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上第8课百家争鸣(学生版)
一、春秋时期的代表有:
1、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
主要思想:顺应自然;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有辩证思想)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学说集中在《老子》又称《道德经》一书中。
2、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由其弟子编写的《论语》记述了孔子言论)
(1)思想上:核心思想是“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政治上: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
(3)教育上: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体现教育公平),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学原则和方法,如因材施教、温故知新等。
(4)文化成就:晚年精心整理古代重要的文献资料,对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和学术思想作出巨大贡献。
3、孙武:兵家创始人,是杰出军事家,主张:“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著作《孙子兵法》。
百家争鸣:
背景: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
战国时期的主要思想派别、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1)墨家:创始人是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提出选举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节俭。
儒家:代表人物是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民贵、君轻”)
(3)儒家:代表人物是荀子,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
(4)道家:代表人是庄子,主张:治国要顺其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保持独立的人格。(道家思想被刘邦、汉文帝、汉景帝采用)。
(5)法家:代表人是韩非,主张: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核心思想是法治,最先被统治者所采用——秦始皇)(商鞅、秦始皇都是法家人物)
3、影响: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注意:儒家
与
法家
的思想主张截然相反
。
(1)运用三家观点解决问题:
儒家:说服教育;道家:顺其自然,如闭门思过、自行解决;法家:依法惩处
(2)诸子百家中提到“治国”主张的有:孔子、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孔子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荀子主张实行“礼治”。庄子主张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无为而治。韩非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提到“战争”主张的有:墨子、孟子、(墨子,主张“非攻”.孟子主张反对非正义的战争)
★★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代表人物、相关著作、主要思想及其借鉴或启示:
时期
姓名
称谓
著作
主要思想
借鉴或启示
春秋时期
老子
道家学派创始人
《道德经》
顺应自然;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主张无为而治。
辩证地看待问题
孔子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创的创始人
《论语》《春秋》
思想上:核心思想是“仁”
政治上: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教育上: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学原则
和方法,如因材施教、温故知新等。文化成就:晚年精心整理古代重要的文献资料,对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和学术思想作出巨大贡献。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尊重教育教学规律、采取科学的学习方法。
战国时期
墨子
墨家学派创始人
《墨子》
主张“兼爱非攻”;提倡节俭
构建和谐社会;反对侵略战争;勤俭治国
孟子
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
《孟子》
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民贵君轻),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构建和谐社会
荀子
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
庄子
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庄子》
治国要顺其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保持独立的人格。
积极地面对和看待问题
韩非
法家集大成者
《韩非子》
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积极改革,勇于创新
孙武
军事家,兵家鼻祖
《孙子兵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春秋战国时期的重大变革:
变革方向
内容
作用
生产力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用
推动新的生产关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出现
政治(社会制度)
商鞅变法
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水利工程
修筑都江堰
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变成天府之国;
思想
百家争鸣
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选择题
1.(2021襄阳市1.)下图文本框的内容反映的主题是(
)
A.
百家争鸣
B.
诸侯争霸.
C.
商鞅变法
D.
远古传说
2.(2021镇江市1.)《史记太史公自序》评诸子百家说:“儒者博,墨者俭,法家严,道家使人精神专一”。“严”字当头的代表人物是(
)
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韩非
3.(2021荆门市2.)战国时期出现了
“诸子百家”,其中主张“兼爱”、“非攻”、“节俭”的学派是(
)
A.
道家
B.
儒家
C.
墨家
D.
法家
4.(2021绍兴市6.)《道德经》中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这说明老子(
)
A.崇尚“自然”,主张“无为”
B.主张爱一切人,视人如己
C.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
D.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
5.(2021赤峰市1.)下图中,拥有丰富的人文积淀、孕育了儒家思想文化,“圣人”孔子的故乡在(
)
A.①
B.②
C.③
D.④
6.(2021湘西州1.)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由此可知,韩非主张(
)
A.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
实行仁政
C.
治国要顺其自然和民心
D.
“兼爱”“非攻”
7.(2021牡丹江
鸡西1.)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引经据典,寓意深邃,极具启迪意义。其中引用的经典“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体现了诸子百家中哪家学派思想(
)
A.
墨家的兼爱
B.
儒家的仁政
C.
法家的法治
D.
道家的辩证
8.(2021眉山市3.)
唐庚,字子西,眉州人,在《唐子西文录》中记载:“蜀道馆舍壁间题--联云:‘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不知何人诗也。”在后来的《朱子语类》卷九三《孔孟周程》中也引用了这句话。这一时期,人们把孔子塑造为“至圣先师”。这说明当时(
)
A.
儒家思想成为正统
B.
儒学社会基础牢固
C.
南方文人地位提高
D.
