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上第9课秦统一中国
(学生版)
一、秦灭六国:
1、秦统一全国的原因(条件):
(1)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
(2)商鞅变法的成功为秦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秦王嬴政雄才大略、任用贤人,积极策划统一大计。
2、秦灭六国:(1)时间: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
(2)灭六国的先后顺序:韩、赵、魏、楚、燕、齐。(灭韩公元前230年,灭齐公元前221年)
(3)灭六国过程的特点;由近及远(自西向东);各个击破。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3、秦朝的建立:(1)时间:公元前221年
(2)
都城:咸阳
(3)开国皇帝:秦始皇嬴政
4、秦统一的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战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1、秦始皇统一后,采取了哪些巩固统一的措施?(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政治上:确立中央集权制度:A国家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总揽一切军政大权;B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C在地方推行郡县制。(丞相——行政、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
郡县制设立意义: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思想上:焚书坑儒P51)
(2)经济上:A统一货币;统一后的货币是圆形方孔半两钱(汉武帝时是五铢钱)。作用: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B统一度量衡;作用: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3)文化上:统一文字;作用:有利于政令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利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后来社会上流行更加简易的隶书P46)
(4)交通上:A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B开凿灵渠;
作用:便利了交通往来,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5)军事上: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修长城。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作用: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2、秦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到南海。
3、秦始皇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答:统一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此图可以看出:图片形象地展示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构成。图中高高在上的是皇帝,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政府自上而下依次是郡和县。地方政府受中央政府管辖,县以下又设乡、里、亭。
(1)特点:中央集权
(2)影响:加强封建统治;巩固国家统一;为后世历代统治者所沿用;
★丞相的职责:行政。太尉的职责:军事。御史大夫的职责:监察。(汉武帝时刺史有监督职能)
★“焚书坑儒”目的:加强思想统治,巩固封建统治。影响: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如何评价秦始皇?
答: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建立者,他是一位功过都很鲜明的历史人物。(1)功主要表现在:①统一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②创立“皇帝”称号,并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废分封,立郡县,创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③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度量衡,促进了全国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④修长城,御匈奴。(2)过主要表现在:①大兴土木,横征暴敛,徭役、兵役、赋税沉重,刑法严酷。②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总之,有功有过,功大于过。
一.选择题
1.(2021济宁市中考2.)西安碑林博物馆有一石碑上刻有“皇帝立国……灭六暴强……壹家天下”等字,该内容称颂的皇帝是(
)
A.
周武王
B.
齐桓公
C.
秦始皇
D.
唐太宗
2.(2021张家界2.)早在两千多年前,秦朝对武陵山区已进行了有效管辖。能证明这一结论的考古发现是(
)
A.彭头山遗址的发掘
B.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发掘
C.城头山遗址的发掘
D.龙山里耶秦简出土
3.(2021滨州市3.)统一后,秦始皇决定废除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建立郡县制。主要是因为(
)
A.
疆域拓展的需要
B.
经济发展的需要
C.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D.
奖励功臣的需要
4.(2021雅安市1.)秦朝为维护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君权之下形成了“辅助决策、执行、监督”模式的权力结构。其中起“监督”作用的官职是(
)
A.丞相
B.太尉
C.郡守
D.御史大夫
5.(2021毕节市2.)适合作为下列一组材料主题的是(
)
材
料
出
处
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
《资治通鉴》
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掌副丞相
《汉书·百官公卿表》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秦始皇本纪》
A.秦灭六国,结束战乱
B.秦朝法律严苛,赋税沉重
C.秦朝确立中央集权制
D.秦朝疆域辽阔,人口众多
6.(2021昆明2.)秦统一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刺史制度
D.行省制度
7.(2021烟台市4.)边蜀原认为:秦始皇扫平六国统一天下是必然的,因为泰国打下了统一天下的基础。秦国代表了当时的先进生产力,农业生发达……的织好量强大的最合理的军团,据此可知,“秦始皇扫平六国统一天下”得益于(
)
A.
管仲改革
B.
商鞅变法
C.
独尊儒术
D.
北魏孝文帝改革
8.(2021潍坊市2.)观察右侧漫画,它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A.首创县制,派员管理B.学术繁荣,百家争鸣C.实现统一,创新制度D.名为推恩,实夺其权
9.(2021聊城市2.)
《史记·李斯列传》载:“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候者,使后无战攻之患。”这评价的是(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皇帝制
D.
世袭制
10.(2021江西省3.)
秦开创的体制包含三大要素:君主“独制”,地方集权于中央,以及官僚任免而不得世袭。材料中“体制”的创立(
)
A.
奠定了中国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B.
确立了儒学的主导地位
C.
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D.
导致阶级矛盾严重激化
11.(2021吉林2.)下列文物中可作为研究秦朝历史第一手史料的是(
)
A.
圆形方孔半两钱
B.
五铢钱
C.
开元通宝
D.
纸币铜版拓片
12.(2021长沙市1.)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中说:“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按照该标准,下列各项中属于研究秦朝的原始史料的是(
)
A.
