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吨有多重》教学设计 
学科(版本)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 
章节 
第四单元第二节 
学时 
第一课时 
年级 
三年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意义,初步建立吨的质量概念。 
过程与方法:掌握“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概念。 
教学难点:掌握“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有了质量单位的认识,而且在生活中也听过一些与吨有关的物体,但是学生对1吨到底有多重并没有很强烈的感觉,所以在课堂中,以让学生体会1吨的重量为主要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实物的重量来感知1吨的重量,从而建立吨的概念。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媒体使用及分析(交互式电子白板使用功能) 
一、游戏导入 
通过游戏,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千克”“克”的概念。 
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一个拼图游戏,但是想要拿到拼图,必须得先完成转盘游戏,通过这个活动,既能巩固上节课的之后,又能顺利的导入今天的新课。 
利用希沃白板5课堂活动中的知识配对功能完成转盘游戏,同时利用超链接的功能获得相应的拼图。 
二、体验探究,感悟新知 
(一)听听“吨”的自我介绍,并认识生活中以“吨”为单位的物体。 
 
师:“吨”非常想和同学们交朋友,那我们就先听听“吨”的自我介绍,好不好? 
播放快闪视频:利用当下比较新颖的快闪表现形式,嵌入“吨”的概念,由于视频播放速度快,这就要求学生得注意力高低集中才能发现吨的含义。 
并在视频最后呈现几个体型庞大的物体,为下个环节的进行做铺。 
利用“快闪”的动画,引出“吨”的概念,利用快闪这一新颖的方式进行吨的自我介绍,这样在上课开始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之后的教学达到基础。 
结合具体实例,给学生建立吨的概念。 
利用希沃授课助手和AR技术,给学生完美的呈现出大象和鲸鱼,把这些生活中无法近距离接触认知的物体通过这种形式带到学生身边,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以及数学的魅力。 
学生通过AR技术,近距离的“接触”到大象和鲸鱼,逐步体会“吨”的概念。将抽象的概念逐渐具体会。 
(三)通过一系列课堂活动,感受身边的“1吨”到底有多重 
活动一:给大象称体重 
活动二:给牛称体重 
活动三:给同学们称体重 
活动四:给西瓜称体重 
 通过一系列的称体重,感受多少个这样的物体合起来就是1吨重?在设计的时候,我是将物体重量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呈现的,越来越接近我们的生活,使学生能更加清晰的认识1吨的多少。 
这个环节主要利用希沃白板中的克隆技术,通过班优抽选学生进行上台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 
1吨的概念,以及 
1吨=1000千克的等量关系。 
(四)观看总结性的视频 
播放一个总结性的视频,再次巩固克、千克、吨的概念、用法以及三者之间的换算关系,使得知识得到升华。 
 三、综合应用,巩固拓展 
通过两个单位配对的活动,使得本节课的知识得到巩固,且对于质量单位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刻 
活动一:填入正确的单位 
活动二:准确的判断物体的质量正确与否。 
活动一:采用希沃白板5中的选词填空功能,填入正确的单位。 
活动二:采用希沃白板5中的判断对错,快速地判断物体的质量正确与否。 
四、课堂小结 
复习总结克、千克、吨的概念及相互之间的换算关系。 
1千克=1000克 
1吨=1000千克