尊孔读经得到提倡
9.(2021广安市1.)(2分)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孟子主张( )
A.无为而治
B.民贵君轻
C.以德治国
D.以法治国
10.(2021德阳市1.)战国中期,以申不害为宗,重“术”(权术);以商赖为宗,重“法”(法令):以慎到为宗,重“势”(威势)。到战国末期,将这三派思想兼容并顾的思想家是(
)
A.
孟子
B.
庄子
C.
墨子
D.
韩非
11.(2021达州市14.)当前,达州市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市民素质也在大幅度提高,比如为避免舌尖上的浪费,大家积极践行国家倡导的“光盘行动”。这行动体现了战国时期某一思想家的主张。该思想家还提出(
)
A.倡导节俭
B.以法治国
C.“兼爱”“非攻”
D.民贵君轻
12.(2021成都市3.)春秋战国时期,提出"兼相爱,交相利"乃是"天下之治道"主张的思想家是(
)
A.
老子
B.孔子
C.
墨子
D.
韩非子
13.(2021烟台市3.)美国知名中国事务观察家彼得·沃克发现西方的价值观本身就呈现出二元对立的特点,要么好,要么坏;要么赢,要么输。他意识到自己更倾向于东方的价值观,并且成为老子的忠实粉丝。据此可知,其最认可的“东方的价值观"是(
)
A.
道家思想
B.
儒家思想
C.
墨家思想
D.
法家思想
14.(2021包头、巴彦淖尔市1.)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孔子提倡“为政以德”。二者的共同出发点是(
)
A.
弘扬社会正气
B.
寻求国家治理方案
C.
塑造理想人格
D.
建立中央集权统治
15.(2021营口市1.)孔子的思想学说以礼、仁等为基本内容,追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希望社会和谐、人心和顺。自春秋创立,……经2000多年的发展,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孔子的核心思想是(
)
A.仁
B.礼治
C.无为而治
D.以法治国
16.(2021苏州市2.)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者极力宣扬得众、爱众和济众思想,如孔子认为“仁者爱人”“宽则得众”,孟子主张“民贵君轻”“与众乐乐”。由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儒学(
)
A.适应了封建统治需要
B.以批判法家刑罚为宗旨
C.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D.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17.(2021衡阳市1.)“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以上是哪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
A.
老子
B.
孔子
C.
墨子
D.
韩非
18.(2021随州市1.)“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和“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分别体现了哪两个学术流派的思想(
)
A.法家道家
B.道家儒家
C.儒家墨家
D.墨家法家
19.(2021荆州市13.)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可见他们都认为政治统治得以巩固的关键因素是(
)
A.选贤举能
B.复古崇礼
C.富国强兵
D.取得民心
20.(2021绥化市3.)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下列哪部著作(
)
A.
《诗经》
B.
《尚书》
C.
《论语》
D.
《礼记》
21.(2021齐齐哈尔市3.)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异常活跃,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其中老子创立的学派是(
)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22.(2021牡丹江、鸡西1.)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引经据典,寓意深邃,极具启迪意义。其中引用的经典“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体现了诸子百家中哪家学派思想(
)
A.墨家的兼爱
B.儒家的仁政
C.法家的法治
D.道家的辩证
23.(2021安徽中考1.)老子认为“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孔子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二者都主张(
)
A.无为而治
B.重农抑商
C.儒道一家
D.以民为本
24.(2020孝感中考2.)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既是大思想家,又是大教育家。选出属于其教育思想的一项(
)
A.无为而治
B.有教无类
C.以法治国
D.兼爱非攻
25.(2020福建2.)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商鞅在秦国变法。其理论依据所属的学派是( )
A.道家
B.法家
C.墨家
D.兵家
26.(2020达州14.)习总书记提出的打好脱贫攻坚战和加强反腐斗争,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家的哪些治国理念?(
)
①仁政
②无为而治
③兼爱非攻
④法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27.(2020丹东3.)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的思想家是(
)
A.
孔子
B.
孟子
C.
庄子
D.
韩非子
28.(2020泸州2.)《论语·为政》中记载某思想家的言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这体现了该思想家主张(
)
A.无为而治
B.以德治国
C.有教无类
D.以法治国
29.(2020临沂2.)《礼记》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其中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这里“天下为家”的含义是( )
A.天下为大家所共有
B.天下为一家所私有
C.天下一家和睦团结
D.天下处处可以成家
30.(2020株洲18.)战国时期,一位行走在湘水畔的诗人吟唱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在表达着一个时代的浪漫情怀。这位诗人是(
)
A.
屈原
B.
李白
C.
陆游
D.
贾谊
31.(2020邵阳2.)网上有这样一则“段子”:平时学习不努力,考前又不听圣人“温故而知新”的教诲,他怎么会保佑你及格呢?材料中的“圣人”是指(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荀子
32.(2020岳阳30.)“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与此相关的思想流派及思想家分别是(
)
A.道家、老子
B.墨家、墨子
C.儒家、孔子
D.儒家、孟子
33.(2020怀化2.)“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以上是哪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
A.