秦始皇陵兵马俑
B.
《资治通鉴》的记载
C.
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
D.
电视剧《大秦帝国》
13.(2021海南2.)下列三幅地图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
A.
分封制度趋于完善
B.
向大一统国家发展
C.
兼并成争连的不断
D.
统一国家不断巩固
14.(2021宜昌市2.)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的举措是(
)
A.
尊王攘夷
B.
商鞅变法
C.
统一文字
D.
统一度量衡
15.(2021福建4.)秦始皇下令全国“车同轨”并修建由咸阳向北延伸的直道,全长约700千米,仅用两年半时间即修通。这主要得益于(
)
A.人口数量的增长
B.铁制工具的出现
C.国家体制的作用
D.筑路技术的提高
16.(2020随州中考9.)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的是(
)
A.分封制
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C.郡县制
D.行省制度
17.(2020广元1.)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健全纪检监察制度是防止官吏贪污腐化的重要途径。为加强对官员的监察,秦始皇时期设置了( )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县令
18.(2020吉林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
)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19.(2020宜昌2.)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皇帝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在地方上,进一步废除了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了由中央直接管辖的( )
A.禅让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20.(2020深圳3.)秦统一后,李斯等人制定文字,主要采用古文,力求笔画简洁。制定出的文字是(D
)
A.甲骨文
B.金文
C.大篆
D.小篆
21.(2020青岛4.)如表是秦朝行政区划表(部分)。该表反映了秦朝( )
郡名
建置时代
郡治
陇西郡
昭襄王二十八年置,始皇因之
今甘肃临洮
辽东郡
古燕置,始皇因之
今辽宁辽阳
南海郡
始皇置
今广东广州
A.设立中央政权机构
B.加强了地方权力
C.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D.消除了地域差异
22.(2020武威1.)西方有学者研究说,中国为什么这么大,跟汉字的使用有关系。有汉字的维系,口头语言会向一个方向发展,那就是统一的方向,民族会因为汉字而趋同于融合。中国历史上,通过颁行全国通用文字巩固国家统一的帝王是(
)
A.泰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23.(2020北京4.)下侧《全国出土秦计量器主要分布图》可用于研究秦朝(
)
A.铁犁牛耕的推广
B.巩固统一的措施
C.迅速灭亡的原因
D.“推恩令”的实施
24.(2020潍坊3.)18年前,38000多枚秦简在湖南里耶小城出土,“复活”了秦朝历史。其中最能体现“一统之治”的是( )
A.鼓励耕织、奖励军功
B.设置郡县、征调徭役
C.开垦农田、制作农具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5.(2020孝感1.)以下历史地图能反映出(
)
A.春秋时期大国争霸
B.统一趋势不断增强
C.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D.战争不止社会倒退
26.(2020大庆2.)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当时通行于全国各地的标准货币是(
)
A.刀币
B圆形方孔半两钱
C铲形币
D.蚁鼻钱
27.(2020绥化3.)秦始皇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颁行全国的统一文字是( )
A.小篆
B.行书
C.草书
D.楷书
28.(2020福建3.)如图所示秦始皇时代标准量器的铭文字体属于( )
A.小篆
B.楷书
C.行书
D.草书
29.(2020广东4.)湖北云梦出土《睡虎地秦慕竹简》中有一篇《封诊式》,记载了一个乡村里长发现麻风病疑似患者并向上报告的事例。通过此则材料可以了解秦代(
)
A.体养生息的政策
B.分封制度的推行
C.法律制度的严酷
D.基层管理的状况
30.(2020舟山15.)公元前213年,丞相李斯提出,要是臣下以古论今,只有陷国家于不利。他更主张凡私人教学一律禁止,以杜绝“诽谤”。皇帝根据李斯建议采取的措施是(
)
A.焚书坑儒
B.统一文字
C.设立太学
D.独尊儒术
31.(2020广安1.)秦的统一,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开创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基本模式的措施是( )
A.?用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用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C.?用“三司”代替行中书省
D.?用军机处代替议政王大臣会议
32.(2020黔南州2.)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了统一大业。秦统一以后,在全国统一使用的标准货币是(
)
A
B
C
D
33.(2020黔东南2.)“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后来“皇帝”成为了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谓。此称谓的出现与谁有直接关系(
)
A.秦始皇赢政
B.汉高祖刘邦
C.隋文帝杨坚
D.宋太祖赵匡胤
34.(2020安徽2.)据《史记》载,“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这说明(
)
A.秦朝法律影响后世
B.法治思想始于秦朝
C.秦朝实行严刑峻法
D.法律助推秦灭六国
35.(2020黔西南3.)西安碑林博物馆有一石碑上刻有“皇帝立国……灭六暴强……壹家天下”等字。该内容称颂的皇帝是(
)
A.周武王
B.齐桓公
C.秦始皇
D.唐太宗
36.(2020连云港20.)秦朝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主要是因为推行(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刺史制度
37.(2020嘉兴2.)公元前213年,丞相李斯提出,要是臣下以古论今,只有陷国家于不利,他更主张凡私人教学一律禁止,以杜绝“诽谤”。皇帝根据李斯建议采取的措施是( )
A.焚书坑儒
B.统一文字
C.设立太学
D.独尊儒术
38.(2020德州2.)明代才子解缙在一首诗中写道:“石渠南北引湘漓分水塘深下作堤。若是秦人多二纪,锦帆直是到天涯。”与该诗有关的史实是(
)
A.大禹治水
B.兴修都江堰
C.开凿灵渠
D.开通大运河
39.(2020荆州13.)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中,奠定了境内各民族共同的经济和文化生活基础的是(
)
A.设置基层社会组织
B.确立儒家学说为正统思想
C.开拓经营边疆地区
D.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40.(2020北京4.)下侧《全国出土秦计量器主要分布图》可用于研究秦朝(
)
A.铁犁牛耕的推广
B.巩固统一的措施
C.迅速灭亡的原因
D.“推恩令”的实施
41.(2019山西
2.)有学者指出,秦始皇所创造的事业,不仅为中国设立了以后版图的基本框架,也为中国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秦始皇开创的制度是(
)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行省制
D.中央集权制
42.(2019恩施16
.)秦始皇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绝对的权力,国家重大事务全都由他决定。他在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上的重大变革是( )
A.
