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6《变色龙》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6《变色龙》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02 18:18: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变色龙
契诃夫
学习目标:
1.感知内容,品味写作手法,概括人物形象。
2.赏析人物,探索社会意义,揣摩写作主旨。
3.认识沙皇专制的腐朽,培养表里如一的独立人格。
作者简介
契诃夫,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戏剧家。他尤其擅长从日常生活发现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通过高超的讽刺和幽默手法,创造出具有高度概括力的艺术形象。与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著名短篇小说巨匠”。
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一个事件,一个人)
奥楚蔑洛夫在广场上处理狗咬人的事。
你认为作为警官的奥楚蔑洛夫哪些地方让人可笑?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一个事件,一个人)
判案可笑
穿着可笑
本应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警官是如何判案的?他判案的依据是什么?请同学们梳理文章内容,勾画主人公裁断和变化的句子。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一个事件,一个人)
奥楚蔑洛夫的穿着在小说里有什么可笑的地方呢?结合文本揣摩人物的心理。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一个事件,一个人)
当人群里再次说狗是将军家的时,奥楚蔑洛夫说:“叶尔德林老弟,给我穿上大衣吧……好像起风了,挺冷……”
其一
其二
当人群里有人说这狗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时,奥楚蔑洛夫说:“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真要命,天这么热,看样子多半要下雨了……”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一个事件,一个人)
警官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提着小包,穿过市场的广场。
出场
离场
“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向他恐吓说,裹紧大衣,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一个事件,一个人)
沙皇走狗的标志
丑态百出的“遮羞布”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一个事件,一个人)
在短短的时间里,随着狗主人身份的不断变化,奥楚蔑洛夫的态度也发生了五次变色。变化之快,跨度之大,令人瞠目结舌!
夸张
奥楚蔑洛夫时而威风凛凛,时而奴颜婢膝,一会骂小狗,一会夸小狗,前后矛盾,喜剧效果更加突出。
对比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一个事件,一个人)
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案件时,态度随着狗主人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行为体现了他怎样的性格?
溜须拍马、见风使舵
媚上欺下、趋炎附势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一个事件,一个人)
资料链接
《变色龙》写于1884年,俄国沙皇在竭力强化警察统治的同时,也搞了一些掩人耳目的法令,给残暴的专制主义蒙上了一层面纱,1880年成立的治安最高委员会头目就是一个两面派,人称“狼嘴狐尾”,此时的警察打着遵守法令的官腔,干着献媚邀功的勾当。
他身后跟着一个火红色头发的巡警,端着一个筛子,盛满了没收来的醋栗。四下里一片沉静。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
活动一:揣摩环境,关注背景
探究主题,把握主旨(一个社会,一群人)
研读文中人物的言行,选择自己最有感受的,说说自己的理解与体会。
探究主题,把握主旨(一个社会,一群人)
活动二:微型话题,概说人物
参考话题:
1.奥楚蔑洛夫善变的背后隐藏着什么?
2.赫留金是否值得大家同情?
3.如何评论不可忽视的“人群”?
4.怎样理解一直未出场的将军及其哥哥?
……
探究主题,把握主旨(一个社会,一群人)
文章标题的“变色龙”仅仅指奥楚蔑洛夫吗?为什么?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理解。
探究主题,把握主旨(一个社会,一群人)
活动三:变与不变,追本溯源
活动四:走进角色,演绎对话。
探究主题,把握主旨(一个社会,一群人)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演读课文,要求不改变文字,在语调语气、动作等方面充分夸大,读出对话中人物的表情和心理,读出自己的理解。
我们社会中有没有类似奥楚蔑洛夫的人呢?你如何看待这些他们的种种表现。
鉴赏作品,提升自我
布置作业
必做:发挥想象,借鉴手法,续写《变色龙》。
选做:阅读契诃夫的《胖子和瘦子》,进一步 感受其艺术魅力。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