命。
C.材料没有体现出民族进一步觉醒。
D.材料没有强调,五四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故选:A。
2.【分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主要考查五四运动时期对思想的影响。
【解答】通过材料“1919年3月”“两个月后”“青岛爱国强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影响了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的话题内容,说明历史条件影响时代主题,故C正确;
国民,国家,爱国体现的是民众的民族意识增强,排除A;
北京大学平民讲演团没有体现先进知识分子的引领,排除B;
D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故选:C。
3.【分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解题的关键是“1920年,李大钊护送陈独秀离京途中,两人在冰冷的骡车中商定着手按照《宣言》思想,筹备建党事宜”。
【解答】1920年,李大钊护送陈独秀离京途中,两人在冰冷的骡车中商定着手按照《宣言》思想,筹备建党事宜,表明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共产党成立,故D正确;
A材料未体现,排除;
BC错在“根本性”,排除。
故选:D。
4.【分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五四运动后”“往民间去,跑到工人中去办工人学校,去办工会”。
【解答】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在五四运动之后,知识分子的一部分人“往民间去,跑到工人中去办工人学校,去办工会”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这种转向,促成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故选C项;
根据题干内容可知,知识分子在感到自己力量不足之后,开始联合工人,以促使运动的完全胜利,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才开始,排除A项;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中华民族的意识就已经开始了,这与题干中的“五四运动后”不符,排除B项;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之后,革命革命运动才开始,排除D项。
故选:C。
5.【分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即迫于情势而转向救亡运动,其效用自然有限。陈独秀、李大钊很快转向了实用文化层次(政治革命领域),钱玄同、刘半农、胡适等人转向了普及文化层次(教育领域)。
【解答】据材料“五四启蒙运动不过几年,即迫于情势而转向救亡运动,其效用自然有限。陈独秀、李大钊很快转向了实用文化层次(政治革命领域),钱玄同、刘半农、胡适等人转向了普及文化层次(教育领域),鲁迅最终也选择了‘血与火’的方式”等信息可知,五四运动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在不同的领域探索救国道路,如实用文化层次(政治革命领域)、普及文化层次(教育领域)、鲁迅“血与火”的方式等,故C正确。
据材料“五四启蒙运动不过几年,即迫于情势而转向救亡运动”,可知五四运动的主要作用不仅是思想启蒙,而且具有挽救民族危亡的作用,A错误。
五四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故B错误。
据材料反映的是先进的中国人在不同的领域探索救国道路,而不是中国革命应由政治领域转向教育领域,D错误。
故选:C。
6.【分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表格中陈独秀思想变化的主旨,结合五四运动的影响分析。
【解答】依据表格中陈独秀五四运动后对帝国主义和人民群众的看法可以看出陈独秀认为资本主义应该被抛弃,而且认识到工人阶级的重要性,该观点有利于促进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推动中国民主革命的新发展,故D项正确。
A项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排除。
B项是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的内容,排除。
C项无法从材料得出,排除。
故选:D。
7.【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近代中国社会环境的变化特征以及教育发展的特点来分析,
【解答】A.杜威主张的学生自主自治,确实挑战了教师的权威,这是他的演讲遭到官员和教师抵制的重要因素之一。
B.罗素主张学习苏联,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当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思想发展趋势,所以会受到人们的欢迎。
C.1919年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所以中国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表示怀疑,而对苏联的抱有更多的信任,这也是影响材料现象的重要原因。
D.是否认识到平民教育是救国的当务之急,与对待两个思想家的态度没有关系。
故选:D。
8.【分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的主旨,结合义和团运动的积极意义分析。
【解答】依据材料可知,《大阪朝日新闻》将五四运动称为‘学生义和团’”。结合所学可知,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农民阶级领导的反对爱国运动,因此材料中将五四运动称为‘学生义和团’”表明五四运动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故D项正确。
盲目的排外意识是义和团运动的局限性,五四运动不具有盲目的排外意识,故A项错误。
材料强调的主旨是五四运动具有爱国主义精神,不是强调五四运动的目标是日本的侵略行径,故B项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五四运动彰显了空前的民族团结,故C项错误。
故选:D。
9.【分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五四运动则产生了全国民众‘大联合’的动向和趋势”的主旨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依据材料“五四运动则产生了全国民众‘大联合’的动向和趋势”可知,毛泽东强调了五四运动的群众基础广泛,说明毛泽东旨在肯定民众力量,故A项正确。
材料不能反映批判国内舆论,故B项错误。
材料强调的是五四运动中民众力量的作用,不是对辛亥革命的反省,故C项错误。
材料强调的是五四运动中民众力量的作用,与五四运动进程无关,故D项错误。
故选:A。
10.【分析】本题考查巴黎和会。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的主旨,分析得出材料反映了陈独秀主张用武力维护公理的意图,紧扣近代中国时代特征分析得出其目的是唤醒民众的救亡意识。
【解答】依据材料可知,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后,陈独秀提出“用强力拥护公理”的思想,这体现了陈独秀主张用武力维护公理的意图,旨在唤醒民众的救亡意识,故D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出陈独秀对中国的外交失败的反思,故A项错误。
材料的主旨是陈独秀主张用武力维护公理的意图,旨在唤醒民众的救亡意识,不是强调对列强经济欺凌的抗议和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抨击,故BC两项错误。
