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高中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兴国之光、传家之宝和成人之魂。正所谓人无俭不立,家无俭不旺,党无俭必败,国无俭必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永远不会过时。近年来,在青年人中掀起一股新节俭主义的热潮,这折射出了青年人的新消费价值观念。
新节俭主义的精髓是说不,即对一切奢华铺张说不,对一切刻意张扬的个性说不,对一切名牌崇拜说不,它着眼省钱,强调消费时机、性价比、使用率等。与传统节俭理念不同,它是一种崇尚理性、独立人格、简约生活的消费理念,具有不奢侈、不浪费、理性消费、享受生活等特征,坚持 “省钱而不降品位”“省钱而不失时尚”“省钱而不减体面”等原则。实际上,新节俭主义者力图以简约朴素的方式还原生活本真:消费上明白自己的真实需要,真正能做到适可而止;不盲目攀比,不刻意追求超前消费、奢侈性消费;拼团网购享优惠,自带午餐或吃食堂,多坐公交和地铁……简约而不简单。所谓“不该花的钱一分钱不花,该花的钱一分钱不省”,即是新节俭主义者的鲜明写照。
新节俭主义经历了从物质短缺时的主动节俭到物资丰足后的奢侈,再到现在的物质丰富下的主动节俭,不再体现为物资短缺与人们生存需求的矛盾,而是体现为物质相对丰富与人们美好生活需求的辩证融合,是发展需求和享受需求的有机统一,是一种务实、适度、合理的消费,是对简约而不简陋、朴素而充实生活的追求。这种新潮流建立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基础上,可谓是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消费理念。
在当下市场经济时代,新节俭主义是青年人面对社会生活重压的务实选择。当资源面临枯竭、人口红利不再、环境污染严重、道德开始沦丧,出现自然家园和精神家园的双重失落时,新节俭主义就成了人们消费生活的一种时代选择。其一,社会能源和个人收入都较为固定,可供支配的资源有限;其二,人的欲望太多,需求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难以一一满足,必须有所取舍;其三,经济学的成本核算原理在消费领域的具体表现,就是以较少付出获得较大收益,以现有收入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合理需求。
新节俭主义的流行体现出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具有修身、齐家、治国的功能,关乎个人、家庭、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儒家的“过犹不及”、道家的“清静无为”、佛家的“向性中作”等,特别是儒家所倡导的克己、尚俭、节用、中道等观念,今天对我们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爱惜财物、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等思想和行为,对新节俭主义的形成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对消费主义的理性反思也促使青年人觉醒。现代西方的消费主义观念注重个人物质享受,倡导高消费、过度消费和奢侈消费,盲目占有和攀比,无限制破坏,丧失了真正的消费选择自由,消费品被符号化,而过度的高消费还带来了资源的消耗和能源的浪费等生态灾难。
新节俭主义还受到极简主义、环保主义等社会思潮的积极影响。极简主义的核心理念是让事情变得简单易懂,它避免复杂、追求简单,成为现代社会人们最为推崇的生活理念。环保主义保存、恢复和改善自然环境的意识,与新节俭主义反对浪费的理性消费本质相匹配,客观上对新节俭主义也起到了助推作用。
(摘编自贺才乐《为何新节俭主义在青年中流行》)
材料二:
新节俭主义的诞生向我们传递出了一股强大的“正能量”。新节俭主义者更具集体意识和责任意识,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而且也关注整个社会的利益。他们反对拜金主义心理和奢侈消费,希望在贫富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从而减少一些矛盾。他们的理念和行动不仅使其生活更有意义,同时更为我们的社会带来温暖,有利于实现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新节俭主义的这种理念契合了马克思的发展共同体思想。发展共同体理念提倡社会本位 基础上的互利共生、共赢的思维方式,强调共同体的各共生单元要通过合作得到优化、进化和发展。