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课件(共4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课件(共4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02 16:33: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9张PPT)
新课导入
阿房宫
“阿房,阿房,亡始皇”,这是当时民间流传的童谣,想一想这是为什么?秦朝建立后,秦始皇认为他开创的帝业能够代代相继,传之万世。然而,秦始皇死后三年,秦朝就灭亡了。声名显赫的秦朝为什么如此短命?它又是怎样被推翻的呢?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学习目标
1.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
2.了解陈胜、吴广起义过程以及秦朝灭亡、楚汉之争的基本历史知识。
3.通过对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原因的探究,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历史问题的能力。
1、沉重赋税
2、徭役兵役繁重
3、刑法严酷
4、二世更残暴
——农民起义的历史背景
秦的暴政体现在哪些方面?
目标导学一:秦的暴政
材料: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三种。这些赋税加在一起,要占到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
沉重的赋税
上缴国家
养家糊口
1/3
2/3
秦帝国的“四大工程”
繁重的徭役和兵役
繁重的徭役和兵役
繁重的徭役和兵役
看图学史
材料:
秦朝法律规定,男子17岁就需要到官府登记户籍,从此开始服徭役,直到60岁才能免除。据估计,当时全国人口有2000万,秦始皇北筑长城征调三十万,南戍五岭又五十余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又七十余万,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
徭役繁重
这则材料说明当时秦朝一个什么社会现象?
影响:使农民背井离乡,脱离农业生产,使社会经济
遭到严重破坏。
秦·驰道遗迹
秦长城
秦始皇陵
阿房宫
阿房,阿房,亡始皇。
——秦朝民谣
材料:
当时在秦国市场上,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
p48材料研读:
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
上述材料说明秦代刑法有什么特点?
秦朝刑法严酷
秦代铁桎(脚镣)
秦代束颈(脖子)的铁钳
秦朝刑具(陕西临潼出土)




车裂
看图学史
严苛的法律
一、秦的暴政:
秦朝暴政的表现:
这些压迫在秦始皇去世以后有没有得到一些改变呢?
⑤秦二世统治更加残暴
(1)滥杀无辜:闷死所有建造陵墓的工匠,将秦始皇无子的妃嫔全部陪葬。
(2)残害忠良,屠戮宗室:任意屠杀他的兄长姐妹和文武大臣。
(3)横征暴敛:四处巡游,搜刮民脂,不断增加赋税和徭役。
八月己亥,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
——《史记·秦始皇本纪》
指鹿为马
陕西渭南的“焚书”灰堆遗迹
  在思想和文化领域。公元前213年,秦始皇采纳丞相李斯建议,下令在全国范围内“焚书”,主要是焚毁民间收藏的《诗》《书》、记述六国历史的书籍和诸子百家著作。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于咸阳郊外渭水边上活埋了方士和儒生共460多人。有认为坑杀的主要是方士,而非儒生。
焚书坑儒
秦的暴政
徭役
兵役
繁重
沉重
的赋税
严苛的法律
秦二世
更加
残酷
秦朝灭亡的
根本原因
归纳总结:秦朝暴政的具体表现
大厦将倾,探其因
焚书
坑儒
大泽乡起义(想象画)
  公元前209年,陈胜(陈涉)和吴广率领900农民在大泽乡(今安徽宿州市东南)发动起义。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从此开始。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
目标导学二:陈胜、吴广起义
大泽乡起义处(今安徽宿州市东南)
  (陈胜召集九百戍卒)曰:“天下苦秦久矣……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史记·陈涉世家》
揭竿为旗,斩木为兵。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有人认为如果陈胜、吴广在去渔阳戍边的途中,没有遇到大雨,秦末农民起义就不会爆发,你赞同吗?为什么?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秦的暴政
遇雨误期
陈胜吴广
起义原因:
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有那些?
意义:
公元前209年
陈胜、吴广
大泽乡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
农民大起义。
在陈建“张楚”政权
陈胜吴广起义
1、时间:
地点:
领导人:
政权:
揭竿而起
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想一想下面两个成语从何而来?
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
结果:陈胜吴广起义失败。
(1)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沉重地打击了秦王朝的统治。
(2)他们敢于揭竿而起的革命首创精神在我国历史上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意义:
巨鹿之战
④结果:
⑤成语典故:
破釜沉舟
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
②地点:
③交战双方:
公元前207年
巨鹿
项羽vs秦
项羽
①时间:
约法三章
秦朝灭亡
公元前207年
咸阳
刘邦vs秦
刘邦
咸阳之战
秦王子婴出城投降
④结果:
⑤成语典故:
③交战双方:
②地点:
①时间:
约法三章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及盗抵罪。
——荀悦《汉纪》
项羽
巨鹿
刘邦
破釜沉舟
约法三章

