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02 18:54: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
课题
10.再塑生命的人
课时
一课时
课型
新授自读课
备课人
授课时间
课标要求
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3.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4.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记叙性散文,选自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说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首先要长久地凝视我的老师——安妮·莎莉文。”安妮·莎莉文开启了海伦·凯勒的智慧,也陪伴着她走过了生命的大半旅程。本文讲述的是安妮·莎莉文刚刚走进海伦·凯勒生活时的故事。课文展现了丰富的人文内涵,莎莉文老师深沉的爱和独特的教育方式让人记忆深刻。本文语言清新朴实,表达上将叙事和抒情有机结合,在能力的培养方面和情感的提升方面,都能对学生起到促进作用。
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已经读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对本文已经具备一定的认知基础,对文章的故事情节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在引导学生理清情节后,要把重点放在品析人物形象和理解作品内涵上。要引导学生借助自读提示,学会旁批阅读法。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学会感恩、懂得感恩。
学习目标
1.通过默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2.通过自读提示,学习批注阅读法,分析人物形象。3.通过理解题目的含义,体会海伦对老师的深情。
教学重难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通过理解题目的含义,体会海伦对老师的深情
教法
自学、点拨。
学法
默读、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及方式
激趣导入
海伦凯勒事迹影响
目标一:通过默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活动1:掌握字词读音和意思。
1.能读准字音,识记词意2.教师评价。
活动2:思考:1.本文题目是《再塑生命的人》,说一说,谁再塑了谁的生命?2.文章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请分别概括其内容。
1.能抓住标题理清文章思路。2.教师评价。
活动3.概括内容
能准确概括主要内容。交流性评价。
目标二:通过自读提示,学习批注阅读法,分析人物形象。
活动1:学习课文旁批,仿照课文旁批方法自主做批注。
1.能运用学过的知识品析文中生动的语言。2.能够分析出句中的人物描写方法。3.能概括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4.能通过老师的点拨解决疑难。5.交流性评价。
活动2:使用批注阅读法分析人物的形象。
1.能大声完整地表述自己的想法。2.全面分析人物形象特点。3.能运用老师教过的知识分析人物。
4.自评、交流性评价。
目标三:通过理解题目的含义,体会海伦对老师的深情。
活动1.理解题目含义。
能根据本意,结合语境意理解题目含义。2.能通过老师的讲解,引发思考,进一步理解题目的含义。3.自评、教师评价。
活动2.请你以海伦?凯勒的角度给莎莉文老师发一条微信。
能清晰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教师评价、交流性评价。
作业(评价反馈):
1.课后作业:搜集像海伦·凯勒这样“身残志坚”的人的事迹,摘抄在读书笔记上。2.前置性作业:预习《论语》十二章3.拓展性作业: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交流感悟。
1.能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继续做好摘抄和旁批。
2.书写规范,字迹清晰。3.完成拓展性作业能在阅读中产生新的感悟,进一步训练默读,进一步体会“旁批”的重要性。
4.完成前置性作业,进一步训练默读,体会作者博大精深的思想。5.自评、教师评价。
1
1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