为此,每个社会成员都需要自觉形成并强化集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将共同体意识内化到自己的内心深处,并将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等理念转化为自觉行动,进而实现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新节俭主义内在包含了环境意识,强调自然的价值,反对一味向自然索取,主张在适度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前提下,进行适度的理性消费。毫无疑问,新节俭主义所具有的环境意识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具有重要意义。新节俭主义者的消费建立在人的有效需求基础上,不会造成浪费,也就有利于保护自然。此外,新节俭主义者践行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并不断带动他人加入绿色消费行列,这不仅直接有利于环境保护,而且能够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从而逐渐改善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摘编自连韵芳《新节俭主义的成因及价值探析》)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下这一美德不仅没有过时,而且重新成为当代青年 人新的消费价值观念。
B. 新节俭主义崇尚理性节制、独立人格、简约生活的消费理念,强调克制消费欲望,不追求超前消费和生活享受。
C. 新节俭主义反对拜金主义,致力于消除贫富差距,增进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能够为社会 提供更多“正能量”。
D. 新节俭主义强调自然的价值,反对一味向自然索取,主张适度的理性消费,有利于实现人 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根据自己的真实需要,以简约朴素的方式合理消费,不奢侈浪费,重视生活质量和品位, 是理性消费意识的体现。
B. 新节俭主义化解了物资短缺与生存需求的矛盾,使发展需求和享受需求有机统一,成为 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消费理念。
C. 新节俭主义者所持有的节俭观念,更具集体意识和责任意识,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而且 也关注整个社会的利益。
D. 各共生单元通过合作,责任共担,互利共赢,这是马克思发展共同体思想的体现,也与新 节俭主义的观点相契合。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新节俭主义观念的一项是(3分)
A.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B.真正的快乐不是以花钱多少来衡量的。
C.把钱花在刀刃上,该出手时才出手。
D.只买对的,不买贵的。
4. 根据材料一,分析概括新节俭主义在当今青年人中流行的原因。(4分)
结合文本,谈谈如何做一个新节俭主义的践行者。(6分)
(一)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跑警报
宗璞
弗之进了教室,站在教桌前,慢慢解开包袱,把《中国通史》的讲义拿出来。这一学期弗之开了两门课,继续讲通史,增加了断代史。
凄厉的汽笛声响了,是空袭警报。“今天接得这么紧!”有人低声说。
汽笛声从低到高,然后从高处降低下来,好像力量不够了似的,稍停一下又从低到高。弗之抬抬手臂,表示不上课了,慢慢地放好讲义,包起蓝花布。学生们陆续向外走。最初有警报时人们很慌乱,有人真的拔脚飞奔,成为名副其实的跑警报。后来习惯了,都悠闲起来,似乎是到郊外散一次步。
弗之和人群的走向相逆,尽量靠边。“弗之,你往回走?”忽听见招呼,见庄卣辰老师夹在人群中匆匆走来,遂立住脚说:“你走得快,肯定不是跑警报。”
“当然不是。”卣辰穿一件深色大衣,拿着手杖,眼光还是那样天真清澈,脸上却添了许多皱纹,大概皱纹里装了不少时事报告。他指一指几排房屋后面的实验室:“老地方。”
弗之知道,每有警报,卣辰都到实验室守护,怕电器着火,怕仪器失窃。他觉得对实验室的惦记比对警报的恐惧还难受,还不如在实验室守着,炸弹来了也知道是怎么掉下来的。秦校长和朋友们几次告诫,他都当成耳旁风。卣辰也知道,有警报时,弗之的习惯是回家坐在腊梅林里。有些文章便是那时构思的。
“我还有个防空洞,紧急警报来了可以钻进去。”“我有铁皮屋顶呀。”两人笑笑,各奔前程。
弗之进了腊梅林,缓步而行,欣赏着阵阵幽香。走到门前,见门上挂着锁,知碧初等已往防空洞去了,遂也往城墙走来。
城墙的这一段很高,如同一个小悬崖。崖下原有一小洞,为狸牲出没之所。附近两家邻居和申大爷商议,邀了弗之参加,修了这个防空洞。其实上面都是浮土,很不结实,峨和玹子都说它只能防手榴弹。不过躲在其中有一种精神安慰,也就不细考究能防什么弹了。
汽笛猛然尖锐地响起来,一声紧接一声,声音凄厉。紧急警报!五华山的红球取下了,怕给敌机作目标。
弗之走进洞去。他只是想和妻儿在一起。离洞口几步处有一个木栅栏,栏内黑压压地坐着许多人。逃、躲、藏,这就是我们能做的吗!
