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经历描述和分析简单数据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条形统计图的意义。 
2、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和掌握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及其特点、作用,并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并解决。 
3、能阅读条形统计图并做出分析,进一步发展统计意识。 
过程与方法:根据条形统计图中提供的数据,对统计图作出分析和判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调查活动中认识统计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和掌握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及其特点、作用,并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并解决。 
难点: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培养根据统计图的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数据分析水平。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题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每天早上起床是根据什么来决定穿什么衣服呢? 
请生说一说 
天气时刻伴随着我们的生活,通过天气预报可以及时了解天气的变化趋势,给人们的工作、出行、旅游、运动生活等带来乐趣和便利。 
多媒体出示泸州市2018年9月天气情况记录图 
师:同学们,这是老师收集的泸州市2018年9月天气情况记录图,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泸州市9月的天气情况。同学们认识这些图标吗? 
请生说一说 
质疑:怎样才能清楚的看出2018年9月天气分布情况呢? 
预设:可以分类整理数据,再用统计表把它们表示出来。 
师和学生交流:我们可以根据天气分布情况,分类进行整理。分别是阴、晴、雨、多云。从最原始的记录表中分别数出每一种情况有多少天,在统计表中进行整理。 
师:请同学们根据记录表完成统计表,并说一说你是采用什么方法来统计的。 
学生独立完成并集体交流学生活动后汇报。 
师:“合计”是什么意思?从“合计”中你知道了什么? 
师:除了用统计表表示统计的结果,还有没有其他方法? 
预设:用统计图 
师:我们可以把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制成统计图就更直观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统计方法——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条形统计图 
(二)探究新知 
认识条形统计图 
师和学生交流:观察泸州市2018年9月天气情况统计表,为了更清楚的看出每种天气情况的天数,我们可以用统计图来描述有关数据。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统计图。 
(1)认识条形统计图 
多媒体出示:泸州市2018年9月天气情况统计图 
像这样用直条的高低来表示数量的多少的图叫做条形统计图。 
(2)分析条形统计图 
师质疑:分析数据,你能从统计图中获得什么信息?观察格子图,可以从多个角度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 
学生汇报发现的信息。 
预设1:哪种天气的天数最多、哪种天气的天数最少……。 
预设2:标题,单位名称,水平射线和与它垂直的射线,直条; 
预设3:横轴和纵轴组成; 
预设4:横轴指的是天气情况,纵轴指的是天数。 
这样的统计图能更直观的看出9月份的天气情况。注意标题要在图例的正中。 
师:认真观察统计图或统计表,什么天气的天数多? 
预设: 从上面的统计图和统计表中都能看出雨天的天数最多。 
议一议:比较谁多谁少,是看统计表快还是统计图快? 
预设:看统计图快,因为通过条形统计图观察更直观一些。 
师:统计图与统计表相比,有什么优点?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是:同样的数据用条形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直观形象,既能直观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又便于进行比较。 
(三)巩固新知 
1.填空 
(1)条形统计图用直条的( )表示数量的多少,直条越高,表示的数量越( );直条越低,数量越( )。 
(2)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2.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根据统计图完成统计表。 
(2)哪位同学一分钟夹玻璃球最多?哪位同学一分钟夹玻璃球最少? 
(3)你还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3.完成课本第69页课堂活动。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我们一起说一下吧! 
预设1:我们知道了条形统计图的组成。 
预设2:我们知道了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预设3:我们知道了怎样分类整理绘制条形统计图。 
…… 
评价一下自己这节课的表现吧! 
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条形统计图 
横轴——表示统计内容 
纵轴——表示数据 
特点:更加直观形象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