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科学探究:电容器 随堂检测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5科学探究:电容器 随堂检测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8-01 19:28: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5科学探究:电容器—2021-2022学年高二物理鲁科版(2019)必修第三册随堂检测
选择题
1.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充满云母介质,接在恒压直流电源上。若将云母介质移出,则电容器( )
A.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电场强度变大
B.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电场强度变大
C.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
D.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
2.平行板电容器与电源连接充电。若保持电源接通,先将一导体平板插入电容器两平板间,然后从另一侧抽出,如图所示。则在此过程中( )
A.插入和抽出导体板时电容器既不充电也不放电
B.插入和抽出导体板时电容器均充电
C.插入和抽出导体板时电容器均放电
D.插入导体板时电容器充电,抽出导体板时电容器放电
3.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保持平行板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量Q不变,极板A接地,极板B与一个灵敏的静电计相接。将A极板向左移动,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时,电容器的电容C、两极板间的电压U,电容器两极板间的场强E的变化情况是( )
A.C不变,U不变,E变小 B.C变小,U不变,E不变
C.C变小,U变大,E不变 D.C变小,U变大,E变小
4.关于下列四幅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为可变电容器,动片旋出时可以使其与定片的距离增大,从而改变电容
B.图乙为莱顿瓶,瓶内外锡箔相当于电容器的两个极板,可以用来储存电荷
C.图丙中电容器只要与电源相连,电流表的示数始终不为零
D.图丁所示是电解电容器,击穿电压为80 V
5.测定压力变化的电容式传感器如图所示,A为固定电极,B为可动电极,组成一个电容大小可变的电容器。可动电极两端固定,当待测压力施加在可动电极上时,可动电极发生形变,从而改变了电容器的电容。现将此电容式传感器连接到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则( )
A.当待测压力增大时电容器的电容将增大
B.当待测压力增大时电阻R中有从a流向b的电流
C.当待测压力增大时电阻R中没有电流
D.待电路稳定后,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增大
6.一个电容器的规格是“10 μF 50 V”,则( )
A.这个电容器的电容总等于10 μF
B.这个电容器的最大电容为10 μF,带电荷量较少时,电容小于10 μF
C.这个电容器上加的电压不能低于50 V
D.这个电容器加上50 V电压时,电容才是10 μF
7.如图所示,两块金属板a和c水平放置,相互隔开;板a和c接在电池上。闭合开关,一带电微粒P以某一初速度水平射入板a和c之间,落在板c上的Q点。断开开关,平行地插入薄金属板b,带电微粒P在同样的入射位置、以同样的初速度水平射入板b和c之间,则微粒( )
A.落在c板上Q点的左侧 B.落在c板上Q点的右侧
C.落在c板上的Q点 D.沿直线飞出
8.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已经充电,静电计的金属球与电容器的一个极板连接,外壳与另一个极板连接,静电计指针的偏转反映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实验中保持极板上的电荷量Q不变。设电容器两极板正对面积为S,极板间的距离为d,静电计指针偏角为θ。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保持S不变,增大d,则θ变大
B.保持S不变,减小d,则θ不变
C.保持d不变,减小S,则θ变小
D.保持不变,在两极板间插入电介质,则θ变大
9.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带有等量异种电荷,与静电计相连,静电计金属外壳和电容器下极板都接地。以E表示两板间的电场强度,θ表示静电计指针的偏角。若保持上极板不动,将下极板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至图中虚线位置,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E不变 B.电流计中有电流流过
C.θ减小 D.电容器的电容变大
10.常用的电容器从构造上看,可以分为固定电容器和可变电容器两类。如图甲、乙为两种电容器的实物图片,根据图中的相关信息,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甲为可变电容器,它是通过改变极板间的距离来改变电容的
