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三国鼎立
图一 京剧舞台上的曹操
图二 史书上的曹操
东汉末年
那些事儿……
曹操诗中描绘的是一个怎样的景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匈 奴
刘 璋
刘 表
袁 术
张 鲁
曹操
思考:曹操是如何使他的势力壮大起来的?
材料一:曹操将汉献帝迎到许,控制了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挟天子以令诸侯”。
材料二:曹操强调“唯才是举”只要有才能的人,即使出身下层的人,它也注意提拔。他先后下了三次“求贤令”选拔和任用有才能的人。
材料三:曹操起兵后,因缺乏粮食,招募的新兵有的中途叛逃,有的将领几乎饿死。严酷的现实使他深深体会到军粮的重要性。他决定推行屯田制。
——《三国志》
曹操
邺
黎阳
白马津
袁绍
白马
延津
官渡
乌巢
战役
官渡之战
时间
地点
作战双方
特点
结果
影响
公元200年
官渡
曹操VS袁绍
以少胜多
曹操胜利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壮心是什么?
官渡之战后的天下形势示意图
《三顾茅庐》
曹
刘
孙
孙、刘联军
刘
刘
刘
刘
曹军
曹操
刘备
孙权
孙、刘联军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208年)
五万
二十万
战 役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公元200年
曹军胜利
奠定了曹操统 一北方的基础
公元208年
孙刘联军 曹军
曹军失败
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夜烧军粮
联合 火攻
袁军(袁绍) 曹军(曹操)
时 间
作 战
双 方
特 点
简单经过
结 果
影 响
以少胜多
以少胜多
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分析出曹操的劣势:劳师远征,士卒疲惫;北人不习水战… …
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瑜部将黄盖曰:“……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三国志》
在曹操兵败赤壁中,传统的史学家强调其思想轻敌骄傲。如张作耀《曹操传》说:“曹操其人极易激动,易被胜利冲昏头脑”。
在官渡大战中以少胜多的曹操,为什么在赤壁之战以多败少?
大战时刮起东南风,火攻不利于曹军
曹军多北方人,来到南方水土不服,且不擅长水战
.
孙刘组成联军,齐力对抗曹操
天时
地利
人和
论从史出
魏
洛阳
蜀
成都
吴
建业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
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
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
三国的经济发展
三国经济发展与开发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魏国
蜀国
吴国
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造船业发达,发展海外贸易。曾派卫温及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在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经济,发展民族关系,加速西南地区的开发。蜀锦名扬天下
陈寿《三国志》:“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超出普通世人)之杰矣。”
“天下英雄,唯使君(刘备)与操耳”——《三国演义》
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曹操统一中国北方……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治,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
——《毛泽东眼中的三国人物》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曹操?
你眼中的曹操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请用相关史事加以说明)
“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陈寿《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