故选:D。
11.【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五四运动。要求学生结合五四运动的特征以及影响来分析。
【解答】A.材料反映的是广大青年到法国勤工俭学而不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
B.材料只是反映了广大青年到法国勤工俭学。不能得出新文化运动促进全民族觉醒的结论。
C.从前的信息可以看出,1919年5月到1920年12月。我有一大批学生到法国勤工俭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因为1919年发生了五四运动,激发了广大青年自由平等的思想和爱国思潮。所以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到启蒙运动的中心法国去勤工俭学。
D.选项中的社会的共识表述太绝对也不符合历史事实。
故选:C。
12.【分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解题的关键是“在经济落后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约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故当估量革命动力时,不能不注意到农民是其重要的成分”。
【解答】李大钊结合中国国情论述了农民在社会革命中的重要性,表明李大钊进行了理论中国化探索,故C正确;
AB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C。
13.【分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根据题干“西方帝国主义和盲目崇拜科学是冲突的根源…宣称应该只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发展本身的长处”进行分析。
【解答】梁启超谴责西方帝国主义和盲目崇拜科学是冲突的根源,梁漱溟主张国人发展本身的长处,结合所学,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露了西方文明的弊病,使二梁重新认识中西文明,故B正确;
新文化运动宣传西方的思想文化,二梁主张理性对待中西文化,故A错误;
材料信息与马克思主义传播无关,排除C;
根据“到东方去!”可知,二梁主张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点,D错误。
故选:B。
14.【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通过考察、研究,借鉴俄国革命经验来改造中国社会”,联系所学中国学习西方的历史分析解答。
【解答】A.题干所给材料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与俄国革命形势无关。
B.依据题干所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后,全国成立了多个马克思主义社团,借鉴俄国革命经验来改造中国社会,中国人找到了指导中国革命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说明中国人探索救国道路出现新突破。
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学习俄国革命已成共识“中“共识”表述错误。
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社团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社团,共产主义小组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全国成立了多个马克思主义社团,不能说明共产主义小组已广泛建立。
故选:B。
15.【分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社会条件。
【解答】通过材料“1917年到1921年……中国现实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中国最大的社会特征就是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C正确;
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不符合材料中的整体时间范围,排除A;
材料并没有涉及到中国国民性的问题,排除B;
通过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和俄国国情并不相同,排除D。
故选:C。
16.【分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思想对文化的影响。
【解答】通过材料“《中学历史课本》讲义对唐太宗评价颇高。但很多教员认为从人民的立场去看,评价不能只讲一面,唐太宗出发点是为了巩固统治”可以看出,当时边区对唐太宗的评价做到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问题,这符合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研究观点,故C正确;
材料信息体现的是学术问题,而不是政治问题,排除A;
通过材料“从人民的立场去看”可以看出作者立场并不偏向于国民政府,排除B;
材料与抗战形势无关,排除D。
故选:C。
17.【分析】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最善最美最新最合理性的社会制度”。
【解答】“最善最美最新最合理性的社会制度”指的是俄国十月革命后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符合社会形势发展的要求,故B正确;
A不是主要依据,早在巴黎公社时期就已经出现,排除;
CD太过绝对,排除。
故选:B。
18.【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解答的关键是对材料信息的准确解读,结合选项内容逐项分析即可。
【解答】依据题干表格内容可知,中国共产党“二大”文件较之“一大”中有关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以及中国革命的目标和革命进程的相关表述,说明中共对中国革命有较为全面和客观的认识,初步认清了中国国情,制定出了民主革命纲领,故A项正确;
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1935年的遵义会议,故B项错误;
1922年到1927年中共走的革命道路是俄国式的中心城市道路,但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
“力图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在中共三大的时候,故D项错误。
故选:A。
19.【分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考查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革命的曲折历程。考查学生识图、分析理解、调动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相关知识的掌握。
【解答】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革命历经曲折,其中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失败,20世纪30年代革命高潮处于低点,而1937年的第二次国共合作,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1949年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由此可知B图符合题意。
故选:B。
