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具体问题的情景,认识并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说明算式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计算得数;初步学习列综合算式解决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能联系实际问题说明解决问题的计算过程,联系计算过程归纳运算顺序,发展归纳思维,提高运算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发展认真严谨、细致计算的学习习惯,树立数学规则意识,培养按规则办事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三步计算运算顺序;运用三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谈话:前面我们学习过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还记得怎么做吗?请看屏幕,课件出示:57-43+36 27÷3×9
师读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回答相机出现算式。
指出:这里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法的运算要从左往右计算。
(2)再看这两题,出示:45×2-30 12-80÷10
师:谁来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回答相机出现算式。
指出: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提问:谁来完整的说一说两步计算混合运算的时候是怎样做的?
指出: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不同级运算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新的混合运算《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二、自主探究
1.出示例图:一副象棋12元,一副围棋15元。
(1)师: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还需要什么条件?
生指出还缺少条件,还要知道买了多少副围棋和多少副象棋。
(2)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相机补充条件:买3副中国象棋和4副围棋。
师:现在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在你的随堂本上完成。
(3)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寻找分步列式的同学在黑板上板演。
(4)交流讨论
师:每步是根据哪两个条件计算的?
生:根据一副中国象棋12元,买3副,列式12×3=36(元),求出买象棋要花36元。根据一副围棋15元,买4副,可以列式15×4=60(元),求出买围棋要花60元。最后36+60=96(元)求出一共要付96元。
指出:要求一共要付多少元,它的数量关系是?
3副中国象棋的钱+4副围棋的钱=一共要付的钱,所以应该先用乘法分别算出多少钱,再相加。(相机出示数量关系)
(5)列综合算式
师:谁能列出综合算式解决这个问题?(指名口答)
教师板书:12×3+15×4
师:仔细观察,这道算式含有哪些运算?
生:乘法和加法。
师:按照以前的运算顺序,你认为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师:你能尝试用递等式进行计算吗?在随堂本上列式并计算。
(6)交流运算过程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计算这个综合算式,完成后指名不同的学生回答计算方法。
生:先算12×3,把后面的照抄下来,再算15×4,最后加起来。(课件出示算式)
方法一: 12×3+15×4
=36+15×4 这步求的是象棋要付的钱
=36+60 这步求的是围棋要付的钱
=96(元) 这步求的是一共要付的钱
师:还有其他计算的方法吗?
生:同时算出12×3和15×4,然后把他们加起来。
方法二:12×3+15×4
=36+60 同时算出象棋和围棋要付的钱
=96(元)
师:比较一下两种方法,你觉得哪一种更加简便?
生:第二种简便。
指出 :这是一个三步的混合运算,有两个乘法和一个加法,计算时两个乘法可以同时脱式计算,这样更简便。仔细看这个运算顺序与我们解决问题时的顺序一致吗?
2.例题变式
师:根据图中的条件,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问题:买围棋比象棋多用多少钱?
师:你能列综合算式进行计算吗?试试看
生:15×4-12×3
师:你是怎样计算的?
生:先同时计算乘法,再算减法。
师:这道综合算式含有哪些运算?按照以前的运算顺序,你认为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这个运算顺序我们解决问题时的顺序一致吗?
3.出示试一试
(课件出示) 150 + 120 ÷ 6 ×5
师:仔细观察,这道综合算式含有哪些运算?
生:加法、除法和乘法。
师:按照以前的运算顺序,你认为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这里要先算乘法和除法,而乘法和除法连在一起,从左往右先算除法再算乘法,然后再算加法。
提示:没有参加运算的要先抄下来。
学生尝试完成,教师巡视,指名学生板演。
师:我们看看黑板上的计算,与你的计算过程相同吗?能说说这道题的运算顺序吗?
课件相机出示。
4.总结归纳
谈话:今天我们学习的三步混合运算都是不含括号的算式,如果既有乘、除法、加减法,要怎样计算?
生: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
三、练习巩固
1.练一练第1题
师: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生:第1小题,可以同时计算乘法和除法,再计算减法;第2小题,先计算除法,再计算减法,最后算加法。
指名学生板演,并巡视,提示学生把先算的划线。
2.练一练第2题
师: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
学生独立思考找出错误并改正。再全班交流。
师:第1题,错在哪里?
生:应该先计算除法200÷5,而不应该算5×8。
师:第2题呢?
生:应该先算乘法,而不应该先算减法和加法。
3.练习十一第2题
(1)出示左边的一组题,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道题,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生:都有乘法和加法,运算顺序不一样,下面一个有小括号。
追问:估计一下,这两道题的计算结果可能相同吗?
生:能(不能)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2)学生练习后,引导学生试着解释两道题得数相等的道理。
(3)出示右边的一组题,提出要求:这里还有一组题,先请同学们按顺序计算,再和小组里的同学说说这两道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计算时,组织交流。
师:25分别乘30和20后相加的和,等于30加20的和乘25的积;840与400分别除以40的商相减的差,等于840减400的差除以40。
4.做练习十一第3题
师:“人均居住面积”是什么意思?
师:人均居住面积是指平均每个人居住的平方米数。
师:知道问题要求什么了吗?数量关系式是什么?
生:兵兵家的人均居住面积-乐乐家的人均居住面积=兵兵家比乐乐家大的人均居住面积数
让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
指名回答算式,并说说算式中每一步表示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