“爹爹!爹爹来了!”清脆稚嫩的声音划破了黑暗。
“莫吵嘛,莫吵。”杂货店罗老板不满地轻声说,意思是怕敌机听见。
碧初和三个孩子挤得紧紧的,给弗之腾出地方。弗之挤过去,挨着嵋坐下了,另一边是罗老板。“孟先生,”罗老板还是小声说,“你说,今天飞机可会来?”“已经拉了紧急警报,照说敌机已经到昆明上空了。”弗之说。众人都不说话,注意倾听飞机的声音。黑黢黢的洞里声息皆无。
半晌,小娃忍不住了,小声在嵋耳边说:“讲个故事吧。”“莫要响,莫要响!”罗老板干涉。这时忽然一声猫叫,“喵——”声音很好听。原来昆明老鼠猖狂,猫很珍贵,老板娘把猫也装在篮子里带来。另一家邻居的孩子学着说:“莫要响,莫要响。”猫不愿待在篮子里,更大声地叫起来。罗老板喝道:“不听话!等着掐死你!”就在猫叫人呼中,远处传来“轰隆轰隆”的沉重的声音,大家,连那只猫忽然都静了下来。敌机来了。
刚刚倾听了飞机的声音,现在得注意炸弹的声音了,下一秒钟这一群人不知还在不在人世。飞机响了一阵,声音渐渐远去。“喵——”猫儿又大叫起来。众人都舒了一口气,想着今天不会扔炸弹了。
忽然飞机声又响起来,愈来愈近,似乎来到头顶上了。真像猫玩老鼠一样啊,让老鼠松一口气,再把它捺到爪子底下!猫儿配合飞机,又大声叫了,声音不那么好听了,有点像紧急警报。另一家邻居说:“咋个整?你这只猫!”这时峨忽然在角落里说:“让它叫。敌人又不会土遁,能在洞口守着?飞机远着呢。”过了一阵,飞机声又愈来愈轻,终于消失了。
约过了一顿饭时刻,解除警报响了。一声声拉得很长,没有高低。“解除了!解除了!”大家愣了几秒钟才纷纷站起。罗老板大声说着顺口溜:“预行警报穿衣戴帽,空袭警报又哭又叫,紧急警报阎王挂号,解除警报哈哈大笑。” “哈哈大笑啰!哈哈大笑啰!”别人应和着向外走。
他们出了防空洞,见天空还是那样蓝,云彩还是那样飘逸,腊梅还是那样馥郁。
(节选自《东藏记》,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中的人们对于警报的态度由最初的“慌乱”到“悠闲”,说明警报出现次数频繁,人们已经习惯了“跑警报”的生活。
B.文章中的庄卣辰觉得“对实验室的惦记比对警报的恐惧还难受”,选择守在实验室,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于乱世中的坚守。
C.“逃、躲、藏,这就是我们能做的吗!”展现了弗之的内心的无奈和痛苦,于警报声中能“缓步而行”的他厌倦了战火纷飞的生活。
D.飞机的声音先是“轰隆轰隆”,渐渐远去,而后又突然响起来,防空洞里的人们如同被猫玩弄的老鼠,心中忐忑、紧张不已。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庄卣辰“皱纹里装了不少时事报告”,用比拟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一个心忧国事的知识分子形象。
B.本文以弗之的行踪为线,借助弗之的所知所感,较立体地展示了各色人物在战火中的生存及心理状态。
C.文中关于猫动静的细节描写虽着墨不多,但却传递出战争给万物带来的恐惧和伤痛,取得了深刻的批判效果。
D.文章结尾,作者连用三个“那样”,意在表现人们内心那种生活依旧美好、苦难必将过去的乐观与自信。
8.对于抗战岁月里流寓西南的知识分子群体,作者怀抱的是一种肯定、赞赏的态度。请结合选文内容,谈谈这些知识分子身上值得肯定和赞赏的东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9.张抗抗在评价《东藏记》时说“宗璞笔下的战争,是柔性的战争”。请结合全文谈一谈你对“柔性战争”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项籍使将兵。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周氏曰:“汉购将军急,臣敢献计。”季布许之。乃髡钳季布,衣褐衣,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是季布,见汝阴侯滕公曰:“季布何大罪,而上求之急也?”滕公曰:“布数为项羽窘上,上怨之,故必欲得之。”朱家曰:“君视季布何如人也?”曰:“贤者也。”朱家曰:“臣各为其主用,职耳。且以季布之贤而汉求之急如此,此不北走胡即南走越耳。夫忌壮士以资帝国,此伍子胥所以鞭荆平王之墓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汝阴侯滕公乃许曰:“诺。”果言如朱家指。上乃赦季布。季布召见,谢,上拜为郎中。
孝惠时,为中郎将。单于尝为书嫚吕后,吕后大怒,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于今疮痍未瘳,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
