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检测题参考答案
1.
B
解析:秒针转一圈是一分钟,分针转1圈是1小时,因为1小时=60分钟,所以分针转1圈,秒针转60圈,故选项B正确。
2.
C
解析:成年人正常的步行速度约为,选项A错误。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选项B错误。一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选项C正确。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的平均速度约为,选项D错误。
3.
D
解析:测量前选择合适的刻度尺要先观察零刻度,以确定是否有零刻度线,观察其量程和分度值,以满足题目的要求,所以选项A、B、C都是必要的,故选D。
4.
C
解析:由题图可知,小明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图像是一条直线,表明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所以小明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而小华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图像是一条曲线,表明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所以小华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选项A错误。分析题图可知,在前内,小华运动的距离比小明长,所以小华跑得较快,选项B错误。由题图可知,时间时,路程,故小明的速度,选项C正确。由题图可知,两人在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为,选项D错误。
5.
D
解析:到汽车的速度为0,说明汽车是静止的,故选项A正确。到共行驶了3个小时,速度为,其路程,故选项B正确。汽车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故选项C正确。汽车在至之间速度最快,为,约为,故选项D错误。
6.
C
解析: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可以选地面,也可以选其他物体,选项A错误;本句话描述的是月亮在运动,如果没有云朵作为参照,是感觉不到月亮在运动,不能选择月亮本身作为参照物,选项B错误;五星红旗徐徐升起,是相对于旗杆在运动,所以以旗杆为参照物是正确的,选项C正确;宇航员在飞船中感觉舱内物体均静止,这是相对于飞船而言的,而相对于地球,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选项D错误。
7.
C
解析:。如果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的路程是,则汽车的速度,这个速度只是成年人步行的速度,所以选项A错误。如果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的路程是,则汽车的速度,这个速度也比汽车的实际速度慢,所以选项B错误。如果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的路程是,则汽车的速度,合,这个速度比较接近汽车在市区内行驶的速度,所以选项C正确。如果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的路程是,则汽车的速度,合,很显然这个速度太快了,所以选项D错误。
8.
C
解析:两人跑的总路程相等,所用时间相等,根据公式可知,两人的平均速度相等,故选项C正确。
9.
C
解析:短跑运动员的速度:;羚羊的速度:;汽车的速度:;所以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为:运动员、汽车、羚羊。故选项C正确。[来源:]
10.
A
解析:,根据题意,由,得跑道的周长。故选项A与此数值最接近。
11.
C
解析:由可知,因为速度是一定值,所以运动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选项A正确。的比值就是速度,速度是为了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而引入的物理量,速度越小表明物体运动得越慢,选项B正确。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是一定值,路程增大几倍,时间也增大几倍,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不变,选项C错误。的比值就是速度,速度是为了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而引入的物理量,速度越大表明物体运动得越快,选项D正确。
12.
B
解析:将飞机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飞机模型相对于地面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飞机模型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故选项A错误。飞机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风(高速流动的空气)迎面吹来,飞机模型和空气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飞机模型相对于空气是运动的,空气相对于飞机模型是运动的,故选项B正确,选项D错误。风迎面吹来,空气和地面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空气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故选项C错误。
13.
对面向南行驶的火车
站台
解析:小明以对面向南行驶的火车为参照物,他与对面向南行驶的火车之间的相对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所以感觉自己坐的火车开始向北行驶;小明以站台为参照物,他与站台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所以自己坐的火车并没有开动。
14.
解析:分度值为,铅笔长度。
15.
30
7.5
解析:如题图所示,实验室常用的停表,长针走一圈是。在内脉搏跳动的次数大约是80次,脉搏跳动一次所用的时间为:,脉搏跳动10次大约为:。
16.
测量值
真实值
使用规则
读取
记录
避免
解析:所谓误差是在正确测量的前提下,所测得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由于人的眼睛不能估读得非常准,所以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
17.
6.25
相对静止的运动
解析:。在接力比赛中,两个运动员向前运动的速度相同或相近,保持相对静止时,才能顺利交接棒。
18.
甲
乙
解析:在题图甲中,包括了5个时间间隔,每个时间间隔为s,即小球甲运动了s;题图乙中只有3个时间间隔,小球乙运动的时间为s。所以小球甲运动的时间大于小球乙运动的时间。由于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球甲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仍然相等,所以小球甲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由题图乙所示的两点之间的长度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小球乙通过的路程越来越长,所以小球乙的速度越来越大。
19.
行驶速度不能超过
2
解析:标志牌上的数字“50”表示的意思:行驶速度不能超过。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南京,最快需要。
20.
匀速直线
速度
解析:如题图所示,甲物体随着时间的延长,速度不变,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物体随着时间的延长,速度不断增大,乙物体做加速运动。在第末,甲和乙的图线相交,这说明了甲、乙两个物体具有相同的速度。
21.
2
1.5
1.67
解析:前的平均速度为:;最后的平均速度为;整个运动过程用的总时间为:,通过的总路程为:,
故平均速度为:。
22.
答:(1)先数出30页物理课本内文纸;(2)使用刻度尺测出30页物理课本内文纸的厚度h;(3)计算出每张纸的厚度h'=。
23.
(1)甲车向东行驶;甲车静止;甲车向西行驶且车速小于风速。(2)乙车向西行驶且车速大于风速。
解析:由冒烟情况可以判断有东风。
(1)甲车:①当甲车不动时,小旗子受东风的影响,被刮向西方;②当甲车向东行驶时,由于车速和东风都会使小旗子刮向西方;③当甲车向西行驶时,车速使小旗子向东刮,东风使小旗子向西刮,如果车速小于风速时小旗子还是刮向西方。
(2)乙车:小旗子和烟的飘动方向不同,乙车一定运动,乙车向东或向西运动。假设乙车向东行驶,由于车速和东风都会使小旗子刮向西方,与图不一致,假设错误。假设乙车向西行驶,车速使小旗子向东刮,东风使小旗子向西刮,如果车速大于风速时小旗子还是刮向东方,符合题意,假设正确。
24.