实行分封制
B.
设丞相
C.
设置行省
D.
推行郡县制
43.(2019宜昌
2.)秦始皇建立秦朝后,为了强化中央集权,在地方上,进一步废除了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
)
A.禅让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科举制
44.(2019深圳
4.)在西安北郊的一座秦朝墓葬中,考古学家发掘出一批圆形方孔铜钱。该铜钱是(
)
A.和同开宝
B.五铢钱
C.开元通宝
D.半两钱
45.(2019临沂
2.)我国的地方行政制度,自秦朝以来,逐渐发展和完善。下列哪一制度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
A.丞相制
B.郡县制
C.州县制
D.行省制
46.(2019南平3
.)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其时间可以表示为(
)
A.公元前2世纪早期
B.公元前2世纪晚期
C.公元前3世纪早期
D.公元前3世纪晚期
47.(2019南平4
.)明代思想家李贽誉秦始皇为“千古一帝”。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①创立中央集权制②车同轨,书同文③统一度量衡
④焚书坑儒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8.(2019嘉兴9
.)“秦始皇灭六国后,觉得到处都有驻兵镇压的必要,就要分天下为三十郡。”由此秦实行(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刺史制度
D.行省制度
49.(2019湘西3
.)监察制度,我国古已有之。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
A.刺史
B.丞相
C.太尉
D.御史大夫
50.(2019孝感1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先后设立了40多个郡,郡下设县,由中央直接进行管辖。该措施的主要作用是(
)
A.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B.专制主义集权达到顶峰
C.解除诸侯王国对中央的威肋
D.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
51.(2019大庆3
.)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以“中央集权制度”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右图是他们参考的《秦朝行政系统简表),请按图意给空白处找出正确的选项(
)
A.诸侯
B.丞相
C.刺史
D.中书省
52.(2019台州16
.)我们获取历史信息,会有“事实的陈述”和“评论意见”。下列不属于“事实的陈述”的是(
)
A.“及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
B.“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
C.“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
D.“(秦皇帝)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
53.(2019玉林
1.)右图反映的史实出现于(
)
A.夏朝
B.西周
C.秦朝
D.西晋
54.(2019河南
2.)“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这描述的是秦朝(
)
A.中央政权机构的设置
B.幅员辽阔的疆域
C.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
D.巩固统一的举措
55.(2019贺州
1.)图1为2002年6月出土的湘西里耶秦简(局部),其中出现了“洞庭郡”的文字记载。此考古发现,印证了秦朝在地方(
)
A.全面推行郡县制
B.统一了度量衡
C.流通圆形方孔钱
D.实行车轨统一
二.非选择题
1.(2021陕西省16.)指出秦灭六国的原因。秦统一后是如何确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概括巩固统一的经济措施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2021德阳市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王(始皇)怀着贪婪卑鄙之心做事,只想施展他个人的智慧,不信任功臣,不亲近百姓庶民,抛弃以仁义治天下的政策,树立个人权威,禁除诗书古籍,实行严刑酷法治民,把残暴苛虐作为治理天下的根本。
——译编自贾谊《过秦论》(贾谊,汉初儒生,官至太中大夫)
材料二
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都县制是最大的公;虽然他的动机是为私的,是皇帝想要巩固个人的权威,使天下的人都臣服于他,但是废除分封,以天下为公,却是从秦朝就开始了……这不是秦始皇的本意,而是形势发展的结果。
——译编自柳宗元《封建论》(柳宗元,生活于唐中后期藩镇割据时代)
(1)根据材料,概括贾谊和柳宗元评价秦始皇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其不同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用一分为二的方法评价秦始皇。
3.(2021菏泽市21.)