老子
B.
孔子
C.
墨子
D.
韩非
34.(2020柳州1.)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各学派提出了自己的治国方略,对后世影响很大。其中提出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主张的是(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35.(2020呼和浩特中考1.)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以下孔子关于教育教学的主张中旨在改变“学在官府”局面的是( )
A.知之为知之
B.学思结合
C.温故而知新
D.有教无类
36.(2020眉山1.)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仁者爱人”。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可见,孟子“仁政”思想是对孔子思想的( )
A.全面否定
B.照抄照搬
C.全面超越
D.继承发展
37.(2020兰州3.)小明的期中考试考砸了,爸爸却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了,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爸爸的说法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接近(
)
A.
道家
B.
法家
C.
墨家
D.
儒家
38.(2020鄂州1.)读表:
人物
主张
老子
对立双方可以相互转化(1)
孔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
墨子
“兼爱”“非攻”(3)
韩非
以德治国(4)
表中对人物“主张”的表述错误的是( )
A.(1)
B.(2)
C.(3)
D.(4)
39.(2020深圳2.)我们的先人很早就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孔子说:“钓而不纲,戈不射宿。”意思是“不
用大网打鱼,不射夜宿之鸟”。这一观点出自(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40.(2020营口1.)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该民法典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具有重大意义。战国时期主张“以法治国”的思想家是(
)
A.孟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
41.(2020江西1.)他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他代表的学派是( )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42.(2020广东2.)“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意思是百姓之所以难以治理,恰是因为统治者“有为”。这体现的是(
)
A.法家的“法治”思想
B.儒家的“仁政”思想
C.道家的“无为”思想
D.墨家的“非攻”思想
43.(2020潍坊2.)国家博物馆举办“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用九幅画勾勒出孔子的一生。其中最能体现孔子教师身份的是( )
A.
B.
C.
D.
44.(2019安徽中考1、)以“仁”释“礼”,力图将社会外在规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自觉,从而铺垫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根基的是(
)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45.(2019聊城3.)春秋时期,在孔子兴办的私学中,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体现的教育思想是(
)
A.有教无类
B.因材施教
C.诲人不惓
D.温故知新
46.(2019黄冈14.)二○一九年春节团拜会上,习总书记引用了古人的一句话,“夫孝,德之本也”。习总书记用的这个典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
道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儒家思想
47.(2019宿迁市1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有力地促进了当时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下列“诸子百家”及其思想对应正确的是( )
A.孟子﹣﹣民贵君轻
B.韩非子﹣﹣“兼爱”“非攻”
C.墨子﹣﹣无为而治
D.庄子﹣﹣以“法”治国
48.(2019昆明1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记录孔子这达段话的儒家籍是(
)
A.《道德经》
B.《论语》
C.《墨子》
D.《韩非子》
49.(2019百色
1.)让每位学生享受到公平的教育资源成为近年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重点。其实,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我国就有人打破了“教育不公平”的局面,他是(
)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墨子
50.(2019达州1
.)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小题。
下列哪一选项与“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选自《论语?为政》),出自同一人之口?( )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C.“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D.“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51.(2019成都1
.)战国时期,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主张“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家是(
)
A.墨子
B.荀子
C.孟子
D.韩非子
52.(2019泰安1
.)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盖子的一个正确思想——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这一评论中“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应该是(
)
A.“兼爱”“非攻”
B.“无为而治”
C.“仁政”治国
D.依法治国
53.(2019滨州
2.)中国古代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加封、尊崇的规格不断提高(如右表所示)。这表明(
)
A.孔子是春秋时影响最大的思想家
B.孔子对古代教育的发展贡献巨大
C.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D.孔子为政以德的主张被广泛接受
54.(2019包头
1.).战国时期,思想领城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主张建立中央权统治的思想派别是(
)
A.墨家
B.儒家
C.道家
D.法家
55.(2019恩施14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对环境的巨大破坏,让人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对环境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问题重视。下列选项中与解决这一问题的主张相似的是(
)
A.“兼爱”“非攻”
B.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C.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D.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56.(2019株洲
1.)“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体现了《道德经》中(
)
A.辩证法的思想
B.“兼爱”“非攻”的思想
C.“仁”的思想
D.以“法”治国的思想
