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秋浙教版科学课件 八年级上册
第1节 电荷与电流
第4章 电路探秘
学习目标
1. 知道摩擦起电;
2. 解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3. 感知生活中的现象,增强科学兴趣;
4. 初步认识电流、电路及电路图;
5. 知道电源和用电器;
新课导入
生活中你有没有看到过静电现象的发生?
冬季干燥天气
穿衣时放静电
天干物燥手触碰金属放静电
新课导入
生活中静电现象是如何发生的?
用塑料笔(或尺)与头发摩擦,然后去靠近小纸屑,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现象: 塑料笔(或尺)吸引轻小的纸屑。
新课讲解
一、摩擦起电
用干净的丝绸或化纤布料与玻璃棒摩擦后,让玻璃棒靠近验电器,观察发生的现象。(橡胶棒与毛皮摩擦)
现象:验电器的锡箔片张开了
由这两个活动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1.摩擦能使物体带电。
2.带电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新课讲解
讨论
大量的事实使人们认识到: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被丝绸
摩擦过的
玻璃棒
被毛皮
摩擦过的
橡胶棒
带
+
-
带
正电荷
负电荷
新课讲解
1.玻璃棒与橡胶棒为什么会带电?
电子:带负电
质子:带正电
原子
原子核
核外电子
质子
中子
带正电
带负电
质子数量 = 核外电子数
–
正电荷数=负电荷数
新课讲解
带正电的质子和带负电的电子的数量相等时,正负电荷能相互抵消,整个物体不呈现带电性。
正常情况下:
什么情况下物体会带电呢?
摩擦
新课讲解
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因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当两物体摩擦时
–
疑问:摩擦为什么会起电呢?
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新课讲解
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因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当两物体摩擦时
–
疑问:摩擦为什么会起电呢?
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新课讲解
摩擦起电现象
物体之间的摩擦会使一个物体上的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得到电子的那个物体就带负电了,另一个失去电子的物体就带等量的正电。这种现象称为摩擦起电。
不同种物质,原子核对电子束缚本领的强弱不同。
2.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什么?
新课讲解
玻璃棒
丝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带正电
带等量的负电
摩
擦
玻璃棒与丝绸
新课讲解
橡胶棒
毛皮
摩
擦
带负电
带等量的正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橡胶棒与毛皮
新课讲解
雷电是伴有闪电和雷鸣的放电现象。
雷电一般产生于对流强烈的积雨云中。积雨云顶部一般较高,可到达对流层的顶部,云层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空气对流等原因,使云带电荷。云的上部以正电荷为主,下部以负电荷为主。当电荷聚集到一定程度后,就会放电,这就是我们常见的雷电现象。当积雨云较低时,会在云、地之间放电。一个中等强度雷电的功率可达 1千万瓦,相当于一座核电站的发电能力。在雷电放电的地点会出现强烈的闪光和爆炸的轰鸣声,这就是电闪雷鸣。
雷 电
新课讲解
两个带静电的物体之间会发生相互作用吗?这种作用有什么规律?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实验表明: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新课讲解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相互吸引
相互排斥
相互排斥
结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新课讲解
验电器的原理是: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思考: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带电,我们可以用什么来检验呢?验电器
问: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的两个轻质小球会怎样?相互吸引
+
不带电
新课讲解
摩擦起电
现象
本质
电子转移
得电子
失电子
负电荷
正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带
带
作用规律:
小结
新课讲解
电流
定向运动
电荷
水流
水
定向流动
二、电流与电路
新课讲解
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需要有像源源不断的水流般持续的电流(electric current)。那么,如何产生持续的电流呢?
新课讲解
能持续提供电能的装置叫电源。
干电池、蓄电池和发电机等。
1.定义:
2.类型:
干电池
电池板
电源
发电机
蓄电池 (电瓶)
新课讲解
上端与炭棒相连的金属帽上会持续产生正电荷,称正极。
下端的金属底盖上会持续产生负电荷,称负极。
干电池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新课讲解
1.科学家曾经的认识:
电流是怎样形成的?