秦朝、汉朝、元朝是我国地方行政区划变革的重要时期。依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统一后,赢政首先从体制改革入手,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郡县二级的行政长官(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这种地方行政制度的建立,打破了以血缘为基础的分封制,确保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摘编自纪录片《中国第一位始皇帝》
(1)材料一中的“这种地方行政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请依据材料一~指出这种制度的作用。这种制度下的地方行政长官是如何产生的?
材料二……所谓列侯者,非但食其邑入而已,可以臣吏民,可以布政令。……西都景、武而后(西汉景帝、武帝后),始令诸侯王不得治民,汉置内史治之。自是之后,虽诸侯王,亦无君国子民之实,不过食其所封之邑入,况列侯乎?
——马端临《文献通考·封建考》
(2)据材料二回答,西汉景帝、武帝统治前后,诸侯王的权力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为解决诸侯王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三元朝疆域图
(3)据材料三回答,元朝实行的是什么行政区划制度?请把A处内容补充完整。元朝为管理B处设立了什么机构?
4.(2021包头、巴彦淖尔市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至今已有大约三千多年的历史。战国时,七国文字书写各异。秦统一后,秦始皇命李斯等人总结出的小篆字体成为官方的标准文字,但国家事务异常繁多,篆书字画很多,书写速度慢,于是产生了一种更为简易、书写更为方便的隶书。
——摘编自纪云华等《中国文化简史》
材料二
书法与汉字,相伴而生。汉代造纸术的发明,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人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推动了书法艺术的持久发展。西晋设置书博士,教学生学习书法,规定用锺、胡书法作为标准字体。魏晋时期,书法艺术提高到了一个新阶段。
——摘编自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材料三
长期以来,日本使用汉字作为表达记述的工具。唐朝时,随遣唐使来华的日本留学生和留学僧仿照汉字创立片假名和平假名。自此,日本开始有了自己的文字。契丹原来没有文字,耶律阿保机建国后,以汉字偏旁拼合而成契丹文字。西夏文字是元昊等人模仿汉字创造而成的。
——摘编自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字演变的趋势,并简析秦统一文字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书法艺术在魏晋时期发展条件,举出代表“晋字”最高成就的书法作品。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汉字具有旺盛生命力的理解。
5.(2021桂林市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开凿灵渠,桂林北部的湘桂走廊成为中原和岭南的重要通道。秦统一岭南后,“徙中县之民于南方三郡,使与百粤杂处”。这是一次大规模地把中原汉人迁往岭南的移民活动,这些汉人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为桂林等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钟文典主编《桂林通史》
材料二
“七七”事变后,政府下令沿海各厂矿迁入内地。从1937年7月到1940年底,三年半时间,完成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工业大迁移。内迁厂矿区城分布,以四川为最多,占内迁总数54.67%,湖南次之,占29.21%,陕西占5.90%,广西占5.11%,其他各省占5.11%。这些内迁厂矿,为战时大后方工业重建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吴景平、曹振威《中华民国史》
材料三
(美国)1933年开始了著名的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政府修建16条水坝和众多的发电厂。这一系列工程保护了农业,提供了大量电力和众多的就业机会,使整个田纳西河流域由贫瘠、落后的地区变成富庶的地区,居民的平均收入提高了九倍。
——朱汉国、马世力主编《高中历史必修第三册》
(1)写出材料一中秦朝的地方管理制度。根据材料分析加强“中原和岭南”联系后的影响。(不能照抄原文)
(2)“七七”事变标志中国抗战进入哪个阶段?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阶段“内地”工业发展的特点。(不能照抄原文)
(3)材料三中“水利工程”修建时在位美国总统是谁?根据材料分析,田纳西河流域由贫瘠变富庶的原因。
(4)材料中这些地区的发展提供哪些可借鉴的经验?
考点精讲
中考真题
图1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秦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上第9课秦统一中国
(教师版)
一、秦灭六国:
1、秦统一全国的原因(条件):
(1)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
(2)商鞅变法的成功为秦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秦王嬴政雄才大略、任用贤人,积极策划统一大计。
2、秦灭六国:(1)时间: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
(2)灭六国的先后顺序:韩、赵、魏、楚、燕、齐。(灭韩公元前230年,灭齐公元前221年)
(3)灭六国过程的特点;由近及远(自西向东);各个击破。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3、秦朝的建立:(1)时间:公元前221年
(2)
都城:咸阳
(3)开国皇帝:秦始皇嬴政
4、秦统一的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战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1、秦始皇统一后,采取了哪些巩固统一的措施?(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政治上:确立中央集权制度:A国家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总揽一切军政大权;B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C在地方推行郡县制。(丞相——行政、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
郡县制设立意义: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思想上:焚书坑儒P51)
(2)经济上:A统一货币;统一后的货币是圆形方孔半两钱(汉武帝时是五铢钱)。作用: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B统一度量衡;作用: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3)文化上:统一文字;作用:有利于政令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利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后来社会上流行更加简易的隶书P46)
(4)交通上:A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B开凿灵渠;
作用:便利了交通往来,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5)军事上: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修长城。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作用: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2、秦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到南海。
3、秦始皇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答:统一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此图可以看出:图片形象地展示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构成。图中高高在上的是皇帝,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政府自上而下依次是郡和县。地方政府受中央政府管辖,县以下又设乡、里、亭。
(1)特点:中央集权
(2)影响:加强封建统治;巩固国家统一;为后世历代统治者所沿用;
★丞相的职责:行政。太尉的职责:军事。御史大夫的职责:监察。(汉武帝时刺史有监督职能)
★“焚书坑儒”目的:加强思想统治,巩固封建统治。影响: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如何评价秦始皇?
