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综合评价(三)
[测试范围:第三章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和煦的阳光,广阔的田野,欢快的鸟儿”所描述的自然资源分别属于
( )
①气候资源 ②水资源 ③土地资源 ④生物资源 ⑤矿产资源 ⑥海洋资源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③④⑥
2.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 )
A.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也大
B.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
C.总量贫乏,但人均占有量大
D.总量贫乏,人均占有量不足
1
[万州中考]
如图为近年来大城市出现的垃圾智能回收箱,它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以有偿回收方式接收市民投放的旧衣物、塑料、金属、废纸等,提高资源利用率,据此完成3~5题。
3.通过利用智能回收箱回收的“垃圾”,可以减少开采的非可再生资源是
( )
A.土地资源
B.金属矿产
C.风能资源
D.水能资源
4.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进行垃圾分类有偿回收,可以
( )
A.智能回收垃圾,人们以后可以乱丢乱扔
B.获取垃圾回收信息,出口周边发达国家
C.高科技回收垃圾,淘汰文化落后人群
D.智能识别垃圾类型,提高垃圾分类效率
5.若在校园安装垃圾智能回收箱,需设置大回收箱的类型是 回收箱
( )?
A.纺织物
B.废纸
C.塑料制品
D.有害垃圾
下图中表示我国林地、草地、旱地、水田四种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读图,完成6~7题。
2
6.图中表示草地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7.与①土地利用类型北界大致相符的是
( )
A.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1月0
℃等温线
C.热带和亚热带分界线
D.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
3
8.对漫画反映的我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我国人均土地资源不足
B.工业、城市建设大量占用耕地
C.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D.大力开发土地资源,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近年来,很多中小学对部分教材推行课本循环使用措施,每年可以少订课本10万多册。据此完成9~10题。
4
9.
课本的循环使用,对下列哪种资源具有直接的保护作用
( )
A.
煤炭资源
B.
森林资源
C.
土地资源
D.
石油资源
10.这种资源主要分布在图中的
(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⑤
D.
①②⑤
11.我国在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方面的基本国策是
( )
A.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B.合理开发,使之永续利用
C.占多少,垦多少
D.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12.读5分析南、北方耕地和水资源的对比匹配,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A.我国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B.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匹配合理
C.我国北方人口众多,水资源丰富
D.我国人地矛盾最突出的是南方地区
5
6
13.2020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六周年。大江北去,以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宏大底蕴,与雄浑激越的北方文明交汇,焕发出新的风采。6为南水北调中线线路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北方文明焕发新风采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有
( )
①缓解缺水状况 ②改善生态环境 ③改变城市分布 ④改变农作物分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0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八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三十三届“中国水周”。我国纪念2020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据此回答14~15题。
14.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水资源丰富,无需节水
B.水资源分布不均,南多北少
C.西北地区水资源丰富
D.北方地区人均水资源居全国首位
15.在生产生活中,下列水资源利用方式可取的是
( )
A.一水多用,废水利用
B.大水漫灌农田
C.直接排放废水
D.大量使用地下水
二、综合题(共55分)
16.(每空3分,共15分)阅读下图中的两则漫画,回答问题。
7
(1)漫画“所剩无几”揭示了我国自然资源越来越少的主要原因是 ,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是总量 ,人均占有量 。
?
(2)漫画“能源危机”反映的是我国下列哪种资源相对短缺
( )
A.水能
B.石油
C.铁矿
D.太阳能
(3)假如你是我国能源部部长,你认为下列哪些途径可以保障国家的能源供给( )
①培养节约能源的意识 ②开发新材料、新能源 ③严禁开发煤炭、石油等能源
④扩大石油等能源的进口渠道 ⑤改进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 ⑥大量砍伐木材,作为替代能源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⑥
17.(22分)国家主席习近平针对耕地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读图,回答问题。
8
(1)结合图a,归纳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特点。(4分)
(2)结合图b,简述2009—2013年我国耕地面积的变化趋势,并联系实际说出两条原因。(4分)
(3)结合图c,从气候和地形类型两个方面概括我国耕地分布特点。(4分)
气候:
。
?
地形:
。
?
(4)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发展农业过程中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读图c可知,在内蒙古高原适合发展 ,在四川盆地适合发展 ,在大兴安岭适合发展 ,在太湖流域适合发展 。(8分)?
(5)结合图c可知,我国耕地和草地的界线大致接近于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2分)?
18.(18分)通常把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称为水资源。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是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部分国家和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对比图”及“中国水资源分布图”
9
(1)图甲反映出我国水资源的状况是
。(3分)?
(2)图乙反映出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3分)?
材料二 南水北调工程部分线路示意图(10)
10
(3)据图可知,中线调水线路从丹江口水库引水,经过鄂、豫和 (省级行政区简称),抵达京、津两市。(2分)?
(4)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都到达
平原,该地区水资源紧张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
是
。(6分)?
(5)与中线相比,东线调水线路工程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4分)
参考答案
1.C 2.B
3.B 4.D 5.B [解析]
第3题,金属矿产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风能资源、水能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第4题,重视垃圾回收利用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破坏,减少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危害。第5题,学校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会产生大量的废纸。由此可知,若在校园安装垃圾智能回收箱,需要设置大回收箱的类型是废纸。
6.D 7.B [解析]
第6题,读图可知,①主要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是水田;②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及东南地区,是林地;③主要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是旱地;④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北部和西部地区,是草地。第7题,秦岭—淮河一线与1月份0
℃等温线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东段大体一致,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是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是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等。
8.D
9.B 10.B [解析]
印刷、制作课本需要消耗大量的森林资源,我国的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地区。
11.D
12.D [解析]
我国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南、北方水土资源匹配不合理;北方人口众多,水资源缺乏;南方人多地少,人地矛盾最突出。
13.A
14.B 15.A [解析]
第14题,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具有“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第15题,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因此我们应一水多用,废水利用,节约用水,而大量使用地下水,会使地面塌陷。
16.(1)人口增长 丰富 少 (2)B (3)C
17.(1)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耕地少,难以利用的土地多,后备耕地不足;优等耕地少,耕地质量较差。
(2)耕地面积呈减少趋势。建设用地增加、灾毁(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等)、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等。
(3)气候: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和半湿润区
地形:耕地主要集中在东部的平原和丘陵地区
(4)畜牧业 种植业 林业 渔业
(5)400
18.(1)人均水资源少(或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
(2)空间分布不均匀;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或东南多、西北少)
(3)冀
(4)华北 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水资源浪费和水污染现象较为严重
(5)可利用京杭运河(已有河道)输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