新课讲解
金属导线中电荷的组成
新课讲解
没有通电时自由电子的运动情况
新课讲解
通电时自由电子的运动情况
2.金属导体中的电流
新课讲解
金属导体中的电流
新课讲解
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是由带负电的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电子从电源的负极流出,流向电源的正极。
电子运动的方向与我们规定的电流方向恰好_____。
相反
2.方向:
电荷的定向移动,就形成电流。
1.定义:
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电 流
新课讲解
已知流过灯L的电流方向是a→b(如图),则流过灯的电子方向是_______。
b→a
L
思 考
新课讲解
电源
电灯
开关
任务一:如何使小灯泡发光呢?
新课讲解
电源:提供电能
开关:控制电路的通
与断
用电器 (小灯泡等 ):利用电能工作,消耗电能
导线:输送电能
电路: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 起来组成的电流路径。
新课讲解
怎样才能让灯泡发光?
有什么方法让灯泡熄灭?
通路(闭合电路)
开路
再给你一根导线,你用这根导线使灯泡熄灭吗?
短路
开关断开、
导线松脱
用导线连接
小电灯两端
处处接通
新课讲解
如果用一根导线将一节干电池的正负极连接起来,用手触摸导线是否发热?
电路中的一种不正常情况:
电路短路(短路)
直接用导线把电源两极连接起来。
电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构成回路。
电源短路的危害:
由于电流过大会损坏电源,严重时会发生火灾。
新课讲解
必须防止电源短路
危害:损坏电源!造成火灾 !
电 源 短 路
新课讲解
通路
(闭合电路)
处处接通的电路
电路中有电流,通常能供用电器工作
开路
(断路)
断开的电路(断开指断开开关、导线松脱、电灯等烧坏……等)
电路中无电流
短路
不经过用电器,直接用导线将电源两极连接起来
电路会有极大的电流,可能把电源烧坏,是不允许的
电路的三种状态
新课讲解
实物图
电源
电灯
开关
任务二:实物图 电路图
新课讲解
各元件符号
实 物
符 号
实 物
符 号
+ -
+ -
导线
电池
电池组
开关
灯泡
导线交叉不连接
导线交叉连接
电铃
新课讲解
用元件符号代替实物表示电路的图叫电路图
新课讲解
请根据实物图画出元件符号,比一比,谁画得对!
实 物
符 号
实 物
符 号
电池组
导线交叉不连接
导线交叉连接
新课讲解
将你刚才所画的转化为电路图
S
L
S
L
S
L
S
L
A
D
C
B
哪幅画得最好?
√
新课讲解
1.元件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元件不要画 在拐
角处;拐角是直角。
2.整个电路图最好呈长方形,有棱有角。
3.画电路图要用尺画,保证导线要横平竖直。
4.用铅笔绘制,易修改。
5.如果是根椐实物图画电路图,则路径要一致。
画电路图的要求
新课讲解
将实物图转化为电路图
新课讲解
观察手电筒的内部结构,说出手电筒电路各部分的名称?你能画出手电筒的电路图吗?
导线
新课讲解
将电路图转化为实物图
新课讲解
新课讲解
在图中,根据电路图连接线路,使开关S能同时控制两盏灯,开关 S1控制 L1,开关 S2控制 L2。
新课讲解
任务三:实验连接、画出电路图
新课讲解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电路连接:
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两种
把用电器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电流流过的路径只有1条。
把用电器并列地连 接起来的电路。电流路径有多条(有干路和支路)
新课讲解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干路
支路
新课讲解
灯1
灯2
A
B
C
D
C
D
灯2
C
D
E
F
G
H
干路:
支路:
+
-
从电源的两极到两个分支点的那部分电路
两个分支点之间的两条电路
新课讲解
电 路
画电路图
电路的基本组成
电路三种状态
通 路
开 路
短 路
电 路 图
元件符号
串、并联电路
小结
当堂小练
1.下列电路完整无误的是( )
A
C D
D
B
当堂小练
2.画出下面左图的电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