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分子和原子
知识能力全练
知识点一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1.烘焙蛋糕时散发出阵阵香味,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
)
A.分子体积很小
B.分子间间隔很小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可以再分
2.依据分子的相关性质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
A.闻到花香——分子间有间隔
B.食物腐烂-分子停止运动
C.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温度高,分子运动快
D.水结冰-分子变成了原子
3.杜甫的绝句《沙暖睡鸳鸯》中写到“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诗中描写的情景用化学原理解释正确的是
(
)
A.分子很小,但分子有一定的质量
B.分子很小,但分子之间有间隙
C.分子很小,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D.分子很小,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4.从微粒的角度分析,下列对生活中的事实解释错误的是
(
)
5.下列现象从分子的角度加以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
)
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B.固体难压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很小
C.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D.二氧化碳能溶解在水中是因为分子很小
6.图3-1-1表示封闭在某容器中的少量液态水的微观示意图(该容器的活塞可以左右移动)。煮沸后,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
)
A.水分子本身变大
B.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C.水分子的数目增多
D.水分子受热都跑到容器的一端
7.如图3-1-2所示,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放在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
图3-1-2
(1)用仪器A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则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口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的错误操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实验还说明,两种试剂中的________(填“酚酞试液”或“浓氨水”)具有较强的挥发性。
知识点二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8.化学上称“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的依据是
(
)
A.原子的质量很小
B.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C.原子的体积很小
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
A.铁
B.汞
C.氮气
D.硅
10.下列微观粒子示意图中(不同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能用来表示3个氧分子的是
(
)
11.用分子的观点分析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一种物质的分子运动到另一种物质的分子中间去了
B.分子运动的速率变慢了
C.分子改变了,由一种分子变成了另一种分子
D.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
12.氨水极易挥发,能挥发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氨气是由氨分子(NH3)构成的物质,图3-1-3是氨分子的比例模型。
图3-1-3
一个氨分子是由________种原子构成的,一个氨分子中含有________个原子。
13.如图3-1-4所示是氧化汞分解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图3-1-4
(1)请用给定的符号,在图中方框内补全相应数量的粒子模型。
(2)保持物质丙化学性质的粒子是________。
三年模拟全练
14.有人通过闻茶的方法就能判断出茶的产地。人们能够闻到茶香的原因是
(
)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很小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15.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事实错误的是
(
)
16.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
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分子的数目变多
B.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C.切开成熟的菠萝蜜能闻到浓浓的香味——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6000L氧气加压后可装入40L的钢瓶中——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17.下列是小樱从分子的角度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热胀冷缩-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
C.滴水成冰-分子的大小改变
D.蜡炬成灰-分子种类发生变化
18.某兴趣小组同学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实验I: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溶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由实验Ⅰ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Ⅱ(如图3-1-5中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3-1-5
(3)为使实验结果准确可靠,该小组设计了实验Ⅲ(如图3-1-5中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年中考全练
19.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
A.汽油挥发-分子可分
B.花香四溢-分子不断运动
C.冰雪融化-分子很小
D.氧气液化-分子体积变小
20.真空包装食品进入高原地区,包装袋往往会鼓起,这是因为包装袋内的气体分子
(
)
A.质量增大
B.间隔增大
C.体积增大
D.个数增多
21.下列有关分子、原子说法错误的是
(
)
A.很小
B.不断运动
C.有间隔
D.不可分
22.下列关于分子与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分子不同则性质不同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干冰升华时分子间的间距不变
23.用如图3-1-6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挤出浓盐酸(提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盐酸使紫色石蕊变红)。
图3-1-6
(1)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核心素养全练
24.[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物质,用我们所学的分子原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
A.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结冰时,分子静止不动
B.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经混合,它们的化学性质改变
C.墙内开花墙外香,是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
D.经过液化蒸发从空气中得到氮气和氧气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25.[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职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图3-1-7是某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图3-1-7
