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件(共6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件(共6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02 16:32: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4张PPT)
在我看来,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的人物。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的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倾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秦始皇
——翦伯赞
新课导入
秦王嬴政,即秦始皇,他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
古风
——李白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学习目标
1.知道秦朝的统一,掌握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理解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对巩固国家统一的作用。
2.探讨秦统一的历史意义,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3.学习识读历史地图
乱世称雄,结束纷争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初步建立
材料1
《孟子·离娄上》中所言“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秦赵长平之战,赵军先后死亡达45万人,秦军也死亡过半,史学家吕思勉大师在其《吕思勉读史札记》中推断秦军的伤亡至少高达到25万人。
概括材料一中的现象,并分析该现象对秦统一产生的影响。
现象: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
影响:人民渴望和平、统一,统一是民心所向
目标导学一:秦灭六国
商鞅变法
民心所向
经济要求
秦王个人
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天时)
使秦日益强盛。
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人和)
秦王嬴政即位后,为灭亡六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他招募各国的人才,委以重任,并及时听取建议,积极策划统一大计。(人和)
统一原因
乱世称雄,结束纷争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初步建立
地理优越
秦地处西边,远离中原多战之地,可相对从容的进行变法强国;也可采用远交近攻的统一战略。(地利)
统一时机渐趋成熟
时间:
人物:
朝代:
都城: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
前230-------前221年
秦王嬴政
咸阳
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秦朝
秦灭六国
统一六国
1.秦灭六国前的社会形势:
(西周)
分封制、宗法制
(春秋)
诸侯割据混战
(战国)
各国掀起自上而下
的变法运动
诸侯势力强大,“两制”渐渐崩坏
封建经济的发展
秦的统一
秦商鞅变法成效最大
南京市宁海分校
刘向荣
2010年10月20日







战国七雄
前230年——前221年
3、顺序:
韩、赵、魏、楚、燕、齐
2、秦灭六国时间:
(1)战乱频繁、百姓渴望安定。
(2)商鞅变法使秦国实力超群。
(3)秦王嬴政招募人才,积极策划。
4、原因:
秦灭六国的过程图






国名
攻灭时间

前230年

前228年

前225年

前223年

前222年

前221年
秦灭六国时间一览表
5、秦朝建立
⑴时间:
⑵都城:
⑶人物:
前221年
咸阳
嬴政(秦始皇帝)
秦灭六国
咸阳

公元前221年
秦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一大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第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第二,秦的统一,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对历史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秦灭六国有什么意义?
动脑筋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秦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十三岁继承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
目标导学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我向秦王献计策”
提示:从政治制度、经济文化、思想、军事及民族关系等四个方面思考
巩固统一的措施
经济文化上
军事上
思想上
政治上
巩固统一的措施
(1)内容:
1、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①自称皇帝,统揽一切权力
②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③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1)内容:
①自称皇帝,统揽一切权力
②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③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3)影响:
我国此后历代王朝都基本沿用秦朝开创的这种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2)实质:
皇帝专权
我统一天下
德盖三皇
功过五帝
子孙是二世,三世…直至万世
伏羲、神农、燧人
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废王号,改称始皇帝。
皇帝
三公
御史
大夫






中央:三公九卿制
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副丞相,
监察百官。
军事
掌管各项具体政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废除旧的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中央政府以下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最高长官为郡守。负责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
郡的下级行政机构,其长官为县令或县长。负责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
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最高统治者
皇帝
君主专制
中央政府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中央集权
地方政府
郡守
县令
秦始皇创立的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秦朝阳陵虎符
体现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下皇权至上
皇帝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
皇权独尊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皇帝至上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皇位世袭
权力高度集中的标志。
成为秦王朝政治
制度的基本特征。
“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是君主权力集中的另一体现。
皇帝制度的确立
问题探究:
试比较秦朝的郡县制与周朝分封制的不同?
项目
周朝
秦朝
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最高统治者的权力
统治地方的方式



