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朱自清
春 朱自清 一、新课导入
春天展现美丽的世界,春天带来崭新的希望。历来文人墨客都喜欢描绘春天,赞美春天。你读过哪些描写春天的诗文?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春 朱自清 一、新课导入
朱自清(1898—1948),原名 ,号 ,后改名自清,字 。中国近代散文家、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
朱自华
秋实
佩弦
《楚辞 ·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
《韩非子·观行》“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
春 朱自清 二、知人论世
“昨夜得梦,大学内起骚动。我们躲进一座大钟寺的寺庙,在厕所偶一露面,即为冲入的学生发现。他们缚住我的手,谴责我从不读书,并且研究毫无系统。我承认这两点并愿一旦获释即提出辞职。”
——《朱自清日记》1936年3月19日条
春 朱自清 二、知人论世
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
朱自清是言出行随的人,签名后便让家人把“配给证”退回。一个多月后的8月12日,朱自清因胃肾疾病逝世。
——王彬彬《另一只眼打量历史:往事何堪哀》
关于“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春 朱自清 二、知人论世
主要作品有:
诗文集:《雪朝》《踪迹》《背影》《春》《欧游杂记》《你我》等
学术论著《精读指要举隅》《略读指导举隅》《诗言志辨》《新诗杂话》《国文教学》《经典常谈》等
春 朱自清 二、知人论世
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
满贮着那一种诗意。
——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引》
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讲究语言的,哪怕是一个字,两个字的问题也绝不放松。可是他的注重语言,绝不是堆砌词藻。
——朱德熙《漫谈朱自清的散文》
朴素缜密,清隽沉郁,文笔清理,真情实感
春 朱自清 二、知人论世
自由放声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标明自然段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春 朱自清 三、朗读诵读
自由放声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标明自然段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春 朱自清 三、朗读诵读
自由放声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标明自然段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
春 朱自清 三、朗读诵读
自由放声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标明自然段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着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春 朱自清 三、朗读诵读
自由放声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标明自然段
天上的风筝渐渐多了,地上的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儿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
春 朱自清 三、朗读诵读
听读课文:
注意:
停顿的长短
读音的轻重
语速的快慢
语调的抑扬
春 朱自清 三、朗读诵读
全文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请分别用两个字概括每部分的文意,并为每一部分分层。
盼春
绘春
颂春
春草图
春花图
春风图
春雨图
迎春图
总轮廓
新 美 力
春 朱自清 四、文本分析
春 朱自清 四、文本分析
思考3:作者在表达对春天的期盼的时候,用了两个“盼望着”,作者为何这样安排?
答: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连用两个“盼望着”,加强语气,强调了作者盼望春天到来的急切的心情。
盼春
思考1:同学们感受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对春天到来的急切的心情。
思考2:这种急切的心情是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的?
春 朱自清 四、文本分析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思考4:“春天的脚步近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春天人格化,赋予了春天生命的活力,表明了春天即将到来,生动形象地体现了作者期盼春天到来的急切心情。
盼春
春 朱自清 四、文本分析
思考2:这种急切的心情是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的?
①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连用两个“盼望着”,强调了作者盼望春天到来的急切的心情。
②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春天人格化,赋予了春天生命的活力,表明了春天即将到来,生动形象地体现了作者期盼春天到来的急切心情。
盼春
春 朱自清 四、文本分析
思考1:哪个词可以看出这一段在描绘春天的总轮廓?
思考2:作者在描绘 这“一切”的时候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思考3:作者是如何展开描绘这“一切”的?
一切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春天人格化,赋予了春天生命的活力,表明了春天的到来,生动形象地体现了作者看到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作者在描绘完“一切”“苏醒”之后,举了山、水、太阳三个例子,进行了具体的描绘,化抽象为具象,生动形象。
绘春·春的总轮廓
春 朱自清 四、文本分析
思考4:“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突出了山、水、太阳的什么特点?
