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 上册 第二章 第四节 自然灾害 课件(共4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 上册 第二章 第四节 自然灾害 课件(共4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8-02 14:26: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情境1
情境2
情境3
导入新课
看到以上图片,你想到了什么?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四节
自然灾害
八年级地理上册(RJ)
学习目标导航
1、知道自然灾害的分类及常见的自然灾害。
2、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我国气象灾害和地质
灾害的地区分布及危害。
3、了解我国的防灾减灾措施及取得的成就。
自然环境经常发生异常变化,其中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做自然灾害。
什么是自然灾害?
如何判断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要有自然环境的异常变化作为诱因
二是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因此,判断某种现象是否属于自然灾害时需要把握两点:
一是成因是否为自然因素
二是是否对人类造成了损害
一、常见的自然灾害
气象灾害
地质灾害
洪涝、台风、干旱、寒潮
地震、滑坡、泥石流
干旱
洪涝
台风
寒潮
……
1、气象灾害
干旱
干旱是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我国干旱灾害最严重的是华北地区。
思考:为什么不是西北地区?
洪涝灾害
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都可能形成洪涝。
为什么我国东南地区经常发生洪涝灾害?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易发生台风灾害。台风带来的影响:
利:解除或缓和盛夏期间的旱情
弊:特大暴雨容易造成洪水灾害
台风
台风云图
台风中心均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
寒潮
2.地质灾害
地震
滑坡
泥石流
……
分布
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主要是浅源地震和中源地震
环太平洋地带:集中了世界上80%的地震
地震
滑坡
概念:是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
滑坡
泥石流
辨别自然灾害
D.楼上一块广告牌被一阵瞬时的大风刮落,正好砸在楼下
的两辆汽车上。
A.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把田地里很多西瓜砸烂了。
B.化工厂废水泄露,水田被污染,有刺鼻的臭味。
C.一游客违反规定在林区吸烟,乱扔烟头,引发森林火灾。
下列现象或事件,哪些属于自然灾害?为什么?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
(1)同一时间,往往有很多地区发生自然灾害。例如,春夏季节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常见旱灾,江淮地区则多发洪涝灾害。
(2)同一地区,不仅会出现多种自然灾害,而且不同的自然灾害有时还会连续发生。例如,2011年自春至夏,江西一些地区先是旱灾,紧接着就是洪涝灾害。
(3)同一灾害如干旱、洪灾等,在大多数地区经常发生。
二、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
中国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
自然灾害
主要分布区
形成原因
洪涝
干旱
台风
泥石流、滑坡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地区
东南沿海
地势第二阶梯
该地区降水集中、丰富。
降水量较少,尤其是春季降水少。
  从低纬度海洋侵入,登陆后逐渐减弱以至消失。
  地处我国高原、山地与丘陵、平原的过渡地带,坡陡谷深,破碎松散的岩石遇上暴雨天气或冰雪大量融化,就会产生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我国运用遥感卫星等技术,
能够比较精确地预报台风、寒潮
等灾害。图为我国东部海域的一
张热带风暴卫星云图。
  自然灾害经常发生,防灾减灾工作就显得特别重要。我国在多个方面一直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为防御自然灾害,
我国修建了大量的防灾
工程。图为北方地区为
防御风沙灾害而营造的
防护林。
三、防灾减灾
地震造成的灾害
地震造成的灾害有直接灾害和次生灾害。
地震的直接灾害是指由于地震破坏作用(包括地震引起的强烈震动和地震造成的地质灾害)导致房屋、工程结构、物品等物质的破坏。
地震次生灾害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社会层面的,如道路破会导致交通瘫痪、煤气管道破裂形成的火灾、下水道损坏对饮用水源的污染、电信设施破会造成的通信中断,还有瘟疫流行、医院细菌污染等;二是自然层面的,如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次生地质灾害和水灾。
 
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条件允许,应及时、有序撤到安全的空旷地带;如果不能及时撤离,可以暂时躲在小空间的墙角。因为这些地方相对牢固,可以减轻伤害。
了解避灾方法
什么是地震活命三角区?
发生地震时一定要找到可以构成三角区的空间去躲避
物体越结实
形成三角形
空间就越大
大床
桌子
沙发
汽车
活命三角区
活命三角区
这是倒下的墙和梁
这是倒下的墙和梁
哪里可以迅速找到活命三角区?
最好躲在支撑多空间小的卫生间
如果你来不及逃到室外,这里都可以是:
我们应怎样做?
泥石流
三北防护林全景图
中国的脊梁来了,只要祖国需要,义无反顾
西方媒体惊讶中国军队“神速”,在地震发生后的24小时之内,大约有2万名军人集结到了地震灾区,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对奥运期间的任何突发事件都会准备充分。
课堂小结
自然灾害
主要的气象灾害
主要的地质灾害
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
中国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
防灾减灾工作
避灾基本技巧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A.
寒潮
B.
地震
C.
洪涝
D.
车祸
检测目标
D
2、下列关于防灾减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通过灾害预报,可以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
B.
地震发生时,应该躲在家里不要出门
C.自然灾害发生时,采取适当方法可以有效避灾
D.
减灾防灾是大人们的事情,与我们无关
C
检测目标
3、挖山取土最有可能引发的一种自然灾害是(

A
.滑坡
B
.海啸
C
.泥石流
D
.地震
A
检测目标
4、有关自然灾害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春夏季节我国江淮地区常见洪涝灾害
B.一个地方发生旱灾后,不会再发生其他自然灾害
C.
地震是指地上建筑物的震动或倒塌
D.不同自然灾害有时会连续发生
B
检测目标
5、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是(

A、旱涝灾害
B、台风
C、寒潮
D、泥石流
A
检测目标
课堂总结
同学们,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课后作业
1.再读教材,加深理解
2.
同步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