57.(2019深圳3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学术平台,各家学派在此进行交流与论辩。稷下学宫体现的历史现象是(
)
A.诸侯争霸
B.兼并战争
C.百家争鸣
D.统一思想
58.(2019镇江1
.)中国古代的许多成语出自百家争鸣时期的诸子百家。下列成语中与庄子有关的是(
)
A.守株待兔
B.舍生取义
C.道法自然
D.墨守成现
二.非选择题
1.(2021昆明27.)(13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子(约前371~前289),名轲,战国时期邹(今山东邹县)人。他的政治思想主要继承孔子的“仁”,发展成为“仁政”学说。“仁政”的核心内容就是明君必须“制民之产”,使每家农户有百亩之田,五亩之宅,宅边种着桑树,家中养着家畜,吃得饱,穿得暖。他的“仁政”学说以重民思想为基础,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民、社稷(国家)、君三者相比,民最重要。
——据詹子庆《中国古代史》等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孟子是哪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其“仁政”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分)
材料二
《天朝田亩制度》书影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天朝田亩制度》
(2)材料二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场运动?《天朝田亩制度》体现了农民阶级怎样的愿望?(3分)
材料三
土地改革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新中国刚成立时,全国尚有约占总数2/3的农民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从1950年夏到1952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约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共获得约七亿亩土地。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据统编高中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实施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是什么?这次土地改革有何历史意义?(4分)
材料四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
——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2月25日)
(4)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脱贫攻坚战能够取得全面胜利的认识。(3分)
2.(2021山西省16.)中西方文化交相辉映,从不同领域折射出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根据下面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思想智慧】道德教育体现先贤智慧。分别概括下面两位思想家的主张。
为政以德,譬如北展,居其所而众星典之。。
学而不思则周,
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知识即美德。,求得知识最好的方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
——苏格拉底
(2)【绘画鉴赏艺术作品反映社会现实】。请从社会风貌和艺术价值两方面分别解读下面名画。
(3)【建筑魅力】建筑工程承载历史价值。下面两个建筑工程有何共同的历史价值?
3.(2021聊城市31.)
战国时期,不同学派各陈其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总,若此则天下治。
材料二
贯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
材料三
民为贵,社极次之,君为轻
材料四
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摘编自《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等
(1)上述材料中的主张分别属于哪一学派?
(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这些学派之间辩论的焦点。这说明了什么?
4.(2021长沙市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在儒家思想争取官方认可的东周时期,人们对孔丘表示尊敬的称呼通常是“孔子”、“孔夫子”。汉武帝时期,经济发展和国力强大要求思想上的统一,儒家思想正好适合此时的要求,于是孔子成为了被神化的“圣人”。由于封建统治者一直假借孔子之名灌输钳制人们思想和个性的封建文化,为冲破旧的落后的传统文化束缚,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发起了“打倒孔家店”运动。
——摘编自王荣芳《从孔子称谓看儒家思想地位的变化》
(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2分)他有哪些贡献让后人把他视为“万世师表”?(请列举2点。4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从东周到近化,偶家思想的地位有何变化?(2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
分)
5.(2021雅安市21.)(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儒家强调民心向背在治国平天下中的重要。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儒家这种思想,出发点是为了统治者统治地位的稳固,但“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一点,却确是古今中外屡试不爽、颠扑不破的真理。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孟子的思想,并指出儒家思想的出发点。(2分)
(2)唐太宗采取哪些措施践行材料一中荀子的思想?(2分)这些措施对唐朝社会发展有何影响?(2分)
材料二
表2美国历史上的法律文献(部分)
●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1787年华盛顿主持召开制宪会议,制定《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862年林肯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3)《独立宣言》提出保障人民的哪些权利?(2分)以材料二中一部文献为例,分析其局限性。(2分)
考点精讲
中考真题
西汉汉平帝:褒成宣尼公
北宋宋真宗:至圣文宣王
明朝明世宗:至圣先师
清朝清世宗: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上第8课百家争鸣(教师版)
一、春秋时期的代表有:
1、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
主要思想:顺应自然;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有辩证思想)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学说集中在《老子》又称《道德经》一书中。
2、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由其弟子编写的《论语》记述了孔子言论)
(1)思想上:核心思想是“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政治上: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
(3)教育上: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体现教育公平),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学原则和方法,如因材施教、温故知新等。
(4)文化成就:晚年精心整理古代重要的文献资料,对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和学术思想作出巨大贡献。
3、孙武:兵家创始人,是杰出军事家,主张:“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著作《孙子兵法》。
百家争鸣:
