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共40题,共40分)
1、某校同学准备利用暑假实地考察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 )
A. 北京房山 B.陕西蓝田 C. 云南元谋 D.浙江余姚
2、“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首在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让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蒙上了一层神秘而浪漫的薄纱。下列远古人类中,生活在周口店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3、“民以食为天”,从野食充饥到农耕种植是人类生活史上的飞跃。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远古居民是( )
A.北京人 B.半坡人 C.元谋人 D.河姆渡人
4、穿越时空隧道,去体验半坡人的原始农耕生活。你不能够体验到的是( )
A.吃上用陶器煮熟的猪肉 B.穿着麻布缝制的衣服
C.用石刀收割农作物水稻 D.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中
5、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
A.北京人 B.元谋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6、右图是宜昌市西陵山的螺祖庙,庙内供奉的是民间称为“蚕母娘娘”的螺祖。相传,她的丈夫就是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的( )
A.尧 B.舜 C.炎帝 D.黄帝
7、他以治水造福于民而名扬天下,又以创建中国历史第一个奴隶制王朝而名留青史。“他”指的是
A.黄帝 B.炎帝 C.禹 D.启
8、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她的第一个王朝是(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9、“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一项政治制度的出现。这一制度是: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10、《左传》中记载:在一个重要的仪式上,司空(官名)冉季代表周天子向周武王之弟康叔分赐疆土,司徒(官名)陶叔代表周天子向康叔分赐平民、奴隶。这一仪式反映出西周实行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奴隶制 D.分封制
11、《论语》中说“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是古人对下列哪一历史时期政治局面的描述(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12、商鞅变法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其主要内容不包括( )
A.改穿汉服 B.奖励军功 C.建立县制 D.奖励耕织
13、春秋战国时期,新旧制度更替,社会大变革,其根本原因是( )
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
C.百家争鸣 D.社会生产力发展,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14、春秋时代,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春秋霸王串联起了整个春秋时代,他们见证了这数百年的兴衰荣辱。公元前7世纪后期,通过城濮大战,成为中原霸主的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宋襄公 D.楚庄王
15、商鞅变法后秦国的农民想获得爵位最好的途径是( )
A.努力种田织布 B.在战争中建立军功
C.努力开垦荒地 D.经商发财
16、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在秦国确立了:
A.禅让制 B.土地私有制 C.王位世袭制 D.科举制
17、商鞅变法中对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有直接影响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
A.推行县制 B.奖励生产 C.奖励军功 D.承认土地私有
18、我国自古就有“三皇五帝”的传说,后来皇帝成为了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谓。请问它的出现与谁有直接关系?( )
A.秦始皇赢政 B.汉武帝刘彻 C.唐太宗李世民 D.元世祖忽必烈
19、据说,秦朝的传国玉玺是用蓝田玉雕琢而成的,上刻文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八个字应属于哪种字体( )
A.小篆 B.隶书 C.楷书 D.行书
20、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 )
A.夏 B.商 C.周 D.秦
21、“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史记》所载这项措施的颁布者是( )
A.商鞅 B.秦始皇 C.汉武帝 D.北魏孝文帝
22、汉武帝雄才大略,他在位时期,颁布“推恩令”,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要目的是( )
A.加强中央集权 B.排斥异己 C.放权于侯国 D.平定叛乱
23、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皇帝,下列史实与汉武帝有关的是( )
①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 ②颁布“推恩令”
③强化监察制度 ④设置西域都护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4、儒家思想对中华民族有着深远的影响,其学说被确立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始于(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明太祖 D.康熙帝
25、为了实现大一统,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的措施是( )
A.大兴文字狱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削弱诸侯国的势力 D.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26、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呈现给世界一场精彩绝伦的 视觉盛宴。书画汉字、丝绸之路等“中国元素”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国深厚的文化。为此,张艺谋奥运导演团队荣获2008 年CCTV 感动中国人物。据此回答1l -14 题。
材料中的丝绸之路最早开辟于(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27、“张骞说:我通;班超说:我也通。卫青说:我打;霍去病说:我也打。”这句诙谐有趣的话所反映的史实是( )
A.通西域,北击匈奴 B.通吐蕃,南击南蛮
C.通夷洲,西击党项 D.通南中,东击东胡
28、古诗有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可西汉张骞不畏雄关险阻,为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了重要贡献,丝绸之路的正确路线是( )
A.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安息→大秦
B.长安→河西走廊→安息→今新疆境内→大秦
C.洛阳→安息→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大秦
D.洛阳→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安息→大秦
29、秦始皇和汉武帝为安定北边,都曾派兵大举反击啊一游牧民族的进扰
A.突厥 B.女真 C.契丹 D.匈奴
30、公元前1世纪,罗马执政官凯撒穿着丝袍进入剧场,轰动一时。凯撒穿的丝袍材料来自中国
A.咸阳 B.长安 C.大都 D.京师