用“朗润”写春山光泽;用“涨”写春水涣涣;用“红”写春日暖人。
思考5:“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效果?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增强了文章的气势,体现了作者看到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绘春·春的总轮廓
春 朱自清 四、文本分析
春草图
春 朱自清 四、文本分析
请同学们找出直接描绘春草的句子。
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绘春·春草图
填一填:
情态: 颜色:
质地: 长势:
偷偷
钻
嫩嫩的
绿绿的
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角度
?
春 朱自清 四、文本分析
“嫩嫩的,绿绿的”本该在“小草”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
放在句末,单独从句子中拿出来,主要是为了强调,突出小草嫩绿的特点,同时使句子生动活泼,富有生气。
绘春·春草图
春 朱自清 四、文本分析
请同学们找出描绘人的句子。
绘春·春草图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写春草为什么又写“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通过小孩在草上兴致勃勃的嬉戏侧面衬托春草勃发给人的欢乐。
春 朱自清 四、文本分析
嫩、绿、满、软——草(生机勃勃)
坐、躺、滚、踢、跑、捉——人(喜悦)
春 朱自清 四、文本分析
春花图
春 朱自清 四、文本分析
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春 朱自清 四、文本分析
红的像火
春 朱自清 四、文本分析
粉的像霞
春 朱自清 四、文本分析
白的像雪
春 朱自清 四、文本分析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春 朱自清 四、文本分析
作者抓住了春花的什么特点?
静
绘春·春花图
花朵多
花色艳
花味甜
动
蜂飞蝶舞
找出写春花下列情况的句子
颜色
味道
虚的
实的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
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除了上句以外的所有句子)
春 朱自清 四、文本分析
本段是按照什么顺序写得?
由上到下:
树上——花下——遍地。
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⑴“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用拟人,写出了春花竞相开放的情景。
⑵“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用比喻、排比,写出了春花争艳、万紫千红的情景。
⑶“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用比喻、拟人,写出野花多、闪闪发光、轻轻摆动的情景。
绘春·春花图
春 朱自清 四、文本分析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如果把“闹”换成“叫”好不好?
不好。因为蜜蜂的嗡嗡声音不是从嘴巴里“叫”出来的,而是振动翅膀发出的声音,所以不能用“叫”;而且用“闹”运用拟人手法,把蜜蜂人格化,呈现出一派喧嚣沸腾的热闹景象,表现出作者对春天美景的喜爱之情。
绘春·春花图
春 朱自清 四、文本分析
春风图
春 朱自清 四、文本分析
指出从下列人体的感官进行描写的句子 :
触觉
嗅觉
视觉
听觉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还有各种花的香。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
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绘春·春风图
春 朱自清 四、文本分析
“春风图”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⑴“吹面不寒杨柳风”运用引用
⑵“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运用比喻、拟人。
⑶运用拟人
绘春·春风图
春 朱自清 四、文本分析
春雨图
春 朱自清 四、文本分析
春雨有什么特点?
⑴“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写出了春雨的经常。
⑵“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写出了春雨的多、细、密的特点。
⑶“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写出了春雨的轻盈。
⑷“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写出了春雨的润物。
绘春·春雨图
春 朱自清 四、文本分析
迎春图
春 朱自清 四、文本分析
文章怎样描写“迎春图”?
由景及人,春到人欢,与开头呼应。
春 朱自清 四、文本分析
为什么要引用“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个俗语?
引用俗语启迪人们:抓紧春光努力工作,奋发向上。
绘春·迎春图
春 朱自清 四、文本分析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新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
展的,笑着,走着。
美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
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
上前去。
力
赞春
春 朱自清 四、文本分析
末尾三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起什么作用?
运用比喻、赞美春天蓬勃的生命力,强调它的“新”“美”“力”。
这三个比喻各自成段,看看它们的顺序能否颠倒,如果把这三个比喻合为一段,表达效果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这三句的顺序,从“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形象的点明了春天的成长进程。所以顺序不能颠倒。如果把这三个比喻合为一段,则层次不明显,表达效果没有这样强烈。
春 朱自清 五、总结归纳
?如何写景:
??1.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 2.从不同的感官角度来描写,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
? 3.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描写,如从高到低、从上到下、从远到近等;
4.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春 朱自清 六、课后作业
?? 自己任选一个季节,尝试写作500字的小短文。?
?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