20.【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共产党成立,要求学生结合中共成立的过程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进行(第一次)合作是在共产国际的倡议下展开的,从材料中看出,大部分共产党员反对国共合作,理由是国民党是资产阶级政党。依据所学,国民党在当时是革命的政党,是代表资产阶级民主派的政党,材料中的“国民党是资产阶级政党,中共党员加入进去,与资产阶级混合”不应成为拒绝同国民党合作的理由,至于后来的国共合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是中共的斗争策略与方法的问题。因此B项为正确选项;
此时国共两党的关系十分友好,排除A项;
依据二大的论述,民族资产阶级一直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动力,排除C项;
共产国际要求共产党同国民党合作是对中国革命形势作出的正确判断,D项排除。
故选:B。
21.【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共产党成立,要求学生结合中共成立初期方针政策的特点来分析,注意解读材料。
【解答】A.确立与国民党合作的方针是1923年的中共三大。
B.由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建立民主主义联合战线的主张,是建立在正确分析中国国情和中国民主革命的相关问题基础之上,当时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反动力量异常强大,所以中国共产党要联合其他的力量来共同革命。
C.材料没有体现出中共要掌握革命的领导权。
D.材料没有系统的涉及到中国革命的动力问题。
故选:B。
22.【分析】本题考查土地革命,根据题干“标语,主要包括“针对国民党以及帝国主义、共产党和红军的性质及任务、目前时局、共产青年团和青年妇女以及商人和工人利益等等”进行分析。
【解答】结合材料“标语,主要包括“针对国民党以及帝国主义、共产党和红军的性质及任务、目前时局、共产青年团和青年妇女以及商人和工人利益等等”可知标语反映了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对革命形势、革命对象的分析及发动工农群众的努力,有助于土地革命的深入开展,故A项正确。
B项,日本尚未发动侵华战争,排除。
C项,国民革命在1927年结束,排除。
D项,八一南昌起义揭开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序幕,排除。
故选:A。
23.【分析】本题考查了国共的十年对峙,从大革命失败中认识到革命领导权和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右倾错误,决定进行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总方针。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
【解答】A.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国民大革命时期,仅占全部农村人 口14.4%的富农和地主阶级却占有81%的土地,这说明当时封建生产关系仍占据主要地位,故A正确。
B.仅依据表格数据无法得出B项,排除B;
C.与史实不符,排除C;
D.土地集中严重的现象早就存在,并不是国民革命导致的,D项错误。
故选:A。
24.【分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本题结合题干“国共关系破裂后,该观念在国民党的话语体系中逐渐淡出,而共产党则继续高举反封建的旗帜开展反缠足运动”进行分析。
【解答】根据题干可知,中共在大革命期间及以后始终高举反封建的革命旗帜,既是中共坚守革命理想的体现,也是服务于革命现实的需要,体现了革命理想和现实的有机统一,故D项正确。
1949年前的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故A项错误;
国共两党的合离与新文化运动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
国民党反封建的观念逐渐淡化,并不意味着国民党支持缠足。事实上,国民党仍从其他角度宣传反缠足,还曾以政令禁缠足,以刑律处置缠足者,C项错误。
故选:D。
25.【分析】本题关键信息是“由广州出发,进而波及整个中国”,结合北伐战争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根据材料中的战争可知由广州出发,进而波及整个中国,这主要和北伐战争有关,北伐战争的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军阀,践行了新三民主义的思想理论,B选项符合题意;
A选项是在江西瑞金,排除;
材料与敌后抗战无关,C选项排除;
D选项是渡江战役的意义,排除;
故选:B。
26.【分析】本题考查国民革命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党代表的任免权归属于以蒋介石为部长的军人部,而总党代表汪精卫不再拥有任免权。
【解答】依据材料“党代表的任免权归属于以蒋介石为部长的军人部,而总党代表汪精卫不再拥有任免权。同时规定各军命令需党代表和军事长官同时签署,方才有效”可以看出这一举措削弱国民党在国民革命中的影响中共在国民革命中的影响,故C正确。
A“完全”说法绝对,排除。
题干还涉及中共,排除B。
D题干不能体现,排除。
故选:C。
27.【分析】本题考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1924年”“要结合四万万人成一个坚固的民族,用民族精神来救国”。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孙中山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材料中的“要结合四万万人成一个坚固的民族,用民族精神来救国”体现了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思想,有利于推动国民大革命的开展,故B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反封建的斗争目标,故排除A。
C、D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均排除。
故选:B。
28.【分析】本题以1926年1月召开的国民党二大对地租限制切入,考查了国民大革命,新三民主义克服了旧三民主义没有明确的反对帝国主义的纲领和彻底的反封建纲领,特别是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纲领的根本弱点。它的政治原则和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基本上是一致的,因而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各革命阶级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
【解答】A.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从根本上改变了封建土地制度,故A项错误;
B.由材料可知,1926年国民党二大和联席会议先后做出了关于限制地租和减轻佃农佃租的决定,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有助于提高农民参加国民革命的积极性,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故B项正确;
C.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强调耕者有其田,与题干内容不符,故C项错误;
D.农民阶级的迫切要求是获得土地,D项与材料不符,排除D。
故选:B。
29.【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国共10年对峙,要求学生结合国共10年对峙时期的特征来分析。
【解答】材料反映出的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发行的纸币,是根据地经济建设的表现,这一举措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故选:A。