如图11所示。
解析:玩具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内,运动的路程为;内,玩具车速度为0,通过的路程为0,但总路程为;内,玩具车速度为,通过的路程为,总路程为;内,速度为0,通过的路程为0,总路程为。
25.
(1)
(2)小
(3)大
解析:(1)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时间内的路程与这段时间的比值,计算公式为。(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较小。(3)计时晚,所计时间偏小,用公式算出的平均速度偏大。
26.
解:(1)从题表中可以看出,D92次列车从南昌站发车的时刻是,到上海南站的时刻是,故行驶的时间为5小时15分,即。
(2)D92次列车从南昌站到上海南站所用的时间是5小时15分,即,运行距离是,故平均速度。
图11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检测题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
一个石英钟的分针转1圈,则它的秒针转(
)
A.5圈
B.60圈
C.100圈
D.圈[来
2.
下列估计值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成年人正常的步行速度约为
B.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
C.一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
D.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的平均速度约为
3.
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测量的真实性和精确程度直接决定了研究的成败。在下列关于测量的几种说法中,选出你认为最优的一项(
)
A.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B.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分度值,以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
C.测量前要观察零刻度,以确定是否有零刻度线
D.测量前上述三种做法都是必要的
4.
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1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前内,小明跑得更快
C.内,小明的速度是
D.内,小明跑的路程更长
5.
如图2所示为晓艳旅游时记录汽车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出发内和内走过的路程相同
B.在到内共走了的路程
C.汽车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D.汽车在至之间速度最快,那时的速度为
6.
关于参照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情况下,都应选地面为参照物
B.我们看到月亮在云朵里穿行,是以月亮作为参照物的
C.我们看到五星红旗徐徐升起,是以旗杆作为参照物的
D.宇航员在飞船中感觉舱内物体均静止,是以地球作为参照物的
7.
小理家准备买新房,他看到某开发商的广告称,乘车从新楼盘到一家大型商场的时间只需10分钟。据此你认为从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比较接近的路程是(
)
A.30千米
B.
20千米
C.10千米
D.[:3千米8.
运动会上,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
B.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
C.两人的平均速度相等
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
9.
短跑运动员5秒跑了50米,羚羊奔跑速度是20米/秒,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千米/时,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
A.汽车、羚羊、运动员
B.羚羊、汽车、运动员
C.运动员、汽车、羚羊
D.运动员、羚羊、汽车
10.
某同学平常走路步行500米,需的时间1分钟,现在这个同学用同样的时间沿操场跑道走完一圈,那么跑道的周长最接近于(
)
A.
400米
B.300米
C.
200米
D.100米
11.
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由可知,运动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
B.的比值越小,表明物体运动得越慢
C.由可知,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的比值越大,表明物体运动得越快
12.
在新型飞机的研制中,将飞机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风(高速流动的空气)迎面吹来,可以模拟飞机在空中的飞行情况。在此情境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机模型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B.飞机模型相对于空气是运动的
C.空气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D.空气相对于飞机模型是静止的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13.
小明在火车站坐火车时,感觉自己坐的火车开始向北行驶,他看看站台,发现原来是对面的火车在向南行驶,而自己坐的火车并没有开动。“小明感觉自己坐的火车开始向北行驶”是以______为参照物,“自己坐的火车并没有开动”是以______为参照物。
14.
用图3所示的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所测铅笔的长度为_______。
15.
如图4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停表,长针走一圈是______s,估计一下自己的身体的“生物钟”——脉搏跳动10次大约为________s。
16.
_____和_______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_____,或_____、_______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_________的。[来源:]
17.
在学校运动会中,小明参加短跑的竞赛成绩是,他的平均速度是_____m/s;在接力比赛中,为使交接棒顺利进行,交接棒时两名运动员尽可能做________。
18.
我们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5所示,记录了甲、乙两个小球每隔的不同位置。根据底片可以判断,_______球运动时间长,______球运动速度越来越大。
[来源:]
图5
图6
图7
19.
暑假期间,爸爸驾车带小明去南京旅游,在南京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他看到图6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上的数字“50”表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南京,最快需要_________h。
20.
图7为甲、乙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甲做的是______运动;第末,甲和乙的图线相交,这说明了甲、乙两个物体具有相同的_______。
21.
小华骑自行车沿直线运动,前内运动了,接下来的内运动了,最后的内运动了,则前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最后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小华在整个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
三、作图、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
22.
如何利用刻度尺测出物理课本内文纸的厚度?动脑筋想一想,你一定能想出办法的,并将你想出的办法写出来。
23.
观察图8,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有几种可能?并说明发生该现象的条件。(左西右东)
24.
一辆电动玩具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9甲所示,请在图乙中画出它的路程-时间图像。
图9
四、计算、探究题(25题9分,26题14分,共23分)
25.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10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_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选填“大”或“小”)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26.
自2007年4月18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已进行第六次大提速。这次大提速全国主要中心城市将新开“D”字头快速列车86列,其中D92次和D93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
南昌——上海南
上海南——南昌
运行里程
D92
8:34开13:49到
D93[]
18:31开20:39到
840?km
根据上述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信息可知:
(1)D92次列车从南昌站到上海南站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2)它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图1
图2
图3
图4
图8
图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