31、今年,中央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新疆的建设和发展步伐。早在西汉时期,中央政府就设置官员管辖新疆,其最高军政长官名称为
A.西域都护 B.安西都护 C.北庭都护 D.伊利将军
32、下列有关“北京人”(右图)的陈述正确的一项是
A.开始使用天然火 B.开始使用磨制石器
C.开始烧制陶器 D.开始培植农作物
33、.你若要实地考察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文化的典型遗址,应到( )
A.云南省元谋人遗址 B.浙江省河姆渡遗址
C.陕西省半坡遗址 D.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34、2009年11月,被确认为我国发现的最早人工栽培水稻地区之一的苏州草鞋山遗址又有新的考古发现,进一步丰富了其文化内涵。在下列远古人类中,也已经种植水稻的是
A.元谋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35、“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这里的“他”是
A.周武王 B.齐桓公 C.晋文公 D.楚庄王
36、战国初期,三国分晋的是
①韩 ②赵 ③楚 ④魏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7、.汉武帝为实行“大一统”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整理财政的措施是( )
A.断绝研读儒家以外学说的人求取功名利禄之路 B.招收“弟子员”、铲除“异姓王”
C.国家统一铸币,盐铁官营 D.颁布推恩令,设河西四郡
38、史书记载,董仲舒死后,汉武帝有一次经过他的墓地,特意下马。汉武帝如此尊重他,主要是因为董仲舒( )
A.率领军队,打击匈奴 B.推动实现大一统
C.完成出使西域的任务 D.编成了《史记》
39、观察右图,秦朝规定的全国通行的统一货币应是( )
A.“半两”钱 B.“五铢”钱 C.开圆通宝 D.布币
40、“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这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9年东巡所作琅邪石刻中的一段文字。这段文字表达的信息是( )
A.统一度量衡 B.统一思想 C.统一文字 D.统一六国
二、非选择题
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很多成语都来源于历史故事。请将以下成语与相关的历史故事用线连起来。(5分)
卧薪尝胆 城濮之战
破釜沉舟 巨鹿之战
退避三舍 吴越争霸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淝水之战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鸿门宴
三、1、某校初中历史兴趣小组开展“商鞅变法”专题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材料 商鞅变法的措施: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去管理。
——摘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角色扮演】
(l)根据上述材料同答,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你是否支持商技变法?为什么?(5分)
【理解学习】
(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商鞅变法确立中央对地方管理的措施是什么?(2分)
【方法探究】
对商鞅变法的评价,黄鹏和刘芳产生了分歧(见图10)。
(3)评价历史上变法(改革)成功或失败的方法是什么 (3分)
(l)支持。因为商鞅变法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5分)(注:学生持不同看法,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措施: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2分)
(3)评价方法:要把变法(改革)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中;采用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看变法(改革)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翔流,推动杜会的发展。(3分)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材料三 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共交战65次。
秦军战绩 全胜 未获全胜或互有胜负 败北
58次 3次 4次
——摘编自栗劲《秦律通论》
(1)材料一这句话是谁说的?(2分)表明他什么思想?(2分)
(2)材料二所反映的内容与他的哪一项变法措施相对应?(2分)他的变法措施中对秦国封建制的确立和巩固起了关键作用的又是哪一项?(2分)
(3)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商鞅变法的历史影响。(3分)
3、(11分)(1)商鞅(2分);根据时代变化和需要,进行改革、变法的思想。(2分)(2)奖励耕织(2分);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2分)(3)(3分)按层次给分。一层次:通过变法,秦国封建经济得到发展;秦军的战斗力不断加强;使秦国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2分)二层次:通过变法,秦国废除了奴隶制度,建立起了封建制度;封建经济得到发展;秦军的战斗力不断加强;使秦国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3分)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毛泽东《沁园春·雪》
(1)“秦皇汉武”分别指的是哪一历史人物?(4分)
(2)秦皇、汉武在思想统治方面分别采取的措施是什么?(4分)
材料二: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势力逐渐膨胀,对皇权构成严重威胁。像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则千乘百骑,和天子一样威风。……
——摘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3)材料二反映了汉初社会的哪一问题?汉武帝采取了哪一措施解决这一问题?(4分)
(1)“秦皇”指秦始皇或嬴政;(2分)“汉武”指汉武帝刘彻。(2分)(2)“秦皇”:焚书坑儒;(2分)“汉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3)封国(诸侯、王国)势力过于强大;(2分)颁布“推恩令”(或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2分)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废除土地国有制,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凡是努力从事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免除徭役,作为奖励。禁止弃农经商。凡是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人,赏给爵位或官职。全国设31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去治理。公布法律,实行连坐法。
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诗
材料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中,除改革土地制度、奖励军功、严明法令之外,还有哪两项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措施?(不得照抄材料原文)(2分)
(2)材料二中李白所盛赞的“秦王”是谁?(1分)
(3)据材料三两幅图片所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是什么?(2分)
(1)重农抑商。(1分)推行县制。(1分)(2)秦始皇(嬴政)(1分);(3)统一文字。(1分)统一货币。(1分)(答统一货币和统一文字同样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