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第1课时 地球的自转
一、选择题
演示地球自转时,用手电筒模拟“太阳”,拨动地球仪。读图完成1~3题。
图4
1.在演示过程中,面对地球仪拨动的正确方法是
( )
A.自右向左
B.自左向右
C.自上向下
D.自下向上
2.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是
( )
A.昼夜现象
B.昼夜更替现象
C.四季变化
D.昼夜长短变化
3.地球自转的周期为
( )
A.一年
B.一月
C.一周
D.一天
4.下面是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四幅图,其中正确的是
( )
图5
5.2020年1月24日(除夕)央视春节晚会在20:00开始后,全球华人同步参与了春晚抢红包活动,法国巴黎的华人同步参与则是当地时间12:00,造成这种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
A.四季的变化
B.月球公转
C.地球公转
D.地球自转
二、综合题
6.下图是地球上的昼夜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6
(1)在地球的自转过程中,某点会沿纬线从A到B再到C运动。在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处于 (填“白天”或“黑夜”);在从B运动到C的过程中,处于
(填“白天”或“黑夜”),从图中的弧线长度可以看出,黑夜比白天 。?
(2)在A、B、C三点中,处于午夜的是 ,处于正午的是 。?
(3)B点所处的时刻是 (填“清晨”或“黄昏”)。?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第2课时 地球的公转
一、选择题
1.关于地球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球公转方向是自东向西
B.地球公转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C.地球公转周期是一年
D.地轴是地球公转的轴
[北京中考]
某同学用乒乓球、木板、铁丝等物品制作简易模型演示地球的运动。下图是其制作前绘制的演示简图。读图,完成2~3题。
图12
2.演示简图中有些错误,正确的调整是
( )
A.将甲处乒乓球上的经线改为平行线
B.把乙处乒乓球上“南极圈”改为“北极圈”
C.把所有乒乓球倾斜方向调整为与丙处一致
D.将丁处乒乓球所标自转方向改为反方向
3.演示地球运动的正确操作是
( )
A.在轨道上移动而不转动乒乓球,演示的是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B.按甲—乙—丙—丁的顺序沿着轨道移动乒乓球,演示地球的公转
C.按甲—丁—丙—乙的顺序沿着轨道移动乒乓球,演示地球的自转
D.拨动丁处的乒乓球,使其沿着箭头方向转动,演示地球的自转
4.地球公转使地球上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同时还产生了
现象。
( )?
A.
昼夜更替
B.板块运动
C.四季变化
D.海陆变迁
[咸宁中考]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5~6题。
图13
5.2019年6月7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这一天,地球公转到图中的 处附近。
( )?
A.①
B.②
C.③
D.④
6.此时,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
A.昼夜平分
B.昼短夜长
C.昼长夜短
D.极昼现象
读图14,回答7~8题。
图14
7.上图所示太阳直射的重要纬线和节气是
( )
A.北回归线 冬至日
B.北回归线 夏至日
C.南回归线 冬至日
D.南回归线 夏至日
8.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内极夜
B.北半球昼长夜短,南极圈内极昼
C.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内极昼
D.北半球昼夜等长,南极圈内极昼
读“五带划分示意图”,回答9~10题。
图15
9.图中表示我国主要所处的温度带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10.关于甲所处温度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是五带中纬度最高的温度带
B.是五带中纬度最低的温度带
C.有极昼极夜现象
D.四季变化明显
二、综合题
11.“二十四节气”被国际气象界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结合地球公转示意图16,回答下列问题。
图16
(1)二十四节气可以用于指导农事活动,如“春分前后,种瓜种豆。”当地球公转至图中
处时,为北半球春分日,时间是3月21日前后。?
(2)二十四节气科学地揭示了天文气象变化的规律。当地球公转至乙处时正值北半球的
(季节),A、B两地中白昼时间较长的是 。?
(3)图中A点的纬度是 ,B点位于A点的 方向。?
(4)二十四节气能够准确反映季节的变化。当地球从甲处经乙、丙、丁又回到甲处时,四季轮回一次,为一个公转周期,所需要的时间是 。
教师详解详析
【课时作业】
1.B [解析]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因此在演示过程中,拨动地球仪的方向是自左向右。
2.B 3.D
4.B [解析]
选项A、B为侧视图,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选项C是以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地球自转方向呈逆时针;选项D是以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地球自转方向呈顺时针。
5.D
6.(1)黑夜 白天 短
(2)A C
(3)清晨
[解析]
第(1)题,从A运动到B的过程处于夜半球中,是黑夜;从B运动到C的过程处于昼半球中,是白天。夜弧AB小于昼弧BC,所以该点黑夜比白天短。第(2)题,从图中看,A位于夜半球;C位于昼半球,且正处于太阳光直射,是正午。第(3)题,B点位于晨昏线中的晨线上,处于清晨。
教师详解详析
【课时作业】
1.C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特点。地球公转和自转方向一致,都是自西向东。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是一年。地轴是地球自转的轴。
2.B [解析]
结合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所有经线相交于南北极点,并非平行关系;赤道以北地区为北半球,乙处“南极圈”应改为“北极圈”;模拟演示公转时,地轴倾斜方向应保持一致,且空间指向不变,同时地轴应与地球公转轨道面呈66.5
°夹角关系;丁处箭头不与纬线平行,改为反方向后也无法正确示意地球自转方向。
3.B [解析]
结合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时候,乒乓球在轨道上移动的同时自身也要转动;按甲—乙—丙—丁的顺序沿着轨道移动乒乓球,演示的是地球公转;按甲—丁—丙—乙的顺序沿着轨道移动乒乓球时,无法演示地球的自转;丁处箭头方向并非地球自转方向。
4.C 5.B 6.C
7.B 8.C [解析]
本题考查昼夜长短与季节的关系。第7题,图中所示北极圈以内全部是极昼现象,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第8题,读图可得,图中所示北极圈以内全部是极昼现象,南极圈以内全部是极夜现象,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
9.B 10.B
11.(1)甲 (2)夏季 A
(3)23.5°N(北纬23.5°) 西南
(4)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