季布为河东守,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至,留邸一月,见罢。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上默然惭,良久曰:“河东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布辞之官。
楚人曹丘生,辩士,数招权顾金钱。与窦长君善。季布闻之,寄书谏窦长君曰:“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及曹丘生归,欲得书请季布。窦长君曰:“季将军不说足下,足下无往。”固请书,遂行。使人先发书,季布果大怒,待曹丘生。曹丘生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生于梁楚间哉?且仆楚人,足下亦楚人也。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顾不重邪?何足下距仆之深也!”季布乃大说,为上客。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
(节选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
B.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
C.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
D.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的含义,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之鲁朱家所卖之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B.季布召见,谢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C.与窦长君善 素善留侯张良
D.固请书,遂行 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季布惹怒高祖,被悬赏追捕。季布多次替项羽使高祖受窘,高祖怨恨季布,悬赏捉拿他,如果谁敢藏匿他,惩罚牵连三族。
B.季布敢于直言,阻止用兵匈奴。吕后遭单于书信谩骂,樊哙夸言能领兵横扫匈奴,季布厉声陈述危害,最终吕后改变主意。
C.季布被召入京,终未获得提拔。孝文帝听说他是贤人,召他入京,欲任用他,后因他人之言而放弃,季布进言后离开京城。
D.季布重诺之名,被曹丘生宣扬。季布重视承诺的名声之所以能得以传扬,是因为楚国人曹丘生周游天下时到处为他宣扬。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夫忌壮士以资帝国,此伍子胥所以鞭荆平王之墓也。
(2)季布闻之,寄书谏窦长君曰:“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
14.季布得到救助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野泊对月有感①
周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②近消息,眼中群盗尚纵横。
(注)①本诗约作于1129年,北宋灭亡,高宗即位,立足稳,金兵南下。②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
15.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承题,既写“野泊”所见:战乱中江月依然明亮;又点明“野泊”之因:逃难在外,暂得停歇。
B.颔联写立于洞庭之野的所见所闻。上句静景,下句以声衬静,渲染出凄清孤寂的气氛,引出下文诗人所感。
C.颈联含蓄蕴藉。诗人以酒浇愁,酒随泪溅,可是“举杯销愁愁更愁”。听浪思归,而无所归,故暗自惊心,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归之情。
D.尾联由个人身世之忧写到家国之愁。“欲问行朝近消息”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的关切,“眼中群盗尚纵横”则勾勒了遍地兵荒马乱的景象,在颈联抒情的基础上,更添一分悲愤。
16.颈联的“愁”字可谓本诗诗眼,作者为何而愁?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6分
?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先用温和自谦的话“ , ”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后,又启发弟子各言其志。