B.在不改变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将甲电容器浸入煤油中,其电容不发生变化
C.根据乙电容器外壳上标的数据可知,电压超过5.5 V时乙电容器就会被击穿
D.根据乙电容器外壳上标的数据可知,乙电容器接5.5 V电压时,储存的电荷量为5.5 C
非选择题
11.如图所示为一平行板电容器,电容为C,A板带正电,电量为Q,B板接地,板间距离为d ,板间中央有一质量为m的油滴处于静止状态。求:
(1)A、B两板间的电势差;
(2)油滴带的电量;
(3)油滴的电势能。
12.如图所示,充电后的平行板电容器水平放置,电容为C,极板间距离为d,上极板正中有一小孔。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球从小孔正上方高h处由静止开始下落,穿过小孔到达下极板处速度恰为零(空气阻力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球到达小孔处的速度;
(2)极板间电场强度大小和电容器所带电荷量;
(3)小球从开始下落到运动到下极板处所用的时间。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平行板电容器接在电压恒定的直流电源上,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电压U不变。若将云母介质移出,电容C减小,由可知,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减小,即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量减小。由于U不变,d不变,由可知,极板间电场强度E不变,选项D正确,ABC错误。
2.答案:D
解析:根据公式可知,插入导体板过程电容增大,抽出导体板过程电容减小;保持电源接通,电容器的电压U不变,根据公式知,所带电荷量先增加后减少,故插入导体板时电容器充电,抽出导体板时电容器放电,故选项D正确。
3.答案:C
解析: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d时,由知,C变小,根据Q不变及知,U变大,而,均不变,则E不变,故C正确。
4.答案:B
解析:题图甲所示的电容器为可变电容器,动片旋出时与定片的距离不变,通过减小极板间的正对面积,从而改变电容,故选项A错误;题图乙构成一个简易的电容器,能够储存电荷,故选项B正确;题图丙中电容器充电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不为零,电路稳定时电流表的示数为零,故选项C错误;题图丁是电解电容器,额定电压为80 V,小于击穿电压,故选项D错误。
5.答案:A
解析:压力增大时,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减小,由电容器的公式可知电容器电容增大,A正确;电路稳定后,相当于电容器直接与电源相连,因此电容器两端电压不变,D错误;电容器的电容增大,由可知电容器电荷量增加,电容器充电,因此电阻R中电流方向为b流向a,BC错误。
6.答案:A
解析:电容器的电容与电容器板间电压及所带电荷量无关,加电压或不加电压、带电荷量多或少时,电容都是10 μF,故A正确,BD错误。50 V是电容器的额定电压,表示这个电容器的工作电压不能高于50 V,故C错误。
7.答案:C
解析:断开开关后,电容器的电荷量不变,插入薄金属板b,等效为极板的间距减小,根据和得,故电场强度不变,静电力不变,即粒子的受力情况不变,故运动情况不变,依然落在Q点,选项C正确。
8.答案:A
解析: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电荷量Q不变,保持S不变,增大d,电容C减小,电压U增大,θ变大,选项A正确;电荷量Q不变,保持S不变,减小d,电容C增大,电压U减小,θ变小,选项B错误;电荷量Q不变,保持d不变,减小S,电容C减小,电压U增大,θ变大,选项C错误;电荷量Q不变,保持不变,在两极板间插入电介质,电容C增大,电压U变小,θ变小,选项D错误。
9.答案:A
解析:电容器与电源断开,故电荷量不变;下极板向下移动,两板间的距离增大,根据可知,电容C减小,则根据可知,电压U增大,故静电计指针偏角θ增大;两板间的电场强度,因此E与两板间距无关,故E不变,选项A正确,C、D错误。因为电容器带电荷量不变,没有电荷移动,所以电流计中没有电流流过,选项B错误。
10.答案:D
解析:图甲中可变电容器是通过改变极板的正对面积来改变电容的,将甲电容器浸入煤油中,两极板间的介质改变,相对介电常数改变,即电容发生变化,选项A、B错误;电容器的击穿电压一定大于额定电压,电容器外壳上标的电压是额定电压,根据公式得,选项C错误,D正确。
11.【解析】(1)根据电容的定义式:C=
可得A、B两板间的电势差为:U=;
(2)油滴静止 ,根据平衡条件有qE=mg
板间的场强为:E=
联立以上可得:q=;
(3)由于电场力方向向上,而电场强度方向向下,因此油滴带负电;而两板之间为匀强电场,则E=
油滴所在位置的电势为:φ=E·=
油滴的电势能为:Ep=qφ=·=
答案:(1) (2) (3)mgd
12.【解析】(1)由v2=2gh得v=;
(2)在极板间带电小球受重力和电场力作用,有
qE-mg=ma且v2-0=2ad,得E=
由U=Ed、Q=CU得Q=C;
(3)由题意得h=g、0=v-at2、t=t1+t2,
综合可得t=。
答案:(1) (2) C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