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课件(共5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课件(共5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02 16:45: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0张PPT)
导入新课
汉光武帝陵,是东汉开国皇帝世祖刘秀的陵园。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白鹤镇铁谢村西南,始建于公元50年,由神道、陵园和祠院组成。
陵园呈长方形,占地6.6万平方米墓塚位于陵园正中,为夯土丘状,高17.83米,周长487米。刘秀在公元25年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东汉初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东汉中期以后,社会动荡不安,朝政紊乱。东汉初期,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有哪些?东汉又是如何走向衰亡的呢?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学习目标】
1、识记新朝和东汉的建立,掌握“光武中兴”的相关史实。
2、理解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的原因和危害,认识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是东汉中后期政治黑暗的突出表现。
3、识记黄巾起义的时间和领导者,理解起义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西汉简介
时间:前202~公元9年
建立者:刘邦(汉高祖)
都城:长安
早期政策:休养生息
初步繁荣:文景之治
鼎盛时期:汉武帝统治时期
汉高祖刘邦
王莽画像
刘秀画像
公元9年—公元23年
公元25年
政权的更迭
西汉的灭亡
新莽政权
东汉的建立
父亲去世后,小刘秀按月领取西汉宗室拨款。可是在公元9年,发放拨款的官员却对他说:“你走吧!皇帝都不姓刘了!以后啊,再也不会给你钱了。”
公元9年,发生了什么?
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公元9年
皇帝的母族、妻族被称为外戚。王莽是西汉汉元帝皇后王政君的侄子。
东汉建立的社会背景
目标导学一:光武中兴
王莽篡汉
西汉自汉武帝以后,皆以外戚辅政。西汉后期外戚专权,政权混乱。外戚王莽装出恭谨勤劳的样子,不知疲倦的工作,家里又过着十分检朴的生活,深得人心,朝野上下皆赞王莽。
公元9年,汉平帝驾崩,王莽野心昭然若揭,废除太子孺子婴,自立为帝,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西汉的灭亡
公元8年,
王莽自立为帝,
建立新朝,
西汉灭亡。
PPT模板:www./moban/
PPT素材:www./sucai/
PPT背景:www./beijing/
PPT图表:www./tubiao/
PPT下载:www./xiazai/
PPT教程:
www./powerpoint/
资料下载:www./ziliao/
范文下载:www./fanwen/
试卷下载:www./shiti/
教案下载:www./jiaoan/
PPT论坛:www.
PPT课件:www./kejian/
语文课件:www./kejian/yuwen/
数学课件:www./kejian/shuxue/
英语课件:www./kejian/yingyu/
美术课件:www./kejian/meishu/
科学课件:www./kejian/kexue/
物理课件:www./kejian/wuli/
化学课件:www./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www./kejian/shengwu/
地理课件:www./kejian/dili/
历史课件:www./kejian/lishi/
“新”朝
王莽改制
特点:托古改制
目的:缓解社会矛盾,巩固统治
失败原因:不合时宜的改革激化社会矛盾
任己而不师古,秦氏以之致亡;师古而不适用,王莽以之身灭。
——《宋书·礼志序》
结果:引发社会混乱,导致绿林、赤眉起义
王莽钱币拓片
绿林起义
赤眉起义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鼎盛时期:
东汉建立
公元25
刘秀(汉光武帝)
洛阳
光武中兴
汉光武帝刘秀
光武帝刘秀
汉光武帝刘秀(前6—57),字文叔,汉景帝后裔。新朝王莽末年,起兵反对王莽,昆阳之战,光武挽狂澜于即倒,王寻等百万之众,一时土崩瓦解。统一天下,定都洛阳,重新恢复汉室政权,为汉朝中兴之主。在位三十三年,谥号光武,即光绍前业之意,庙号世祖。
及王莽篡位,续以更始、赤眉之乱,至光武中兴,百姓虚耗,十有二存。
——范晔《后汉书·郡国一》
材料展示
东汉建立后,社会出现了怎样的社会状况?
长期的战乱和伴之而来的饥荒疫疾,使得土地荒芜,人口锐减,经济凋敝。与此同时,各地农民起义也时伏时起。
东汉初年,满目疮痍,光武帝刘秀对于面临的困境,他该采取什么措施来巩固他的政权?
材料一:“民有嫁妻卖子,愿归父母者,咨听之,敢拘执,论如律。”
材料二:令郡国收见田租三十税一,如旧制。
材料三:对罪犯除死罪外,一般释放回家;在逃犯,政府公告免罪,
放心回家。
材料四:裁并400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以贪污罪处死贪赃
1000多万钱的大司徒,杀死河南尹及郡太守10余人。
材料五:将南匈奴、乌桓等民族整体迁入内地;将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首领迁入内地。
释放奴婢
减轻农民的负担
减轻刑法
合并郡县,裁减官员,惩处贪官污吏
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光武帝巩固统治的措施
目的:
1、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
2、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3、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为了巩固统治、稳定社会局面
表现:
措施:
光武中兴
刘秀以“柔术”治天下
文物解读“光武中兴”
以其滑稽、喜乐的形象,浓缩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局面下百姓安居乐业的情景。
汉说唱俑(四川成都出土)
东汉彩绘陶击鼓说唱俑
对比光武帝巩固统治的措施与西汉的“修养生息”政策
议一议
西汉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时期;东汉出现“光武中兴”的繁荣局面。
小组讨论:古代盛世局面出现有哪些共同原因?
(1)统治者都善于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2)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
(3)统治者善于用人;
(4)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
一,
行之有效的政策长期坚持等。
目标导学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外戚是皇帝的母族、妻族,也就是太后和皇后的家族;
宦官是指在宫中服饰皇帝和皇室家族的阉人。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皇帝
即位年龄
和帝
10岁
殇帝
1岁
安帝
13岁
顺帝
11岁
冲帝
2岁
质帝
8岁
桓帝
15岁
灵帝
12岁
少帝
14岁
献帝
9岁
东汉和帝以下各帝即位年龄
你能发现此表中的问题吗?这个问题会导致什么后果?
皇权衰弱、朝政混乱
幼主即位,_____临朝
_____专权,皇权旁落
皇帝长大,依靠_____
诛杀_____,夺回皇权
_____弄权,把持朝政
皇帝早逝
太后
外戚
宦官
外戚
宦官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后果:
皇权衰弱,朝政混乱、动摇了东汉的统治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外戚梁冀先后立了三个皇帝,独揽朝政20余年。他一家人全部封侯,各地上贡皇帝的物品要先送到他家才敢献给皇帝。年幼的汉质帝不满梁冀专权,他就毒死了汉质帝。
外戚代表——“跋扈将军”梁冀
主要原因: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皇权衰弱、朝政混乱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把持朝政。
政治腐朽不堪,社会混乱,人民遭殃。
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了衰亡。
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
“直如弦,死道边;
曲如钩,反封侯。”
这首童谣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政治状况?
反映了当时的政治腐朽不堪,正直的官员受到排挤陷害,社会混乱,人民遭殃。
目标导学三:黄巾起义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思考黄巾起义的原因、爆发时间、领导人、创立的组织分别是什么?




