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课件 4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6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课件 4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8-04 12:02: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年秋浙教版科学课件 八年级上册
第2章 天气与气候
第6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学习目标
1.了解气候的概念,知道气候与天气的区别与联系。
2.了解影响气候的因素。
3.明白季风的成因及其带来的影响。
4.知道世界气候的变化趋势,学会分析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返回
新课导入
返回
请大家找出下面描述气候的词语
8.严寒酷暑
1.四季如春
2.晴转多云
3.雷雨交加
4.冬暖夏凉
5.雪花飘飘
6.终年高温
7.晴空万里



×
×
×
×

新课导入
返回
海南的冬天
哈尔滨的冬天
哈尔滨和海南这三个地区的冬季气温差别很大,是什么因素影响的呢?
新课讲解
指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
1.气候
主要用气温和降水等来描述。
一、气候
新课讲解
2.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及异同
区别
概念
气候
天气
A.短时间的
B.多变的
A.较长时期的
B.变化不大
指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
短时间内近地面的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新课讲解
赤道
23.50
23.50
66.50
66.50
北极
南极
热 带
南温带
北温带
北寒带
南寒带
(2)纬度位置主要影响气温
(1)低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多,气温较高
1.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太阳辐射
海南

武康

哈尔滨

二、影响气候的因素
新课讲解

莫干山主峰海拔718.9米。莫干山夏季气温较低,七、八两月平均温度仅24.1度,早晚尤为凉爽,最宜避暑。
新课讲解
2.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
在对流层,从地面开始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约6℃。
新课讲解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 (海拔约8 848米),山顶终年被积雪冰川覆盖。
新课讲解
南坡
北坡
珠穆朗玛峰南北坡植被的比较
风向
南北两侧的植被相差如此之大
这又是为什么呢?
积雪冰川
新课讲解
暖湿空气在前进途中遇到地形阻挡,被迫沿迎风坡爬升,在山的背风坡气流下沉。
迎风坡
背风坡
气团沿迎风坡爬升
水汽遇冷凝结
降水
1000
2000
20℃
8℃
14℃
A
B
C
新课讲解
请分析
1.北极终年冰天雪地,而宁波却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鲜酷暑 。
2.庐山是我国著名的避暑胜地,而它所在的江西九江市却是我国夏季的高温中心之一,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新课讲解
3.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问题:为什么海边往往比较凉爽?是人们避暑的好地方?
新课讲解
中午
同一时刻,为什么海水和沙子的温度不一样?
海水很凉
沙子很烫
傍晚
沙子变凉了
海水很暖和
新课讲解
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升高的温度是否相同?
1. 选择不同的物质,应该控制什么量相等?
2. 如何保证吸收相同的热量?
3. 如何判断升高的温度是否相同?
新课讲解
取两只相同的烧杯,加入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然后用相同的热得快加热,使它们在相同时间里吸收相同的热量。
实验
新课讲解
水和煤油实验
新课讲解
实验现象:
(1)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经过相同时间的加热后,
的温度升高得快一些,____的温度升高得慢一些。
(2)若要使煤油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____加热的时间要长一些, 加热的时间短一些。
实验结论: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
吸收的热多一些,______吸收的热量少一些。
煤油