答: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建立者,他是一位功过都很鲜明的历史人物。(1)功主要表现在:①统一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②创立“皇帝”称号,并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废分封,立郡县,创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③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度量衡,促进了全国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④修长城,御匈奴。(2)过主要表现在:①大兴土木,横征暴敛,徭役、兵役、赋税沉重,刑法严酷。②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总之,有功有过,功大于过。
一.选择题
1.(2021济宁市中考2.)西安碑林博物馆有一石碑上刻有“皇帝立国……灭六暴强……壹家天下”等字,该内容称颂的皇帝是(
C
)
A.
周武王
B.
齐桓公
C.
秦始皇
D.
唐太宗
2.(2021张家界2.)早在两千多年前,秦朝对武陵山区已进行了有效管辖。能证明这一结论的考古发现是(
D
)
A.彭头山遗址的发掘
B.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发掘
C.城头山遗址的发掘
D.龙山里耶秦简出土
3.(2021滨州市3.)统一后,秦始皇决定废除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建立郡县制。主要是因为(
C
)
A.
疆域拓展的需要
B.
经济发展的需要
C.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D.
奖励功臣的需要
4.(2021雅安市1.)秦朝为维护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君权之下形成了“辅助决策、执行、监督”模式的权力结构。其中起“监督”作用的官职是(
D
)
A.丞相
B.太尉
C.郡守
D.御史大夫
5.(2021毕节市2.)适合作为下列一组材料主题的是(
C
)
材
料
出
处
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
《资治通鉴》
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掌副丞相
《汉书·百官公卿表》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秦始皇本纪》
A.秦灭六国,结束战乱
B.秦朝法律严苛,赋税沉重
C.秦朝确立中央集权制
D.秦朝疆域辽阔,人口众多
6.(2021昆明2.)秦统一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
B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刺史制度
D.行省制度
7.(2021烟台市4.)边蜀原认为:秦始皇扫平六国统一天下是必然的,因为泰国打下了统一天下的基础。秦国代表了当时的先进生产力,农业生发达……的织好量强大的最合理的军团,据此可知,“秦始皇扫平六国统一天下”得益于(
B
)
A.
管仲改革
B.
商鞅变法
C.
独尊儒术
D.
北魏孝文帝改革
8.(2021潍坊市2.)观察右侧漫画,它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C
)
A.首创县制,派员管理B.学术繁荣,百家争鸣C.实现统一,创新制度D.名为推恩,实夺其权
9.(2021聊城市2.)
《史记·李斯列传》载:“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候者,使后无战攻之患。”这评价的是(
B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皇帝制
D.
世袭制
10.(2021江西省3.)
秦开创的体制包含三大要素:君主“独制”,地方集权于中央,以及官僚任免而不得世袭。材料中“体制”的创立(
A
)
A.
奠定了中国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B.
确立了儒学的主导地位
C.
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D.
导致阶级矛盾严重激化
11.(2021吉林2.)下列文物中可作为研究秦朝历史第一手史料的是(
A
)
A.
圆形方孔半两钱
B.
五铢钱
C.
开元通宝
D.
纸币铜版拓片
12.(2021长沙市1.)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中说:“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按照该标准,下列各项中属于研究秦朝的原始史料的是(
A
)
A.
秦始皇陵兵马俑
B.
《资治通鉴》的记载
C.
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
D.
电视剧《大秦帝国》
13.(2021海南2.)下列三幅地图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B
)
A.
分封制度趋于完善
B.
向大一统国家发展
C.
兼并成争连的不断
D.
统一国家不断巩固
14.(2021宜昌市2.)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的举措是(B
)
A.
尊王攘夷
B.
商鞅变法
C.
统一文字
D.