背景: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
战国时期的主要思想派别、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1)墨家:创始人是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提出选举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节俭。
儒家:代表人物是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民贵、君轻”)
(3)儒家:代表人物是荀子,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
(4)道家:代表人是庄子,主张:治国要顺其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保持独立的人格。(道家思想被刘邦、汉文帝、汉景帝采用)。
(5)法家:代表人是韩非,主张: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核心思想是法治,最先被统治者所采用——秦始皇)(商鞅、秦始皇都是法家人物)
3、影响: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注意:儒家
与
法家
的思想主张截然相反
。
(1)运用三家观点解决问题:
儒家:说服教育;道家:顺其自然,如闭门思过、自行解决;法家:依法惩处
(2)诸子百家中提到“治国”主张的有:孔子、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孔子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荀子主张实行“礼治”。庄子主张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无为而治。韩非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提到“战争”主张的有:墨子、孟子、(墨子,主张“非攻”.孟子主张反对非正义的战争)
★★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代表人物、相关著作、主要思想及其借鉴或启示:
时期
姓名
称谓
著作
主要思想
借鉴或启示
春秋时期
老子
道家学派创始人
《道德经》
顺应自然;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主张无为而治。
辩证地看待问题
孔子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创的创始人
《论语》《春秋》
思想上:核心思想是“仁”
政治上: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教育上: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学原则
和方法,如因材施教、温故知新等。文化成就:晚年精心整理古代重要的文献资料,对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和学术思想作出巨大贡献。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尊重教育教学规律、采取科学的学习方法。
战国时期
墨子
墨家学派创始人
《墨子》
主张“兼爱非攻”;提倡节俭
构建和谐社会;反对侵略战争;勤俭治国
孟子
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
《孟子》
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民贵君轻),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构建和谐社会
荀子
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
庄子
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庄子》
治国要顺其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保持独立的人格。
积极地面对和看待问题
韩非
法家集大成者
《韩非子》
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积极改革,勇于创新
孙武
军事家,兵家鼻祖
《孙子兵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春秋战国时期的重大变革:
变革方向
内容
作用
生产力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用
推动新的生产关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出现
政治(社会制度)
商鞅变法
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水利工程
修筑都江堰
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变成天府之国;
思想
百家争鸣
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选择题
1.(2021襄阳市1.)下图文本框的内容反映的主题是(
A
)
A.
百家争鸣
B.
诸侯争霸.
C.
商鞅变法
D.
远古传说
2.(2021镇江市1.)《史记太史公自序》评诸子百家说:“儒者博,墨者俭,法家严,道家使人精神专一”。“严”字当头的代表人物是(
D
)
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韩非
3.(2021荆门市2.)战国时期出现了
“诸子百家”,其中主张“兼爱”、“非攻”、“节俭”的学派是(
C
)
A.
道家
B.
儒家
C.
墨家
D.
法家
4.(2021绍兴市6.)《道德经》中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这说明老子(
D
)
A.崇尚“自然”,主张“无为”
B.主张爱一切人,视人如己
C.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
D.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
5.(2021赤峰市1.)下图中,拥有丰富的人文积淀、孕育了儒家思想文化,“圣人”孔子的故乡在(
A
)
A.①
B.②
C.③
D.④
6.(2021湘西州1.)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由此可知,韩非主张(
A
)
A.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
实行仁政
C.
治国要顺其自然和民心
D.
“兼爱”“非攻”
7.(2021牡丹江
鸡西1.)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引经据典,寓意深邃,极具启迪意义。其中引用的经典“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体现了诸子百家中哪家学派思想(
C
)
A.
墨家的兼爱
B.
儒家的仁政
C.
法家的法治
D.
道家的辩证
8.(2021眉山市3.)
唐庚,字子西,眉州人,在《唐子西文录》中记载:“蜀道馆舍壁间题--联云:‘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不知何人诗也。”在后来的《朱子语类》卷九三《孔孟周程》中也引用了这句话。这一时期,人们把孔子塑造为“至圣先师”。这说明当时(
B
)
A.
儒家思想成为正统
B.
儒学社会基础牢固
C.
南方文人地位提高
D.
尊孔读经得到提倡
9.(2021广安市1.)(2分)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孟子主张( B )
A.无为而治
B.民贵君轻
C.以德治国
D.以法治国
10.(2021德阳市1.)战国中期,以申不害为宗,重“术”(权术);以商赖为宗,重“法”(法令):以慎到为宗,重“势”(威势)。到战国末期,将这三派思想兼容并顾的思想家是(
D
)
A.
孟子
B.
庄子
C.
墨子
D.
韩非
11.(2021达州市14.)当前,达州市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市民素质也在大幅度提高,比如为避免舌尖上的浪费,大家积极践行国家倡导的“光盘行动”。这行动体现了战国时期某一思想家的主张。该思想家还提出(
C
)
A.倡导节俭
B.以法治国
C.“兼爱”“非攻”
D.民贵君轻
12.(2021成都市3.)春秋战国时期,提出"兼相爱,交相利"乃是"天下之治道"主张的思想家是(
C
)
A.
老子
B.孔子
C.
墨子
D.
韩非子
13.(2021烟台市3.)美国知名中国事务观察家彼得·沃克发现西方的价值观本身就呈现出二元对立的特点,要么好,要么坏;要么赢,要么输。他意识到自己更倾向于东方的价值观,并且成为老子的忠实粉丝。据此可知,其最认可的“东方的价值观"是(
A
)
A.
