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张PPT)
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学习目标
1.理解地域文化的含义和特点及影响,理解城乡景观的内涵。
2.理解不同区域地域文化的差异及成因,理解不同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地表上看,这里似乎没什么人
导:5分钟
地下的世界是这样的
库伯佩迪发现了宝石矿以后,人口陆续聚集。但这里的气候并不适合人类长期居住,大部分矿工躲避在矿井里,逐渐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民居。地下住宅功能完善,有教堂、旅馆等建筑。库伯佩迪的居民几乎全部住到了地下,变成了独特的风景线,还吸引了众多的观光客。
澳大利亚的库伯佩迪
思考
1.
分析库伯佩迪的气候特点,简要说明其形成原因。
2.
说一说库伯佩迪的地下民居特点。
澳大利亚的库伯佩迪地处澳大利亚的南部内陆,维多利亚大沙漠东南部边缘,纬度较低,夏季受亚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到来自内陆地区东北信风的影响,全年高温少雨。
库伯佩迪的民居依山崖开挖修建,全部建在地下;与外部联系的门窗开口较小,内部宽敞;功能设施齐全,建筑功能多样。
思:7分钟
1.阅读课本37页,找出地域文化的含义、表现形式。
2.阅读课本37页,找出城乡景观的含义。
3.阅读课本38-43页,找出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3种的体现。
地域文化和城乡景观的内涵
壹
评:18分钟
指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成长起来、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一定地域内自然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地域性、多样性、独特性、
创新性、变化性、相对稳定性。
地域文化概念
地域文化形式
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
地域文化特点
(一)地域文化的内涵
徽派文化
徽派民居的特点
院落坐北朝南,依山傍水,以堂屋为中心,高墙封闭,马头翘角,黑瓦白墙,天井居中,石雕木雕、砖雕别致,质朴中流露出清秀。
思考
徽派民居体现了当地怎样的自然环境
1.徽州地区群山环抱,自然地理环境相对封闭,因此依山傍水,桥多路窄。为防火而修建马头翘角,建筑错落有致。
2.以堂屋为中心,高墙封闭,以天井解决内采光和通风问题。
3.小桥流水,绿树成荫,黑瓦白墙,与自然和谐一体。
徽派民居体现了怎样的人文环境
1.徽州文化是大移民所形成的宗法社会,因此民居紧凑,墙面和马头高低进退错落,体现谦逊避让的君子之风,浓厚的移民文化、儒家思想。
2.徽商经济厚实,徽州文化全面发展,民居装饰雕刻精致。
人们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果,其外部形态和组合类型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城乡景观形成
城乡景观内涵
反映不同地域的文化内涵、价值观、审美观。
(二)城乡景观的内涵
各大洲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不同纬度之间,不同海拔之间,城乡景观均存在显著差异。
地域文化对城乡建设具有深刻影响,而城乡建设反过来又影响并提升了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
城乡建设
城乡景观:是人们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果,其外部形态和组合类型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不同地域的文化内涵、价值观、审美观。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地处横断山区。2013年红河哈尼梯田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一千多年前,生活在这里的哈尼族等民族就开辟了梯田,种植水稻。稻田的灌溉依赖山泉溪流。经长时间摸索,人们发现森林是涵养水源的宝库,必须保证山上的森林面积足够大,水源才能常年不枯,于是民间规定特定范围的森林不得砍伐。
这里处于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不稳定,季节分配也不均匀。为了缓解用水矛盾,村民修筑了沟渠,连接各家的稻田。每个村都选出一位正直公正、责任心强的人来担任分水官,负责分配每一田块的用水量。这种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河流—森林—梯田—村寨共同构成人与自然协调的美丽乡村。