(2)《登岳阳楼》中,作者不仅仅哀叹自己的身世孤苦凄凉,更为国家动荡不安战乱不休而悲伤的诗句是: ,
(3)《游园(皂罗袍)》中“ ”一句,是春心的萌动,更是追求美好生活和自由人性的觉醒。这样的呼声在当时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
(4)《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从侧面概说此地风物之美的诗句是:
第II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围棋是一种策略型棋类游戏,起源于中国,距离今天已经超过四千年的历史,被称之为棋类的鼻祖,也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围棋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围棋的棋盘、棋子含有“天圆地方”的思想;棋盘分为四部分,可以视为象征一年的四个季节;361个交叉点,和农历一年的天数大致相当;( )围棋棋形变化无穷,棋理深奥幽玄,充满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围棋的胜负也和其他棋类不同。其他棋类大多是斩尽杀绝或把帝后抓走才算胜。但围棋中盘胜也是赢,赢半目也是赢,体现了一种和谐、中庸的思想。另外,围棋黑白交融的棋形就像一幅迷人的水墨画,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趣味。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而太极在棋盘的中央,黑白两色棋子代表了阴阳。
B.而太极在棋盘的中央,阴阳是黑白两色棋子。
C.棋盘的中央是太极,黑白两色棋子代表了阴阳。
D.棋盘的中央是太极,阴阳是黑白两色棋子。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3分)
根据曹雪芹《红楼梦》相关内容填空。(5分)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这是____________的判词。“才自清明志自高”指的是她的志向___________,精明能干,清醒精敏,不被富贵蒙昏了头。“生于末世运偏消”写她生于封建社会____________,又是____________的不幸,“才”,“志”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可惜。“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暗示她将____________,如断了线的风筝般一去不返,出嫁时乘船而去。句中的“清明”点出她将在清明时分远嫁他乡,如在综观画里的女子一样在船上对着江边“掩面泣涕”,挥别父母家人,往后只能在睡梦中与家人团聚。
22、根据《红楼梦·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选段,分析王熙凤的人物特点。(6分)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20 年 8 月,考出湖南省文科第四名好成绩的农村女孩钟芳蓉,在选报专业时,毅然选择了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一时间引起人们热议。有人说,这姑娘有头脑,能辩证地看待冷和热的选择问题;也有人说,钟芳蓉能将个人发展和时代进步紧密结合起来;还有人说,考这么高的分数,完全可以选报最好的专业……
围绕上述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足,论证合理。不少于800 字。
清华高中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答案:
1.?D【解析】A项,“勤俭节约……重新成为当代青年人 新的消费价值观念"错误,原文是说新节俭主义折射出青年人的新消费价值观念。B项,“克制消费欲望”错误,原文并无此意;“不追求超前消费和生活享受”与原文“不刻意追求'‘的表意有出入。C项,“致力于消除贫富差距"与文中“希望在贫富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意思相悖。
2.?B【解析】“化解了物资短缺与生存需求的矛盾”表述不当,原文是说新节俭主义“不再体现为物资短缺与人们生存需求的矛盾
3.?A【解析】“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传统的节俭方式,与新节俭主义观念不符。
4.?①青年人面对当下社会生活的重压,作出了理性务实 的选择;