道家思想
B.
儒家思想
C.
墨家思想
D.
法家思想
14.(2021包头、巴彦淖尔市1.)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孔子提倡“为政以德”。二者的共同出发点是(
B
)
A.
弘扬社会正气
B.
寻求国家治理方案
C.
塑造理想人格
D.
建立中央集权统治
15.(2021营口市1.)孔子的思想学说以礼、仁等为基本内容,追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希望社会和谐、人心和顺。自春秋创立,……经2000多年的发展,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孔子的核心思想是(
A
)
A.仁
B.礼治
C.无为而治
D.以法治国
16.(2021苏州市2.)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者极力宣扬得众、爱众和济众思想,如孔子认为“仁者爱人”“宽则得众”,孟子主张“民贵君轻”“与众乐乐”。由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儒学(
C
)
A.适应了封建统治需要
B.以批判法家刑罚为宗旨
C.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D.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17.(2021衡阳市1.)“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以上是哪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B
)
A.
老子
B.
孔子
C.
墨子
D.
韩非
18.(2021随州市1.)“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和“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分别体现了哪两个学术流派的思想(
B
)
A.法家道家
B.道家儒家
C.儒家墨家
D.墨家法家
19.(2021荆州市13.)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可见他们都认为政治统治得以巩固的关键因素是(
D
)
A.选贤举能
B.复古崇礼
C.富国强兵
D.取得民心
20.(2021绥化市3.)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下列哪部著作(C
)
A.
《诗经》
B.
《尚书》
C.
《论语》
D.
《礼记》
21.(2021齐齐哈尔市3.)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异常活跃,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其中老子创立的学派是(B
)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22.(2021牡丹江、鸡西1.)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引经据典,寓意深邃,极具启迪意义。其中引用的经典“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体现了诸子百家中哪家学派思想(
C
)
A.墨家的兼爱
B.儒家的仁政
C.法家的法治
D.道家的辩证
23.(2021安徽中考1.)老子认为“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孔子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二者都主张(
D
)
A.无为而治
B.重农抑商
C.儒道一家
D.以民为本
24.(2020孝感中考2.)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既是大思想家,又是大教育家。选出属于其教育思想的一项(
B
)
A.无为而治
B.有教无类
C.以法治国
D.兼爱非攻
25.(2020福建2.)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商鞅在秦国变法。其理论依据所属的学派是( B )
A.道家
B.法家
C.墨家
D.兵家
26.(2020达州14.)习总书记提出的打好脱贫攻坚战和加强反腐斗争,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家的哪些治国理念?(
D
)
①仁政
②无为而治
③兼爱非攻
④法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27.(2020丹东3.)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的思想家是(
A
)
A.
孔子
B.
孟子
C.
庄子
D.
韩非子
28.(2020泸州2.)《论语·为政》中记载某思想家的言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这体现了该思想家主张(
B
)
A.无为而治
B.以德治国
C.有教无类
D.以法治国
29.(2020临沂2.)《礼记》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其中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这里“天下为家”的含义是( B )
A.天下为大家所共有
B.天下为一家所私有
C.天下一家和睦团结
D.天下处处可以成家
30.(2020株洲18.)战国时期,一位行走在湘水畔的诗人吟唱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在表达着一个时代的浪漫情怀。这位诗人是(
A
)
A.
屈原
B.
李白
C.
陆游
D.
贾谊
31.(2020邵阳2.)网上有这样一则“段子”:平时学习不努力,考前又不听圣人“温故而知新”的教诲,他怎么会保佑你及格呢?材料中的“圣人”是指(
B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荀子
32.(2020岳阳30.)“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与此相关的思想流派及思想家分别是(
C
)
A.道家、老子
B.墨家、墨子
C.儒家、孔子
D.儒家、孟子
33.(2020怀化2.)“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以上是哪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B
)
A.
老子
B.
孔子
C.
墨子
D.
韩非
34.(2020柳州1.)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各学派提出了自己的治国方略,对后世影响很大。其中提出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主张的是(
C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35.(2020呼和浩特中考1.)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以下孔子关于教育教学的主张中旨在改变“学在官府”局面的是( D )
A.知之为知之
B.学思结合
C.温故而知新
D.有教无类
36.(2020眉山1.)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仁者爱人”。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可见,孟子“仁政”思想是对孔子思想的( D )
A.全面否定
B.照抄照搬
C.全面超越
D.继承发展
37.(2020兰州3.)小明的期中考试考砸了,爸爸却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了,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爸爸的说法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接近(
A
)
A.
道家
B.
法家
C.
墨家
D.