煤油
煤油

新课讲解
物质的比热容
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
表示: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时吸收热量4.2×103焦。
2.水的比热为4.2×103焦/(千克·℃)。
1千克的水,温度下降1℃时放出热量4.2×103焦。
单位:焦/(千克 ·℃),符号为 J/(kg · ℃)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新课讲解
水 4.2×103
砂石 0.92×103
铁钢 0.46×103
冰 2.1×103
玻璃 0.67×103
铜  0.39×103
煤油 2.1×103
橡胶 1.7×103
水银 0.14×103
酒精 2.4×103
水蒸气 1.88×103
铝  0.88×103
甘油 2.5×103
干泥土 0.84×103
铅 0.13×103
从上表中你可以发现什么规律?
几种物质的比热[焦/(千克·℃)]
新课讲解
(1)水的比热最大。
(2)不同物质的比热是不同的。所以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3)不同状态的同一种物质的比热不同。
新课讲解
比较水和砂、土的比热大小,说说海洋和陆地会对气候产生什么不同的影响。
水的比热比砂、土的大,吸收同样多的热量,升温慢,放出同样多的热量,降温也慢。所以沿海地区温差小。
思 考
新课讲解
吐鲁番-16℃
北京-8℃
吐鲁番28℃
北京24℃
同一纬度的海洋和陆地,冬季降温幅度较大的是___。夏季升温幅度较大的是___。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陆地
海水和陆地比热不同
中国1、7月份平均气温分布图
陆地
新课讲解
1.人们用“晨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来形容我国西北广大地区气候的一个特点:气温的日较差远比沿海地区大,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一滴水和一盆水的比热谁大?
答:一样大。因为水的比热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随质量的改变而改变。
思 考
新课讲解
1.同一纬度的中国大陆和太平洋,冬季和夏季的气温分别是哪个高?
2.这种温度的季节性变化对气压高低分布有什么影响?
3.大陆与海洋高气压和低气压的变化对风向产生什么影响?
讨论:
新课讲解
影响气候的因素:
(1)纬度:主要是对气温的影响。(基本因素)
(3)地形:在对流层,地面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约6℃。
在迎风坡易形成地形雨,迎风坡降水比背风坡多。在向阳坡的气温高于背阳坡。
(4)季风:夏季:东南季风, 温暖湿润。(主导因素)
冬季:西北季风, 干燥寒冷。
(2)海陆性质:海洋和陆地的性质不同,海洋比内陆地区 的气温变化小,降水丰富,年较差小。
新课讲解
陆地
海洋
冬季
气温
气压
风向
夏季
气温
气压
风向


海洋吹向陆地
陆地吹向海洋






季风概念:
在不同季节里风向 或 的风。
相反 接近相反
三、季风
新课讲解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竺可桢是毕生为国“求是”的气象事业和物候学的开拓者,1936年4月,他担任浙江大学校长,历时13年。他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及变迁等,对地理学和自然科学史都有深刻的研究。2008年在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组织的评选中,与袁隆平、茅以升等一起获评中国十大科技传播优秀人物。
作为我国气象学家的他,根据考古发现和古代文字记载,绘制了中国近5000年的气温变化曲线。
四、气候变化
新课讲解
气候变化
历史上气温变化:寒冷期和温暖期交错变化。
目前:地球气温由寒冷期向温暖期转变中。
气温变化是( )的重要标志
新课讲解
1.植树造林
2.农业灌溉
3.修建水库
五、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新课讲解
人类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大量消耗,以及森林的大幅度减少,使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不断增加,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加速了全球气候的变暖趋势,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
新课讲解
新课讲解
冰川消融,海平面升高,淹没沿海低地,引起海岸、河口、海湾自然生态环境失衡;水旱灾害增多
全球气温升高会对人类造成哪些影响?
新课讲解
土地干旱
沙漠化面
积剧增
新课讲解
新课讲解
热岛效应
城市中的气温( )四周郊区气温的现象。
高于
新课讲解
热岛效应形成的原因
①城市人口密集,居民生活用能的释放;
②工厂及车辆每天消耗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释放大量废气;
③城市建筑结构的特性。
新课讲解
人类对气候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我们要注意对大气环境的保护,逐步改良气候,使气候向有利于地球上万物生存的方向发展。
课堂小结
D
当堂小练
1.铝的比热为0.88×103焦/(千克·℃),它表示的意
义是( )
A.1千克的铝吸收的热量是0.88×103焦
B.0.88×103千克的铝,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为1焦
C.铝每升高1℃吸收的热量为0.88×103焦/(千克·℃)
D.1千克的铝温度降低1℃,放出的热量是0.88×103焦
D
D
当堂小练
2.人们用“晨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来形容我国西北广大地区气候的一个特点:气温的日较差远比沿海地区大。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的影响 B.海陆位置的不同
C.地貌的不同 D.人类活动的影响
B
D
当堂小练
3.陆地受热和散热都比海洋快,因此海洋或近海地区
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小,降水较多,且季节分
配均匀。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
A.海水的比热容比陆地沙石的比热容大
B.海水的比热容比陆地沙石的比热容小
C.海洋上的风力比陆地上的风力大
D.海水在不停地流动,而陆地则无此现象

A
当堂小练
4.写出下列气候现象的主要原因:
(1)冬季哈尔滨冰天雪地,海南岛炎热如夏,主要原因 。
(2)向阳坡比背阳坡气温高,迎风坡比背风坡多雨,原因: 。
(3)杭州的气温年较差比塔里木盆地要小,原因: 。
纬度位置不同
地形不同
海陆分布不同
D
当堂小练
5.(1)比较A和B两地的气温高低A B,判断理由是 。
(2)比较B地和C地降水是 地多。
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高于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