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一、选择题
1.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做了如下实验:在阳光下,玻璃罩中有绿色植物,蜡烛能够继续燃烧而且玻璃罩里的小白鼠能够存活,其主要原因是
( )
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
B.绿色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C.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D.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光
2.[2020·深圳]
某同学认为小树苗长成大树后,质量大幅度增加的原因是树苗吸收了土壤中少量的无机盐和大量的水,其实他主要还忽略了
( )
A.树苗从空气中吸收的氮气
B.树苗从空气中吸收的氧气
C.树苗从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
D.树苗从土壤中吸收的有机物
3.[2019·遂宁]
大棚种植的西瓜喜获丰收,合成西瓜中甜味物质的原料是
( )
A.二氧化碳和水
B.二氧化碳和氧气
C.水和有机物
D.氧气和无机盐
4.[2019·鞍山]
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条件和原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绿色植物在光下产生淀粉
B.光合作用的原料只有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原料
D.水也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5.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光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B.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片表皮细胞
C.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均能影响光合作用
D.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人和动物食物的来源
6.下列四个实验装置,若要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则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 )
图3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②和③
D.③和④
7.如图4将三株相似的某植物幼苗分别置于三个装有完全培养液的相同培养皿中,并在下列三种条件下培养若干天,以测定温度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请问下列哪一组对照实验属于研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
图4
A.甲、乙、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甲和乙
8.晚上,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把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统计结果如图5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图5
A.气泡越多,说明产生的氧气越多
B.试管与灯的距离为10厘米时,产生的气泡最多,原因是光照较强
C.该实验可以得出结论:一定范围内,光照越强,光合作用也就越强
D.如果将该试管放在黑暗中,也将冒出大量气泡
9.用新鲜水绵和好氧细菌(有氧才能生存)制成临时装片,显微镜下观察到好氧细菌均匀分布。用不同光束照射水绵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好氧细菌的分布变成如图6所示。该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
图6
A.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B.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C.绿光不利于水绵进行光合作用
D.光束不同,光合作用强度不同
10.[2019·石家庄]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 )
A.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B.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
C.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D.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11.科学研究发现,用适量的“汽水”(一种能释放二氧化碳的溶液)浇灌植物,能促进植物的生长。主要原因是它能
( )
A.减弱吸收作用
B.增强光合作用
C.减弱光合作用
D.促进水分吸收
12.[2020·昆明]
农业生产上充分利用光照提高产量的措施是
( )
A.农田松土
B.合理密植
C.带土移栽
D.人工授粉
13.[2019·龙东]
下列增产措施中,没有应用到光合作用原理的是
( )
A.适当延长光照时间
B.合理施肥
C.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D.合理密植
二、非选择题
14.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请据图7分析回答:(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图7
(1)首先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
,然后将甲、乙装置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从甲装置和乙装置中各取一片叶,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变蓝色的是 装置中的叶片。此实验现象可以证明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在实验过程中,玻璃罩内壁出现的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 ,水分是通过叶片上的
散失的,可以拉动 由根部运输到茎、叶等部位。?
15.[2019·张家界改编]
近年来,张家界市新建了许多水果、蔬菜采摘园,春天可以到大棚里采摘草莓、蔬菜,秋天可以采摘葡萄等。到采摘园现场采摘,既给人们提供了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又能体验到采摘的乐趣。请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种植蔬菜的大棚内,通常要适时通风,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加
的浓度,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产量。在寒冷的冬天,大棚能为蔬菜的生长提供
。?
(2)在一封闭的草莓大棚中,某生物兴趣小组测量48小时棚内二氧化碳的含量,绘制了如图8图乙所示曲线。
图8
①在曲线的ab段,二氧化碳浓度下降的原因是草莓的 作用吸收了二氧化碳。?
②为了提高草莓的产量,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建议果农:晚上适当增加光源,可以延长
作用时间;开花期间,在棚内放养蜜蜂。?
(3)在草莓、葡萄的植株上开了很多花或结了很多果,有经验的果农并未全部保留,而是进行疏花、疏果。这样做的目的是使保留的果实有充足的 供应,提高草莓和葡萄的品质。?
答案
1.A [解析]
在阳光下,玻璃罩中有绿色植物时,蜡烛能够继续燃烧而且玻璃罩里的小白鼠能够存活,其主要原因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
2.C [解析]
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小树苗能不断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等有机物,积累在小树苗的体内,是小树苗增重的主要原因。因此某同学认为小树苗长成大树后,质量大幅度增加的原因是树苗吸收了土壤中少量的无机盐和大量的水,其实他主要还忽略了小树苗从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
3.A 4.B
5.B [解析]
光合作用只有在光下才能进行,所以光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只有具有叶绿体的细胞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叶片表皮细胞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水分供给、温度等;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主要为淀粉),不仅用来构建植物体本身,也为其他生物以及人类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
6.B [解析]
要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可知二氧化碳为该实验的变量,要体现出该变量,其中一个装置需要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装置中无二氧化碳),另一个装置则用等量清水代替(装置中有二氧化碳),除了变量以外,其他条件应该相同且适宜。①和③符合要求。
7.B [解析]
甲、乙、丙三套装置,能够形成两组对照实验,甲和丙一组,变量为温度,乙和丙一组,变量为光照强度。
8.D [解析]
金鱼藻在光下能进行光合作用,由于光合作用能释放氧气,故实验中释放出的气泡主要是氧气,气泡越多,说明产生的氧气越多;由图可以看出,试管与灯的距离为10厘米时,每分钟产生的气泡个数最多,因为试管与灯的距离较近,光照较强;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在一定范围内,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如果把试管放在黑暗处,根据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必须有光,可知植物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就不会产生氧气冒出气泡。
9.B [解析]
该实验表明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不能表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10.D [解析]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作光合作用。所以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11.B [解析]
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增加二氧化碳浓度,能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促进有机物的合成。
12.B [解析]
农田松土排涝是为了增加土壤中的空气,促进根的呼吸;合理密植的目的是充分利用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光照,是提高单位面积内农作物产量的一个重要措施,属于使农作物充分利用光照,提高产量的措施;带土移栽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人工授粉是为了使植物更好完成传粉和受精,与光合作用原理无关。
13.B [解析]
适当延长光照时间,最大限度地满足农作物光合作用对光的要求,农业生产就能获得丰收;合理施肥为农作物补充无机盐,与光合作用没有直接关系;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就会显著增强;合理密植充分利用了单位面积上的光照,可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
14.(1)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转运或耗尽 乙
二氧化碳
(2)蒸腾作用 气孔 水分和无机盐
15.(1)二氧化碳 适宜的温度
(2)①光合 ②光合
(3)有机物
[解析]
(1)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种植蔬菜的大棚内,适当通风可以提高大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强光合作用的强度,提高蔬菜的产量。在寒冷的冬天,大棚能为蔬菜的生长提供适宜的温度。(2)①在曲线的ab段,二氧化碳浓度下降的原因是草莓的光合作用吸收了二氧化碳。②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所以晚上适当增加光源,可以延长光合作用时间。(3)要提高草莓、葡萄的产量,疏去弱小花、果是为了使有机物充分供给健壮花、果,保证果实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