儒家
38.(2020鄂州1.)读表:
人物
主张
老子
对立双方可以相互转化(1)
孔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
墨子
“兼爱”“非攻”(3)
韩非
以德治国(4)
表中对人物“主张”的表述错误的是( D )
A.(1)
B.(2)
C.(3)
D.(4)
39.(2020深圳2.)我们的先人很早就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孔子说:“钓而不纲,戈不射宿。”意思是“不
用大网打鱼,不射夜宿之鸟”。这一观点出自(A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40.(2020营口1.)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该民法典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具有重大意义。战国时期主张“以法治国”的思想家是(
D
)
A.孟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
41.(2020江西1.)他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他代表的学派是(A )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42.(2020广东2.)“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意思是百姓之所以难以治理,恰是因为统治者“有为”。这体现的是(
C
)
A.法家的“法治”思想
B.儒家的“仁政”思想
C.道家的“无为”思想
D.墨家的“非攻”思想
43.(2020潍坊2.)国家博物馆举办“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用九幅画勾勒出孔子的一生。其中最能体现孔子教师身份的是( C )
A.
B.
C.
D.
44.(2019安徽中考1、)以“仁”释“礼”,力图将社会外在规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自觉,从而铺垫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根基的是(
A
)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45.(2019聊城3.)春秋时期,在孔子兴办的私学中,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体现的教育思想是(
A
)
A.有教无类
B.因材施教
C.诲人不惓
D.温故知新
46.(2019黄冈14.)二○一九年春节团拜会上,习总书记引用了古人的一句话,“夫孝,德之本也”。习总书记用的这个典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D
)
道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儒家思想
47.(2019宿迁市1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有力地促进了当时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下列“诸子百家”及其思想对应正确的是( A )
A.孟子﹣﹣民贵君轻
B.韩非子﹣﹣“兼爱”“非攻”
C.墨子﹣﹣无为而治
D.庄子﹣﹣以“法”治国
48.(2019昆明1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记录孔子这达段话的儒家籍是(B
)
A.《道德经》
B.《论语》
C.《墨子》
D.《韩非子》
49.(2019百色
1.)让每位学生享受到公平的教育资源成为近年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重点。其实,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我国就有人打破了“教育不公平”的局面,他是(
B
)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墨子
50.(2019达州1
.)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小题。
下列哪一选项与“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选自《论语?为政》),出自同一人之口?(A )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C.“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D.“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51.(2019成都1
.)战国时期,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主张“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家是(
B
)
A.墨子
B.荀子
C.孟子
D.韩非子
52.(2019泰安1
.)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盖子的一个正确思想——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这一评论中“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应该是(
C
)
A.“兼爱”“非攻”
B.“无为而治”
C.“仁政”治国
D.依法治国
53.(2019滨州
2.)中国古代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加封、尊崇的规格不断提高(如右表所示)。这表明(
C
)
A.孔子是春秋时影响最大的思想家
B.孔子对古代教育的发展贡献巨大
C.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D.孔子为政以德的主张被广泛接受
54.(2019包头
1.).战国时期,思想领城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主张建立中央权统治的思想派别是(
D
)
A.墨家
B.儒家
C.道家
D.法家
55.(2019恩施14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对环境的巨大破坏,让人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对环境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问题重视。下列选项中与解决这一问题的主张相似的是(D)
A.“兼爱”“非攻”
B.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C.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D.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56.(2019株洲
1.)“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体现了《道德经》中(
A
)
A.辩证法的思想
B.“兼爱”“非攻”的思想
C.“仁”的思想
D.以“法”治国的思想
57.(2019深圳3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学术平台,各家学派在此进行交流与论辩。稷下学宫体现的历史现象是(C
)
A.诸侯争霸
B.兼并战争
C.百家争鸣
D.统一思想
58.(2019镇江1
.)中国古代的许多成语出自百家争鸣时期的诸子百家。下列成语中与庄子有关的是(
C
)
A.守株待兔
B.舍生取义
C.道法自然
D.墨守成现
二.非选择题
1.(2021昆明27.)(13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子(约前371~前289),名轲,战国时期邹(今山东邹县)人。他的政治思想主要继承孔子的“仁”,发展成为“仁政”学说。“仁政”的核心内容就是明君必须“制民之产”,使每家农户有百亩之田,五亩之宅,宅边种着桑树,家中养着家畜,吃得饱,穿得暖。他的“仁政”学说以重民思想为基础,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民、社稷(国家)、君三者相比,民最重要。
——据詹子庆《中国古代史》等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孟子是哪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其“仁政”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分)
材料二
《天朝田亩制度》书影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天朝田亩制度》
(2)材料二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场运动?《天朝田亩制度》体现了农民阶级怎样的愿望?(3分)
材料三
土地改革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新中国刚成立时,全国尚有约占总数2/3的农民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从1950年夏到1952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约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共获得约七亿亩土地。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据统编高中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实施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是什么?这次土地改革有何历史意义?(4分)
材料四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
——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2月25日)
(4)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脱贫攻坚战能够取得全面胜利的认识。(3分)
(2021昆明27.)【答案】(1)学派:儒家学派。内容:仁政治国;以民为本。
(2)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愿望:均田地;均贫富。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意义: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获得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中国实现工业化提供了条件。
(4)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2.(2021山西省16.)中西方文化交相辉映,从不同领域折射出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根据下面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思想智慧】道德教育体现先贤智慧。分别概括下面两位思想家的主张。
为政以德,譬如北展,居其所而众星典之。。
学而不思则周,
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知识即美德。,求得知识最好的方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
——苏格拉底
(2)【绘画鉴赏艺术作品反映社会现实】。请从社会风貌和艺术价值两方面分别解读下面名画。
(3)【建筑魅力】建筑工程承载历史价值。下面两个建筑工程有何共同的历史价值?