鹿




公元前207年
战争双方
项羽的农民军PK秦军


项羽取得胜利


以少胜多的战役
项羽为什么能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秦军?
当时项羽在军事上处于绝对劣势,按常规战法,很难取利。项羽采取这种做法,破釜沉舟,激发了将士们的斗志,要么前进,要么战死疆场,没有任何退路。破釜沉舟并不违背兵法,兵书上就有“置于死地而后生”的说法。项羽在特殊情况下,运用这种特殊做法,应该说是高明的。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楚河汉界
对峙期间——楚河汉界
公元前205年夏——公元前203年,楚汉激战三年,无法分出胜负,最后以鸿沟为双方边界。
目标导学三:楚汉之争
项羽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公元前209年,他与叔父项梁在吴(今江苏苏州)起兵,响应陈胜,后在巨鹿之战中摧毁秦军主力。秦灭亡后,他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全国最高统治权进行了长达四年之久的楚汉战争,最后为刘邦所败,在乌江自刎而死。
西楚霸王项羽画像
汉高祖,即刘邦。西汉王朝的建立者。公元前202年至公元前195年在位。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后,刘邦起兵响应,后与项羽领导的起义军共同推翻了秦王朝。秦朝灭亡后,他与项羽进行了将近4年的楚汉战争;公元前202年,刘邦战胜项羽,即皇帝位,建立西汉王朝。
汉高祖刘邦画像
楚汉之争
前206—前202年
1、史实概括:
2、时间:
3、结果:
刘邦取得胜利。
秦朝灭亡后,拥有重兵的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双方为争夺帝位,展开争战,史称“楚汉之争”。
巨鹿
破釜沉舟
前207年,
秦朝灭亡
鸿门
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
彭城
鸿门宴遗址
鸿沟议和
楚河汉界
垓下之战
四面楚歌
霸王别姬
乌江自刎
无颜见江东父老
楚汉之争(前206--前202)
大肆杀掠、火烧秦宫
入咸阳
“约法三章”得民心
设鸿门宴
机智借口上厕所逃走
狂妄自大,妇人之仁
有勇少谋
能屈能伸,善于用人,
善于应变
乌江自杀
建立汉朝
入咸阳

西楚霸王项羽
“楚汉之争”(4年)
“得民心者
得天下”

为争夺帝位
汉王刘邦
霸王别姬
秦朝大事年表
时间
重大事件
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209年
公元前207年
公元前207年
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02年
秦灭六国,秦朝建立
大泽乡起义
巨鹿之战
秦朝灭亡
楚汉战争开始
楚汉争霸结束,西汉建立
刘邦、项羽先后领导了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这两次战争的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
战争目的
代表阶级
秦末农
民起义
楚汉
之争
战争性质
反抗秦的暴政
农民阶级
帝位之争
封建地主阶级
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斗争
农民战争
看谁找的多?(本课所涉及的成语故事)
指鹿为马(赵高)、
斩木为兵、揭竿起义(陈胜、吴广)、
破釜沉舟(项羽)、
约法三章(刘邦)、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楚河汉界、
十面埋伏、
四面楚歌、
霸王别姬(项羽)
从项羽争夺帝位的失败和秦朝灭亡的共同原因中,你能总结出什么历史经验教训?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以史为鉴,知兴替
课堂小结
秦的暴政
秦末农民起义
楚汉之争
西汉建立
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
项羽、刘邦起义
刘邦
项羽
刘邦
刑法残酷
秦二世更加残暴
赋税沉重
徭役繁重
1.秦朝统一后,不断动用民力,修长城、修驰道、戍五岭、造阿房宫、建骊山墓等,动辄征用劳力数百万人。这主要得力于
A.秦朝拥有辽阔的疆域
B.满足秦统治者的享乐需要
C.秦始皇个人的统治魅力
D.秦朝的专制中央集权制
检测目标
D
2.“始皇帝”作为君主的称号,曾寄托着把自己开创的帝业,永远地延续下去的美好愿望。但历史似乎与他开了个玩笑,结果是秦朝短命而亡。秦始皇开创的帝业存在了
A.13

B.16

C.
20

D.24

检测目标
B
3.导致秦末农民揭竿而起的直接原因是
A.秦朝暴政
B.赋役繁重
C.秦律严酷
D.奸臣乱政
检测目标
C
4.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

A.陈胜、吴广起义
B.黄巾起义   
C.李自成起义  
D.太平天国运动
检测目标
A
5.“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号召广大农民“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的是
A.赵高
B.陈胜
C.刘邦
D.项羽
检测目标
B
通过本课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课后作业:
1.整理本课知识点
2.完成同步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