②青年人的消费观念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
③对西方消费主义观念的理性反思使青年人 觉醒;
④极简主义、环保主义等社会思潮对青年人产生 了积极影响。(4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5.?①强化自我责任意识和环保意识,把新节俭主义理念 转化为自觉行动。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在吃穿住 行上不盲目攀比,不追逐名牌,不讲究排场,朴素节俭, 理性消费。②积极宣传倡导,带动他人加入新节俭主 义者行列。从家人、同学等开始,对身边发生的奢侈浪 费现象及时进行说服和劝诫;通过撰写文章、张贴标 语、朋友圈聊天等形式,向公众宣传倡导新节俭主义理 念。(6分,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小说答案:
6.C.“‘缓步而行’的他厌倦了战火纷飞的生活”错。“缓步而行”并不能展现“他厌倦了战火纷飞的生活”,体现了他对警报频繁出现的习惯,对战火纷飞的生活的从容。故选C。
7.C.“传递出战争给万物带来的恐惧和伤痛,取得了深刻的批判效果”错,作者写猫主要是为表现环境的压抑紧张,并无加深批判效果的用意。
8.①一种赤诚崇高的精神面貌:弗之和庄卣辰等人对国运的关心,对事业的坚守,对故旧亲友的牵挂等,展示出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温情。②一种沉稳超脱的生存状态(处事方式),庄卣辰的“天真清澈”,弗之的临危不惧、历难不悲的“缓慢”,表现出知识分子在行为(处事)上的沉稳超脱。
9.分析和理解“柔性战争”这一词语的含义要结合文本内容,从主题、选材、语言等方面分析。
①(主题上)“柔性的战争”也依然是战争,所以作者通过“跑警报”这一战争中常见的民众生活状态来揭示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②(选材上)作者没有选择鲜血和死亡等直观表现战争苦难的场景,而是选择相对平常的生活场景,(注:充满诗意和美好的生活场景,坚韧乐观、随和亲善的人物形象,充满邻里日常、生活琐事的情节)体现出柔性的特点。③(语言上)清新雅致,富有柔情。作者以一种平和的心态,优雅的笔调来展现战争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情况。
10.(3分) A 【解析】根据语法等技巧断句:“陛下无故召臣”中“无故”作“召臣”的状语,这是一个独立而完整的句子,“臣”后断开,排除BD;“罢去”,意思是召见结束后让季布离开,完整的句子;“此人必有以毁臣者”定语后置句,“必有以毁臣者”作“人”的定语,完整而独立的句子,根据以上分析可排除C。
11.(3分) D ?【解析】D项,足下,能用于同辈相称。
12.(3分) D 【解析】D项,文末一句来看,季布之所以能够声名“更加”远扬,是因为曹丘生的宣扬。
13.(8分)(1)忌恨壮士从而帮助了敌国,这就是伍子胥掘开楚平王的坟墓鞭尸的缘故啊。(“资”,帮助;“所以”,……的原因;“鞭”,名词动用,鞭打。各1分,大意1分)
(2)季布听到了这件事便寄了一封信劝窦长君说:“我听说曹丘生不是个德高望重的人,您不要和他交往。”(“谏”,劝,劝谏;“长者”,德高望重的人;“通”,交往,结交。各1分,大意1分)
14.(3分)原因有:(1)季布是讲意气、侠义的“贤者”。(2)朱家等人帮助他。(3)季布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4)帝王爱护人才、以大局为重。(每点1分,答出任意3点满分)
参考译文:
季布是楚国人。好逞意气,以侠义自任。项籍让他领兵。等到项羽被灭,汉高祖以千金悬赏捉拿季布,如果谁敢在家里藏匿季布,惩罚牵连三族。季布藏匿在濮阳周氏家里。周氏说:“汉朝悬赏捉拿将军您十分紧急,我冒昧地向您献上计策。”季布答应了他。于是周氏给季布剃掉头发,戴上铁颈圈,穿上粗麻布衣服,到鲁地朱家那里卖了他。朱家心里知道这人是季布,去洛阳见汝阴侯滕公。朱家趁便对滕公说:“季布犯了什么大罪,以至于皇上捉拿他这样急迫?”滕公说:“季布多次替项羽弄得皇上受窘,(皇上怨恨他),所以一定要捉到他。”朱家说:“您看季布是怎样的人?”滕公说:“他是贤能的人。”朱家说:“做臣子的各替自己的主子效劳,(季布为项羽用命)是他的职责而已。况且像季布这样贤能的人而汉朝追捕他又这么紧急,这样,(他可能)不向北投奔匈奴,就向南投奔南越。忌恨壮士从而帮助了敌国,这就是伍子胥掘开楚平王的坟墓鞭尸的缘故啊。您为什么不找个合适的机会对皇上进言呢?”汝阴侯滕公就答应说:“好吧。”果然按朱家的意思进言。皇上于是赦免了季布。季布接受召见,谢了罪,皇上授给他郎中的官职。