(2021山西省16.)【答案】(1)孔子:强调统治者实行德政,以道德教化天下,有利于弘扬正气:主张学思结合、苏格拉底:主张把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人必须具有知识才能达到善,善即是美德:只有获取知识才能具有美德;主张通过提问获得知识。(2)图一:社会风貌:展现了北宋东京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城市人口众多、商业繁荣;店铺林立,商贩往来不绝;市民阶层生活丰富多样等。艺术价值:画面上的人物、街市、村野、车船等安排得错落有致,是我国美术史上日朽之作等。图二:社会风貌:反映了当时人文主义者反对教会的黑暗统治,倡导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等。艺术价值:画中母亲和孩子组成了和谐的圆形构图流露出母亲对孩于依浓的爱,歌颂了女性的自然美,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等。(3)都推动了国家经济的发展:都因地制宜,造福后人,至今仍在发挥作用:都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都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等。
3.(2021聊城市31.)
战国时期,不同学派各陈其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总,若此则天下治。
材料二
贯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
材料三
民为贵,社极次之,君为轻
材料四
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摘编自《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等
(1)上述材料中的主张分别属于哪一学派?
(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这些学派之间辩论的焦点。这说明了什么?
(2021聊城市31.)【答案】
(1)学派:材料一:墨家;材料二:法家;材料三:儒家;材料四:道家。
(2)焦点:治国方略。说明:社会处于动荡与巨变之中;思想文化繁荣;知识分子关注社会。
4.(2021长沙市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在儒家思想争取官方认可的东周时期,人们对孔丘表示尊敬的称呼通常是“孔子”、“孔夫子”。汉武帝时期,经济发展和国力强大要求思想上的统一,儒家思想正好适合此时的要求,于是孔子成为了被神化的“圣人”。由于封建统治者一直假借孔子之名灌输钳制人们思想和个性的封建文化,为冲破旧的落后的传统文化束缚,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发起了“打倒孔家店”运动。
——摘编自王荣芳《从孔子称谓看儒家思想地位的变化》
(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2分)他有哪些贡献让后人把他视为“万世师表”?(请列举2点。4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从东周到近化,偶家思想的地位有何变化?(2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
分)
(2021长沙市13.)【答案】(1)孔子;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2)东周时期争取官方认可,汉武帝时期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近代批判儒家思想;原因:时代的变化,古代儒家思想符合经济发展和国力强大要求思想上的统一的要求,近代时期封建统治者一直假借孔子之名灌输钳制人们思想和个性的封建文化。
5.(2021雅安市21.)(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儒家强调民心向背在治国平天下中的重要。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儒家这种思想,出发点是为了统治者统治地位的稳固,但“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一点,却确是古今中外屡试不爽、颠扑不破的真理。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孟子的思想,并指出儒家思想的出发点。(2分)
(2)唐太宗采取哪些措施践行材料一中荀子的思想?(2分)这些措施对唐朝社会发展有何影响?(2分)
材料二
表2美国历史上的法律文献(部分)
●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1787年华盛顿主持召开制宪会议,制定《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862年林肯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3)《独立宣言》提出保障人民的哪些权利?(2分)以材料二中一部文献为例,分析其局限性。(2分)
(2021雅安市21.)(1)思想:民贵君轻(1分);出发点:为了统治者统治地位的稳固(1分)
(2)措施: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2分)影响: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出现“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2分。答出两点即可)
(3)权利:平等权;生命权;自由权;追求幸福的权利。(2分)局限性:(任选一个作答)《独立宣言》:没有宣布废除奴隶制,天赋人权的享有者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2分)《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允许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政治权利。(2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黑人并没有得到真正解放,他们仍受到严重的种族歧视与迫害。(2分)
考点精讲
中考真题
西汉汉平帝:褒成宣尼公
北宋宋真宗:至圣文宣王
明朝明世宗:至圣先师
清朝清世宗: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