描述哈尼梯田的景观特点
思考
云南红河哈尼梯田,一方面,河流—森林—梯田—村寨共同构成人与自然协调的美丽乡村;另一方面,哈尼梯田地区流传下来的古代分水制度,也体现了人与人和谐共处的价值观。
贰
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一)在民居特色上的体现
1.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不同的特色。
傣家人生活在高温多雨热带季风气候区,屋顶人字脊,便于排水,二层高架,防潮、防虫,取竹建造竹楼。
比如,光照强烈的地方需要遮阳,气候寒冷的地方需要保暖,湿润多雨的地方注重排水和通风,沙尘暴频繁的地方注重防御风沙,地震、泥石流较多的地方重点防御地质灾害。
山西降水较少,人们为了获得和保存更多的雨水,屋脊向院内倾斜,称为“肥水不流外人田”。
土耳其岩熔台地广泛,建筑用材较多,体积庞大,运输困难,当地人们因地制宜依山势建洞穴居住。
2.建筑材料的选用也具有鲜明的地域性。
因纽特人生活在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冰雪常年不化,就地取材建造冰屋居住。
3.世界各地的民居体现了人文地理环境,形成了不同的特色。
拙政园为私人家宅,主人谪居于此。灰瓦白墙,清雅内敛,内有洞天,怡情舒怀。
紫禁城为皇家园林,琉璃瓦金光灿灿,红墙色彩浓重,气势恢宏,皇权威严,令人敬畏。
四合院坐北朝南,由北侧的正房、南侧的倒座房、东西两侧的厢房组成,大门位于宅院的东南角。宅院中部的开敞空间,是家庭成员劳作、休闲的场所,大多种植观赏性花木。
我国上下尊卑、长幼有序的传统观念,家庭成员居住在不同的房间里,长辈居正房,晚辈住厢房,佣人住倒座房。
家庭成员居住在不同的房间里,长辈居正房,晚辈住厢房,佣人住倒座房。
四合院
四合院坐北朝南,北侧正房、南侧倒座房、东西两侧厢房组成,大门位于宅院的东南角。
适应北方日照时间短,太阳高度低,气候冬季寒冷,便于采光;同时减小西北冷空气的影响。
体现我国上下尊卑、长幼有序的儒家传统。
问题探究:
观察下列图中的各民居,看一看它们具备什么样的特色。这些民居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有什么样的关系?又反映出什么样的地域文化?
提示:湘西吊脚楼:依山而建,用当地盛产的杉木。该地多雨,空气和地层湿度大,吊脚楼底层架空,对防潮和通风极为有利。
提示:陕北窑洞:用石头或者砖头砌,窑洞上面覆盖厚厚的夯实的黄土,依黄土高原土层厚实、地下水位低的特点,挖窑洞作民居,有冬暖夏凉的优点。
提示:印度尼西亚巴塔克式房屋:气候湿热,雨量大,气温高。当地的民居适应气候的特点,把底层架空以利通风散热,以重木及棕榈建造,用木构架楔榫连接,坡顶的山墙两端可以通风,山墙上作彩色编织的调席盖和竹篾。
提示:英国乡土民居:英国降水较多,乡土民居以乡村式的茅草农舍为代表,屋顶坡度较大。
提示:肯尼亚茅草屋:草原面积广大,草屋的建筑充分考虑了就地取材的原则。
提示:伊朗风塔:气候酷热,风塔是建筑物中用来通风降温的建构。外部的空气经过这一系统降温后飘散到各个房间,让主人享受着酷暑中的阵阵清爽。
唐长安城是唐朝的都城,城市的北部为皇城,城市的东部和西部居住着王公贵族,城市的南部和外围为平民居住区,东西两市为商业区。这种空间布局体现了皇权至上、中轴线对称的封建社会城市的建设思路。
(二)在城市格局上的体现
我国古代城市建设体现了皇权至上的思想,在功能分区上反映出严格的等级制度。
1.我国古代城市建设
明清北京城以皇城居中,中轴线对称,天坛、地坛、日坛、月坛位于四周,代表“天南地北,日东月西”,一条南北向的主轴线贯穿全城。功能分区明确,道路秩序井然。为了改善平原单调的景观,都城建设的一大特色是“挖池筑丘”,不仅解决了漕粮运输和给排水的问题,而且营造了广阔的水面和生动的天际轮廓线。
欧洲城市多围绕教堂、市政厅、城市广场布局,中心与四周的建筑物高度差别小,高层建筑一般在城市外围。
体现了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法国巴黎以凯旋门为中心向外发散。
2.欧洲城市格局
威尼斯水城
威尼斯依赖当地发达的商贸海运业兴起,市区建在离陆地
4
千米的118
个小岛上,有
177
条水道贯通其间,400
多座桥梁将各岛连为一体,以舟代车,有“水上城市”之称。
美国城市由于发展历史短,缺少体现悠久历史的传统建筑,中心多围绕摩天大楼布局,外围建筑高度逐渐下降,并逐渐形成连绵的城市带。
3.美国城市格局
(三)在建筑风格上的体现
我国城乡建设历史悠久,“天人合一”的思想延续贯穿,砖墙木梁架结构广泛流行,斗拱飞檐和雕梁画栋是我国特有的建筑风格。
西方建筑中柱廊、尖塔、喷泉、雕塑等特点明显。
上海石库门建筑