(1)丙中所示物质都是由________构成的(选填“分子”或“原子”);
(2)结合图示分析,该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________(用化学符号表示);
(3)用化学符号表示保持甲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
(4)该反应属于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
《参考答案及解析》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知识能力全练
1.C
烘焙蛋糕时散发出阵阵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故选C
2.C
闻到花香,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A错误;食物腐烂变质,但是构成物质的分子仍然是不断运动的,B错误;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C正确;水结冰时分子的间隔发生变化,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分子没有变成原子,D错误。
3.C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的意思是春天的江山非常明丽,春风里到处弥漫着花草的香味。闻到香味是由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物质通过分子的运动,散发气味,故选C。
4.C
食物变质时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食物变质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一氧化碳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二者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性质不同;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是因为受热时原子之间的间隔增大,遇冷时缩小,而原子的大小不变;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5.D
分子在不断运动,故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香味,A说法正确;固体分子间的间隔很小,很难被压缩,B说法正确;气体受热膨胀,分子间的间隔变大,C说法正确。
6.B
从微观角度分析,液态水变成水蒸气时,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分子本身的体积、数目均没有变化。
7.[答案]
(1)胶头滴管
(2)滤纸条上酚酞液滴由试管口到试管底逐渐变红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3)酚酞试液和浓氨水的位置滴反了
浓氨水
[解析]实验时,脱脂棉上的浓氨水挥发出氨气,氨分子运动到滤纸条上使酚酞试液变红,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如果脱脂棉变成了红色,有可能是操作时将浓氨水滴到了滤纸条上,而将酚酞试液滴到了脱脂棉上;这一实验说明浓氨水具有较强的挥发性。
8.D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的依据是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D正确。
9.C
铁由铁原子构成,A不符合题意;汞由汞原子构成,B不符合题意;氮气由氮分子构成,C符合题意;硅由硅原子构成,D不符合题意。
10.A
每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故A可表示3个氧分子;B、C表示的都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D表示原子。
11.C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所以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一定改变了,故选C。
12.[答案]2
4
[解析]由氨气的化学符号可知,氨分子是由氮原子和氢原子两种原子构成的,一个氨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
13.[答案]
(1)
(2)氧分子
[解析]
(1)氧化汞分解生成汞和氧气,因此,方框内应填
(2)丙是氧气,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氧分子。
三年模拟全练
14.B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从而使人们能闻到茶香,故选B
15.B
1个氢分子的质量约为3.3×10-27kg,说明分子的质量很小;把O2压缩到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隔;氢气由氢分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分子种类不同,故化学性质不同;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体积很小。故选B
16.A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分子的数目没有变多,A错。
17.C
滴水成冰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分子本身的大小没有改变,故选C。
18.[答案]
(1)酚酞溶液遇蒸馏水不变色,遇浓氨水变红
(2)溶液变红氨分子从烧杯A运动到烧杯B中,溶于水使酚酞溶液变红
(3)无
实验I、Ⅱ已做过对比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分子不断运动的实验探究题。解题时要注意实验间的联系。本题通过实验探究浓氨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进而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五年中考全练
19.B
汽油挥发,是因为汽油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而不是分子本身发生改变,A错误;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B正确;冰雪融化,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C错误;氧气液化,分子间的间隔变小,D错误。
20.B
真空包装食品进入高原地区,包装袋往往会鼓起,是因为压强减小,分子间间隔变大,故选B。
21.D
分子和原子都很小,都在不断运动,粒子间都有间隔;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但原子也是由更小的微粒(电子、质子、中子)构成的,在一定条件下原子也可再分,故选D。
22.D
分子是保持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不同则性质不同,A正确;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会改变,B正确;微观粒子总在不断运动,C正确;干冰升华属于物理变化,从微观角度看,分子间的间距发生了改变,D错误。
23.[答案]
(1)湿润的紫色石蕊小纸花变红
(2)分子在不断运动
[解析]
(1)用题图装置进行实验,挤出浓盐酸,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湿润的紫色石蕊小纸花中的水形成盐酸,盐酸能使紫色石蕊小纸花变红;
(2)该实验说明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
核心素养全练
24.C
水结冰时,分子仍在不断地运动,A不符合题意;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混合后,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变,还保持着各自的化学性质,B.不符合题意;墙内开花墙外香,是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C符合题意;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氮气和氧气,是利用液氮和液氧沸点的不同将两者分离,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不符合题意。
25.[答案]
(1)分子
(2)H、O
(3)H2O2
(4)分解反应
[解析]甲是化学变化的开始状态,表示反应物,只有一种物质;乙是中间状态,表示原子;丙是结束状态,表示生成物,含有两种物质,且两者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是分解反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