统一度量衡
15.(2021福建4.)秦始皇下令全国“车同轨”并修建由咸阳向北延伸的直道,全长约700千米,仅用两年半时间即修通。这主要得益于(
C
)
A.人口数量的增长
B.铁制工具的出现
C.国家体制的作用
D.筑路技术的提高
16.(2020随州中考9.)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的是(
B
)
A.分封制
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C.郡县制
D.行省制度
17.(2020广元1.)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健全纪检监察制度是防止官吏贪污腐化的重要途径。为加强对官员的监察,秦始皇时期设置了( C )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县令
18.(2020吉林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
A
)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19.(2020宜昌2.)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皇帝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在地方上,进一步废除了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了由中央直接管辖的( B )
A.禅让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20.(2020深圳3.)秦统一后,李斯等人制定文字,主要采用古文,力求笔画简洁。制定出的文字是(D
)
A.甲骨文
B.金文
C.大篆
D.小篆
21.(2020青岛4.)如表是秦朝行政区划表(部分)。该表反映了秦朝(C )
郡名
建置时代
郡治
陇西郡
昭襄王二十八年置,始皇因之
今甘肃临洮
辽东郡
古燕置,始皇因之
今辽宁辽阳
南海郡
始皇置
今广东广州
A.设立中央政权机构
B.加强了地方权力
C.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D.消除了地域差异
22.(2020武威1.)西方有学者研究说,中国为什么这么大,跟汉字的使用有关系。有汉字的维系,口头语言会向一个方向发展,那就是统一的方向,民族会因为汉字而趋同于融合。中国历史上,通过颁行全国通用文字巩固国家统一的帝王是(
A
)
A.泰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23.(2020北京4.)下侧《全国出土秦计量器主要分布图》可用于研究秦朝(
B
)
A.铁犁牛耕的推广
B.巩固统一的措施
C.迅速灭亡的原因
D.“推恩令”的实施
24.(2020潍坊3.)18年前,38000多枚秦简在湖南里耶小城出土,“复活”了秦朝历史。其中最能体现“一统之治”的是( B )
A.鼓励耕织、奖励军功
B.设置郡县、征调徭役
C.开垦农田、制作农具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5.(2020孝感1.)以下历史地图能反映出(
B
)
A.春秋时期大国争霸
B.统一趋势不断增强
C.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D.战争不止社会倒退
26.(2020大庆2.)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当时通行于全国各地的标准货币是(
B
)
A.刀币
B圆形方孔半两钱
C铲形币
D.蚁鼻钱
27.(2020绥化3.)秦始皇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颁行全国的统一文字是( A )
A.小篆
B.行书
C.草书
D.楷书
28.(2020福建3.)如图所示秦始皇时代标准量器的铭文字体属于(A )
A.小篆
B.楷书
C.行书
D.草书
29.(2020广东4.)湖北云梦出土《睡虎地秦慕竹简》中有一篇《封诊式》,记载了一个乡村里长发现麻风病疑似患者并向上报告的事例。通过此则材料可以了解秦代(
D
)
A.体养生息的政策
B.分封制度的推行
C.法律制度的严酷
D.基层管理的状况
30.(2020舟山15.)公元前213年,丞相李斯提出,要是臣下以古论今,只有陷国家于不利。他更主张凡私人教学一律禁止,以杜绝“诽谤”。皇帝根据李斯建议采取的措施是(A
)
A.焚书坑儒
B.统一文字
C.设立太学
D.独尊儒术
31.(2020广安1.)秦的统一,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开创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基本模式的措施是( B )
A.?用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用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C.?用“三司”代替行中书省
D.?用军机处代替议政王大臣会议
32.(2020黔南州2.)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了统一大业。秦统一以后,在全国统一使用的标准货币是(
A
)
A
B
C
D
33.(2020黔东南2.)“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后来“皇帝”成为了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谓。此称谓的出现与谁有直接关系(
A
)
A.秦始皇赢政
B.汉高祖刘邦
C.隋文帝杨坚
D.宋太祖赵匡胤
34.(2020安徽2.)据《史记》载,“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这说明(
A
)
A.秦朝法律影响后世
B.法治思想始于秦朝
C.秦朝实行严刑峻法
D.法律助推秦灭六国
35.(2020黔西南3.)西安碑林博物馆有一石碑上刻有“皇帝立国……灭六暴强……壹家天下”等字。该内容称颂的皇帝是(
C
)
A.周武王
B.齐桓公
C.秦始皇
D.唐太宗
36.(2020连云港20.)秦朝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主要是因为推行(
B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刺史制度
37.(2020嘉兴2.)公元前213年,丞相李斯提出,要是臣下以古论今,只有陷国家于不利,他更主张凡私人教学一律禁止,以杜绝“诽谤”。皇帝根据李斯建议采取的措施是( A )
A.焚书坑儒
B.统一文字
C.设立太学
D.独尊儒术
38.(2020德州2.)明代才子解缙在一首诗中写道:“石渠南北引湘漓分水塘深下作堤。若是秦人多二纪,锦帆直是到天涯。”与该诗有关的史实是(C
)
A.大禹治水
B.兴修都江堰
C.开凿灵渠
D.开通大运河
39.(2020荆州13.)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中,奠定了境内各民族共同的经济和文化生活基础的是(
D
)
A.设置基层社会组织
B.确立儒家学说为正统思想
C.开拓经营边疆地区
D.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40.(2020北京4.)下侧《全国出土秦计量器主要分布图》可用于研究秦朝(
B
)
A.铁犁牛耕的推广
B.巩固统一的措施
C.迅速灭亡的原因
D.“推恩令”的实施
41.(2019山西
2.)有学者指出,秦始皇所创造的事业,不仅为中国设立了以后版图的基本框架,也为中国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秦始皇开创的制度是(
D
)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行省制
D.中央集权制
42.(2019恩施16
.)秦始皇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绝对的权力,国家重大事务全都由他决定。他在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上的重大变革是( D )
A.