周天子在名义上是天下共主
纵览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
分封制
建立郡县制
旁白:公元前220年,一个秦朝人驾着马车、带上了足够多的钱,踏上了周游全国的旅途
。然而,他一直梦寐以求的旅程结果却……我们拭目以待吧!
小小历史剧
《秦囧》
目标导学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秦朝人:唉!又累又饿,
我要休息会!我从咸阳出发,走到韩国故地。因为秦国的车比韩国的大,韩国的道路太窄,车过不去,我只好步行。
好不容易,来到赵国故都郢,哎呀!终于看到一个卖栗子的,我买了2斤。
卖栗子的:好嘞,给您2斤栗子。
秦朝人:二斤栗子怎么只有这些,我要用我的称量一量,你看,不够称吧。奸商竟敢骗我。
卖栗子的:气死我了,卖了一辈子栗子了从来没有
人说我是奸商。
旁白:于是两个人吵的不可开交,突然秦朝人想起自己的马还饿着呢,于是匆匆走开去买草料。
旁白:秦朝人牵着吃饱的马路过一家布店,于是兴致勃勃的去订做了一条长裙,做好了穿在身上,却发现是条超短裙。他很生气。
秦朝人:我的旅行啊,还怎么继续,既然如此,付钱吧。
做衣服的:我不收秦国货币,我收赵国货币
旁白:一车的钱秦朝人根本没地方用。没办法,他只好把身上的玉佩抵押给了他。卖衣服的卖家让秦朝人写个抵押玉佩的字据,可是他写的字卖家都看不懂。秦朝人对他的旅行失望了,饿着肚子,牵着吃撑了的马,穿着超短裙回家了。
巩固统一的措施
1、文化上:统一文字
小篆
(1)目的:
(2)意义:
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
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焚书坑儒
影响:第一,他加强了思想统治,有利于当时国家的统一。
第二,它使古代文化典籍遭到了极大地破坏,阻碍了
文化的发展。
什么是焚书坑儒?
秦王朝建立起来后,一些代表旧势力的文人儒生,颂古非今,议论朝政。为了加强思想统治,秦始皇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六国的史书和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著作。(秦国的史书和医药、占卦、种植之类的书籍除外)这就是所谓的“焚书”。“坑儒”事件,发生在焚书之后的第二年,由于大量焚书,引起儒生和方士的不满,他们继续大造舆论,谩骂、攻击秦始皇及其朝政。秦始皇对这些敢于反抗、继续散步“谣言”的儒生和方士采取坚决镇压的手段,先后逮捕了四百六十多个儒生,并将其全部坑杀在咸阳。



统一度量衡
2、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
秦量(量的标准器)
秦权(衡的标准器)
统一度量衡
3、交通上:车同轨,修筑全国道路;开凿灵渠
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
秦驰道
秦驰道
4.交通:修筑驰道,统一车轨
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统一车轨


车子两轮间的距离
战国时期,各国道路宽窄不同,车辆种类繁多,车轨尺寸混乱。秦统一后修筑了驰道、直道等统一规格的道路。为了保护路面,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规定车轨的统一宽度为6尺。秦代一尺合今23.1厘米,6尺即相当于现在的138.6厘米。
交通方面
作用:有利于加强各地的交通往来
临洮
辽东
4、民族关系上:北修长城抗拒匈奴
长城
长城始建于周朝,春秋战国时期的秦、赵、燕,以后后来的秦朝、汉朝都有修建,修建长城的目的多被理解为抵御北方匈奴的侵略。
甘肃西南部、云南北部
南海和越南北部
东海
长城一带

军事
经济
政治
文化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法律
北击匈奴修长城,南统越族西南夷
统一车轨、货币、度量衡
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巩固统一措施
革故鼎新,奠定基础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初步建立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如何评价秦始皇?
合作探究
1、是否完成国家统一,推动历史发展。
2、是否调整政治措施,保证社会安定。
3、是否调整经济措施,重视改善生产条件,促进经济发展。
4、是否采取措施,促进文化繁荣。
5、是否采取措施,巩固国家统一,促进民族的融合与团结。
6、是否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评价政治人物标准
他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巩固了统一;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但是,秦始皇的统治也很残暴,残酷的剥削和严酷的法律给人民带来了灾难,特别是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和兵役迫使广大农民离开了土地,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其残暴统治最终导致了秦的灭亡。秦始皇一生功过分明,但总的来说功大于过。
如何评价秦始皇?
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
焚书坑儒
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秦王扫六合
政治上:
经济文化上:
思想上:
民族关系上
巩固
统一
措施
南统越族开灵渠
北拒匈奴修长城
秦朝疆域
(四至)
秦灭六国
公元前221年
课堂小结
都城:咸阳
原因
1.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它建立于(???)?
A.公元前221年
??B.公元221年???
C.公元前202年
?
?D.公元202年
检测目标
A
2.长平之战以来,秦统一六国已成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消灭六国以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秦,其建立者是(

A、秦穆公
B、秦孝公
C、商鞅
D、嬴政
检测目标
D
3.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这种制度的重要特征是(???)?
A.?国家一切大权都集中在皇帝手中????
B.?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C.?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D.?统一货币、度量衡?
检测目标
A
4.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A.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B.西起辽东,东到临洮
C.西起咸阳,东到河套
D.西起陇西,东到长平
检测目标
A
5.秦始皇为安定北部边郡,维护统一而采取的措施有(

①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
②开凿灵渠
③派兵统一了东南、岭南等地区
④修筑万里长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检测目标
C
通过本课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课后作业:
1.整理本课知识点
2.完成同步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