汉惠帝的时候,季布担任中郎将。匈奴王单( chán)于曾经写信侮辱吕后,吕后非常愤怒,上将军樊哙说:“我愿带领十万人马,横扫匈奴。”各位将领都迎合吕后的心意,齐声说:“好。”季布说:“樊哙这个人真该斩首啊!当年,高皇帝率领四十万大军尚且被围困在平城,如今樊哙怎么能用十万人马就能横扫匈奴呢?直到现在创伤还没有治愈,而樊哙又当面阿谀逢迎,想要使天下动荡不安。”吕后因此退朝,终于不再议论攻打匈奴的事了。
季布做了河东郡守,有人说他很有才能,汉文帝便召见他,打算任命他做御史大夫。又有人说他很勇敢,但好发酒疯,难以接近。季布来到京城长安,在客馆居留了一个月,皇帝召见之后就让他回原郡。季布因此对皇上说:“我没有什么功劳却受到了您的恩宠,在河东郡任职。现在陛下无缘无故地召见我,这一定是有人赞誉我来欺骗陛下;现在我来到了京城,没有接受任何事情,就此作罢,遣回原郡,这一定是有人在您面前毁谤我。陛下因为一个人赞誉我就召见,又因为一个人的毁谤而要我离开,我担心天下有见识的人听了这件事,就窥探出您为人处事的深浅了。”皇上默然不作声,觉得很难为情,过了很久才说道:“河东对我来说是一个最重要的郡,好比是我的大腿和臂膀,所以我特地召见你啊!”于是季布就辞别了皇上,回到了河东郡守的原任。楚地有个人叫曹丘,擅长辞令,能言善辩,多次用金钱巴结权贵。与窦长君交好。季布听到了这件事便寄了一封信劝窦长君说:“我听说曹丘生不是个德高望重的人,您不要和他来往。”等到曹丘生回乡,想要窦长君写封信介绍他去见季布,窦长君说:“季将军不喜欢您,您不要去。”曹丘生坚决要求窦长君写介绍信,终于得到,便起程去了。曹丘生先派人把窦长君的介绍信送给季布,季布接了信果然大怒,等待着曹丘生的到来。曹丘生到了,立即对季布作了个揖,说道:“楚人有句谚语说:‘得到黄金百斤,比不上得到你季布的一句诺言。’您凭什么能在梁、楚一带获得这样的声誉呢?况且我是楚地人,您也是楚地人。我周游天下到处宣扬您的大名,您反而不重视我吗?您为什么这样坚决地拒绝我呢!”季布于是非常高兴,把他作为最尊贵的客人。季布的名声之所以更加闻名,就是因为曹丘的宣扬。
15.C“颈联含蓄蕴藉”错。“归心”更直接点明诗人的思归之情。所以,颈联不是含蓄蕴藉抒情,而是直接抒发自己的思归之情。
16.①战乱漂泊之苦。首联写到兵荒马乱,诗人为躲避战乱不得不拖着病体四处逃难,尽尝漂泊之苦。②客子思归之悲。颈联写诗人身在客中,不由伤感落泪,想要借酒浇愁,依旧愁心难抑,“归心”更直接点明诗人的思归之情。③忧国伤时之忧。?诗人自己为逃避战乱而“野泊”,一身乱离,还心系朝廷,“欲问行朝旧消息”,然而兵荒马乱,政局未稳,令诗人十分担忧。
17.(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2)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3)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4)画图难足。
选择+简答 答案:
18.C根据前语境“围棋的棋盘、棋子含有‘天圆地方’的思想;棋盘分为四部分,可以视为象征一年的四个季节;361个交叉点,和农历一年的天数大致相当”中的分号可知,所写内容在结构上是并列关系,且都在围绕“棋盘”“棋子”展开,因此,所填内容也应该是描述“棋盘”“棋子”是叙述对象,由此可排除A、B两项。
再看C、D两项的第二句,D项第二句将“阴阳”作为主语了,错误,可排除D项。
19.B 画波浪线的句子“围棋黑白交融的棋形就像一幅迷人的水墨画”使用了比喻修辞。本体为“棋形”,喻体为“水墨画”,相似点为黑白交融。
A.借代修辞,“丝竹”代指乐器、音乐,“案牍”代指文件公务。
B.比喻修辞,梨花喻指雪花。
C.拟人修辞,把“风”比拟为人,“怒号”“卷”原本是人的行为动作。
D.借代修辞,“汗青”借代指书卷、史册。
20.示例一:距离今天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被称为棋类的鼻祖,也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示例二:距离今天已经超过四千年,被称为棋类的鼻祖,也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21、22小题答案见《红楼梦》情节梳理题答案
备选作文(2021·北京西城区·高三期末)根据要求写作。
选择研究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基础学科,也许意味着出成果慢、受关注度低、没“钱途”……而强化基础学科有助于解决我国面临的技术难题,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因此,教育部2020年起实施“强基计划”,重视高校基础学科的招生和建设。
其实,不止教育和科学研究,其他领域乃至个人也要考虑强化基础的问题。
请以“说强基”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