实行分封制
B.
设丞相
C.
设置行省
D.
推行郡县制
43.(2019宜昌
2.)秦始皇建立秦朝后,为了强化中央集权,在地方上,进一步废除了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
B
)
A.禅让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科举制
44.(2019深圳
4.)在西安北郊的一座秦朝墓葬中,考古学家发掘出一批圆形方孔铜钱。该铜钱是(D
)
A.和同开宝
B.五铢钱
C.开元通宝
D.半两钱
45.(2019临沂
2.)我国的地方行政制度,自秦朝以来,逐渐发展和完善。下列哪一制度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B )
A.丞相制
B.郡县制
C.州县制
D.行省制
46.(2019南平3
.)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其时间可以表示为(D
)
A.公元前2世纪早期
B.公元前2世纪晚期
C.公元前3世纪早期
D.公元前3世纪晚期
47.(2019南平4
.)明代思想家李贽誉秦始皇为“千古一帝”。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A
)
①创立中央集权制②车同轨,书同文③统一度量衡
④焚书坑儒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8.(2019嘉兴9
.)“秦始皇灭六国后,觉得到处都有驻兵镇压的必要,就要分天下为三十郡。”由此秦实行(
B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刺史制度
D.行省制度
49.(2019湘西3
.)监察制度,我国古已有之。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D
)
A.刺史
B.丞相
C.太尉
D.御史大夫
50.(2019孝感1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先后设立了40多个郡,郡下设县,由中央直接进行管辖。该措施的主要作用是(
D
)
A.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B.专制主义集权达到顶峰
C.解除诸侯王国对中央的威肋
D.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
51.(2019大庆3
.)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以“中央集权制度”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右图是他们参考的《秦朝行政系统简表),请按图意给空白处找出正确的选项(
B
)
A.诸侯
B.丞相
C.刺史
D.中书省
52.(2019台州16
.)我们获取历史信息,会有“事实的陈述”和“评论意见”。下列不属于“事实的陈述”的是(D
)
A.“及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
B.“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
C.“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
D.“(秦皇帝)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
53.(2019玉林
1.)右图反映的史实出现于(
C
)
A.夏朝
B.西周
C.秦朝
D.西晋
54.(2019河南
2.)“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这描述的是秦朝(D
)
A.中央政权机构的设置
B.幅员辽阔的疆域
C.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
D.巩固统一的举措
55.(2019贺州
1.)图1为2002年6月出土的湘西里耶秦简(局部),其中出现了“洞庭郡”的文字记载。此考古发现,印证了秦朝在地方(A
)
A.全面推行郡县制
B.统一了度量衡
C.流通圆形方孔钱
D.实行车轨统一
二.非选择题
1.(2021陕西省16.)指出秦灭六国的原因。秦统一后是如何确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概括巩固统一的经济措施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021陕西省16.)16.原因:战国时期的连年战争,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各诸侯国的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秦王赢政即位后,为灭亡六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秦王赢政招募各国的人才,委以重任,并及时听取建议,积极策划统一大计。
确立: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零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在地方上,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县以下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组织;政治、法律、军事(王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
作用: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与发展;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2.(2021德阳市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王(始皇)怀着贪婪卑鄙之心做事,只想施展他个人的智慧,不信任功臣,不亲近百姓庶民,抛弃以仁义治天下的政策,树立个人权威,禁除诗书古籍,实行严刑酷法治民,把残暴苛虐作为治理天下的根本。
——译编自贾谊《过秦论》(贾谊,汉初儒生,官至太中大夫)
材料二
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都县制是最大的公;虽然他的动机是为私的,是皇帝想要巩固个人的权威,使天下的人都臣服于他,但是废除分封,以天下为公,却是从秦朝就开始了……这不是秦始皇的本意,而是形势发展的结果。
——译编自柳宗元《封建论》(柳宗元,生活于唐中后期藩镇割据时代)
(1)根据材料,概括贾谊和柳宗元评价秦始皇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其不同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用一分为二的方法评价秦始皇。
(2021德阳市13.)【答案】(1)不同之处:贾谊认为秦始皇统治残暴;柳宗元则认可秦始皇废分封行县制。“主要因素”:个人立场、时代背景不同等。
(2)评价:秦始皇灭六国,结束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生产,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他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巩固了统一;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但是,秦始皇的统治也很残暴,残酷的剥削和严酷的法律给人民带来了灾难,特别是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和兵役,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其残暴统治最终导致了秦的灭亡。秦始皇一生功过分明,但总的来说功大于过。
3.(2021菏泽市21.)
秦朝、汉朝、元朝是我国地方行政区划变革的重要时期。依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统一后,赢政首先从体制改革入手,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郡县二级的行政长官(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这种地方行政制度的建立,打破了以血缘为基础的分封制,确保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摘编自纪录片《中国第一位始皇帝》
(1)材料一中的“这种地方行政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请依据材料一~指出这种制度的作用。这种制度下的地方行政长官是如何产生的?
