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则新闻事件
2018年9月15日,考古队员在海床面以下5米处发现悬挂于舰舷外壁的木质髹金“經遠”舰名字牌,由此确证沉舰即为“经远舰”。
美军公布了2018年9月30日美国海军“迪凯特”号导弹驱逐舰与中国海军“兰州”号在南海对峙的照片。为维护主权,兰州号以精准操作斜切其航线,迫使其改变航线并驶离。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1894年---1895年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经济迅速的发展,急需大量的工业原料和销售市场,积极对外侵略扩张。
背景
战前的日本
朝鲜
满蒙
中国
亚洲乃至全世界
日本
背景
战前的日本
明治天皇就确立了对外扩张政策,主张以武力“开拓万里波涛”。日本曾制定过一个大陆政策。征服朝鲜;侵占中国的东北;征服中国;称霸世界。
我国对待中国、朝鲜之法,无须因其为邻国而有所顾忌,只能按照西洋人对待彼等之方式方法加以处理。——《福泽谕吉全集》
背景
1892:23万
甲午战争前日本扩军备战概况
1892:41%
1890:31.6%
1881:16.6%
战舰:31艘
(5.9万余吨)
鱼雷艇:24艘
(1400余吨)
军费开支占国家预算
到1892年,日本建立起一支近代化海陆军,并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把中国的海军做为它的“假想敌人”,伺机对中国发动大规模战争。
1883—1894,日本共开支陆海军军费2.69亿日元. 1890年后,日本以国家财政收入的60%来发展海、陆军.
战前的日本
背景
战前的中国
材料一:为迎接慈禧六十大寿(1894年),修建颐和园,挪用海军经费,耗资三千万两白银。光绪大婚庆典(1889年),耗费银子500多万两。
材料二:日本……岁添巨舰。中国自十四年(光绪十四年,即1888年)北洋海军开办以后,迄今未添一船,仅能就现有大小二十余艘勤加训练,窃虑后难为继。
——李鸿章
清政府国力日趋衰败,军备废弛
大清国
日本国
朝 鲜
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应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派兵帮助镇压,日本也乘机出兵朝鲜。东学党起义平息后,日本继续增兵朝鲜,蓄意挑起战争。
1894年5月东学党起义
背景
到了6月中旬,日本在朝军力已经是清军的2倍,中日战争迫在眉捷。
1894年7月,日本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并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1894年7月25日,清政府派“爱仁”号、“飞鲸”号、“高升”、“操江”号运送武器、士兵、钱款等物资增援牙山,由“济远”号和“广乙”号护航。
????? “广乙”受伤搁浅后自沉,“高升”号被击沉,清军官兵800余人殉难。“操江”号被俘获。8月1日,中日两国政府宣战,甲午战争开始。
?????
爆发
甲午年
1894年9月,日军分四路,以近3倍的优势兵力对平壤发起猛攻。中国回族将领左宝贵率部抵抗,身受重伤仍指挥作战,直到中炮牺牲。大敌当前,清军统帅叶志超却主张弃城逃跑,下令全军撤退,叶志超一口气狂奔500里逃回国内,将朝鲜拱手相送给了日军,这样,战火烧到了中国境内。
左宝贵
平壤战役
黄海大战
1894年9月,海军提督丁汝昌率北洋舰队舰艇十余艘护送援军至大东沟。正当北洋舰队准备返航旅顺时,遭到日本联合舰队的袭击,中日间就此展开大战。再次上演一出勇士战死、懦夫奔退的悲剧。
清国北洋舰队
日本联合舰队
提 督:丁汝昌
(定远舰)
总司令:伊东佑亨
(松岛舰)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人数
战舰
吨位
火炮
鱼雷发射管
平均
航速
日军
3916
12艘
40840吨
268门
36具
16.4节
清军
2126
12艘
34466吨
195门
27具
15.1节
致远舰
黄海大战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黄海大战
结果
北洋舰队损失较大,但主力尚存。
黄海大战
可惜战后李鸿章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不许出海迎敌,日军趁机夺取了制海权。
伤痕累累的镇远
{69CF1AB2-1976-4502-BF36-3FF5EA218861}清舰中弹
日舰中弹数
定远 159
松岛 13
镇远 220
严岛 8
来远 225
桥立 11
靖远 110
吉野 8
平远 24
浪速 9
济远 15
高千穗 5
广丙 1
秋津洲 4
致远 沉
千代田 3
扬威 沉
比睿 23
超勇 沉
扶桑 8
广甲 沉
赤城 30
经远 沉
西京丸 12
总计754
总计134
黄海海战历时5个多小时,北洋水师损失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广甲5艘军舰,来远受重伤,死伤官兵约600人;日本舰队松岛、吉野、比睿、赤城、西京丸5舰受重伤,伤亡239人。
辽东半岛战役
日军从辽东半岛登陆,直取大连、旅顺。大连守将不战而逃,旅顺守将大多庸懦畏敌,只有徐邦道 孤军迎敌,血战四天,终因寡不敌众而战败。
徐邦道
1894年11月21日至25日,旅顺,风雪交加,寒意刺骨,尸骨累累,烈焰冲天。两万多手无寸铁的中国军民被狂暴的日军无情杀戮,殷红的鲜血、凄厉的哀号……
当清军的龙旗被战火与刺刀烧割得支离破碎时,1894年旅顺的阴霾天空见证了这样一段旷世惨剧——
辽东半岛战役
世界舆论为之大哗,一本杂志写道:“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
有野蛮筋骨的怪兽。日本今天已经摘下了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
蛮的真面目。”
???
