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课件(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3 《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课件(16张PPT)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8-02 17:57:55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3.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教科版
六年级上
模拟实验告诉我们,对昼夜现象的解释有多种可能。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历史上人们对地球的运动有过哪些看法呢?
一、聚焦
傅科摆
二、探索
1.阅读下面的资料。
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索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托勒密的“地心说”。
哥白尼的“日心说”。
托勒密的“地心说”。
古时候,人们直观地观察到日月星辰都围绕着地球旋转,地球似乎是静止不动的。古代天文学家托勒密(约生于公元100年)总结了前人的观点。他在《天文学大成》中提出以下一些观点:
(1)地球是球形的。
(2)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地球相对于宇宙而言,只是一个点,而且静止不动。
(3)日月星辰等所有天体随着地球运动,并且每天做一次圆周运动,因此人们看到的是这些天体都有规律地东升西落。
哥白尼的“日心说”。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受到古代学者的启发,提出了以太阳为中心的天体运动体系假说。他意识到,假说一定要有令人信服的证据,为此他搭建了一个小型天文台,设计了观测仪器,进行了长达30年的观测。最终他取得了可靠的观测数据,创立了“日心说”,并在临终临终前出版了他的不朽名著《天体运行论》。
(1)宇宙是球形的,地球是球形的。
(2)天体的运动是圆周运动。
(3)地球是在运动的,绕轴自转,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
(4)
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于宇宙的中心,地球以及其他的行星都围绕着太阳做圆周运动。
托勒密的“地心说”。
哥白尼的“日心说”。
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而且静止不动。
地球是球形的。
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于宇宙的中心,地球以及其他的行星都围绕着太阳做圆周运动。
日月星辰等所有天体随着地球运动。
地球是在运动的,绕轴自转,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
天体的运动是圆周运动。
日心说发表后,人们又陆续发现了一系列的支持“日心说”的证据。比如。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到木星的卫星以木星为中心旋转而不是围绕地球旋转,否定了地球是宇宙中心的说法。
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
2.
再次做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完善我们对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
●改进我们的地球模型。
●用较强的光源照射地球模型,同时让地球模型自转。
●在地球模型的几块大陆上,分别贴上几个反光的小圆片。
代表地面上的人们。
地轴:地球的自转轴,倾斜。
自转一周24小时,公转一周365天。
画图记录下我们的观察结果,连续的组图会使我们的解释更加清晰。
地球自转是形成昼夜交替的根本原因。
三、研讨
1.托勒密和哥白尼的观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他们如何使自己的理论模
型更具有说服力?
2.
再次做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与前一次模拟实验有什么不同?
3.
现在你认为昼夜交替现象是如何形成的?
托勒密
球形
地球
哥白尼
球形
太阳
地球的自转
伽利略
木星
自转
昼夜交替
公转
随堂训练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