石库门融汇了西方建筑风格和传统汉族民居特点,是最具上海特色的老式民宅。19世纪后期,在上海陆续出现用传统木结构加砖墙承重建造的住宅。由于建筑外门选用石料做门框,故称为“石库门”。伴随着大上海的兴起,都市洋场风情打破了传统庭院式的生活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具有小家庭和单身移民特点的石库门弄堂文化。
保护地域文化,将传统的、民族的文化特征融入现代建筑之中,协调好老城区与新城区的发展关系,促成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和谐。
活动
位于浙江金华兰溪市西部的诸葛八卦村,是诸葛亮后裔的聚居地。
诸葛八卦村的中间是一口池塘,叫作钟池,是八卦村的核心所在。钟池半边有水半边为陆,形如九宫八卦图中的“太极”。以钟池为中心,有八条小巷直通村外八座高高的土岗,其平面酷似八卦图。小巷又派生出许多纵横相连的小巷,似通非通,犹如迷宫一样。
外人进入小巷,往往易进难出,甚至迷失方向
(1)描述诸葛八卦村村落的布局特点,讨论该村落的布局与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和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布局特点:整个村落以钟池为核心,八条小巷向外辐射,形成内八卦,村外八座小山环抱整个村落,构成外八卦,各家各户,面面相对,背背相依,巷道纵横,有如迷宫。当地地形以丘陵为主,地形复杂,诸葛村在选址、建村过程中对于风水学说的重视,反映了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族通过风水学说培养人们与土地的紧密联系,并增进宗族的团结的特点。
(2)结合材料,讨论诸葛八卦村的旅游品牌价值。
提示:①旅游资源具有景观独特性(没有类似景观,具有不可替代性,不可复制);②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③文化底蕴深厚;④诸葛亮历史地位高,知名度高,文化品牌效益高。
(3)旅游品牌……针对其开发与保护提出可行性建议。
提示:①保护古村古镇的原生态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持古村古镇原貌;②保持古村古镇的特色,挖掘其历史文化价值,开发旅游特色资源;③加强古村古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服务设施。
问题探究:
2.
与传统城市建筑相比,现代城市建筑的地区差异逐渐缩小,几乎千城一面。想一想,这是为什么?我们该如何看待城市建设中的“大拆大建”现象?又如何处理好现代化和弘扬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提示:①将地域文化融入城市建设;②在表达地域文化时,注意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用现代的美学观念和技术手法表现地域文化内涵。
知识总结:地域文化对城镇景观的影响
城市建筑
表现
原因
建筑
格局
美国城市
市中心区摩天大楼高耸入云,四周建筑物错落其间
城市发展历史短,移民影响大,经济发展快
欧洲城市
市中心区一般很少建现代化高楼大厦,高大楼群聚集的情况更为少见
城市发展历史悠久,城市格局与主体建筑风格已经形成
建筑
风格
杭州
将城市有组织地融入自然环境之中的“山水城市”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
北京
皇宫建筑群雄踞城市中心,其他重要建筑物则沿城市中轴线排列
显示皇权的至高无上
华盛顿
国会大厦居于高处
体现了资产阶级所标榜的民主与法制精神
建筑
结构
中国
围墙是中国建筑的主要景观,中国园林讲究含蓄、显而不露、引而不发、忌直求曲、忌宽求窄
中国文化具有很强的内向性、封闭性
西方
美国建筑绝少有围墙,西方园林强调整齐划一、直率敞朗、和盘托出
西方文化以外向、开放著称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文化景观多样。回答1~2题。
1.与傣族泼水节有关的自然条件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2.下列我国地域文化区和当地传统民居配对中,正确的是(
)
A.华南妈祖文化区吊脚楼
B.四川盆地文化区竹楼
C.华北平原文化区窑洞
D.青藏高原文化区石砌碉房
检:5分钟
下图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代表某种文化景观,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3.该种文化景观是(
)
A.小溪
B.梯田
C.平原
D.沙滩
4.该文化景观最有可能位于(
)
A.黄土高原
B.江南丘陵
C.青藏高原
D.四川盆地
5.下列作物最有可能在该文化景观区种植的是(
)
A.水稻
B.甜菜
C.谷子
D.青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