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默读课文,能说出“童年的发现”是什么,以及“我”的探究过程。
2.运用联系生活实际、借助资料等方法品读故事中有趣的部分,并能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提升语言品鉴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联系生活实际、借助资料等方法品读故事中有趣的部分,并能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提升语言品鉴能力。
教学难点:
运用联系生活实际、借助资料等方法品读故事中有趣的部分,并能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提升语言品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关注导语,明确任务
1.
揭示课题:童年的语言是怎样的风趣呢?一起走进那充满童真童趣的语言吧。
2.
回顾单元导语。
3.
关注课文导读,明确任务:引导学生关注单元及课文导语,默读课文说说自己童年有什么样的发现。
二、回顾预习,适时点拨
(一)交流生字词
1.“嘿”的读音可以借助工具书并结合具体语境学习,读一声,在课文中表示什么呢?
学生带着情感读“嘿”所在句子。
2.祸患:祸是灾祸,患是患难,连起来就是祸事灾难的意思,引导学生运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词语。
(二)交流主要内容
1.学生交流:在课前预习已经梳理了主要内容。力图语言简洁明练。
2.探究方法:如何概括这么长的文章,分段概括,或者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梳理出来。
3.运用方法,交流后修正自己概括的主要内容,教师在课前预习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三、聚焦有趣,品读语言
(一)聚焦“有趣”,默读画批
相信大家肯定觉得很有趣,请默读课文,找出觉得有趣的部分,画批下来,写出自己的感受,并与同学分享交流。
(二)全班交流,适时点拨
交流1:第1自然段
①学生抓关键语句,联系资料体会并交流,出示相应语段。
预设:发现胚胎发育的段落,批注天真、有趣……自以为九岁时通过独立思考发现的,这有点天方夜谭,真是天真可爱的孩子。
②教师点拨学法:抓住重点的语言还能够任意去思考体会,会读书值得借鉴,生活中还有哪儿你觉得有趣呢?
③学生情感朗读。
交流2:梦中飞行
①学生自主运用联系生活等方法体会并交流,出示相应语段。
预设:好幻想、爱想象……
②情感朗读:读着读着发现了什么?
交流3:张开手臂从四周略过。
课文中还要那儿特别有趣呢?
①
学生自主运用联系自身实际等方法体会“学生的追问”并交流。
预设:大胆追问;孩子像“十万个为什么”……
②学生自主运用联系课外阅读等方法体会“老师的应答”并交流。
预设:巧妙应答;
引入资料了解儿童夜间的生长资料,既回答了问题也教育了孩子们,这样的回答真巧妙,言语间充满智慧。
预设:老师像“智多星”达尔文的进化论通过老师有画面感的语言来介绍的。
②
情感朗读:文章越读越有趣,越读越有滋味。
交流4:自嘲。
①
学生自主运用联系生活等方法体会并交流,教师出示相应语段。
预设:自我安慰。
被老师撵出教室多么尴尬啊,他却想出了自我安慰的理由
预设:乐观。
②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天真”。
学生带着主人公那自豪自信的感觉去朗读。
③带着情感去朗读:体会风趣幽默的语言。
运用本单元的学习方法,品读文本中“有趣”的部分,并画批自己的感受。在体会与交流中感受风趣幽默的言语中的童真童趣,感受语言的魅力,提升语言品鉴能力。
四、提升认识,布置作业
(一)回顾课文,提升认识
把我们批注的内容联系起来去思考,总结提升:童年的内心充满了无限的趣味。童年是求知若渴的,孩子们寻根问底天真可爱,课文语言幽默风趣,意趣盎然,充满童真童趣。风趣的内容和语言不仅让我们享受这童年的发现,更感受着童真童趣呢。
(二)交流自己的童年发现
1.学生交流自己的童年发现。
2.教师交流点评。鼓励学生交流自己的童年发现,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尝试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来表达。
(三)布置作业
1.和同学交流自己有过的童年发现。
板书设计:
23童年的发现
童真童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