30.【分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主要考查国民政府时期的对外政策。
【解答】由南京国民政府“革命外交”策略的内容和目的可知,国民政府独立自主的民族意识有所增强,故B正确;
材料是政府行为,表达的并非群众爱国运动,故A项错误;
C、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材料阅读
31.【分析】(1)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发展。本小问,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晚清时期时代特征从民族危机严重、资产阶级革命形势推动、清末新政、收回利权运动的影响;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等方面分析。
(2)本题考查国民大革命。本小问,依据材料二可知,大革命是指国民大革命,结合其背景分析。
(3)本题考查一五计划。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时间,结合所学从一五计划的推动;政府的重视;苏联的技术指导;科学家和人民的努力等方面分析。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三,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分析即可。
【解答】(1)本小问的背景,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从民族危机严重、资产阶级革命形势推动、清末新政、收回利权运动的影响;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等方面分析。
(2)本小问的条件,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可知,“轰动世界的大革命”是指国民大革命时期,其条件结合所学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国共合作以及工农革命运动的推动等方面分析。
(3)第一小问的因素,依据材料三的时间,结合所学从一五计划的推动;政府的重视;苏联的技术指导;科学家和人民的努力等方面分析。第二小问的意义,依据材料三“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开辟了我国南北交通和桥梁建设的新历史”,结合所学可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使京广铁路南段与北段连成一线,对促进南北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故答案为:
(1)背景: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严重;资产阶级革命形势的推动;清末新政;收回利权运动的影响;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2)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国共合作的推动;工农革命运动的有力支援。
(3)因素:一五计划的推动;政府的重视;苏联的技术指导;科学家和人民的努力。
意义:使京广铁路南段与北段连成一线,对促进南北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2.【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土地革命,要求学生结合土地革命的过程来分析。
(2)本题主要考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要求学生结合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特点和影响来分析。
(3)本题主要考查中国革命的道路,要求学生结合中共革命成功的原因来分析。
【解答】(1)材料一可以看出当时毛泽东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李立三提出了城市中心论的道路,他们主要观点的依据结合所学知识来分析就可以。
(2)从材料2和所学知识,毛泽东探索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其主要的内容包括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对中国革命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这条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3)上述材料我们可以看出,中共革命道路探索成功的原因包括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领导人从实际出发正确的探索。
故答案为:
(1)观点: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李:城市中心论;依据:毛:汲取南昌起义等失败教训;国情决定的(城市中敌人力量过于强大,农村里敌人力量相对薄弱);井冈山等农村革命根据地成功实践;李:苏联城市暴动的成功经验;共产国际的指示;马列主义的经典论述。
(2)举措:开展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影响: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3)原因: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实现了道路创新。
33.【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红军长征,要求学生结合红军长征的过程特征和影响以及抗日战争的背景特点来分析。
【解答】(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国统区的报纸对于红军长征的报道主要是诋毁红军长征,夸大国民党军队的战绩,并不确实。这主要是由于立场不同,国民党报纸出于维护统治的目的进行不实宣传;民营报刊迫于国民党的压力,报道的倾向与国民党报纸大致相同。
(2)从材料可以看出《红军二万五千里西引记》对于红军长征的报道正面报道了红军长征,报道全面、具体,材料真实、丰富。
(3)从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可以看出关于红军长征不同的报道,《红军二万五千里西引记》对于红军长征的报道建立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中央日报》和《国民公报》的报道具有明显的主观意图,报道不实。因此,就对红军长征的报道而言,《红军二万五千里西引记》比《中央日报》和《国民公报》的史料价值更高。但《中央日报》和《国民公报》也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因为从中可以看出国统区人们对于红军长征的态度,也从侧面印证了红军长征的史实。
故答案为:
(1)特点:诋毁红军长征,夸大国民党军队战绩,笼统不实。
原因:由于立场不同,国民党报纸出于维护统治的目的进行不实宣传;民营报刊迫于国民党的压力,报道的倾向与国民党报纸大致相同。
(2)不同:正面报道了红军长征,报道全面、具体,材料真实、丰富。
(3)《红军二万五千里西引记》对于红军长征的报道建立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中央日报》和《国民公报》的报道具有明显的主观意图,报道不实。因此,就对红军长征的报道而言,《红军二万五千里西引记》比《中央日报》和《国民公报》的史料价值更高。但《中央日报》和《国民公报》也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因为从中可以看出国统区人们对于红军长征的态度,也从侧面印证了红军长征的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