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水分子的变化_2021-2022学年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随堂小测(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水分子的变化_2021-2022学年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随堂小测(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8-01 19:47: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水分子的变化—2021-2022学年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随堂小测
选择题
1.下列是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物理性质的是( )
A.“铜丝”:我能导电 B.“白磷”:我能自燃 .
C.“金箔”:我具有稳定性 D.“铁钉”:我容易生锈
2.关于氢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氢气既可用排水法收集,也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C.对不纯的氢气点火,有爆炸的危险
D.氢气具有可燃性,可以用作燃料
3.水是生命之源。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可用于研究水的组成
B.正极所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是氢气
C.b中产生的气体可支持燃烧
D.实验过程中漏斗内液面高度不变
4.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不匹配的是( )
A. 金刚石硬度大——切割玻璃 B. 不锈钢耐腐蚀——制造医疗器械
C. 氮气的性质不活泼——用作保护气 D. 石墨有导电性——生产铅笔芯
5.下列反应(反应条件已略去)既不属于分解反应,也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氢气+氧气水
B.氢气+氧化铁铁+水
C.碳酸水+二氧化碳
D.过氧化氢水+氧气
6.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该变化不能证明的事实是 ( )
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且分子间有间隔
B.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C.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和新物质
D.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7.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的气体,下列对其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高温下能与氧化铁反应
B.常温下为气体
C.无色无味
D.难溶于水
8.下列反应既不属于分解反应,也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氢气+氧气水
B.氢气+氧化铁铁+水
C.碳酸水+二氧化碳
D.双氧水水+氧气
9.某同学用已学知识完成了如图所示净化水、电解水两个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甲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实验乙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B.实验甲中活性炭既可以除去不溶性杂质,又可以吸附一些可溶性杂质
C.实验乙a端连接电源正极,b端连接电源负极
D.实验甲和实验乙的意义:水不仅可饮用还可生成高效清洁能源
非选择题
10.在某运动会开幕式前,某校气球方队100名学生手持约1600个氢气球,由于部分气球氢气泄漏并因相互摩擦引起静电而发生爆炸,致使98名学生被灼伤,其中中度灼伤41名,轻度灼伤57名。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事实说明氢气具有什么化学性质:______。
(2)某兴趣小组在进行探究时,尝试用密度比氢气稍大的氦气作为大型升空气球的填充气体,其原因是:
①______;②______。
11.下列描述中,_______(填序号,下同)是物理变化;_______是化学变化;_______是物理性质;_______是化学性质。
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钢铁生锈
③电灯通电发光、放热
④冰雪融化
⑤煤气燃烧
⑥铜器上出现铜绿
⑦镁能燃烧
⑧氧化铜是黑色粉末
12.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电源中a电极是电源的________(填“正”或“负”)极。
(2)若收集到c气体22.4mL,则理论上应收集到d气体________mL。
(3)电解水时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2.答案:B
3.答案:A
解析:A.该实验可用于研究水的组成,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B.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正极所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是氧气,故选项说法错误;C.b管与电源负极相连,产生的气体体积多,b中产生的气体是氢气,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D.随着反应的进行,产生气体后,密闭发生装置内气压增大,实验过程中漏斗内液面高度上升,故选项说法错误。
4.答案:D
5.答案:B
解析:A中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B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也不符合“一变多”的特征,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C、D中反应都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均属于分解反应。
6.答案:A
解析:A、分子的不断运动,之间有间隔,无法从上述反应中得到证明;
B、因为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C、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和新物质的过程;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是化学变化,在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能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故选A
7.答案:A
解析:一氧化碳高温下能与氧化铁反应,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A选项正确:;物质的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等,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B、C、D选项错误。
8.答案:B
解析:A选项,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错误。B选项,该反应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也不符合“一变多”的特征,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故正确。C选项,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错误。D选项,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错误。
9.答案:C
解析:题图所示的两个实验中,实验甲是水的净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实验乙是电解水实验,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化学变化,A正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实验甲中活性炭既可以除去不溶性杂质,又可以吸附一些色素和异味等可溶性杂质,B正确;实验乙a端产生的气体较多,是氢气,a端连接电源负极,b端产生的气体较少,是氧气,b端连接电源正极,C错误;实验甲说明水可饮用,实验乙说明水可生成高效清洁能源氢气,D正确。
10.答案:(1)可燃性(2)①密度比空气小;②化学性质稳定
解析:由于氢气密度小,可作气球的填充气体,但氢气具有可燃性,遇火容易燃烧或爆炸。氦气是稀有气体,其密度比空气小,且化学性质稳定,可以避免爆炸事故的发生。
11.答案:③④;②⑤⑥;⑧;①⑦
解析:物质的变化,无论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均指一个动态的过程,而物质的性质,无论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均指物质特有的属性。③电灯通电发光、放热,④冰雪融化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②钢铁生锈,⑤煤气燃烧,⑥铜器上出现铜绿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⑧氧化铜是黑色粉末描述的是物质的颜色、状态,属于物理性质。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⑦镁能燃烧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所以是化学性质。
12.答案:(1)正(2)44.8(3)氢原子和氧原子
解析:(1)与a电极相连的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少,应为氧气,故a电极是正极。
(2)d气体比c气体多,是氢气;电解水时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理论上是1:2,若收集到c气体22.4mL,则理论上应收集到d气体44.8mL。
(3)电解水时发生改变的粒子是水分子,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