材料二……所谓列侯者,非但食其邑入而已,可以臣吏民,可以布政令。……西都景、武而后(西汉景帝、武帝后),始令诸侯王不得治民,汉置内史治之。自是之后,虽诸侯王,亦无君国子民之实,不过食其所封之邑入,况列侯乎?
——马端临《文献通考·封建考》
(2)据材料二回答,西汉景帝、武帝统治前后,诸侯王的权力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为解决诸侯王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三元朝疆域图
(3)据材料三回答,元朝实行的是什么行政区划制度?请把A处内容补充完整。元朝为管理B处设立了什么机构?
(2021菏泽市21.)【答案】(1)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由皇帝直接任命
(2)权力被削弱;推行推恩令
(3)行省制度;A驻藏大臣;澎湖巡检司
4.(2021包头、巴彦淖尔市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至今已有大约三千多年的历史。战国时,七国文字书写各异。秦统一后,秦始皇命李斯等人总结出的小篆字体成为官方的标准文字,但国家事务异常繁多,篆书字画很多,书写速度慢,于是产生了一种更为简易、书写更为方便的隶书。
——摘编自纪云华等《中国文化简史》
材料二
书法与汉字,相伴而生。汉代造纸术的发明,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人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推动了书法艺术的持久发展。西晋设置书博士,教学生学习书法,规定用锺、胡书法作为标准字体。魏晋时期,书法艺术提高到了一个新阶段。
——摘编自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材料三
长期以来,日本使用汉字作为表达记述的工具。唐朝时,随遣唐使来华的日本留学生和留学僧仿照汉字创立片假名和平假名。自此,日本开始有了自己的文字。契丹原来没有文字,耶律阿保机建国后,以汉字偏旁拼合而成契丹文字。西夏文字是元昊等人模仿汉字创造而成的。
——摘编自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字演变的趋势,并简析秦统一文字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书法艺术在魏晋时期发展条件,举出代表“晋字”最高成就的书法作品。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汉字具有旺盛生命力的理解。
(2021包头、巴彦淖尔市11.)【答案】
(1)趋势:书写各异到统一;
由繁变简。作用:文字的统-,使得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有利于各地经济的交流与发展:有利于各地文化的交流,并直接影响汉字的演进。总之,文字的统一,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2)条件: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使纸的使用得到推广;书法家们的推动作用:国家政策的促进作用。举例:王羲之《兰亭集序》。
(3)理解: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保证了汉字使用的畅通无阻;汉字自身的成熟与完美,为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国--些民族和部分东亚国家借用汉字创制了自己的文字,使汉字的使用与发展具有了广阔的空间;汉字至今还在使用,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文化自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5.(2021桂林市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开凿灵渠,桂林北部的湘桂走廊成为中原和岭南的重要通道。秦统一岭南后,“徙中县之民于南方三郡,使与百粤杂处”。这是一次大规模地把中原汉人迁往岭南的移民活动,这些汉人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为桂林等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钟文典主编《桂林通史》
材料二
“七七”事变后,政府下令沿海各厂矿迁入内地。从1937年7月到1940年底,三年半时间,完成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工业大迁移。内迁厂矿区城分布,以四川为最多,占内迁总数54.67%,湖南次之,占29.21%,陕西占5.90%,广西占5.11%,其他各省占5.11%。这些内迁厂矿,为战时大后方工业重建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吴景平、曹振威《中华民国史》
材料三
(美国)1933年开始了著名的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政府修建16条水坝和众多的发电厂。这一系列工程保护了农业,提供了大量电力和众多的就业机会,使整个田纳西河流域由贫瘠、落后的地区变成富庶的地区,居民的平均收入提高了九倍。
——朱汉国、马世力主编《高中历史必修第三册》
(1)写出材料一中秦朝的地方管理制度。根据材料分析加强“中原和岭南”联系后的影响。(不能照抄原文)
(2)“七七”事变标志中国抗战进入哪个阶段?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阶段“内地”工业发展的特点。(不能照抄原文)
(3)材料三中“水利工程”修建时在位美国总统是谁?根据材料分析,田纳西河流域由贫瘠变富庶的原因。
(4)材料中这些地区的发展提供哪些可借鉴的经验?
(2021桂林市18.)【答案】
(1)郡县制度;影响:为中原与岭南及东南地区的经济文化的交流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岭南地区的开发和发展;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
(2)全面抗战;工业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南地区(尤其四川);此时工业发展最大的特点就是保存实力,为战后工业重建奠定基础。
(3)总统:罗斯福;带动了当地人民的就业,提高人民的收入;修建大量的水利设施,当地农业的发展;修建电力设施,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4)制定的政策必须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社会遇到紧急情况时,国家应作出相应的干预,促进经济稳定发展;国家政策应从长远角度,不应只考虑眼下利益。
考点精讲
中考真题
图1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秦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