威海卫战役
结果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1895年1月,日军两万人在山东荣成湾登陆,偷袭威海卫炮台。由于李鸿章避战求和,陆上防备亦未加强,威海卫最后失守。北洋海军困守刘公岛之后,广大士兵积极抵抗。一些贪生怕死的将领逼海军提督丁汝昌投降。丁汝昌宁死不降,在绝望中服毒自尽。后英国顾问浩威假托他的名义起草投降书,向日本投降。日舰队开进威海卫港,在刘公岛登陆。至此,威海卫基地完全陷落。
?
失败原因检讨
——《甲午中日战争纪要》
张哲溁
统帅
无权
训练
不精
号令
不严
军械
不足
军火
不备
料件
不备
辅佐
乏才
兵额
不敷
兵勇
过劳
纪律
不严
将就
任使
军心
不固
将士
耽安
情面
太重
奖恤
失当
洋员
不利
曹嘉祥
将士
耽安
操作
无中文
训练
不严
装备
掣肘
医疗
不足
维修
无保障
指挥
不统一
武器
更新慢
舰船
老旧
军火
不齐
薪资
不足恤
兵员
不足
反间
意识弱
后勤
无保障
?
?
沈寿堃
不守
号令
兵员
不足
操练
不足
权利
不足
指挥
缺经验
军火
质量差
军法
不严
南北
不统一
武器
更新慢
才非
所用
洋员
不利
后勤
无保障
?
?
?
高承锡
船舰
装甲不足
舰船数量不足
舰船战速不足
火炮射速不足
兵员
不足
军火
不足
训练
不足
指挥
不统一
南北
不统一
官员经验不足
操作
无中文
后勤
无保障
?
?
?
?
“昌以凡才,荷蒙殊遇,委以海军提督……统帅李大人不知何意,令我等全数撤入威海卫港并不许出战。偏居一隅坐等倭寇形成海陆夹攻之势,实乃兵家之大忌也!!! ……我苦苦说服军心动摇者,同时给予倭寇甚大打击。然弹药将尽,援兵无望。我昨曾下令炸毁伤船以期突围,怒人心已散无人听我令矣。吾或死或被擒,然吾既为中国人,宁死不降也! ……吾将死矣,然百年后若有人懂我一片赤诚报国之心,昌死不朽矣!!”
——《丁汝昌遗言》
思考: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为何战败?
《马关条约》
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割地
赔款
设厂
通商
时间
1895年
人 物
李鸿章
内 容
影 响
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 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这场战争使日本获得战争赔款库白银两亿两,加上日本掠夺的大量舰船、武器、物资,折合日元5.1亿元,相当于日本全国一年财政收入的4.5倍。借这笔巨款,日本进一步发展工业,扩军备战,其中85%被日本政府充作军费,日本迅速成为世界级的强国。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赔款
割地
?
开放口岸
其他
?
与之前不平等条约对比,《马关条约》更大的危害在哪里?
2亿两白银
台湾
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开设工厂
天津
东北、西北、九龙司
《马关条约》
《北京条约》
《天津条约》
《南京条约》
1600万两白银
600万两白银
2100万银元
香港岛
10个沿海沿江口岸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等
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上海
协定关税
此非台民无理倔强,实因未战而割全省,为中外千古未有之奇变。台民欲尽弃田里,则内渡后无家可归,欲隐忍偷生,实无颜以对天下。因此捶胸泣血,万众一心,誓同死守。——《台民布告》,王芸生编著《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
《刘永福与台湾民众誓师抗日图》
刘永福以抗日盟主的身份领导台湾民众抗日
台湾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
1895年6月---10月台南陷落
抗击日军50000余人
台湾居民与日军 战斗100余次
抗击日本3个近代化师团和1支海军舰队
打死打伤32000余人
台北
台中
台南
不堪回首的日本殖民50年
据不完全统计,日本殖民统治台湾的50年间,毫无人性的日本侵略者残忍杀害了约数十万台湾民众,平均每6个台湾人中就有一人死于国难。
三国干涉还辽
《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则向中国索取了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
割让辽东半岛的条款损害了沙皇俄国在中国东北的利益,为了防止日本独霸东亚,《马关条约》条约签订6天后,在俄国、法国、德国三国的干涉和反对下,日本被迫放弃割让辽东半岛。
三国干涉还辽的根本目的是为中国争取利益么?
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 。
——1895年《纽约时报》评论
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
熊代表俄国
犬代表英国
蛤蟆代表法国
鹰代表美国
香肠代表德国
代表清政府的三个人物
太阳代表日本
《时局图》揭露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还有揭露清政府腐败。反映了爱国者呼吁中华民族觉醒,挽救民族危亡的爱国之情。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
国别
强租海湾及地区
势力范围
德国
俄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胶洲湾
山东
旅顺和大连
长城以北及新疆
威海卫、“新界”
长江流域
广州湾
广东、广西、云南
福建
门户开放
时间
提出
内 容
1899年
美国
①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
②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 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 华政策上的矛盾。
评价
甲午中日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背景:日本企图实现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
(1)爆发
经过
(2)主要战役
①平壤战役
②黄海大战
③辽东半岛战役
④威海卫战役
(3)结果
瓜分中国狂潮
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
美国“门户开放”政策
1894年(甲午年)
签订《马关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