黄巾起义口号:“苍天已死,
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
天下大吉”。
起义者头绑黄巾,被称为“黄巾”
背景:
黄巾起义
东汉后期,朝政腐败,时局动荡不安,自然灾害频繁,大批贫民流离失所,加上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广大人民的反抗情绪在民间蔓延。张角创立太平道,经过十多年在社会底层传教,信众多达数十万。
时间:
地点:
人物:
口号:
性质:
184年
邢台巨鹿
张角等领导太平道信徒
“苍天已死,黄巾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一场精心策划、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起义
黄巾起义的特点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黄巾军预言
1。张角利用“太平道”宣传组织群众。
2。黄巾军提出预言,明确了斗争目标——“黄天当立”,起义时间——“岁在甲子”。
是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起义
结果:
遭到统治者和统治阶级残酷镇压,起义首领张角因病去世,历时九个月的黄巾起义最后被镇压下去,但其余部坚持斗争了20多年。
影响:
这次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历史时空
公元前221年
公元25年
公元9年
公元前202年




西











文景之治
巩固大一统
光武中兴
黄巾起义
公元184年
公元220年
东汉灭亡
三国
秦始皇
汉高祖
汉武帝
王莽
光武帝刘秀
张角
身边的历史
你是哪一年出生的?是什么纪年法?
2016年是农历丙申年,这是什么纪年法?
建元三年是一种什么纪年法?始于谁?
——公元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
——年号纪年法、汉武帝
拓展和了解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天干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地支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属相
十二生肖
1:出现的朝代:东汉
2:它是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的记岁方法
3:与古代十二地支相对应,称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戊狗、亥猪。
东汉的兴衰
东汉的兴起
东汉的衰败
建立:
措施:
结果:
公元____年光武帝_____以______为都城建东汉
(1)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
(3)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2)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结束混乱局面,社会安定繁荣,出现__________的局面
1.直接原因:甲子年(即公元______年)创立太平道的
______领导的____________
2.根本原因:东汉中后期的___________________
本课小结
25
刘秀
光武中兴
张角
184
黄巾起义
洛阳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1.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是通过哪种方式建立汉朝政权的(

A.农民起义
B.世袭继承
C.谋权纂位
D.联盟征战
检测目标
A
2.刘秀以柔术治天下,重振朝纲的措施有(

①先后九次下令释放奴婢和禁止虐杀奴婢
②废除王莽时期的苛捐杂税,恢复西汉时期的三十税一
③提倡节俭、裁并机构、裁撤冗员
④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
A、①②③④
B、①②
C、
①③
D、
①③④
检测目标
A
3.下列帝王中那位在惩治贪官方面成绩最突出


A.
汉武帝
B.
王莽
C.
汉景帝
D
.光武帝
检测目标
D
4.“光武中兴”的准确含义是指汉光武帝
A
颁布禁止虐杀奴婢的诏令
B
恢复了汉朝政权和社会的安定发展
C
提倡节俭,取消苛捐杂税
D
调整统治政策,减轻对人民的剥削
检测目标
B
5.下列有关东汉后期统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出现官僚贵族把持政权的现象
B.不少大地主占有田庄,拥有私人武装
C.出现光武中兴
D.地方割据势力产生
检测目标
C
通过本课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课后作业:
1.整理本课知识点
2.完成同步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